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5-7 06:58:00
|
只看该作者
一、教学方法上体现一个“活”字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喜欢听故事,喜欢做游戏。凡是活动的、新颖的东西,都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他们的思维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好胜心强,喜欢和同伴比赛、竞争。他们的自制能力和坚持性较差,学习时的注意力一般在十分钟左右。特别是刚上学的孩子对学习生活充满了新奇、热情、渴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开始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是根本没有的。为什么我们许多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结构刻板、教学方法单调,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学方法上体现的“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动起来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比如,猜谜语入课、讲故事入课,使学生的学习染上情感的色彩,能引起学生的感受。投入了积极情感的知识,记忆才牢固。
我教学汉语拼音,用图画再配上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读音记形:“一门n、二门m、拐棍f、伞把t、小马奔跑ddd、小棍赶猪lll。”ü的省略规则学生容易忘记,编个顺口溜:“jqxy四兄弟,小ü见它把点去。”学生觉得有趣,就记住了。q、p、b、d,学生容易混淆,画个象形图,再配上顺口溜:“剪刀朝上,d、b永不忘;剪刀朝下,q、p永不差。”学生念着上口,写起来也分清楚了。学习四声时,做个大转盘,一会就把四声“转”熟了。学完汉语拼音,进行复习的时候,用图画把学生带入情景:今天,学生走进“动物园”,开展“我和动物交朋友”比赛,在园内各处贴上拼音卡片,上面是各种动物的名字,拼出来就可以翻开卡片,里面就是这个小动物的画像,看谁交的动物朋友多;明天,学生进入“电影院”,用拼音拼出电影名,看谁看的电影多;后天,学生又坐上“旅游飞船”,用拼音拼出祖国各地的名称,看谁游览的名胜多……学生兴致勃勃,学得不亦乐乎。
(二)把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挖掘出来
例如,利用汉字特点,学习生字。第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字的特点。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三个熟字:“葫、诚、粉”。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启发学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意在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三个字的结构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声。
第二步,启发学生给字命名。教师启发学生:“你们能根据这三个字的特点,给这类字起个名称吗?”
第三步,引发学生“造字”的灵感。教师出示熟字:丁、胡、干、牙、文、令等及生字的音节。再出示实物(图钉),引发讨论:这是什么东西?用什么做的?这个字可能会怎么写?为什么?然后引导归纳造字的学习方法。
第四步,进行“造字”活动。教师鼓励学生:“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学习方法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都来当当小汉字学家。”
第五步,展示“造字”效果。意在使学生交流造字成果,体验造字成功的快乐,选择最优的造字方法。把学生的学习成果都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鼓励争辩,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佳,共同完善学习成果。
第六步,写美自己造的字。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乐于写,学会写,写得好。分类写:将好记的字写一遍,难写的字写2~3遍;描难字:选两个最不好写的字,进行描字;选美字:写完字后,同桌互评,标出写得最好的字,并在全班展示。
最后,运用自己造的字。让学生把所造的字自主选择,用在词组、句子和说话中。
本来,生字的教与学,师生皆视为苦事。教师苦其方法单一,往往是事半功倍;学生苦其繁、难、多、深,常常会兴趣索然。而用“造字法”学习生字,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
其一,是激发学习之乐。这样教学,带给学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全新的感受:角色变了,学生是“小汉字学家”;内容变了,今天的学习是发明、创造汉字;地位变了,学生不再是从属、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心态变了,变跟老师学为我自己学,变由老师教为我自己创。
这些变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我愿意学,我爱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我能造字,我会造字。学生带着这种兴奋和这种动力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其二,是充满创造之乐。教师以创造性地教,来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让学生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学生的思路越开阔,创造的热情就越高;学生越是努力研究,对得来的生字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
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就是一种“再创造”。学习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学习之乐,就是创造之乐。
其三,是体验成功之乐。学习是一种体验。既体验学习过程──智力劳动的艰苦,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自己造出了汉字,和书本上一对照,发现与书本上的字不谋而合,他们的心情该有多么高兴啊!……我造了字!不但我用,大家都用。我不是乱造的。我有根据,我有道理。
这种对学习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创造的信心,这才达到了学习的美好境界。
(三)把教具做活
低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东西,容易被他们接受和了解,促进记忆。
以前,在电化教育工具还不普及的时候,我做了大量活动式生字卡片。有基本字带字的复合卡片,一个基本字,上下左右是偏旁,翻来折去可以变出三四个生字。有变笔画的变换卡,一翻一压,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有可以变化字形大小、宽窄、长短的移动卡,记得学习“斧头”的“斧”字时,“父”的“ノ”和“”,我是用线缝上的,可以活动。学生一边说字的组成,我一边演示,当学生说:“父”和“斤”合起来就是“斧”时,我用手捏住“ノ”和“”的尖,往上一移,学生一看便心领神会;当这两个字合成一个字时,“ノ”和“”要写得平一点,好给下面的“斤”字让地儿,字写得紧凑美观。这样,也省了很多的语言讲解。
(四)把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
实验证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官参与得越多,知识记忆得就会越牢,效果也就会越好。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展现,力求让学生动体、动脑、动口、动情,把学生大脑中管语言、管动作、管形象、管思维的区域都激活。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字词教学和阅读教学中,采取“三多”教学方法。
字词教学的“三多”是多种途径认知、多种方法记忆和多种形式巩固。
一是多种途径认知。比如,认识生字,可以通过看图识字、做动作识字、拼图识字、猜字谜识字、介绍经验识字等。再如,理解词义,可以用造句法解词、联系生活经验解词、动作演示解词等。
二是多种方法记忆。每次学习生字,我都让学生把自己感到难记的、有困难的生字挑出来,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或与同桌的同学一起讨论怎样记住它们。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记字方法。如“碧”──王白坐在石头上,“溅”──浅滩里面有贝壳,等等。这比教师讲,效果要好得多。书写生字也一样,我不硬性规定学生把每个生字写一行,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写的数量;会的可以不写,容易的可以写一遍,难的则可以多写几遍。这样,学生写的生字的数量不一样,每个生字写的遍数也不相同,但这最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每一次都又快又好地完成了。
三是多种形式巩固。比如,学的生字,把它放在各种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多次和它见面:句中填字、看图写字、看拼音写字、用字组词、看偏旁写字、读句子,还有选字填空、词语搭配、补笔画等。选字填空就是把学生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用“选字填空”的形式分清楚。补笔画就是把学生最爱写错、最容易遗忘的笔画、笔顺等部件空出来,让学生做“填补”游戏,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形式里都和刚学过的生字见面:或读,或写,或猜,或用,比机械地每个字写六遍、八遍的,效果要好得多。
阅读教学的“三多”是多朗读、少分析;多背诵、少抄写;多表演、少讲解。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大多是韵文和童话故事,读来朗朗上口。教学时以读为主,不要用烦琐的分析占用学生读书的时间。每课书只设计一两个精要的问题,启发学生领悟文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充分地读和采用多种方法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