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还记得春天的那次名师研讨会,一个暖暖的下午,疲倦极了的我蜷缩在座椅里,强打起精神,听着台上的老师在絮絮的讲述她们的工作经验。然后就听到一位老师说起她们班两个特别的孩子。当时这位老师的语气是欢欣的,我无法还原她的原话,不过清晰地记得她所表达的意思:她并不认为这两个孩子对她来说是负担,反而她觉得这是上帝给她的礼物,是来考验她的。所以她以极大地耐心和爱心与这两个特殊的孩子相处。她以特殊的方式关照着这两个孩子,组织活动的时候,她把其中一个孩子安排在自己的身旁,给他喜欢的玩具让他玩,偶尔的给他一个眼神的肯定,就这样相安无事。
当时听了这个案例,一方面我钦佩这位老师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乐观;可是另一方面对她的做法我也有我的质疑。当时的质疑只局限于:她把这个特殊的孩子当做上帝的礼物欢欣的接纳,可曾想过孩子的家长面对这份上帝的礼物有多少的辛酸?她庆幸她有了这样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可是孩子的家长呢?他们又是否同样庆幸自己的孩子给了老师这样一次机会?
而现在,当上帝把这样一份礼物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彻底的无语了。我也想把他当做是上帝给我的礼物,欢欣的接纳,可是我更多的心情是无奈和辛酸。他的眼神时而清澈,时而迷惘,时而充满了敌意;他的心情时而愉悦,时而忧郁。他游离在我们身边,却不肯踏进我们的世界一步。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同样不允许我们越雷池一步。他拒绝和我们交流,他喃喃自语,他引吭高歌,他欢呼雀跃,我们愣愣的看着,谁也无法明白他是为了什么,又是在表达什么。
他的到来彻底的打击了我为人师的自信,在他面前,我只能表现出无助和迷惘。
我们一直在努力试图走进他的世界,或是引领他走出来。我们试过耐心的交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可是他只是不温不火的重复我们的话,却没有任何行动;我们也试过冷处理,不吃饭,就不吃饭,不去劝他,可是他比我们还要冷,依然固执己见,毫无改变;我们也试过狠下心拒绝他递到我们手里的小手,不走就留在那吧,可是这狠心却最终软化在他手心里的温暖。所有的努力最终都走向了妥协,妥协于他的眼神,妥协于各项规定,妥协于社会的眼光……
所以,入园已经半年了,他一直享受着特殊的待遇——随心所欲,一对一的照顾。放任他随心所欲,是因为没有人可以改变他;一对一的照顾,是因为他确实需要,而我们的集体生活也确实需要。
可是我们也一直在困惑,这样对他是否公平?对其他孩子是否公平?其他孩子看着他享有这些特权,会怎么想?怎么做?他享有这些特权,是否有助于他的成长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