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笑谈诗韵意悠悠 趣说词意话绵绵 [打印本页]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4
标题: 笑谈诗韵意悠悠 趣说词意话绵绵
——也谈古诗词教学策略与实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 王建芬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争议,结合自己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在古诗教学中的一些策略。从酝酿情境、结合画意、自配节奏、挖掘情感、角色体验、焦点辐射、课外探究、学以致用等几方面论述了古诗词教学的思路和理论、实践操作,意在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儿童   意境 领悟 体验



对喜欢文学的人来说,古诗词是唯美的,感觉中那应该是阳春白雪的东西。阅读时,需洗净双手,点一炉檀香,在午后的书房静静品酌的珍品。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是呀,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瑰宝,沉甸甸的,饱含深远的文化底蕴。如果谁能走进这座诗林词园去浸润一番,绝对是一个文化富翁。只可惜,在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中,这一切离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遥远。在物化的时代里,饱读圣贤书的文章天下早已不在,以诗名换功名的大唐盛世也已经成为历史。崇尚朱淑真的“一篆清香半卷经”生活的人,大概会被人称为是格格不入的郁闷者了?古诗词远不如动漫、网络游戏、MP4.手机短信等现代高科技的时尚生活来得刺激而有吸引力。对于现在的少年儿童来说,周围充溢的全是超女、KTV、魔幻、博客等文化快餐和文化舶来品,除非父母师长们强迫着去研究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古董”,才会怨天尤人地去捣鼓一下。如能积极主动地走进诗经词林里“考古”的,大概也是稀有的“另类”了。当然,我们并不能去责怪现在的孩子,就是现在的成年人,又有几个人与古诗词天天亲密接触的呢?时代环境不同了、生活体验不同了、语言特点不同了,种种原因拉开了彼此之间的距离,隔断了两者之间的交融。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4
一、刨根问底:年年岁岁“诗”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学生眼中的古诗,似乎只有一种牛郎织女遥遥相对的感觉,等到老师教学时,才来一次“鹊桥相会”式的亲密接触。讨厌古诗吧,说不上;喜欢它吧,也不是,总之就是积极主动不起来。这种对诗的感觉在于兴趣的培养,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己,但总得有个带路的人呀。那么孩子们为什么对于古诗词有距离?原因的确也有很多。



1.语言今非昔比



古诗词是用文言文来表达的,而我们学生学习的是白话文,这就造成了古诗词的难以读懂,两者之间的差距自然就拉开了。于是经典的诗词成了曲高和寡的绝品,难以让人亲近。再加上诗词特有的意境让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需要一个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有时诗词中的情境不能马上领悟,还需要“文火慢熬”,需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成长体验慢慢地才能有所感悟。而儿童的特点是喜欢形象的直观的事物,缺少耐心和韧性,所以也拉开了两者之间的距离,更何况诗词里的字句都是诗人反复琢磨推敲后凝结而成的精髓之作,往往是“意在言外”、“言不尽意”,所以又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可以说,古诗词的韵味和现代人的思维之间存在着一道需要阐释的隔膜,所以教学中有时得“慢工出细活”,咱们老师要做个“巧妇”去点拨一下,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又吊人胃口的美餐。



2.环境相差万里



历史总是按自己的脚步不紧不慢地行进着。和千百万年前相比,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有天壤之别。除了阅读的书籍是全新的之外,现代学生也是跟着文化多元发展和网络信息飞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游戏、动画、影视、流行音乐、偶像明星等等占据了学生的业余生活空间,网络语言、现代词汇充斥了孩子们的对话主题,现在的文化碰撞热点完全不同于古代诗人的低吟浅唱推敲。当然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距离,所以用营造情境、体验角色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去拉近孩子们与古诗词的距离,是值得我们去尝试一下的。



3.套路缺少翻新



可以说古诗词都是古代学者智慧浓缩的精华,在教学中需要我们老师去“巧妇巧烹”的。在现在是教育生活里,有时因为教学的重负荷和快节奏,我们往往会有偷工减料的“速成教学”,于是人为地隔离了孩子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例如我们常常用老五步法来教学古诗:“解释题目——读通诗句——解释字句——串讲诗意——总结思想”来教学古诗词,以会背会默为最终目标,于是往往完整和谐的诗词艺术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蕴含的意境往往词不达意。有时,“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似乎已成为古诗教学的万能钥匙,忙忙碌碌的我们在备课时自觉轻松,不假思索地套用这永远的主旋律,娴熟用之。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咱们无心地暴胗天物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古诗教学最终被简化成会背诵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置古诗词文学营养和民族情结于不顾,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以一灌之。因此多年来的古诗教学课堂上缺乏对古诗词热爱的情感,课下没有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延伸,缺乏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缺乏对古诗词语言文字的拍案叫绝,学生们似乎只是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教材中虽编入了许多令人叫绝、千古传诵的经典诗词,然而在学生眼中却如过眼云烟。因为他们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从教师那里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何谈滋养?优秀文化遗产又如何继承和发展?这样单调的老套路的教学法就造成孩子们的理解与古诗词特殊韵味之间的距离。虽然表面看学生会背诵默写了,可惜他们没有兴趣,所以不能“吸之精华”,于是也人为造成了理解的错位。



但是,古诗词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它内含着优美的节奏、幽远的内蕴、深邃的意境、感人的抒情、精致的词句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去亲近、品赏和弘扬传承的。而对这样一座宝藏,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去缩短孩子们与它之间遥远的距离,带着孩子们去亲近它,走进这座宝库,去撷取一些精华,这更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也去浸润一些古诗的意境,沐浴一些诗情画意,在诗词的书香中去积淀一些文化素养,这也是我们的理想。如果能这样,古诗词教学不正像大诗人杜甫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吗?



其实,从教育界专家层面分析,他们早就意识到古诗词在我们现代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已经付诸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在人教版每一册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适量的古诗词教学。此外在语文书一些课后拓展或语文园地中,也穿插了一些名诗名句,就是在尝试着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对古诗词的兴趣。今年初夏,在我们浙江各市各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古诗词吟诵活动,不也说明了这个热点?所以,面对自上而下的诗词教学良好时机,作为老师顺应潮流去激起学生内心的需求与兴趣,去教好古诗词,引导孩子们与古诗词擦出一些亮丽的火花,正是我们大家需要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4
二、投石问路:随“诗”潜入童心,润物悄然无声



怎样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地走进古诗大观园?这其实是个关键的问题。就完成教学任务而言,让学生读读、议议、背背、抄抄,老师讲讲、问问、说说、查查这相对应的四步也能基本落实教学目标。但反思这样的教与学,虽说无可厚非,可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这是一种纯粹被动地接受,是菜单式的简单给予,是命令式的任务布置,是一个很机械的过程。试问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呢?主动性呢?有学习激情吗?有再学习的欲望吗?一些主动学习的机能基本没有得到刺激和鼓励。简单模式化的教学,看似省心省力省事,但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被迫的压抑。这样的教学,失去的是童心和情趣,少了感悟缺了激情,效果往往是几个月几年之后,当孩子们再次看到这首诗时有只是“似曾相识燕归来”而已,因为缺少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所以很多时候是背过、默过早就忘过,更别说学生会主动地去搜集一些感兴趣的诗词来学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夏丐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当然,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李清照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



那么面对诗海词林,怎样让孩子们能快乐地遨游其中呢?用什么方法去激起孩子们的爱心呢?老师不妨“略施小计”,让我们的孩子能尽情“乐在其中”。



1.营造情境,挑起童趣



孩子身上最可贵的是童心,在他们的语言交流和生活感受中充满了可爱的童趣。显然,用老夫子式的死记硬背法去教学古诗词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孩子,生活在童话般的世界里,如果用简单的解释诗义法来理解古诗,那简直就是摧毁他们童真。老师不妨试着编织一个个童话故事,用简单的充满诱惑力的语言去营造一个个美丽的情境,然后巧妙地融和进要教学的古诗,让孩子们在有趣的精彩故事中快乐学习,那不是很有意思吗?



人教版最早正式安排在教学中的一首古诗是《一去二三里》,是从拼音教学到识字教学的一个过渡,也是写字教学的开始,可以说教学时机很特殊。在备课设计中,我针对初入学孩子特有的天真烂漫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童话故事,孩子们学得非常开心、轻松。



    一去二三里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去、里”1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童谣《一去二三里》,了解童谣大致内容。



3.感受汉字的奇妙,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三、十、四”的读音,并区分“几”和“九”、“八”与“入”。



教具准备:



磁带  投影片  生字卡片  田字格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童话激趣



1.猜猜数学十王子是谁?说一说



2.故事引入:有一天,数学王国十位王子要去语文生字王国旅游,旅途中,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



学生想象说话



二、识字教学



1.小游戏“十位王子速换装,数字衣服变汉字”——学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生字,尝试自己认读。



2.叫准三位王子的名字——重点认读“三、四、十”三个生字,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朗读游戏:真假王子大比拼——正确区分“九一几”、“八一入”。



4.游戏:“王子手拉手,变化多又多”——练读数字结对子



十一   二十   三十四   十四   十三   十九



四十   八十   六十六   三十七   四十八    六十四



5.十大王子交朋友——数量词游戏



一(  )米  二(  )马  三(  )花



四(  )画  五(  )衣服  六(  )鸡



七(  )书  八(  )车     九(  )话



十(  )大鱼  一(  )头   二(  )草



三(  )河    四(  )山    五(  )飞机



六(  )田    七(  )云    八(  )鹅



九(  )桥    十(  )老师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4
三、学习童谣



1.故事引入,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小白兔和小白马建造了一个旅游度假村,那里山清水秀,风光迷人。今天,它俩听说十位王子来了,热情邀请王子们去游玩……



2.学习生字“去”、“里”



①你想去度假村吗?出示生字,请作出“去”和“不去”的判断,说说为什么?



②半路闯关——猜谜“田里有土,土中有田,田土一线连”。



3.出示度假村美景图,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的所见,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4.学习诗歌,了解内容。



①王子为美丽的度假村设计广告,引出童谣。  



②争做度假村宣传员,朗读童谣。



A、自由拼拼读读童谣



B、范读,指名读



C、挑战读  读出景色之美



D、宣传表演读



E、齐读、录音、欣赏朗读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5
四、书写练习



1、   辨认数学王国、拼音王国和汉字王国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2、   

3、   认识田字格

4、   

3.指导书写“一、二、三”,认识横“-”



4.学生练写“一、二、三”



2.画诗悟情,妙不可言。



古人作诗非常讲究“诗中有画”。在文学史上,很多诗人即是画家,很多画家也是诗人,可以说很多诗词是一幅幅无形又美妙的画,在每位读者的心目意象中有大同也有小异。古诗中这类“诗中有画”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有时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读罢,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就是一幅江南水乡的中国画吗?那就不妨让学生依据诗词内容来作画吧。“你认为该画些什么呢?你打算怎么来画呢?你在白纸上怎么来描绘出这份诗意呢?”孩子们反复诵读仔细琢磨之后,描绘出了心目中的诗境:自由翻飞的白鹭,粉红娇艳的桃花,潺潺流动的春水,嬉戏顽皮的鳜鱼,还有斜风细雨里忘我垂钓的渔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绘就了一幅红白相间、青山绿水的诗意画面。一对同桌里有画笔的孩子画,没画笔的孩子说,大家充分感悟到了张志和笔下这首词的意境,也在快乐的说说画画中理解掌握了这首词。



现在的教科书很精美,文中教学的古诗都有作为背景配置的一幅插图画,这正是教师可以巧妙利用的。拿到古诗词,先别忙着教,不妨先让孩子们细细观赏诗里的插图。瞧,这首《村居》的背景画:如烟的杨柳长满了堤岸,枝条上点点新绿吐翠。绿茵茵的草地,空中高高飞扬的纸鸢,一群孩子拉着扯着笑着拍着,多么惬意的童年!欣赏完了图画再学诗,那可就简单多了,孩子们很快读懂了诗,而且也感悟到了诗中儿童的那一份放风筝的快乐。几个细心的孩子竟然发现课文插图里少画了几只飞翔的黄莺鸟呢!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学其实只不过巧用了文中插图,何乐而不为?



当然,根据诗意的不同,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不同的“画技”。可以用白描,也可以用彩绘,可以用线条简单内勒,也可以抓住细节重点描绘。此外,填色、添画、补景、动画等等,只要有利于诗词的理解与教学,你都可以尝试一下。我们也许可以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里用一下泼墨,在“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里尝试一下写意,在“竹下外桃花三两枝”里润润色,在“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里用线条简笔勾勒一下……画得不像也没关系呀,因为真正的“画”在诗中,在每个孩子不同的感悟中。



3.和乐配奏,吟诵兼唱



追本溯源,古人作诗之后是把作品当作歌谣一般吟诵的,有平有仄,充满节奏之美。尤其是曲子词,就是配着特有的词牌旋律来依声填词的。事实上,诗与乐在艺术的起源上有着悠久的同源关系。《诗经》不正是当时民间广为传唱的民歌,经过周王朝乐师筛选整理而成的吗?我们的古诗词浓缩了音节的组合,和谐的节奏、抑扬的声调,是一首首美妙的诗意之歌。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蕴含在诗中的音乐元素,可以把诗词“唱”得更美!



首先,在诗歌的朗诵中,咱们老师千万别千篇一律地让孩子摇头晃脑地像个“老头子”一样,有时也来点儿别出心裁。比如在《春晓》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结合诗境加几个象声词,读起来就会显得有声有色。



春晓



(啊呵—— )          春晓不觉晓,



(布谷,咕咕——)      处处闻啼鸟。



(嘀嗒,沙沙,呼呼——)夜来风雨声,



(唉—— )             花落知多少。



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也许就在孩子们觉得枯燥乏味时,插入这样一个片断进行古诗诵读,当然会得到大家的欢迎。结合这样的拟声和同桌之间互动表演,古诗也显得有声有色了。再说这些象声词的运用,不仅增添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情趣,也是在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特有的韵味和情感。



说实在的,这种“师生共创配乐法”比课外找古乐来配诗朗诵要方便教学,在操作上也简单易行。在教学袁枚的《所见》一首诗中,这种象声词配乐模拟法也可以再次尝试。



所见



(哞——)    牧童骑黄牛,



(啦,啦,啦)歌声振林樾。



(知了,知了)意欲捕鸣蝉,



(嘘——)    忽然闭口立。



这时的朗读是诗歌理解后的“花式”朗读,朗读的层次在递升,学生理解了内容、领悟了诗境,在情感上也与诗的内容产生了共鸣。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5
音乐是可以拉近距离的。现在一些孩子拥有MP3.MP4,除了听流行音乐外,也可以今为古用,下载一些古诗词来唱一唱。现在到网络上去搜索一下,已经有配曲演唱的诗歌有很多:《三国演义》里采用了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李煜的《虞美人》,岳飞的《满江红》,王维的《阳关之叠》……细细想来,徐小凤演唱的《相见时难》不就是李商隐的《无题》吗?周末布置作业,发动学生在网络上去搜集一些古诗词的歌曲,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也是个好主意,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体的工具来学古诗词,真是新瓶装陈酒,很有意思。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诗歌朗诵中的抑扬顿挫,表达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诗歌与音乐是相融相依的。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就曾经在2006年12月初,带着CD走进了北京市平谷区《古诗词歌曲进校园》的活动启动仪式上,积极提倡以歌曲的形式来演唱古诗词。他把《明日歌》、《春晓》等诗都配上了乐曲,真可谓古韵谱新曲。孩子们的吟唱让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撞出了灿烂的火花。



4.突破情网,品悟并进。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诗歌往往是诗人情感的渲染。纵观古诗,有思乡之情,有念亲之情,有友情、亲情、别情,或愁绪满肠或悲喜交加,几乎每一首都是作者的感情倾诉,是诗人有感而发的情深之作。特别是游子思亲的一些题材和朋友之间的送别之作,可谓情深味浓意重。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5


比如在教学一组送别诗时,我是这样设计教案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谈话引入。



1.背诵古诗《过故人庄》、《春晓》,写出诗人;背诵古诗《赠汪伦》、《望天门山》,写出作者。



2.谈话引入:李白、孟浩然是唐代两位著名的大诗人,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他们的友情深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咱们从李白写的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去研究一下。



二、读古诗,悟友情。



1.出示古诗,指名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读音(辞cí)。



2.李白在这首诗里,告诉我们有关他与孟浩然之间的一件什么事情?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明白吗?



A、学生自由读两三遍。



B、指名交流,说一说: 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谁送别谁去哪里。



C、结合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之:去、到       西辞:告别,往东而下    故人:老朋友     唯见:只见



(方法:从题目中可见,从诗句中理解,从注释中了解)



(西辞:可结合地理示意图理解)



D、理解“烟花三月”:想象烟花三月,黄鹤楼一带应该有怎样的美景?说说议议。



可此时此刻,李白全然不见,一向喜欢游览祖国壮丽山水,欣赏美妙景色的李白,此时只看见什么只想到什么呢?



3.研究两位诗人之间的深情。



启发引入: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有着深情厚谊。在唐代,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李白豪放,爱交朋友,孟浩然很有才华,这让他们经常在一起共同探讨写诗的快乐。在彼此的交往中,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从诗歌中,你能、寻找并体会到他们的情谊之深吗?



A、自由读,找找答案。



B、交流、讨论:      



△故人:称呼不同一般。酒是陈的香,朋友是老的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择一个好地方,一直送至江边码头,送到无法再远送的地方。也许还摆下送别酒宴,亲自相送。



△友人远行了,还久久不愿离开。



*从“孤帆、远影、碧空尽”中,你读懂了什么?



(眼中只有载老朋友远去的船,一直到很远很远,成了一道白影,李白还不愿离开。船一直消失在水天相接处,他还久久伫立着。充满依依不舍的情感。)



*从“唯见长江天际流”中,你又体会到朋友间怎样的深情?



(朋友已远去,顺江水而下,只有滔滔的长江水滚滚而下,令人愁怅,大诗人也充满离别的伤感。)



*小练笔:怅然面对江水的李白,此时此刻对着长江默默说着些什么?写一写。(滚滚江水 问候 绵绵不断 深情厚意 虽然……但是 隔不断……隔不断…… 形影不离 语重心长 来日方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江水无情人有情 暂时 欢聚一堂 三生有幸)   



*交流,小结诗人之间友情之深厚。



C、导语激情,诵读背诵。



老朋友的帆船已经消失在水天相接之间,而我却独自一人在江边徘徊。朋友,你的远离似乎也把我的心带走了。



滚滚的江水,请把我的这份依依不舍之情告诉那船上的朋友吧。远去的朋友,今天一别,咱们不知何时能够再相见呢?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今天咱们俩只是暂时的分别。何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又会欢聚在一起吟诗作画的!



三、总结背诵:



①   在这首诗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②   

③ 感情背诵小竞赛。

④  

四、拓展联接:



①   李白写的别离诗很多,我们曾学过他的《赠汪伦》。

②   

展示朗读,比较一下,这两首别离诗有什么不同?



送的人不一样。(汪伦、孟浩然)



送的形式不一样。(汪伦送李白,李白送孟浩然)



情感不一样。(依依不舍;感动,喜悦,自豪)



介绍一首送别诗,高适的《别董大》。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5
这教案中我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呢?



古诗里面有些内涵是不能用语言阐述清楚的,需要我们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感悟,细细玩味。因此,教学中从“情感”切入,以别离之情为突破口,以“友情”带动阅读理解,进而学习全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堂里,老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之间,往往凭借着一个个文本,这些文本都是充满各种情感的,而情感是诗歌的生命。一篇篇诗文,因为有了隐含的情,语言文字才会显出它的鲜活,抽象的汉字才会渗透人心。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在教学中,情感目标是不能忽视的,无论是写还是读,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因为“人是有感情、思维能力、精神境界与个性的,或者说是有‘灵魂’的。”我们的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限制,文本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往往难以引起其应有的“反应”,读起诗歌,常有悲不见颤音,喜不见笑意,浮在语言文字的表面“沉”不下去。因此,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蕴涵于古诗中的思想感情,须充分挖掘和运用诗歌里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架设学生与诗人情感的桥梁。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文中激发情感的最佳点来创设情境,运用朗读技巧、语言渲染、情境架设、字词品味等去引导学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所以诗歌要在诵读、背读的理解“别情”上下功夫,把情感融入朗读之中,可以促进朗读。理解诗意时,不妨让学生借助资料、备注、吟诵,读懂古诗。此外,古诗是浓缩的精华,不妨让学生结合古诗想象创造,编写送别故事。这样的教学,正是以“别情”为中心点,从读会、读懂、读深几方面循序渐进,让学生真正读懂诗歌,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



当然,这种教学设计一般在小学中高段运用较多,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和成长经历教学,也是古诗词教学中童趣逐渐转向情趣的表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运用,就要靠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是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如果教师总是以理性俯视学生,以漠然试图激起学生的情感,这如何做到新理念要求下,教师应做“平等中的首席”呢?因此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教师理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每一课,都应找准激情点,以此做契机。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5
5.角色体验,动态学习



在小学课本中收集的一些古诗,很多都是表现生气勃勃的儿童生活之作,角色鲜活,童趣无限。比如《所见》、《垂钓》、《夜书所见》等等都刻画了儿童稚态可掬的形象,非常感性。在教学这类诗歌时,让孩子们去体验作品中的角色,根据文本去演一演角色或摆一摆姿势,在群体的互动中来快乐学习,在动感课堂中领悟古诗的描绘,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



在《所见》中,针对“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我有这样一个教学设计,让同桌互相演一演诗中这个可爱又贪玩的牧童。虽然对于诗意没有去讲解什么,但孩子们一点也没有理解的障碍,捕蝉的动作表演得栩栩如生,仔细地循声寻找,蹑手蹑脚的动作,闭口而立的小心模样,简直是个出色的小演员。在这样的角色表演中,我们可以完全相信孩子们已经自己领会了这首诗。在这样的动态表演学习中,文本眨眼间转换成了学生的剧本,而学生自己也成了剧本中的主人公,轻松完成了这首诗的学习。



古诗《垂钓》中这样描写:“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像这样充满童趣的诗,运用小品表演法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在“读一读,想一想,仿一仿,做一做”的过程中,师生也一起“学一学,乐一乐”,最后水到渠成,一个活泼可爱、稚态可掬的蓬头童子形象已熔入了学生的记忆。



是呀,从理论上分析,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倾听、专注、安静,可作为孩子安静倾听的互补,让孩子们根据文本手舞足蹈,带着特有的肢体语言融入课堂教学,这也正是紧张有序之后的轻松互动,有益孩子的身心,遵循了儿童的特点,活跃了课堂,收获了成效,在动静结合中一举多得。



俗话说得好:“宁可生个拆墙拆壁的孩子,也不愿养个挨墙靠壁的呆儿”。咱们也来充分利用孩子的肢体语言,让咱们的古诗教学“动感十足”吧!



6.直奔焦点,放飞想象



众所周知,古诗词的意境唯美又深远,往往每个人的品味不一,感悟也不同。在教学中,抓住关键字词“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在品赏体味“焦点”样的字词中议一议、评一评,可以让孩子们理解得更深更透。虽说古诗是不可能讲透尽悟的,但童心无限,儿童有奇特丰富的想象力,这会使古诗的意境更深远悠长,也许旧诗里会蹦出新意来。



在《泊船瓜洲》一诗中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某个侧面去品赏这首古诗,我发现“还”是这首诗的诗魂,表达了诗人王安石的浓浓的思乡念亲之情,因为离家近所以很想还,因为时间久应该还,因为思乡切所以更要还!但是诗人王安石皇命在身重任在肩,还是不能还。于是诗人有感而发,便有了本诗。老师从教者的一方去探究本诗,的确能够感悟到“还”字在诗中的画龙点睛作用。但学生的层面一般没有这么深度的理解,这就需要教者抛砖引玉去引导了。在本诗的教学设计中,先用问题直接切入“还”字:“读一读这首诗,你认为诗中的哪一个字集中表达了诗人想回故乡的念头呢?”抓住这个关键字之后,紧接着连带出“只隔数重山”、“又绿江南岸”,“何时照我还”这些诗句,环环相扣,在读议与揣摩中层层深入,领悟到“还”字正诉说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吃透挖深教材,这种以点带面“焦点辐射法”的运用在教学里还是使用比较多的。比如在《题临安邸》中“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的“醉”字,也是一个“诗眼”。先让学生围绕“醉”扩词:沉醉、迷醉、陶醉、喝醉、醉生梦死……然后让孩子们读读诗,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辩论究真一下:你认为诗中的“醉”应该属于什么醉呢?大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有说喝醉的,有说陶醉的,……其实在这里,老师的立意并不是为了得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在意学生思考、品味、想象的过程。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管是哪一种“醉”,在孩子们各自的论点中,都能深化对这首诗的理解,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品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6
7.课外探究,分层激趣



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分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一个语文老师,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古诗词的崇拜者是不可能的,但熏陶出几个小诗迷来那是轻松的。当然,这里的功夫主要在课堂之外了。教师可以寻找一个契机,从课堂学习中延伸出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学生对古诗的知识面,把课内的“感悟熏陶”引向课外综合实践的广阔天地。其实,在中高段的教材中,编者已经体现出这样的意图了。在《月球之迷》的课文中,穿插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句;在《梅花魂》这个单元里,罗列了许多思乡念亲的诗句,这正给学生架设了一个自主探究古诗词的平台。如果我们老师已经注意到这种趋势,可以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和家庭作业中有意识地去加以这方面的渗透。比如:



罗列一系列“愁绪”主题的诗词,让学生利用暑假去考证谁的愁最深?是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是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或是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



要到杭州春游去了,除了“安全须知”之类的话题外,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杭州西湖的诗词,读读诵诵,在午间休憩时来一次小竞赛,给去杭州的旅程增添一丝古韵诗意,感受杭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深厚的底蕴。



作为一个余杭人,一个就读于临平山角下育才实验小学的学生,利用“劳动节”、“国庆节”的假期,不妨去搜罗考证一些关于余杭或临平山的诗,感受家乡的文化风采。在临平山公园,就有很多石碑,上面刻着有关的诗篇,相信孩子们也会被“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迷住的。



学习了苏轼、白居易、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的诗,大概总有几个崇拜者,可以培养几个大诗人的“粉丝”,收集一些诗人轶事,追捧几个古典偶像,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多姿多彩些。



开展一次古诗改写比赛,把古诗改写成一篇美妙的散文,比比谁的功力最深。



设计一次班队活动,围绕“思乡”主题吟诵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们也来斗斗诗。



出一张竞赛试卷,围绕“春花”、“秋月”、“夏韵”、“冬情”这些诗句,筛选出几个古诗高手,送给他们鼓励的掌声。



……



以上可见,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很广阔的,渗透的机会也是无限的,引导的方式是多样的。



8.现炒现卖,成功体验



我们学习古诗词,除了欣赏品味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外,也可以学以致用。当那些千古名句成为哲理化为经典后,我们也可拿来装饰我们的文章。当我们在生活中也有了诗人的遭遇或经历和感受,也吟几句来抒发心中的共鸣,这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当孩子学了很多古诗词后,他们也需要一种成功体验。孩子们掌握了许多古诗词,有时在特殊的情境中不禁会脱口而出。我们老师认识到这些后,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尝试,创设恰当的语境,合理地运用诗句,化消极吸收为积极释放,也为口语表达和写作运用增加色彩。



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设计这样一道填写诗句的练习题:“(      )”,春节就快要到了,我们更加思念远在外地的外公外婆。外公外婆,请让我们早日团聚吧!不难看出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恰当入选。



有时也可以提供语境,练习运用诗句。例如:



①啊!终于爬上山顶!我站在山顶上,杜甫的“(         )”实在是太妙了,向下望去,深深地为其壮美所感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昨天中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时,我想起了老师给我讲的习题,豁然开朗,真是“(       )”于是迅速地解出了这道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6
除此之外,在现代文教学中,也可以适时地引用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例如:在教学《风筝》时,课件出示“儿童放风筝”的背景图,图中有清高鼎一首《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老师可以诱导说:“同学们,你们瞧,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拂面,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放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面对此情此景,学生一定按耐不住,情不自禁地朗诵诗来。这样,以现代文《风筝》为立足点,巧妙地引入《村居》一诗,既复习了诗文,又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特别在一些习作中,更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引用几句经典名句,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感,同时也拓展了写作思路,激发了学诗热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用在西湖美景中是否很美妙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以适当运用在感恩系列作文中;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来赞美春天也是有感而发呀!



……



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学一学用一用,再学一学用一用,这就是积累提高,学以致用!



三、因“材”施教:等闲走进诗词园,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理解的“材”是广义的: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契机等。面对多变的因素,我们也要随时求变。



有人认为,上语文课应是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知识,在语文课上画画、唱唱、演演、动动似乎花俏了一些,尤其是教学古诗,还是简单些为好,别出心裁地搞花架子是否会适得其反?其实不然,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提高教学效益,为了效益而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把音乐节奏、画面色彩、肢体语言等适当地贯穿于古诗词的教学中,以不同的审美情趣获得不同的感悟,换得学生身心快乐,情趣盎然,从而使教学效益倍增,为什么就不可以尝试呢?何况我们的古诗中本来就包含着丰富的音乐、绘画、哲理、节奏等元素呀。



不过,事情都有一个“度”,在教学中讲究简朴、适度、随机是很关键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施教的“度”。



1.童心童趣童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但孩子是最不相同的。幼稚可爱的低年级、似懂非懂的中段学生、青春萌动的中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面对初入学的小学低段的孩子,在教古诗是就要注意有童趣,在教学时呵护他们可贵的童心。当然这时选择的一些题材也往往是充满童真的原生态诗歌,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活泼些,不拘一格。



比如在对古诗里一些人物思想情感的渗透,不需要太深奥,讲得很生僻学生是不可能理解的。有时孩子是永远也无法理解大人的世界的。故作深成的少年夫子不是我们培养的目标。



2.古色古香古韵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意境、机缘。所以我们教学时千万要保留其中的原汁原味,不要喧宾夺主,用现代的东西把它搅得变味了。有时虽然一定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但是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和追求新奇,而把古诗搞得不伦不类,表面上很很热闹,可实质上破坏古诗的原意,白白浪费老师的精力却导致学生的误解。



3.合情合理合拍



其实,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有时我们可以允许学生的“不求甚解”。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果老师急于求成,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往往使学生不知从何学起,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合情合理地进行教学。我们允许孩子们对古诗词的“囫囵吞枣”,但我们不允许自己的“拔苗助长”,我们的教学要合乎学生学习的节拍。只要有时机,我们可以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反刍”,相机补充理解。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是古诗教学发挥其特有的魅力。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4-3 07:16
4.深入浅出求真



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成人的思维与孩子是不一样的。在备课时,我们老师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历,也许对有些问题看得深、透一些,所以会对教材“挖掘”得比较深,但是那只是老师个人的感悟,而非学生的。不同的人,读诗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是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片沃土,传承这片瑰丽的文化风景,需要我们拉着孩子们的手,去靠近它,走进它。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物化生活里,揉进生活的诗情画意,那应该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诗化生活。一个炎黄子孙,能得到古诗词的熏陶浸润,也许更能谱写出自己的诗意人生。在语文课堂里,让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也呈现“万紫千红”的美丽,让我们的引导也有“润物无声”的渗透力,让我们的“用心教学”也能“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吧。来,挽起孩子们的小手,快快乐乐,走进古诗词!



参考文献: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专题》 2001年7月第1版



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2006年6月第1版



孙双金《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2001年4月第1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