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使用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6-25 00:45
标题: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使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使用策略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陈剑楠
摘要: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不足,如何解决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成为心得课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成了一种有益的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阅读兴趣 阅读情境 能力 课外阅读
现代社会中,随着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推进了社会的全面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尤其受到关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给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在教育中共同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三维整合”的“学科素养”教学目标,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传统意义上教学课堂的目标、过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乃至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息技术强调共享、民主、共同发展,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这两者之间有天然的吸引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创造人才的需要,是目前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促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学生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实现双主教学。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是应该将这种思想和方法渗透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要注意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整合,使信息技术这一有效手段最终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为首要任务来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只是停留在“空洞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学受不到好的效果。
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尽管在课堂上可以让通过让学生自己想象画面来感受文章的主旨,但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阅读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视听感觉新,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例如执教课文《荷花》一文时,我使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公园里的荷花竞相开放、姿态各异的美丽画面,配上优美的图片、舒心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诵,图文并茂,这样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心灵的震撼,让学生很自然形象的在眼前展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充分感受到陶行知先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的体会到文章主旨,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直观,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阅读效率
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之中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了解都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所要求的层面之上。要充分利用好信息,使它们向深度和广度上去扩展。在学习任何一篇课文前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到网上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了解还可以对同类的情感在深度上有更多地认识,扩展语文课本资源。在学完课文后,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内涵,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识,适当的让学生从网络中再多掌握些内容,也是相当不错的。比如学完《麋鹿》后,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一下我国还有哪些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它们都有哪些生活习性等,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发现,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活动,会让他们收获更多,印象也更深刻。
又如在教学《一双手》这课时,学生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人的故事。学生对此兴致很高,在语文课上针对自己查找的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终于学生明白了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真实内涵,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查找需要的信息资源。这样一来,我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课文中所列举的一个事例,而是具有这样事例的一类事物。从而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的是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三.合理运用教学课件,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课件可以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教学《回声》一课,通过创设山谷回音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生字时,可以利用以词带字的方法来进行。用课件动态出示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后,再去掉卡片中的熟字,强化学习效果。理解课文内容时,一边播放青蛙的对话,一边演示水波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回声”。进行朗读训练时,播放相关的动画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更容易进入情境,进入角色。
对于一些适合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课文,在教学时可以提供具有交互式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要探究的问题,主动获取知识。这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应用得比较多。比如在教练习课《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时,我让学生自由地搜索自己喜欢的栏目,有《综艺大观》《开心词典》《大风车》《动画城》等,了解各主持人的风采,了解栏目的特色,说说喜欢的原因,同学们都能滔滔不绝地讲上个半天,既锻炼了他们的口才,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
由于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利用学生可以亲眼所见的多媒体课件形式,形象生动,在图片、音乐、示范诵读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不需要再凭空想象,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得到加强,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如执教《灰椋鸟》这一篇课文时,利用动画设计,生动形象地把灰椋鸟归林的场面表现出来了,让学生体会到灰椋鸟归林的特点:有序、壮观,从而进一步升华学生的认识,对人们大规模植树造林产生肃然起敬的感情,并内化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难、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四、运用计算机,提供阅读帮助
当我们急需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可能要去图书室查阅或询问他人,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计算机阅读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立即为读者提供帮助。比如:对于不懂的词语,如在平时,我们必须翻开工具书才能解决这类问题,而利用计算机,你只需用十几秒钟或几秒钟内即可完成。如此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既帮助学生解决了难题,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运用信息技术加大课外阅读量,夯实基础
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显然这是个不低的要求。这在以前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而网络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集多种信息资源于一体,使人们在最快的时间里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课本中的精读资料外还需要大量的课外资料。学校服务器可以存储存大量教学信息,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阅读材料,同时它又能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在教学中,可以按照知识点来划分教学内容并实现超链接,它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随着人类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会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有着较强的视听感染能力,它将音、像、视、听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课堂教育模式,能更好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也将使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越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充分发挥的广阔空间,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充分发挥主体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探索、发现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信息技术给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广阔平台,是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的尝试。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