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 教案 |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梁、惠、诣、乃、禽。 2.读通读顺这篇古文。 3.利用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1)题目《杨氏之子》的意思是( )。 (2)与文中“甚、惠”的意思是( ),第一句的意思是( )。“诣、其、乃、出”的意思是( ),第二句的意思是( )。“为”的意思是( ),第三句的意思是( )。“以、示、未子、夫子”的意思是( ),第四、五句诗的意思是( )。 4.联系各句说说这篇古文的大意。 5.这个故事赞扬了杨氏之子( )的个性特别。 | 一、尝试读读古文,说说学习古文的困难,说说怎样学习古文。教师归纳学习方法:读→译→说→悟→背。(即读通读顺,借助注释翻译;说说课文大意;抓重点词句领悟思想、感情;背诵课文。)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学后听写生字。 2.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注意古文的断句与韵味。 三、学生默读课文,指导借助注释理解古文大意。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用“释、换、调、补”的方法翻译古文。 四、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特点。 孔:指、示、曰“此是君家果” 杨氏之子:子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聪明机智) |
练习提纲 1.背诵《杨氏之子》。 2.阅读迁移练习:同步阅读102页《钟氏之子》。 (1)这篇古文的大意是什么? (2)这个故事说明钟氏之子的两个孩子有( )特点。 |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
学案 | 教案 | ||||||||||||||||||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侮辱敝矩橘、贼 2.读通读顺课文,理解“侮辱、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3.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段,写小标题。 4.细读事情经过,填表。
5.文章的开头、结尾、中间有什么联系? |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1.指导学生用词素分析法、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语。 2.写作思路 (1)楚王想侮辱晏子(1、2节) (2)晏子巧妙反驳(3、4、5节) (3)楚王尊重晏子(6节) 二、抓住楚王与晏子的语言分析逻辑关系,体会晏子的特点、品性。 例讲第一次 (第一次)楚王:钻狗洞,侮辱晏子身材矮小 晏子:要楚王承认是狗国,才钻狗洞 自学第二、三次 (第二次)楚王:轻视晏子无才干,侮辱齐国没人才 晏子:要楚王承认是下等国,才承认自己是下等人,无才干 (第三次)楚王:侮辱齐国人做盗贼 晏子:要楚王承认自己国家民风败坏,是强盗国 (晏子: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热爱祖国) 三、探讨本文写作特点。 (1)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写清楚一件事。 (2)前因后果,首尾照应 (3)重点段突出中心,语言刻画人物特点。 | ||||||||||||||||||
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新词。 2.摘抄三处晏子的语言。 3.阅读迁移练习:同步阅读108页《周恩来妙语趣答》 (1)给每个故事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2)这三个故事刻画了周恩来周理()特点 |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 ||||||||||||||||||
附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侮辱 晏子反驳 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开城门 没才干(没人才) 下等国 赔着笑 做盗贼 强盗国 赔不是 |
学案 | 教案 |
学习提纲 1.读通读顺课文,理解“小心翼翼、若无其事、不动声色、了如指掌。” 2.自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勾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词句,思考批注,伯诺德一家人有( )美好品质。 4.表演《半截蜡烛》 1.乡小组,做准备。(熟记课文,找首具) 2.师生合作表演。 3.生生合作表演。 |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二、指导自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伯诺德夫人 1.“……不惜代价守住它……” 2.“……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杰克(若无其事) “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杰奎琳(笑容象白荷花一样纯洁)“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 (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热爱祖国) 三、指导学生分角色练习表演《半截蜡烛》 1.分角色。 2.找道具。 3.背台词。 四、表演《半截蜡烛》,全班其他同学评价 1.师生合作表演──评价 2.生生合作表演──评价 |
练习提纲 练习表演《甘罗十二为便臣》(同步阅读110页) 1.说说主要写了一件( ),甘罗是一个( )的人。 2.班队课上表演《甘罗十二为使臣》。 |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
13 打电话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群众的喜爱。《打电话》就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教路点睛 模拟表演打电话,让学生明白说话要讲语言艺术,要简练、得体、明白──自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特点──学生选读喜欢的相声片断,讨论相声的艺术特点。──转换迁移,学写相声。 教学目标 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