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怎样看待学生独特的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3-16 07:05
标题: 怎样看待学生独特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29课是一篇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童话语言通俗易懂,有诗一样优美的意境,思想上教人关爱弱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快乐,正所谓“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的文章从文道两个方面对学生都有启迪。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心里暗自高兴。在分析完主题后,照惯例,让学生自由提问。虽说我曾经也遇到过学生很古怪的问题,可这次学生的提问真让我措手不及,出乎我的意料不说,按学生的理解,还冲淡了对主题的理解。学生问:“这盲孩子的生活这么孤独寂寞,他爸爸妈妈怎么不管他呢?”
  此问题一出,教室里可热闹了。按惯例,这个问题先由学生解决,后由教师归纳。这时班上最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站了起来,胸有成竹地说:“我认为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不管他,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这个孩子眼瞎了,他爸爸妈妈觉得他没什么用了,把他遗弃了,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二是这个孩子的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没能力也没办法管他,只能让他自生自灭;三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挣钱来给这孩子医病了;四是这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去世了,这孩子成了孤儿,所以也没人管。”
  这位学生的解答应该说还是经过思考了的,每一个原因都还不是无稽之谈,都能联系生活实际作一些合理想象。这下教室更热闹了,有站起来附和的,也有站起来反驳的,当然也有看热闹的。可学生的反驳都显得无力,反驳者都集中在一点,这是童话,是假的。这很难让人满意。热闹了一阵,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学生也安静了下来,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想我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时应该给学生一个答复,不然,学生把课文理解成了这是一篇谴责父母的文章,可就麻烦了。虽说,新课标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可这样理解也确实曲解了作者的意图,更冤枉了父母。文中可丝毫也没提到过父母,可怎么讲呢?好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也看过不少的教育教学书籍。于是便有启发地问了一句:“盲孩子有爸爸妈妈的关爱,就不孤独寂寞了吗?”学生若有所悟。有学生说话了:“这盲孩子的爸爸妈妈也关爱着他,可他还是感到孤独寂寞。”
  我认为这个问题到这里就完了。可有的学生又有疑问了,“那下大雨的天气,为什么还会跑到野外去呢?”“就是,如果有爸爸妈妈的关爱,这么大的雨,怎么可能让他一个人出去,并且还不去找呢?”这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也没料想到学生会这么认真地读课文,这么认真地思考。这时有学生说:“也许是在下雨之前,这孩子溜出来的,他的爸爸妈妈也正在找,只是文中没有表现出来。”这时又有学生提问了,“文中说月亮出来了,然后又是太阳也出来了,显然从晚上到了第二天,这段时间很长。可文中盲孩子在最困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他的爸爸妈妈,他的爸爸妈妈一定对他不好。我在最困难的时候,想到的可是我的爸爸妈妈。”这学生想问题怎么想得这么深呢?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这个问题了“这是童话嘛,这是假的。”这时其他学生没有讲话了。一句体裁的特点就把大家镇住了。这时,已经下课了。
  课后,我陷入了深思。难道一句“童话的体裁特点”就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吗?这显然是不能够令人信服的,文学作品不管怎么夸张,也不能脱离生活的真实啊!
  今天的学生也不是以前的学生了,他们有自己的理解,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他们增加了对不负责任的父母的谴责,社会对弱势人群的关怀,从而热爱我们这个社会,不更好吗?老师何必一定要为这个盲孩子的爸爸妈妈辩护呢?
  有时,当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并不比老师差。老师就应该为学生搭建这样的思维平台,当学生真正读出不同点,当他们的看法与老师、教参不同时,我们要鼓励,而不是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老师固有的思维。(作者■陈义智 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打古中学 来源 教育导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