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中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
[打印本页]
作者:
jyw
时间:
2009-5-2 06:36
标题:
中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
中学生里曾流行一则名为“三怕”的打油诗,叫做“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于是,学生高一一进校后,我就思考着,如何对付这“三怕”。一怕好办,读读背背,渐有语感;二怕也不难,到周家走走,实在难懂文章,不妨暂搁一边;至于要打消这“第三怕”,可得花一番思量。
同学们说,写作之难,难在一没有可写的,二写不长。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没有生活经历,没有写作材料;二是因为没有感情,没有写作冲动;三是因为没有思想观点;四是因为阅读面太少太窄。针对此症,一道灵感闪过,我选择了写“家族传记”作为突破口。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学校曾组织过编“红色家史”,居然也写出了几千字的文章。我想,不妨也让同学们试试看。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在我与同学们一起编的一本班刊中,我们特设了“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蹉跎岁月”、“似水年华”几个栏目,要求每个同学写“家族传记”。
还记得“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的开栏语是这样写的:
“我们的父辈,这整整的一代人,都是一叠厚厚的书。也许是历史大潮在中国、在父辈们的身上落下了特殊的痕迹的原因吧,或者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赋予了他们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叠书显得特别厚,特别重。
今天我们要翻开这些书,要和这一代人对话!带着一份激动,一份偶然,一份惊讶,一份感动,让我们真正静下心来,郑重其事地走进这些书,‘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起先,同学们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入手。我就介绍了一些中短篇传记,让他们阅读,尤其是推荐《傅译传记五种》、《德兰修女传》。为了了解传记的写法,同学们纷纷到图书馆去寻寻觅觅。此外我还请来家长谈自己的经历,请研究传记文学的教授和写传记的记者、作家来作报告。终于,同学们的写作激情被激发了起来。
回家后,他们自觉地去向长辈了解过去,开始收集所有关于“家”的资料:一张“上山下乡”的通知书,一张旧照片,一封父母的情书、家信,一页残缺不全的日记,一叠陈旧不堪的粮票,一件褪了色的军装,一个自己缝制的背包,一本生活开支的账册……每一张纸片,每一件旧物,竟然都有了生命,成了活生生的见证。
他们的父辈,大多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的上过山下过乡,有的直接进工矿,有的参过军,也有被打成过右派的。他们的祖辈更是有着丰富的经历。话匣子一旦被打开,素材滚滚而来。很快,一篇篇水灵灵的文章浮出水面。
作者:
jyw
时间:
2009-5-2 06:36
《姐妹坡》写的是母亲众姐妹的故事;《挖下去是一张调令》写的是在前卫农场挖土时的一句口号:挖!挖!挖!挖到下面,那儿就有一张上调令;《放牛娃成了总指挥》写父亲的创业史;《魂系黑土地》写父亲保卫珍宝岛的经历;《大学圆梦》记父亲大学五年苦读的生涯;《无悔人生》写外婆的坚强性格改变了人生;《第一次闯荡》写了母亲参加红卫兵北上串联的遭遇……
《艾蓬飘香》是晓鹰同学以斯铁的笔名写她父亲因打成右派,被流放边疆,以野菜充饥活下来的经历。我亲自以“编者按”的方式向其他同学郑重地推荐了她这篇催人泪下的文章,“这是我们苦难民族的真实记录,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这个时代,以免再蹈覆辙。”
这篇文章是这样开篇的:
“爸,这是什么草?”
“它叫艾草,是一种野草,可以吃。”
“可以吃?你吃过吗?”
“吃过,吃过很多,没有它,我也许早就饿死了。”
“哎呀,这么苦,这怎么能吃呢!”
“苦,的确很苦。但你静静地品一下,它是很香的。”
就这样,同学们文思如涌,文章如雪片似的飞到我的办公桌上,以至班刊登不全大部分的文章,有的只好节选,有的只好出成壁报。
平时害怕写文章的同学,想不到自己居然能写出这么长而富有情感的文字,有了成就感,写作兴趣和信心自然大增。有的同学写了一篇还不够,还想写第二篇。有的同学写了传记还不满足,还想写研究文章。他们说,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么多的好材料,我们还有好多话没说完……
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有的家长不愿回顾过去,他们就到处收罗素材,旁敲侧击,把父母的过去调查得一清二楚,结果父母只好积极配合,把自己的历史一一“交待”。有些事当事人记不清了,他们又通过其他亲友去证实。有的同学还告诉我,通过阅读传记名著,他们还学会了“八面出锋”的读书法,每读一遍,无论在笔法上还是视角上都有了新的尝试与突破。这一切,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更可喜的是,在传记的写作过程中,在同学们与长辈们进行一次次心与心的零距离交流和碰撞中,“代沟”自然而然地淡化了、消失了。一位家长事后对我说:“真奇怪,我的孩子突然懂事了,本来总爱顶嘴,总是看不惯我们的做法,听不进我们的唠叨,现在好像多了份孝心,学会了理解和体谅。”
其实,同学们所得到的,何止这些?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他们懂得了如何去历史地、发展地看问题;他们懂得了如何以一颗“同理心”去感悟前人的艰辛。有的同学,也因此爱上了文学。
多少年后,有一位后来成为专业作家的同学对我说,“也许我做一个作家的志愿,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更多的同学,因为写传记,身上多了一分书卷气。古人说:文学能陶冶性灵,澡雪精神,此言不谬也!
如今手捧这些文章,我真可谓感慨万千:想不到小小的一个点子,开了小小的一扇窗,就得到了这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掀起了如此大的拍天巨浪。此时此刻,不由我想起了宋朝诗人曾公亮的诗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作者黄玉峰为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9-5-5 07:18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9-5-5 07:19
感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