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幼儿教育案例研究 优化导入环节,提升幼儿美术教学的主动性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4-22 19:41
标题:
幼儿教育案例研究 优化导入环节,提升幼儿美术教学的主动性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活动能否成功,导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而精准,就能在顷刻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迅速、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一】 问题呈现
1. 谈话导入时间过长,师幼互动时没有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机械应答教师的提问,积极性不高,缺乏兴趣。
2. 用自制教具导入时幼儿的兴趣停留在教具上,使得接下来的环节显得凌乱无法开展,只得借助小铃铛维持秩序。
3. 导入方式雷同、单一。比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等等,不等教师介绍,幼儿就已经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了。导入方式起不到激发幼儿兴趣及为下环节铺垫的作用。
【二】 原因分析
反思以上问题,分析原因大致为:
1. 导入时间过长,师幼互动不合拍。
2. 导入的方式仅仅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小班美术活动《给西瓜涂色》,导入活动时,教师出示一个西瓜,让幼儿说说西瓜的外部特征。而后切开西瓜,让幼儿观察西瓜的切面颜色。紧接着过渡到下个环节——给西瓜涂色。由于大部分孩子的兴趣停留在西瓜上,没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要求,导致涂色活动失败。
3. 导入形式墨守成规、缺乏新意。教师惯用谈话、图片方式导入。
【三】 改进策略
(一) 把握好导入的时间
导入活动虽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导入本身不是活动的主体和重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把孩子的注意力转到下面要学的新经验上来,起到铺垫作用, 不能过于繁琐,冗长,使幼儿对随后的环节丧失学习、探索的兴趣,更不能喧宾夺主,使整个教学过程厚此薄彼。
(二)选择适宜的导入方式
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电教手段导入、文学作品导入(故事、谜语、诗歌)、谈话导入、情境导入、游戏导入、自制教玩具导入、美术作品导入、设疑导入、亲临体验导入等。如何选择适宜的导入方式呢?
1.基于教材特点选择导入方式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选择适宜的导入方式,刺激幼儿的学习动机。例如:中班美术活动《学画小鸡》中,可以采用导入的方式有图片导入、自制教玩具导入、猜谜导入、儿歌导入。因为考虑到要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同时,还应让幼儿了解小鸡的画法。因此就选择了最为适宜的儿歌导入。“大圆哥哥出来玩儿,小圆弟弟来做伴儿,大圆哥哥嘴一撅儿,脸上长个小黑点儿。小圆弟弟一着急儿,拿起两根小细棍儿,细棍下边长脚丫儿,马上变成了可爱小鸡。我给小鸡穿新衣,小鸡对我哈哈笑。当看着教师用大圆、小圆、一笔、两笔勾画出小鸡的形态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的恍然大悟,显得十分高兴,各个跃跃欲试。
2.基于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导入方式
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导入方式,相同的教学内容,导入方式也可多种多样。教师要依据幼儿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幼儿的导入方式,更加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比如:大班美术活动《多变的手》
第一执教是通过电教手段(课件)直接导入:先让孩子欣赏图片,思考图片中的动物形象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然后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第二执教通过游戏方式导入: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狗,汪汪汪。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鸟,飞呀飞……
引导幼儿跟着教师一边做手的动作,一边念歌谣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
从幼儿的学习情况看,幼儿更加喜欢以游戏的方式导入。这种导入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三)讲究风格、形式、语言上的变化和新颖。
在日常美术教学中,老师们习惯用的导入方式有谈话导入,图片导入。这些常用的导入方法,幼儿已经司空见惯,很难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导入方式要不断变化、不拘一格。
【四】 成效与思考
1、 我们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孩子成了真正的主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展现自己的创造,他们的作品不再雷同单一,而是富有个性和创意。
2、 我们的老师:通过课题的研究和一次次的教研活动,观念转变了,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到关注幼儿的“学”;教师导入的语言更加精炼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目前,我们进行了美术教学中导入环节的优化策略研究,收获颇丰。但是美术教学不仅仅只有导入这一环节,其他内容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下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