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8-9 17:59:28
|
只看该作者
二、小班区域活动中的情境创设的有效实施——材料选择。
区域活动的材料是操作、探索的工具,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总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的。小班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缺乏以物代物的能力,更多依赖真实的玩具。如:“娃娃家”中的仿真水果蔬菜、小沙发、餐具、小圆桌等营造温馨、自然的家庭氛围。同时要注重材料的可创造性。如:我为幼儿提供了废旧的“竹枕席”,孩子们在游戏中由枕凉席到拆凉席进而到串起来做“竹帘”、“糖果”“排骨”“项链”……等。布置中教师选择材料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当然,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以及幼儿作品的展示。
(一)关注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供层次性材料。
让环境和材料会说话是幼儿园区域活动最大的特点。为幼儿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暗示性环境,关注幼儿的不同能力的发展水平,在每一个区角中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供幼儿选择,这样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活动中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能动地学习,获得成功的几率会更大。此外,这样还会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在同伴里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机会,使自己与同伴们知己知彼。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心,从而促进幼儿主动性的发展。在同一种活动区域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不能“一刀切”,应考虑幼儿的能力不同,使活动材料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的活动需要,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关注幼儿年龄特征,提供生活化材料。
在活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老师以自己的经验、感受而选择的活动区内容。以至于出现老师费了力,幼儿却不感兴趣的情景。再者,小班幼儿的活动范围较窄,经常对自己周边发生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所以当教师选择内容时,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用幼儿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面对自己摆弄的材料,幼儿更有亲切感,从而促进幼儿更大胆地操作、探索、发现。
(三)关注幼儿年龄特征,提供指导性材料。
区域活动其性质是幼儿自愿选择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进行活动,因而这时隐性指导就远远比显形指导重要。这时老师就要积极有效地关注幼儿,指引幼儿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不断地引发幼儿去思考“为什么”、“怎么样”,不断地促进幼儿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观察,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兴趣、需要等,创设适宜的情景模式,引导幼儿积极自主地探索、摆弄材料,同时进行有效关注,不断调整活动中的环境材料,已达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和谐发展的目的。
我由孩子在众多游戏的不同细节中的表现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点,情景化创设因兴趣而具有生命力;其次是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恰当程度,情景化的创设不只局限于教师的语言提示.材料的设置往往会使情境化创设更精彩;最后是教师的指导、评价到位程度。教师在情景化的创设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游戏由于合理引导而井然有序。
【参考文献】:
[1]王晓菊.小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11)。
[2]景丽丽.在小班区域活动中,对生活区材料投放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1,(02)。
[3]王景.浅谈小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05)。
[4]何小芬.幼儿园开展小班区域活动的思考[J].华章,2010,(08)。
[5]赵莉.小班区域情景创设研究和实践[J].成长之路,2010,(20)。
【6】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朱家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