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教师备课学生学习参考资料大全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2 16:49
标题: 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教师备课学生学习参考资料大全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3-8-12 16:56 编辑
名校资料 《杜甫诗三首》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于是买舟东下,准备返回故乡河南。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压在他的心头。杜甫的这些诗作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秋兴八首》这组诗意境阔大深邃,悲壮苍凉。它把诗人的故国之思、伤时之念、身世飘零之感和眼前萧瑟的秋景融为一体,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也充分显示了雄浑沉郁的风格。《秋兴八首》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正如前人所评:“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课文选的是第一首,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咏怀古迹》(共五首)也是一组结构严密的组诗,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课文选的是第三首,写昭君出塞的不幸遭遇。作者曾因上疏救宰相房珀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登高》这首诗也是旅居夔州时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全诗通过写登高所见所闻之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人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学习这几首诗可采用的方法有:
1.从历史的角度入手。杜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读杜诗需要比较详细地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历史背景。对诗人生平有了总体印象后再了解每首诗的具体背景,方可深入理解诗的内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
2.在诵读中进入诗的意境。成诵是鉴赏的起步,又是进一步鉴赏的前提,特别是短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要养成背诵的习惯。不养成这个习惯就不易学好诗。
3.从名句赏析入手。这是鉴赏诗歌的简便办法。杜诗中名句极多,这三首诗中,“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是千锤百炼的名句,可以作为鉴赏的重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2 16:50
《杜甫诗三首》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问题探究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音乐的艺术。在这里,我们不妨探讨一下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对于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先介绍一点有关知识,然后请大家探讨具体的诗作。
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押韵、平仄、节奏、对仗等方面。
押韵 汉语一个字是一个音节,而每一个音节一般由声母和韵母组成。所谓押韵,亦称压韵,就是在韵文(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诗歌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能使作品具有节奏和声调之美。
平仄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汉语语音都分为四声,古代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化为平声和仄声,平声仍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则归并为仄声。古代四个调的调值怎样,现在还不清楚。研究古汉语的人,根据古人的描述认为,平声是中平调、长调;上声是上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促调。因此,平声与仄声,成为平调与升降调、长调与短调的对立统一,二者交替使用,从而使音调参差起伏,悦耳和谐。现代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简化为平声,上声、去声简化为仄声。阴平、阳平由古代平声字分化而来,而古代的入声字则已经不复存在,分别转化为现代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节奏 所谓节奏,就是语音的有规律的停顿,并使这种停顿多次的反复出现。旧格律诗的节奏分为音调节奏、意义节奏和平仄的组合节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2 16:51
1、音调节奏。就是我们念诗时由语音停顿而显示出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单位的。三、五、七言句的最后一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这样,五言律诗就由三个音调节奏组成,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寻──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七言律诗就由四个音调节奏合成,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桑叶──红于──二月──花。”音调节奏,最末一字为“脚节”,“脚节”以上二字为“腹节”,“腹节”以上二字为“头节”,“头节”以上二字为“顶节”。
2、意义节奏。一般讲,是指一个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或一个句子形式。因此,在诗句中,有时音调节奏和意义节奏是一致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有时二者并不一致,如“白云──深处──有人──家”,按意义节奏,这句诗应为“白云──深处──有──人家”。诗句的意义节奏很重要,可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诗句意义。从意义节奏的角度看,五言诗的基本句型是“前二后三”,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寻──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但实际上,句型的变化较多,如“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这是“二一二”式;“园畦──花气──合,田径──烧痕──斑”,这是“二二一”式;“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这是“三二”式;“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杜甫《放船》),这是“一四”式。七言诗的基本句型是“前四后三”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但实际上也是变化很多,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四二一”式;“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这是“二五”式;“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这是“五二”式。
3、律句平仄的组合节奏。近体诗区别于古体诗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诗句除了押韵以外,还要按一定的要求,使音节与音节之间,在声调上形成升降轮回的格律。这种按升降轮回写成的诗句,我们称之为律句。例如五言律句,“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七言律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等。
上述三种节奏各有所用,音调节奏用作朗读,意义节奏用作解读,平仄节奏用于写诗。
对仗 “对仗”,也叫对偶。由于世界上万事万物总是互相联系着,又都是可以分门别类的,每一件物都可以找到它的许多对称物。例如,有日就有月,有晴就有雨,有水就有山,有草就有花。在我们的语言里,就常常出现许多对偶的语句。如“暴风骤雨”,“暴风”和“骤雨”相对;“天翻地覆”,“天翻”与“地覆”相对。“呼风唤雨,推波助澜”,上句和下句相对,两句又各自相对。这是汉语的特点。汉语多单音词,复音词也多由具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词构成,彼此容易结合成整齐的对偶的词语。古典诗歌正是充分利用了语言上的这个特点。“对仗”一词,源于古代达官贵人出行时的仪仗队。仪仗队分成二列向前行进,两列人员在同一序列上所执的旗牌伞扇都相同,两两相对,行成一种整齐的威严美。在近体诗中,一个韵句为一联,它包括两个单句。其出句为上联,其对句为下联。所谓对仗,如上联第一个音顿用的是名词,下联第一个音顿也必须是名词。总之,上联各音顿安放什么词类,下联的同一序列位置上,也要安放同样的词类。对仗句在要求词性相同的基础上,还要求出句和对句句型结构相同。这就是说,出句是主谓结构,对句也必须是主谓结构;出句是因果关系,对句也必须是因果关系。
以上我们介绍了古代诗歌在押韵、平仄、节奏、对仗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对古代近体诗在格律上的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古代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课文所选的杜诗三首,都是七言律诗。请你以《登高》为例,对近体诗的格律特征加以简要分析。
探究思路
一首律诗共八句,又分为四联(或者说四个韵句),两句一联(或者说一个韵句)。第一联称首联,第二联称颔联(又称颈联),第三联称颈联(又称腹联),第四联称尾联(又称足联)。一联之中,上句称为发句(又叫起句、出句),下联称为对句。律诗分七言、五言。在格律上的要求,可以《登高》为例,《登高》是七言律诗。七言弄明白了,五言就可以类推。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fēnɡ jí tiān ɡāo yuán xiào āi
| ─ ∣ —
渚清沙白鸟飞回。zhǔ qīng shā bái niǎo fēi huí
─ | ─ ─
无边落木萧萧下,wǔ biān luò mù xiāo xiāo xià
─ ∣ ─ ∣
不尽长江滚滚来。bù jìn chánɡ jiānɡ ɡǔn ɡǔn lái
∣ ─ ∣ ─
万里悲秋常作客,wàn lǐ bēi qiū chánɡ zuò kè
∣ ─ ∣ ∣
百年多病独登台。bǎi nián duō bìn dú dēnɡ tái
─ ∣ ─ ─
艰难苦恨繁霜鬓,jiān nán kǔ hènɡ fán shuānɡ bìn
─ ∣ ─ |
潦倒新停浊酒杯。liáo dǎo xīn tínɡ zhuó jiǔ bēi
∣ ─ ∣ ─
(注:“|”表示仄声,“—”表示平声,|表示古今读音不同)
律诗在格律上的要求,主要有:
(1)双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单句的最后一个字则不能押韵,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押韵的字必须是平声,不押韵的字必须是仄声。《登高》“哀”、“回(古读 huái)”、“来”、“台”、“杯”押韵,平声。“下”“客”“鬓”不押韵,仄声。
(2)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登高》八句全用对仗,在律诗中不多见。首联对仗工巧,不仅句与句之间对仗,而且“天高”与“风急”、“渚清”与“沙白”属于句中自对。
(3)在平仄上有严格规定:①同一句之内要求平仄相间,即必须是“平仄平”或者“仄平仄”;②在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之间要求平仄相对,如果出句是“平─仄─平”,那么对句就必须是“仄─平─仄”,反之亦然。③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相粘(相同),如果上联的对句是“仄─平─仄”,那么下联的出句必须也是“仄─平─仄”。平仄相间、相对、相粘,这是律句的重要特征。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讲平仄一般不以音节为单位,而以音顿(音步)为单位。音顿有双音顿,也有单音顿,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这一句诗就有四个音顿,前面三个是双音顿,最后一个是单音顿。因为一个双音顿里,它的音调主要决定于第二个音节,所以看一个音顿是平还是仄,就是看第二个音节,至于第一个音节,则可以平也可以仄。在七言律诗中,因为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顿(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是固定的,双句必须用押韵的平声字,单句必须用不押韵的仄声字,所以在前面的三个音顿中,每个音顿的第二个音节(即处在第二、第四、第六位置上的字)平仄是严格固定的,而每个音顿的第一个音节(即处在第一、第二、第三位置上的字)则可平可仄,灵活处理,这就是一些书上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样,我们分析七言诗的平仄,一般就简化为只考虑二四六,一三五可以不论。
按照上述原则分析,不难看出,《登高》的平仄是完全合符律诗规范的(“急”“白”古为入声,现转化为阳平)。
明白了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五言律诗就很容易,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七言有三个双音顿、一个单音顿,五言则只有两个双音顿、一个单音顿,所以适用于七言的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用到五言诗的时候,改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就可以了。
绝句,又称截句,意思是说,它是由律诗切割为两半而成。有两种不同的截法,第一种截法是从中拦腰截开,第二种截法是斩头去尾,于是各自出现两种不同的格式,即:
(1)首联 十 颔联,这种格式的绝句,第一二两句不对仗,第三四两句对仗。双句押韵,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例如白居易《竹枝词》:“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注:1水烟,江上烟雾。2闇鸟,生活在三峡山林中的一种鸟,闇,唸àn)因为律诗的首联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所以这首诗既对仗又押韵。
(2)颈联十尾联,这种格式的绝句,第一二两句对仗,第三四两句不对仗。双句押韵,单句不押韵。例如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注:河满子,又名“何满子”,曲调名。《乐府诗集》卷八十引白居易的话说:“何满子,开元中沧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白居易《何满子》诗云:“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可见此曲本来很悲。由一个阔别家乡,深居宫禁的人来唱,当然更要涕下了。)
(3)首联十尾联,这种格式的绝句,第一二句不对仗.第三四句也不对仗.双句押韵,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柳宗元《零陵早春》:“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又如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 颔联十颈联,这种格式的绝句,第一二句要对仗,第三四句也要对仗。双句押韵,单句不押韵。例如王之涣《登颧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寻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人写绝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按平仄规定,押韵,如上述诗作,一种是不按平仄规定,保持古体特色,例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绝、灭、雪,押的是仄声韵,如果标出平仄来,则是: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以上是一般的规则,实际运用起来变化很多,不再一一叙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2 16:51
《杜甫诗三首》训练提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释义:
塞上风云( ) 急暮砧( )群山万壑( ) 朔漠( )
青冢( ) 省识( ) 渚清( ) 霜鬓( )
2.赏析下面诗句,说说划线词语在诗中表达的深意。
(1)丛菊两开他日泪 (2)群山万壑赴荆门
(3)一去紫台连朔漠 (4)独留青冢向黄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律诗讲求对仗。试运用你掌握的知识,分析《登高》在对仗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体诗讲究押韵,找出《咏 怀 古 迹(其三)》诗中押韵的字,说说律诗在押韵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律诗的基本章法是:四句为一层,前后共两层。例《阁夜》:前一层写秋夜江景;后一层咏卧龙跃马。试照此形式归纳这三首诗前后两层的大意,体会杜甫律诗章法的严密。
(1)《秋兴八首》(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怀古迹》(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诗,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而且要经常自觉地积累这方面的体会。下面是一位同学介绍自己朗读《登高》的心得,你对其有什么看法?
(1)诗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猿”、“鸟”二字语气加重,读音适当拉长。
(2)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
(3)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上联“万里”、下联“百年”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愤恨的,宜急速读出。
(4)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7.请根据注释,认真研读《咏怀古迹五首(其二)》,然后回答问题:
摇落深知宋玉悲①, 风流儒雅②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③。
江山故宅空文藻④, 云雨荒台岂梦思⑤。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⑥。
注释:
①摇落:指宋玉《九辩》之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战国辞赋家。其作品首开悲秋主题。 ②风流儒雅:是庾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③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落寞之感却是相同。④故宅:旧居。归州、荆州皆有宋玉故宅。空文藻:徒然留下文人之名。⑤云雨句:宋玉曾作《高唐赋》,述楚王游高唐(楚台观名),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荒台:即阳台,山名,在四川巫山县。岂梦思:意谓宋玉作《高唐赋》,难道只是说梦,并无讽谏之意?⑥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哪个山峰是楚王神女欢会处,哪片云雨是神女来临。泯灭:消失。到今疑:至今弄不清楚(宋玉《高唐赋》的讽谏之义)。
问题:
(1).对这首诗的解析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宋玉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才借诗赋流传后世,这真是人生的最大悲哀。“亦吾师”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师承宋玉,同时暗示本诗旨意借悯惜宋玉,“以述其志”。
B.颔联承“亦吾师”而来,说明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因而望其遗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C.颈联写世人虽然没有遗忘宋玉。但只徒然欣赏他的文采词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甚至曲解他的《高唐神女赋》,把一个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聊词人。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诗人伤心。
D.尾联写随着历史变迁,岁月消逝,楚国虽然早已荡然无存,但人们仍然关心它的兴亡,也更加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到如今,江船经过巫山巫峡,船夫们津津有味,指指点点,谈论不停。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永存。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咏怀古迹》是杜甫凭吊楚国著名辞赋作家宋玉的。宋玉在生受到重用,死后受人称颂,与自己怀才不遇形成鲜明对照,借以抒发内心的愤懑和不平。
B.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遭误解,至于曲解。杜甫凭吊宋玉,旨在感叹自己和他同样的身世遭遇。
C.这首诗从内容看可分为两层。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诗人瞩目江山,怅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诗的后半则为其身后不平,人们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以至将曲解当史实,以讹传讹,以讹为是,使宋玉含冤九泉。
D.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富有独创性,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点的情景,全不独立着笔,而是溶于感慨议论之中,使之蒙着历史的迷雾,充满诗人的哀伤,仿佛确是泪眼看风景,隐约可见,实而却虚。
8.朗读并背诵课文杜诗三首,选择你体会最深的,写一篇短文。可以就你感兴趣的方面,如写景、抒情、对偶、布局谋篇、炼字炼句等,做一比较分析,写一篇赏析性文章;也可以就读了杜甫诗歌后,自己在思想上受到的启发,写一篇读后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史书、典籍和传说中有关王昭君的一些事迹,请你根据这些资料,按照杜甫的观点,增加一些合理的想象补充,用现代汉语写一篇王昭君的人物传,不少于1000字。
(1)范晔《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云:“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影)裴回(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子,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2)葛洪《西京杂记》。其原文是:“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3)相传昭君居胡,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其诗云:“秋木凄凄,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颉颃。虽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悯伤。”
解析与答案
1.解析:塞、省是多音字,朔、渚、砧容易读错,壑、冢是难读字。
答案:塞:sāi;边界上险要地方。砧:zhēn;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壑:hè;深沟。朔:shuò;北方。冢:zhǒnɡ;坟墓。省:xǐng;略,大体上。渚:zhǔ;水中的小洲。霜鬓:shuānɡ bìn;白色鬓发。
2.解析:赏析词语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诗歌鉴赏的方法。要注意积累这方面的体会,比如“开”字语意双关,“赴”字把静止的群山写活后产生了新的意境,“一”字在句中有特殊意义,“黄昏”在语义上发生了变化等。
答案:(1)“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2)诗人发挥想象,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把一个“窈窕红颜”,说得“惊天动地”,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出塞的英雄壮举。(3)“一”字和下联“独”字构成同义对文,描写了昭君孤身一人离开京城远嫁胡地,寂寞凄凉的情怀。(4)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用在这里,尤具匠心。“黄昏”是“昏黄”的倒装,黄与青色彩对比鲜明。无边的大漠黄沙滚滚,遮天蔽日,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青冢好比长夜的明灯,沙漠的绿洲,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念,因此油然而生对昭君的敬仰之情。
3.解析: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中间两联须对仗。
答案:此诗八句皆对。首联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律诗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从对仗的分类来看,首联借对,“渚清沙白”中,借“清”为“青”,才可与“白”属对,即利用同音字。尾联属宽对,颔联和颈联属工对。
4.解析:押韵、对仗、平仄是近体诗音乐美的具体表现,掌握这些知识,可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答案:押韵的字有:门、村、昏、魂、论。律诗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5.解析:归纳层次大意必须语言简明精要。
答案:(1)《秋兴八首(其一)》:前一层写巫峡巫山秋景;后一层抒发故园之情。(2)《咏怀古迹(其三)》:前一层写昭君远嫁;后一层写昭君怨情。(3)《登高》:前一层写登高所见所闻;后一层抒发登高所思所感。
6.解析:诵读诗歌,要掌握要领:一基调,或高亢激昂,或悲愤沉郁;二节奏,处理好快慢缓急;三轻重,把握好抑扬顿挫的旋律。
答案:(3)安排欠妥。上句重读应落在 “悲”、“常”二字;下句重读应落在“病”、“独”二字。这一联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
7.解析:(1)意在考察对诗句意义的理解,A项难在从全诗着眼,把握“本诗旨意”。B项参看注释,理解“萧条”含义。C项注意“空文藻”、“岂梦思”等语。D项解析有误。原意是说,最令人伤心的是,楚国已经灭亡,没有人关心它的兴亡,对宋玉也无人去探究,以致把讽谏君主淫惑的《高唐赋》看作是风流艳事的荒诞之作。(2)A项宋玉生前受重用,不合事实;死后只是诗文受人称颂,政治上受人曲解,与杜甫命运相同,而不是形成对照。
答案:(1)D。“志士永存”与C项矛盾。(2)A。“对照”与B项的“同样”矛盾。
8.解析:本题灵活多样,可以选择一篇,也可以选择其中几个名句,也可以选择某一个侧面,总之,目的在于激发探索兴趣,鼓励发表看法。
答案:下面短文,是一篇读后感,供你参考:
如果有人问,杜甫的哪一点最震撼我们的心灵?那便是古人的一句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诗人生命旅途上的坎坷不幸、凄凉悲伤是难以尽述的。他在长安十年,“卖药都市,寄食朋友”,竟至于“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过着近似乞讨的生活。好不容易熬了个小小官职,从京城回奉先探亲,想不到一进家门,心爱的小儿子已经饿死床上。不久爆发了安史之乱,从此,杜甫又是十多年的流亡和逃难。期间仅在成都由于严武的支助,过了两年比较安定的生活,此后出川,一直在水上飘泊,终因贫病交加,惨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之中。至于政治上,他受到的挤压,更是苦不胜言。
就在这样的的艰难困苦中,杜甫创作了大量的诗作,把我国诗歌创作推向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尤其可贵的是,杜甫的晚年,生活越来越艰难,身体越来越衰弱,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诗歌创作,相反,越是贫病交困,诗作越多。在成都,他以惊人的毅力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在夔州两年,也创作了四百多首诗作。他在生命弥留之际,还僵卧破船写出了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念念不忘国家的灾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诗人生命旅途上的坎坷不幸、凄凉悲伤是重重叠叠,无以复加的,然而他不屈不挠的进取也是可歌可泣的。沉郁顿挫的生命固然是沉重感伤的,但也是丰富、深沉、有力度的。我们读杜诗,就要读出他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传统。我们如果有了这种精神,不管前途多艰险,也能够昂首阔步永向前。
9.解析:完成此题的关键在准确把握杜甫对王昭君形象的塑造。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答案: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2 16:52
《登高》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登高》是杜甫很有名的七言律诗,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它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遣词造句,极为精巧。先看遣词,以首联为例,写天,用“高”字,时当深秋,天高云淡,晴空如海,登高仰视,愈觉迢迢无极;写风,用“急”字,因为台高,又值峡谷,故愈觉风大;写猿,用“哀”字,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不绝;写渚,用“清”字,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写沙,用“白”字,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写鸟,用“回”字,风大水急则水鸟低飞盘旋。用字遣词极其贴切。“天高”“沙白”“猿啸哀”“鸟飞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再说造句,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渚”对“沙”,“清”对“白”,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尾联两句虽不全对,但句法布局却极整齐。如“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二是比兴互用,意境深远。诗首先以“风急天高”的意象,“兴”起自己的感触。天地虽然宽广,自己却在风急的情境下而无容身之处,只好自比为“猿”,而猿的哀啸,又是何等的沉重!第一句由“兴”而“比”。第二句由“渚清沙白”的意象又兴起自己的感慨,诗人多想自比为“鸟”,自由自在地飞回在生命的长河中,但多病及仕途的不如意,使他无法展翅高飞,又是由‘兴’而“比”。三、四两句藉由雄浑宽阔的“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兴”起自己身世悲苦之慨。天地如此宽广、宇宙何等辽阔、自己又是如何的渺小,藉由雄浑的意象兴起对自我人生的检讨,将一生艰难困苦归因于自己的年老多病,而无任何怨怼。三、四句兴起后四句的人生感触,整首诗比兴互陈,一唱三叹,传达了诗人浓厚的思想情感,也紧紧拉住了读者的心绪,令人低回不已。
三是拔山扛鼎,气势雄浑。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首联开头十四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所展示的境界,雄浑高远。颔联放眼四周,群山落叶纷纷,无穷无际,大江滚滚滔滔,无始无终。“无边”、“不尽”正是对浩瀚广漠的空间的感慨;“萧萧下”、“滚滚来”正有时光流转,逝者如斯之叹,和首联两句共同构成了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景图。就抒情而言,从横向空间着笔,有“万里悲秋常作客”,从纵向时间着笔,有“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和“百年”传达出了空间的寥廓和时间的绵亘,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尾联写出了人世的种种“艰难苦恨”全由他一肩挑起,那种撼人的悲壮,浑厚的苍凉,令人肃然起敬。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萧涤非在《杜诗选注》中评:“虽是一首悲歌,却是拔山扛鼎似的悲剧。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消沉,而是激动;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2 16:52
《咏怀古迹(其三)》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赏读此诗,要突出两点:
一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形象,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虽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诗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王昭君的出生地,从侧面烘托昭君不同凡响的高大形象。接着叙述王昭君悲壮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写出昭君“关山度若飞”的气概,“独留”表现了昭君孤苦孑然的哀伤。 “画图”句揭示了造成她悲剧的原因,“环佩”句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最后,人们从琵琶声里听到昭君悲苦的申诉,禁不住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不幸的遭际,进一步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
二是诗人借古抒怀。这首诗表面看,是写昭君的遭遇,写昭君的怨恨,实际上是借咏古迹以感己怀。杜甫当时身处异地、远离故园,处境和昭君相似。作者写昭君“环佩空归月夜魂”,字面上固然是赞叹昭君对故土的依恋,实际上也是写自己“身在夔州,魂归故园”。杜甫一生的遭际也与昭君相似。昭君才华卓立,美貌超群,因汉元帝昏庸,不得不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济世之才甚异,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还因疏救房琯,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郁郁辞官,漂泊西南。“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杜甫置身明妃村中,瞻仰前人遗址,思想自己身世,怎能不老泪纵横,而心有戚戚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2 16:52
《秋兴八首(其一)》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为历代评家所重。清代黄生曰:“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所作也。”所以《秋兴八首》有很高的艺术性,被誉为杜甫抒情诗中的巅峰之作。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在八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何鉴赏这首诗呢?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为我们作了经典提示:“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所谓“明写秋景,虚含兴意”,这是说要透过诗人对秋景的描写体会蕴含其中的“兴意”,把握诗人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前四句写巫山巫峡残秋萧森景象,“便影时事,见丧乱凋残景象”,同时暗示了诗人忧时伤怀的愤慨之情。如果前四句是融情于景,那么后四句则是见景生情,见残菊而落泪,见系舟而生“故园心”,而末句刀尺声、捣衣声,声声入耳,在诗人内心该激起怎样深沉的感慨,诗人欲说还休,任由读者想象。所以,读这首诗,必须细心体会,方能领略诗的妙处。所谓“实拈夔府,暗提京华”,揭示了这首诗的结构特征。在这首诗里,杜甫运用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想到“故园”,而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夔府的往复。循环往复是《秋兴》的基本表现方式,也是这首诗的特色。不论从夔府写到长安,还是从追忆长安而归结到夔府,不仅毫无重复之感,还从不同的角度,层层加深,起了加深感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2 16:53
《登高》课文解读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风急①天高猿啸哀②,渚③清沙白鸟飞回④。(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翱翔低空飛回。①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②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③渚:水中的小洲。④飞回:回旋地飞。)
无边落木①萧萧②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飘然无边无际,萧萧索索纷纷而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滔滔奔腾而来。①落木:落叶。②萧萧: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身在万里作客悲秋,常年到处漂泊;年过五旬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万里”两句含意丰厚,概括了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多病,用今天的医学知识分析,杜甫当时患有肺病、风湿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艰难苦恨繁霜鬓①,潦倒②新停浊酒杯。(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鬢如霜白;困頓潦倒精神衰頹,无奈戒酒停杯。①繁霜鬓:白发日多。②潦倒:衰颓、失意。)
这首诗的前两联写登高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勾画出一幅清秋君临天下的动人图景,融会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起笔择取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描摹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暗示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描绘出一幅惨烈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些细节,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在“天高风急”的秋天,万物惶然无主,仿佛就是国难当头之时,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深深地浸透着诗人长年飘泊,居无定所的悲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二语,使诗的境界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战乱频仍、苦海无边的感怆,显示着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用语之精当,气象之宏伟,可谓绝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悲秋”两字,“秋”是景,“悲”是情,由写景转入抒情。“万里”,点明夔州距故园遥远,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常作客”,指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诗人半百之年。“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照应题目,重阳佳节,高处远眺。“悲秋”两字写得沉痛,是全诗之眼。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已经步入人生的秋天,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一生辗转漂泊,壮志难酬,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到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尾联以对句作结,转入对家国身事的悲叹。“艰难”既指自身命运,又指国家命运。“苦恨”,甚恨,愁恨很深。“繁霜鬓”,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积郁在心,使自己白发日多。“潦倒”,犹言仕途坎坷,狼狈失意。“新停浊酒杯”,刚刚放下酒杯。诗人一生艰难苦恨,穷困潦倒,常常借酒浇愁,今日重阳登高,本可痛饮,一醉方休,不料饮酒只能使“悲秋”之愁更愁,无奈之中,酒到嘴边,又不得不把酒杯放下。这千钟万斛的愁啊,该怎样排遣!本来兴会盎然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正如前人所说,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读这首诗要正确理解诗的情调。一般认为“悲”是主调。写景,从色彩看,画面黯淡;从情调看,不免悲凉。写身世,万里作客,百年多病,孤身一人,霜染两鬓,更是艰难苦恨,悲从中来。
这种说法不能说错,但我们更要从“悲”中见出“愤”,从“苦”中见出“劲”。无边落木萧萧下,固然深感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但不尽长江滚滚来,又激起人生命的激情,显示着一种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正因为如此,这首充满悲凉感的诗篇才使人品味出一种悲壮感,看到一种壮心不已的意境。万里悲秋常作客,是悲凉的进取;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不幸者对命运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只有这样,我们才更贴近诗人的心灵。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不读出这份情感,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2 16:53
《咏怀古迹(其三)》课文解读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群山万壑赴荆门①,生长明妃②尚有村③。(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那里还遗留有明妃昭君出生的山村啊。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②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后人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明妃。③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据《一统志》:“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即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一①去紫台②连朔漠③,独留青冢④向黄昏⑤。(当年她孤身一人离别汉宫嫁到北方的荒漠,如今她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①一:这里是独自一人的意思。②紫台:即宫殿,汉时有一宫名曰紫宫。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连,指连姻,即“嫁”。③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朔,北方。④青冢:指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20里处。传说边地多白草,惟独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冢,zhǒnɡ,坟墓。⑤黄昏:当作“昏黄”,这里指昏黄的风沙,为了对仗、协韵,所以倒装。)
画图①省识②春风面③,环佩④空归月夜⑤魂。(凭着画图,汉元帝怎能辨识昭君的月貌花容?昭君远嫁荒漠,汉元帝后悔莫及,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或可于梦中听到环佩作响,昭君魂兮归来。①画图:据《西京杂记》载:汉元帝因宫女很多,命画师一一画像供自己挑选。宫女们为得到皇帝宠幸,纷纷向画师行贿,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师故意将她画丑了,未被召幸。后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求美人为阏氏,元帝派了昭君。临行时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元帝很后悔,但已无法挽回。昭君去后,元帝将画工腰斩弃市。②省识:犹略识,未仔细辨认。③春风面:形容青春美貌。④环佩:古人衣带上系的玉佩,这里指代王昭君。⑤月夜:亦作夜月。)
千载琵琶①作胡语②,分明怨恨曲中论③。(千载之下,人们弹奏着昭君创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悲愤。①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②胡语,指胡人的乐曲。③论,诉说。)
首联即点出昭君故乡。诗人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相伴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的雄奇壮丽的图景,进而想象距夔门数百里外的荆门府王昭君生长的小村子。诗歌起句非凡、气象雄伟。着一“赴”字,便令“千山万壑”如骏马奔驰,会聚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这样雄壮的景象,本该用在英雄人物的出生之地,而诗人却把笔落在了小小的昭君村。可见,诗人是在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做背景,烘托这位远嫁异域的女子,赞美她的英雄气魄,表示对她的无限怜惜和钦敬。颔联概括了昭君一生的悲剧。诗人仿佛看到远嫁匈奴而离汉宫的场面,看到了朔漠荒凉寂寞的生活。在那远方,留下的只是一方青冢,面对着黄昏时空旷的原野给人以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感慨。这一联,诗人巧用对比,“一去”,生不得归;“独留”,死葬漠北。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渲染了无限悲凉的氛围。颈联是委婉的讽语。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元帝昏庸,才酿成昭君出塞的悲剧,后宫怎可任由画师摆布?纵使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只能在夜月的梦中,或可见到昭君魂魄归来了吧。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此句除讽刺汉元帝之外,也写出了王昭君怀念故园之心永远不变。尾联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昭君“怨恨”的主题。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者,埋没汉宫,“始不见遇”;恨者,远离家园,终不归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2 16:53
《秋兴八首(其一)》课文解读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玉露①凋伤②枫树林,巫山巫峡③气萧森④。(白露使枫树林凋落了,巫山巫峽气象萧瑟阴森。①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②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衰败。③巫山巫峡:指夔州即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④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①,塞上②风云接地阴③。(长江里波浪滔天,边塞上风云阴沉。①兼天涌:波浪连天。②塞上:这里当指夔州。夔州在当时也是边塞之地。一说,指西部边塞。③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丛菊两开①他日②泪,孤舟一系故园③心。(菊花已开过两次,他日流过的泪禁不住又流了下来,我思念故园的心情都寄托在那只小船上。①两开: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即公元765年五月离开成都,打算出川东水路回故乡河南,但滞留夔州,历经两载,故两次见菊花开。②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③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寒衣①处处催刀尺②,白帝城③高急暮砧④。(处处都在催人裁剪寒衣,白帝城地处高处,黃昏時捣衣声更加急促。①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②催刀尺:要求赶紧动手剪裁新衣。刀尺,剪刀和尺子。③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④急暮砧:黄昏时分急促的捣衣声。砧,zhēn,捣衣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首联开门见山,从秋景写起,在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凋伤”、“萧森”等词语不但描写草木摇落,而且涵盖江山万象,不仅描画败落景象,而且营造雄浑沉郁气氛,为第二联蓄势。“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间波浪汹涌上指,仿佛搅得云天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此联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以上两联均语意双关,既写自然之景,又暗示社会之景,既传神地写出了风云变幻、“萧森”骇人、寓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观,又形象地暗示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息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黑暗。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诗人借这样的景象象征了国家变易无常的局势和臲硊不安的前途,也形象地表现了内心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这是融情于景的手法,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直诉诗人之悲愁和对“故园”长安之系念。“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开”字语意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系”字也语意双关,既指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又指心念长安,系于故园。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从万里之外的“故园”转移到夔州。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为远方的征人赶制寒衣,“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仿佛是前方传来的咚咚战鼓,诗人眼前幻化出一幅幅将士呐喊厮杀的场面。那忧国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这两联,丛菊孤舟,目之所见,刀尺暮砧,耳之所闻。诗人由视觉而听觉,由秋景而秋声,时序由白天而日暮,从不同角度抒发其思乡之切,羁旅之悲。
前人对这首诗主旨有争议,一说是思君,一说是思乡。产生分歧的原因涉及诗中“故园”二字怎么理解。“故园”如指长安,则是思君,如指家乡,则是思乡。前者引《秋兴八首(其二)》“每依北斗望京华”为证;后者以杜甫去蜀,意在“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目的是回到河南家乡,滞留夔州时常慨叹:“弟妹萧条各何在”(《九日》)。也有人理解两种情感俱在。本书释“故园”为长安。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在不同的境遇中会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诗篇抒发的感情也会有所不同,不能因彼诗是某种感情,所以此诗也该是那种感情,所以不宜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来诠释。但贯穿《秋兴八首》感情是一致的,线索也很明显,“明写夔府,暗提京华”乃全诗主旨,所以这里的“故园”当指“长安”为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