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7-17 02:14
标题: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摘要: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内容呈现直观、形象、高效、多样化的特点,既适应了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点要求,也满足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也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辅助平台。   
关键词: 新课改;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个性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知识量猛增,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人类传统的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冲击,这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适应了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点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体现了许多以往历史教学中从未有过的新特点。而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个突出亮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求 “以老师为主”转化为“以学生为主”。历史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多媒体的帮助,自主参与,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网络建立联系,指导学习、参与讨论,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轨。随着历史学科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学科信息化平台的创设,使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自主地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变过去那种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寻未知,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养成。特别是随着近几年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传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为中学历史教学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空。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将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是目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之一。学生只有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求这门学科的欲望,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把所讲的史实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得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无法重视的能够重视,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来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教学效果,真可谓“寓教于乐”。
  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下载了连续剧《北洋水师》序幕的画面:一只小纸船在海边飘泊。一阵阵海浪打来,小纸船摇摇欲覆;海浪打在沙滩上,激起点点泡沫,瞬间泡沫破灭、消失了……并提出问题:“北洋水师在当时是亚洲第一钢铁舰队,可为什么我们屏幕上看到的却是摇摇欲覆的小纸船?那泡沫又意味着什么呢?”引导学生在小纸船和钢铁舰队之间、在沙滩上的泡沫和洋务派的强国梦之间展开了联想和想像,通过这些心理活动,让学生能够洞察北洋水师的灭顶之灾和洋务运动失败的结局,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因果的愿望。这样就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愉快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7-17 02:14
  
三、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高效化、多样化,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将现代教法融入多种媒体技术之中,突出直观教学与启发式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形象性和高效性,赋予课堂教学以现代气息 。  
其次,它以其手段的先进性、内容的形象性、功能的多样性、呈现信息的直观性走进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视听的最佳组合,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再次,教学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反馈,使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教学内容,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了学习新知的氛围,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便于攻破重点,化解难点。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的教学,可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的动态操作,引导学生观察英法联军的进攻路线,阅读美俄趁火打劫的资料,法国大文学家雨果的文章,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创造历史情境,使历史的时空性地域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直观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  
  四、多媒体技术能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有助于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新课改的关键是突出个性、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既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交流渠道,满足了学生不同的个体兴趣和个性化需求,又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学生有了学习的独立意识,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学生由听讲者变成参与者的真正媒介。
多媒体教学可以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在瞬间表现那些运用一般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许多历史事物和现象。如:古罗马、古希腊的文明;当今的世界风云和科技新成果……同样的时间可以数倍信息容量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内容。它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历史知识领域,而且缩短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时间和距离,开阔了认识客观世界的宽度和广度,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比如:新航路的探索和开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段中世纪历史,其内容相当丰富。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途径来了解哥伦布的航程、他的家庭、他所生活的世界以及他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模拟探险和发现,在完成模拟探险和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又可以了解十四、十五世纪时发生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各种人物与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在了解世界上著名探险家的同时,自己也几乎成为一名探险者;在发现新大陆的同时,也就发现了进行学习的新方法。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生独立性充分施展的过程中,便会不知不觉地显露出来。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其他教学手段无与伦比的。
五、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陶冶学生情操,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实现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历史课堂就是进行这种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学生从未亲身体会,以至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和其价值所在,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图象和音响来展示历史的风云变幻,重现难忘的历史时刻,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彩斑斓,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多重感观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领悟历史,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例如在讲到《南京大屠杀》的有关内容时,播放经剪辑的《南京大屠杀》等电影片断。当同学们感受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看到国共双方紧握的双手时,同学们个个满怀豪情,甚至发出誓与日军周旋到底的呐喊;当镜头上交替出现日军将南京青年当作刀靶练习刺杀,看到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日军在南京郊外集体屠杀,人民群众流离失所时,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进而转为低泣。这时,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入了影片中。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  
总之,让历史教师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更好的完成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需要我们对多媒体技术不断的学习、应用和创新,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这是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