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48
标题: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蹲下来与孩子们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学生的心灵。”
的确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必不可少地,但如何才能真正的触及孩子们的心灵,却不是每一位教师可以做到的。
这几日,看着著名特级教师李烈的《我教小学数学》让自己感触颇深。其中就有一例是说到了解决一名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的事例,让自己特别的兴奋,应为我觉得她这里写得非常好,至少我觉得很有道理,咱们的孩子最缺乏得是被理解与尊重,不管孩子们做了什么错事,都应该被宽容的接受,理解,并且宽恕。
我自己班上也有这样的一名同学,学习成绩还算是不错的,可是上课总是听不好,没几分钟就开始做不住了,我也使了不少发子,可是收效甚微,始终找不到办法去解决这一“难题”。今天上课又是这样,若是在平常,我肯定又要好好批评他一顿了,所以当我叫他来我办公室的时候,他就表现的非常不愿意,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
却生生跟着我来到办公室,低着头,似乎是准备接受我的批评了。可是我倒是一反常态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笑咪咪地搬来一把凳子,叫他坐在我的旁边。
“请坐,为什么这么害怕呀?”我和缓的对他说。
他眨巴着眼看了我一下,又低下了头。
“怎么,不敢?哈哈”,我见他没有动静,又加了一句。
他又看了我一眼,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我见他坐下来了,感觉比较紧张,为了缓和气氛,我关心的询问了一些旁的事,借机表扬了他,是刚才的紧张气愤一下子变得融洽多了,我就顺势切入了正题。
“某某,陈老师想向你请教个问题,你愿意帮老师解决下么?”
他怀疑的望了望我,然后说到:“当然可以。”
“陈老师上数学课是不是不够生动,不够有吸引力?”
“没有,没有,是我听得不够好”,聪明如他马上意识到了什么。
“不要担心,陈老师是真心向你请教的,但说无妨”,我依旧微笑地看着他。他又一次抬起头很快地扫视了我一眼,又低下头,而后又抬头看看我,确信自己是足够“安全”了之后,他开始向我打开了话匣子。
“陈老师上课讲得挺好的”,他一边说一边观察我的反映,“只是有些地方讲的不够清楚。”
我知道他说的是早上争论不止的那道题目,我感到一阵欣慰,学生愿意与我讲真话了,我高兴的回答到:“你肯定是说早上争论的那个吧?谢谢你的指正哦,那其他的还有么?”
他见我没有责备的意思,便继续这个那个的说了一些,我都一一接受了他的“指点”。
“陈老师,总体上来说,你的课还是挺好的”,他对我进行了总结。感谢我的学生,让我听到了来自孩子们的建议,对我来说,收获的确不小,这个可以说是这次谈话的意外收获。
“老师忠心的感谢你的建议,老师一定会做出相应的改进,希望你不对地对老师提出宝贵的建议”,我静静地看着我一直认为是小孩子的这个“大人”,其实他们并不小,他们有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有他们的想法,只是“专横”的我们忽视了他的存在,“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可以吗?”
“可以的”,他定定地看着我说,那---------是一种信任。
“老师经常看到你上课的时候不是听得很认证,是因为上面这些原因么?”
他迟疑的看了我一眼,等了一会他才缓缓抬起头,看着我说,“陈老师,是。。。。。是因为上课的知识我在外面上补习班的时候都学过了,所以我觉得不想听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哈哈,你真是了不起,陈老师为你感到高兴,那要不这样,你看行不行?下回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就想想如何你作为老师你会怎样讲这个题目,如果你有独到的见地想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你就居举起你的左手,陈老师就安排你来讲,怎么样?”
孩子楞楞地看了我好一会,然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似的,轻轻的说了声:“谢谢您,陈老师。”
我感觉得到这句谢谢是发自他的内心的,谢谢你孩子,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
这是一次极有意义的谈话,他让我决定全方位好好的审视自己,他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孩子的心声,他让我知道只有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交流,才能够得到来自孩子的真正信任。
孩子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让我们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高度来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吧,我相信孩子的世界会令我们感到震惊。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48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这段时间学生在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因为是计算单元,就不免设计到计算的正确率,学生对于计算题,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学生经常会抄错数字,或者经常漏写横式上的答案,由余数的就常忘记写余数。我已经在课堂上千万强调了,可还是“屡错不爽”,一时竟不知如何解决。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48
时隔三年
接手三丙班已经三个多星期了,第二次执教数学,前后两次执教数学感受却大相径庭,三年前执教的两个班的数学,初出茅芦,心气高,心情急躁,想己所想,学生只是个接受的容器,教了一年后转为信息技术,与数学分别两年半后的今天,心气磨去了大半,学生是无数的光源,自己却只是一副皮囊而已,给学生的莫若学生给我的多。
真正地去感受教育了,却发现了教育的深邃,有些高兴,有些恐惧,高兴的是自己开始慢慢了解教育了,恐惧的是它得广博,她得伟大,渺小如我,不知该如何面对。
最近随手翻阅了几本数学杂志,深感自身的浅薄,惶恐不安之余,心情蠢动不止。能解题并不是等于会教书,教法得深远,深感自身的道行不足,看名家之谈,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不知自己的路在何方?前进,困难,后退,不甘,小伙子,慢慢摸索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49
后进生到底是智力低还是信心低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后进生到底怎么回事?每个班都有,每个年级都有,没有后进生的班级几乎没有,这些后进生很多智力也并不是很差,这是怎么回事呢?会不会是长期以来信心不足导致的?我思考着,想去实践证明,但又有些茫然。努力探索中。。。。。。
我决定以自己班的几个后进生做个实验,希望与探索中,希冀同行们的建议与支持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49
作业忘了
双休日一过,周一了,又到交作业的时候了。
“陈老师,我作业忘了做了。”
“陈老师,我作业本忘了带了。”
“陈老师,我作业做错地方了。”
。。。。。。。。
不一而足,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我思忖道:什么原因?是自己平时对孩子们太仁慈了,孩子们不把我的任务当一回事,难道孩子们真的要在棍棒底下才能生存吗?还是自己讲作业的时候讲得不够清楚。
不过由于先前我在课堂上说过,孩子们只要自觉,做错事情了能够用于承担,能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了,因而我在课堂上也就没怎么为难孩子们,只是给他们讲了些道理,不知道是否管用。
希望孩子们能够自己认识到错误吧,真心希望孩子们能够自己去反省,去思考。
我相信孩子们也是会思考的,孩子们能够做好,只是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我期待。。。。。。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49
作业本不见了
“还有哪些同学作业本没有交,自己举手......。”教室一片寂静,没有人举手。。。。。。
“还差一本,是要陈老师点名了么。。。。。。”还是一片寂静。
“陈某,张某。。。。。”学生全体起立,我报道名字坐下,学生们随着我的叫喊声,一个一个坐了下去,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平时比较乖巧成绩也不错的女孩子郑某某。
“怎么回事,你的本子呢?”
“我交了。。。。。。”
“哦。。。那怎么回没有呢?你到老师办公室去找找。”
。。。。。。
“陈老师,没有。。。”孩子一片茫然地看着我。
“那不可能的,你确信是交了么?”
“交了!”
“那好,你到自己位置边找找,可能掉下了。”
“全体同学都自己地方找找,看看有没有多出作业本。”
结果还是找不到。。。。。。
那怎么办,老师地方应该没有没掉,你自己再回忆下,然后再找找,如果真的没有了,就要去买一本了。我自己当时也在想,是不是我把她得本子给没掉了,当时头脑中也是一片问号。
第二天,做作业了还是没有,第三天还是没有,周五 了,我对孩子说,一直没有作业本不行,双休日交爸爸去书店买一本。
“哦。。。。。。”
周一来了,学生说买不到,我纳闷了,不可能,就叫孩子将父亲的电话告诉我,我问问她得父亲,孩子迟疑了,支吾着不肯说,我一看就觉得有些猫腻,想会不会本子在她自己地方,只是欠了“债”,怕得不赶说出来了,如果是这样,每天背负着这样的心里债也是非常不容易,那我该怎么处理呢?
“郑某某,你相信陈老师么?”我和气地对小姑娘说。
“嗯”,孩子点点头,幸亏我平时对孩子们地承偌基本都是兑现的。
“陈老师一直对你们说,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包括陈老师,但是我们说了,只要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且能都改正,我们都觉得她还是个。。。。”
“好。。。。孩子”,孩子低低的说。
“嗯,很好,老师觉得你应该是一个好孩子对吗?”
孩子低下了头,没有说话。。。。。。
“关于作业本地事情,陈老师想就这样吧,如果你能找到,那就把后面没有做完的补上就可以了,陈老师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但是下次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如果真的找不到,一种一定要去买,陈老师跟你爸爸说,而且从第一页开始都要补上,一种是每天把要做的题目抄下来做,而且前面的也都要补上。”
孩子头更低了,依然没有说话。。。。。。
“对了,你家里有没有仔细找,会不会落在家里。。。。”我大概能都判断了,基本上她能够找回来,所以我故意这么说,给她一个台阶下。
果然,孩子就是比较单纯,比较天真。
“陈老师,我,我好像在外婆加里看见过,我晚上再去找找。。。。”孩子却却地说。
“好的,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找回来的”。。。。。。
第二天,本子找到了,孩子也开始认真的补上了作业。。。。。
孩子会犯很多错,能改正,就给她机会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49
平时的数学课堂究竟该怎样
数学改革之风吹得甚猛,各种理念,各种创新,各种改革遍地生花,被验证了的,没被验证了的,对了的或是不对的,一窝蜂似的朝我们奔涌而来,刺激欣喜之余更多的却是选择的惆怅。
看到过各种各样的公开课,听到过各种各样的理论评说,自己终究还是挣扎于不知数学课堂为何的尴尬境地!
我尝试过让学生创新,尝试过让学生探究,可是学生没有这样的习惯,再者考试的压力在那里,改革创新多少需要些勇气,需要些魄力,我一直都在努力实践,在努力改变自己和课堂,但总是收效甚微,不得其门而入,摸索中。。。。。。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49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检查习惯
2月24日上午,我对(三)下第三单元进行了测试,由于学生计算习惯很不好,因而我在考试前进行了硬性规定,凡是除了口算之外的计算题,一律必须打草稿,而且草稿也要交上来进行批改,我知道此方法不怎么妥当,可是碍于实际情况,也只能出此下策了。然而在考试中出现的情况却令我哭笑不得,很多学生的确听我的话了,下课铃不响,就不许停笔,一直检查,可是我细一看,才知道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检查,只是将试卷从头到尾抄下来,我看了也真不知如何是好,是去表扬他的认真呢?还是去批评他的无知呢?事后我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我觉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经常跟学生讲做题目要检查,但是,很多时候连我们自己也不能清楚的说出什么题该用什么方法去检查,我们的孩子也只是从老师地方听来了“检查”二字,却很少听到怎样去检查的方法。因而这几天我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归纳总节了一些方法方式,大家共同探讨,如下:暂空,没有完全整理好.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50
如何突破年月日,24时计时法
学生的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让学生理解才是根本。
4月8日,年月日单元基本接近尾声,这一个单元下来,感觉到学生学得很累,特别在教学24时计时法,学生明显感到学得很吃力,把12时计时法跟24时计时法混在了一起,老搞不清谁是谁。我也觉得很无奈,讲了这么多次,怎么还会不知道呢?后来我索性将一个钟的外围贴上了13,14,15。。。。。。。。23,24时,每节课上下课都去问问学生们,也许这样效果可以好一些吧?另外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时刻和时间间隔的理解问题,对于这么抽象的东西,三年级的孩子非常难以理解,在做题时老搞不清求出的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在这里我左思右想也得不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感觉还是画线段图比较形象一些。这个我在上新课的时候,强调的不够多,估计后面出现的不理解状况竟源于此吧?所以个人觉得本课的教学,有必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线段图,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应要求,并作强调。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50
学生老师------学生点醒了迷糊的我
师并不一定要为师,生也不一定要为生,最有效最合理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师生互学的课堂。今天下午给学生分析作业题,其中一题为2006年1月1日是星期日,2006年共有几个星期日?一看便知是一题有关周期的题目,我和很多同学意见一致,就是先判断2006年是一个平年,然后因为一周的周期是7天,没过7天必有一个周日出现,因而很自然便是拿365/7=52周。。。。。。1天就是365天包含52周多一天,再加上1日是周日,因此得知有53个周日。同学门都表示了赞同,但是我总隐约感觉好象有哪里不妥,可是当时上课也没有细想,就这么过去了。到了下课改作业时,学生跑道我这跟我说:“陈老师,我觉得这题应该是这么解的。”我一看,正是我上课分析的那一题。我就静静地听他的分析。他是这么解释的,2006/4=501。。。。。。2 ,365-1=364(天),364/7=52(周)52+1=53(个),我听了后,忙问:“365-1=364(天)你是怎么想的。”答曰:“我觉得这里在计算的时候,应该将第一天除去,然后再看看有几周,这样会更加合理。”我细细一想,对了,这正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这儿的确应该是每过7天有一个周日,的确应将第一天除去比较合理些。我听了后,感到非常的高兴,感受到了来自孩子们的智慧,我很庆幸我的学生能够勇敢的向我提出这样有见地的意见。
因而我在反思,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门应该给学生机会,给学生阐述的时间,充分相信我门的学生,应该让课堂也成为学生畅所语言的欢乐天堂。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50
教育可不可以“反”着来
从哲学上说,对于任何问题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无所谓对与错,好与不好。正所谓“福兮,祸之所出,祸兮,福之所依。”那么对于我们伟大的教育呢?为什么教育中就会有那么多不好的学生呢?难道我们眼中的“坏学生”就只有单面性么?
鉴于以上的想法,我突然大胆的设想,教育可不可以“反”着来,那何谓“反”着来呢?我想,譬如一个孩子上课经常做小动作,上课总是听不好,按照我们平时的惯例,那是要批评的,可是每一个孩子都是渴望受到老师的肯定的,批评有时候真的是解决不了问题,更有甚者会让孩子不再喜欢这门学科,这样的代价是非常之大的。虽然是小孩子,可是自尊一点都不比我们教师小,只是他没有办法反抗,他只能接受摧残。
那么我在想我们可不可以用赏识的眼光去看,越是有问题的孩子,越是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对他表现好的一面多加赏识,同样是上课做小动作,在调皮的孩子,也有认真听的时候,那可不可以不在他不听的时候批评他,而在他认真听的时候适时肯定他,或是多用认真听的孩子作为榜样,多以正面引导为主,我想孩子们都是一样的,希望老师的关注,希望老师的赏识,你对他关注了,对他赏识多过批评了,孩子应该会用实际行动来更加博得你的喜爱的,每个人都一样,只是小孩子自制能力较差,肯定不能一下子就做的很好,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及循循善诱,切不可操之过急。很多时候,孩子是真心愿意改好,只是我们教师的不够耐心,让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状态,而且更加的对自己失去信心,更加地深陷不可自拔的泥潭之中。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需要花教师很多的精力,而且根据孩子的不同会出现很多的状况,不过只要爱孩子的,我想就会成功的,以此自勉,好好地去试试!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50
也谈加法运算定律
也谈加法运算定律
可谓加法运算定律,在小学的学习中,无非就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其定义也极为简单:两个加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不少人都会认为,如此简单的定律,有必要在此大费周章么?的确,在这之前我也一直这么认为,甚至觉得这内容不教学生也会,因而包括课前备课,新课讲授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在教学中也或多或少犯了错误,直到现在才稍微搞清点眉目,在此谨以微薄之言而共探讨之。
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因为觉着简单,而且看作业本上的练习也是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起教学的,我也就合并在一节课上完了,直接从主题图引入,得出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应该说学生在新概念的引入与学习过程中并未遇到什么困难,在原先的学习中早就有了类似的做题体验,而今天要做的只是给其下个定义,加个名字而已。我也挺为我的“先见”而感到高兴。在做书本的练习的时候也并未出现什么不妥,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的过去了,明天就是乘法运算定律。
可是学生作业本中的题目却引起了我的思考,隐隐的感觉到似乎“得意”得太早了。作业本中出现了这样的题目,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题如下:58+19+42,因为是刚学的知识,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区分理解运算定律,我要求学生“先学会走路”,“再学会跑”,因而让他们一步一步写清楚运算定律。学生做此题基本有以下三种做法:
(1)58+19+42
=58+42+19 (加法交换律)
=100+19
=119
(2)58+19+42
=58+42+19 (加法交换律)
=(58+42)+19(加法结合律)
=100+19
=119
(3)58+19+42
=19+58+42 (加法交换律)
=19+(58+42)(加法结合律)
=19+100
=119
看到如此多样的解答,按理我应该高兴才是,可是此刻的我却陷入了沉思,我感觉到 我和学生都并未真正的理解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定律,但是我又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担心是否正确,三种不同的方法看似都有道理,但却隐藏着不小的不安全因素。课后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并且询问了不少有经验的老师,才证实了我 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从算理的角度来看,第一,二两种方法都是不妥切的。譬如方法一:
(1)58+19+42
=58+42+19 (加法交换律)
这个真的就是所谓的加法交换律么?让我们细细回味下加法交换律的定义:两个加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我们这到题目(包括先前的我)都只注意到了“交换位置”,却忽略了“两个加数相加”这个前提,也就是说运用交换律的主体必须进行了加法运算,而58+19+42=77+42,在这里19和42根本就没有进行加法运算,所以这两个数不能进行加法交换律而达到交换位置的目的,确切的来说应该是这样:
(1)58+19+42
=58+(19+42)(加法结合律)
=58+(42+19) (加法交换律)
=58+42+19 (加法结合律)
中间隐含了两步运算,所以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学生这样把过程写得很清楚,但是至少总要让学生知道是这么回事情。所以说看似简单的交换律,简单但是具有“大心脏”。因而方法一就有欠妥当了,既然在后面括号中写运算定律了,那就应该跟学生说明白,让他慢慢理解。
然后我们再来看方法二:
(2)58+19+42
=58+42+19 (加法交换律)
=(58+42)+19(加法结合律)
=100+19
=119
前面两步,方法一中已经讲过,应该改成:
(2)58+19+42
=58+(19+42)(加法结合律)
=58+(42+19) (加法交换律)
=58+42+19 (加法结合律)
=(58+42)+19(加法结合律)
=100+19
=119
这样就正确了么?其实不然我们看
58+42+19
=(58+42)+19(加法结合律)
很多学生都会认为这个是加法结合律,但是加法结合律的本质是改变运算顺序,这个过程中,加法的运算顺序根本就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根本就不是什么加法结合律,只是加了个括号而已,起了个强调作用而已,所以从此处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结合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对于本节课来说,是我课后感觉最有压力,也是最兴奋的一节课,压力在于自己在课堂上错误百出,还要找时间去弥补我一手造成的错误,兴奋的是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小学的知识虽然简单,但是作为教师要学的还有很多。若是在课前就能如此深入的了解,就能在课堂上有的放失,不至于如此了。
从这里也可以清楚的看出,其实叫学生写每一步的算理虽然麻烦,可是我觉的还是挺有必要的,这样我就能很清楚学生掌握的状况,而且多写了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这些运算定律的理解,特别现在的新教材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多的运算定律,学生其实很多时候都并不是很好的理解的,不叫他写,很多学生可能会一团糨糊,根本就是搞不清谁是谁?因而从这里我也更加坚定地要让学生写清算理了,宁可步子放慢点,先学走,再学跑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50
风雨摇曳,茁壮成长
风雨摇曳,年复一年,车轮碾过,再深的痕迹也在岁月侵蚀下渐次消散了。可年轻的我们又能如何的保留我们韶华激情的年代与岁月呢?蹉跎么?不是!紧握我们单薄(但不缺乏激情)的手,意志就是我们最坚定的武器,兄弟们,我们来了,哈哈!!
今天是09年第一节课,久违了的孩子们,久违的的课堂,久违了的人与事,一切都恍恍然全新一般,欣欣然与你招着小手,心情顿好,看人看物不由而衷都感觉飘飘然,似乎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漂亮的。一个个你瞪瞪我,我瞅瞅你,杂不认识了?许是太过高兴了吧,突然哈哈个没完-------实在是憋不住了,再憋就要放炮仗了。
今年把我原来的两个中级班合并了,个别程度不是特别好的学员到了初级班去了,预祝他们过的更好,“玩”得更好。另外我要再带一个幼儿班了估计,这个是有点难度啊,心理有点赘赘然,不过幸好啊,有老大在前面开路,有了“大快克牌”,“小快克牌”当然好办喽哈哈。
今天第一天上第一节课,我顶了个早,提前20几分钟到了教室,嗨,奇了,孩子们可比我要兴奋得多,早就在那里忙忙然地侯着喽。我一到就叽喳开了,把我当捕食而归的“大鸟”么?哈哈,我心理高兴,可我并不想当“大鸟”,心理茫茫然!呵呵!今天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安排,上学期学了不少知识了,今天就让孩子们两个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回忆了上学期学的单光感走黑线,双光感走黑线,和遥控车,大部分都完成了,个别小组还要再个人进行疏导,哈哈,还是挺满意的。
机器人教学是一门探索中的课程,失败难免,只要有我们一颗不败的心,那就什么都好办了。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51
观察物体
课前谈话(消除学生紧张感)
师:(笑眯眯)同学们那么多老师来咱们班听课,感到紧张么?
说实话,陈老师感到很紧张,你们了不起,比陈老师强,那这样,然陈老师来测一测,是不是真不紧张。
生:好的。
师:1+1=?
生:2。(太简单了不等举手,学生就说了,上当,然后顺便提醒学生回答问题不管多简单要举手)
师:还说不紧张,都紧张得不知道回答问题要先举手了,(哈哈,笑)你看,准备好了么?还会“紧张”么?
生:不会了。
师:真的不会了??
生:不会了。
师:好,那再来测试下?1+2=?
生:(举手)等于3(叫一生回答)
师:(声音较小)还说不紧张,都发不出声音来了,那么多老师在,总得大声回答问题才对呀,让所有老师都听到行不?(引导学生大声回答问题)
(声音较大)真是了不起,能这么大声回答问题,说明是真的不紧张了,同学们能做到不紧张了么?
生:可以
师:怎么可以证明自己不紧张啊?
生:回答问题要举手,并且声音要响亮。
师:太了不起了。看来同学们已经调节到最佳状态了,在这节课中,我们能把这种良好的状态延续到下课么?
生:可以,
师:好,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上课了么?
生:可以。
师:上课。
一、 引入
师:平时经常听到同学们背诵古诗,今天在数学课上,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读的真好,谁来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生:。。。。。。。(重点体会第一句)
师:奇怪?为什么同样的庐山会成岭又会成峰呢?
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但是这么大的庐山我们没法搬到教室,那我们就从观察小小的物体开始吧!
二、认识三个面(正面,侧面,上面)
认识无特殊标记的物体
师:这是一个长方体,请同学们观察下,你同时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呢?
生:三个
师:你们都同意么?
生:同意。
师:请你上来看一看,是3个么,你能指一指是哪三个面么?
师:非常好,那这三个面分别叫什么面呢?请这边的同学看过来,请问这个正对着你们的面叫什么面呢??
生:正面。
师:那这个正面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色。
师:左边的这个呢?陈老师看着的这个面呢?
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给他们起好了名字。
(转动长方体)那现在他的正面是什么颜色呢?侧面呢?上面呢?
生:。。。。。。。
小结:也就是说它的正面就是正对着我们观察者的这个面。
师:这是一个捐款箱,这个捐款箱是四川大地震时我们捐款用过的。同学们看,哪个面是它的这面呢?谁来摸一摸?其他同学用手比划一下。
摸一摸他的上面,侧面?
(转动捐款箱,使其侧面正对着学生)现在这个捐款箱的正面在哪呢?
师:也就是说有特殊标记的物体他的正面是固定不变的,是这个意思么?
生:是的。
师:比如说像饮水机(课件出示)
同学们能不能在教室里找一找像这样的有特殊标记的物体呢?你是怎么判断他们的正面的。
生:我们坐的课桌。书放进去的这面是正面。
生:方作业本的书橱。我们可以防书的这面是正面。
。。。。。。。。。
小结:像这样有特殊标记的物体,它的正面是固定不变的,没有特殊标记的物体的正面就是正对观察者的那个面。
三、画一画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那你能不能把我们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么?
请同学们先看清楚要求:(课件出示)
1、 被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
2、 观察时选择合适的位置,使自己只能看到某一个面,并且把它画下来。
3、 画完后请在小组内轻声交流。
(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做平进行点评)
师:刚才我们观察并画了这个没有特殊标记的物体,下面让我们再来试试画这个有特殊标记的捐款箱,怎么样?注意仔细观察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有什么特殊的标记,然后把他们表示出来。
(让学生看完,然后让学生画,教师拍照,然后点评)
四、观察两个物体,并画出他们在三个方向上的平面图形
师:看来观察一个物体已经难不倒我们了,那就让咱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在陈老师可要提高难度了,看这个是什么,这个呢?现在把它们放在一起,发挥你们的想象,你还能将它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么?仔细思考。
(一个圆柱一个球,课件出示)
学生交流
五、 练习
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都非常好,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看看同学们谁掌握的最好。
第一题,连一连
师:同学们,这是小红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到的长方体形,但是她在整理的时候发现记录有问题,你能用线帮她把正确的连在一起么?
第二题,
师:看了这副图,你能把小红分别从这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么?
第三题
师:小红觉得同学们非常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好的学会了观察物体,所以她决定出一道题来考考我们,你们敢接受小红的挑战么?她说这是我看到的一个面,你知道我观察的是什么物体么?
生:可能会是正方体(可能会是长方体,也可能是圆柱体,四棱锥,四棱台等等)。
小结:因而同学们咱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如果只知道一个面就去判定它是什么物体,就会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错误,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去观察了解物体。
师:本来这堂课道这就要结束了,但老师看到同学们的表现这么出色,真的不忍心就这么结束你们的精彩演出,所以决定再给你们一次表现的机会。还是刚才小红的问题,现在陈老师允许你们只能向小红提一个问题,你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
生:这个物体的上面是什么图形?
师:是个长方形,你现在可以确定她观察的是什么物体了么?
生:是个长方体。
师:你们同意么?
师:如果说是个圆形,她观察的应该是个什么物体?
生:圆柱
师:如果是个正方形呢?
生:正方体
师:确定么?
生:确定。
师:拿出一个圆柱(让学生仔细观察)
生:还可能是圆柱
师:那你要确定这个是什么物体,必须还要知道它的另一个面。
那咱们应该怎么办?
六、课堂总结
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七、板书:
观察物体
正对着我们的面 无特殊标记
正面
固定不变 有特殊标记
侧面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4-25 07:51
老师我有话要说
在新课程改革之风的吹拂下,各地公开教研活动经久不息,恰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很多次在外听课之时,听到特级教师在课堂上肯定并表扬来自“不同的声音”,并且充分的给与发挥阐述的空间,我欣赏这样的“耐心与宽容”,喜欢这样的“淡定与气度”,渴慕这样的“激情与碰撞”。因此在我的课堂上,也尽量为“不用的声音”培育了肥沃的土壤,在课堂上只要学生有自己特立的想法,我就尽可能让其尽情阐述.
得益于此,我从学生的奇思妙想中学到了不少知识,甚为欣喜。记得一次在做人教版同步练习45页着那个的题目的时候,有不少同学被最后的一题发展联系所难住,有好几个同学跑到我办公室来问我如何解决,也是我的愚钝(没有仔细想就跟学生说了):( )55/52商( ) (原来是个竖式,这里打不出来)像这类题目,我的第一感觉竟然是“遍历”(也许是计算机程序看多了,哈哈),跟学生讲这里的商可以填1-9,然后一个一个去试,被除数中的第一位可以填哪些数?虽然学生听懂了,可是就觉得烦,那里一下子又这样的十来题,走这么做累得慌,所以便有点茫茫然不知所措。我也感觉到这个方法着实不妥,可一下子也想不到其他好的方法,思维定势了。不少时,上课铃声也响了,便与学生一道回了教室。一到教室就给学生讲这道题目,讲我所谓的“遍历法”,学生听了都觉得麻烦,怨声不断,正在这焦急之时,有一学生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对我说:“陈老师,我有话要说”。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张崇明的身上,平时成绩也并不是很优异,这个时候他有什么要说的呢?等下还要讲新课呢?我迟疑着,但张却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我,“老师给我这个机会”,我好像听到他的心声。
怀着对学生的尊重,对不同声音的渴望,我还是给了他这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的创造,新课可以压后(虽然我此时也并不奢望能得到很好的方法)。
“那好,你来说吧。”
“陈老师,其实我们不用这么复杂的,我们可以把这题看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要使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这道题就很好解决了。”
听他这么一说,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感慨。
“对啊,对啊,这样就方便多了。”
“是的,这样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一下子教室里炸开了锅。
“太了不起了,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陈老师为你骄傲,要不是你我们全班同学都要走弯路了,陈老师今天也学到了新知识了。”我适时地肯定了他,他也显得异常的兴奋。
的确很不错,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听到这么好的来自学生自己的声音,要不是他,我相信有很多学生要卡壳了,真是衷心的感谢他,佩服他的勇气。
弟子不必不如师,在我的课堂上,角色是转换的,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很多时候我从学生地方学到很多好的更加简便的方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也特别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相信孩子,他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come on baby!!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