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4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分析】 直接出示例题,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一般能读懂题意,但不会利用其中的数量关系思考,一时会处于一种僵持状态,这时出示示意图,6个小杯和1个大杯,并标注小杯与大杯容量的关系,学生就容易在图中看到:如果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就相当于果汁倒人了9个小杯;如果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就相当于果汁倒人了3个大杯。这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可见,在学生的经验结构里有替换,不过是潜在的、无意识的。教学的任务是把沉睡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这是例题的编写意图,也是设计的教学思路。教师紧跟着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引导他们回顾刚才的替换活动,反思是怎样替换的,清楚地知道可以从哪个数量关系引发替换的思考,使例题的教学意义超越解答一道题目,得到一组答案,逐渐“感悟”替换的思想方法。最后引用“天平图推理”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呈现,将现代与古代的题目合理配置,使学生对替换策略进一步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所遇到问题的内容和类型在不断变化,而解决这些不同类型问题的策略却始终如一,学生对策略的运用越来越熟练,对策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形成“化归”的数学思想。
【综合反思】
1.要“感悟”而不要“赶悟”。
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帮助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帮助有时 过于提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在动态的思考中感受替换的意义和价值,案例A中,让学生感悟“替换”的思想就显得介入过早,有“赶悟”的嫌疑,学生无需“跳一跳”,便摘到“果子”了。而案例B中,课一开始便把学生置人“愤悱”的学习状态,一下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先让学生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然后提供图画寻求策略,接着独立画图、感悟思考,学生的经验结构里潜在的、无意识的替换思想被唤醒,最后师生交流,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板书体现替换的策略,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天平图推理”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呈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相结合,古代经典与现代问题相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感悟”替换的思想方法。
2.要“思想”更要“思路”。
替换的真正价值在于使问题简单化,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但是,我们追求替换思想的同时不要忽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训练,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原创思维”,即学生面临问题时的“似真推理”。案例B中,教师出示例题后,请学生试一试,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出示直观图,这时最需要教师关注的,一定要多收集学生面临该问题的“原创思维”,筛选后加以利用并以此作为教学资源,推进教学进程。在学生初步学习倍数关系的替换策略之后,教师可抓住替换的依据进行变式,由“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改变为“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再改变为“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让学生分别进行替换策略的巩固。当学生对两个数量有相差关系时能否进行替换产生不同意见时,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的设计与教学,抓住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灵活变化,加强了思路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知识间的迁移,突破了难点,并让学生在比较中内化已有知识的结构,明确了倍比、差比两种不同类型的替换特征,在变与不变中让学生探寻联系,使数学课上“思想”与“思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实现“共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