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思品课教师论文 品德课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4-1 12:28
标题:
小学思品课教师论文 品德课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拔动情感之弦实现情感内化
──品德课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横岗小学 周继章
列宁有一句名言:“没有人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小学德育纲要》指出:“思想品德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但目前的品德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即偏重知识的学习,却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致造成道德知行脱节。对此,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实现情感内化,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浅见。
一、感知──情之切
情由理出,行为情发,道德情感在实行由“知”到“行”的过程中起着中介、桥梁、加温、强化和催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感官,通过对图画、照片的学习、观察,高效、优质地传感教材中最美好、最高尚的道德情感,以催化学生认知明理,引发学生感知,把学生的情感定向在“参与”的过程中,变得生动活泼,情之切切。其挖掘和教学的着力点有六点:(1)运用道德情感引发点,图画、照片中描述的一件难忘的实物、感人的事例,一个惊险、紧张和富有纪念意义的场面等都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供诱发性背景产生情感波澜。(2)运用道德情感抒发点,即图文中精彩的对话,名言、格言以及诗歌体裁的课文等,让学生鉴赏品味,诵读,蓄积健康的道德情感。(3)运用道德情感的体验点,图文中表现道德人物境遇,幽默语言等,让学生体验感悟以实现道德情感的迁移。(4)运用道德情感的陶冶点,在图文中表现典型人物内存情感品质及有关描写人物情感冲突和斗争,最后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行为选择,感染陶冶,以情育情,以实现道德情感的定向培养。(5)运用道德情感的扩展点,即图文留下的语义“空白”,让学生用亲身感受以及思考和想象的内容,加以填空和扩充,以达到扩展道德情感的目的。如:在教学《我们班里故事多》(人教版下同,二上)这课时,“记得春游那天……记得那天我肚子痛……”“记得那次……”,课文中并未写出说话的内容,籍以可引导学生想象,旨在提示学生去寻找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分享快乐、老师关心帮助同学,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自己解决等故事,从而感受集体的温暖、友爱和团结,增强爱集体的感情。(6)运用道德情感的评价点,在图文中有关于道德人物的语段,让学生感受道德人物的人格、情操,以及他们推动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二、感动──情之诚
蔡之培先生曾提倡:“要崇尚陶冶情感之术。”虚假的生硬的道德情感都无法让学生产生情感的体验,与道德形象共鸣,无法让学生内心感动,使“理”与“情”无法融为一体。“知理而情不通”。;因此,要让学生对道德形象产生共鸣,发自肺腑的内心体验,教学时做到:
(一)传感教师真情,参与情感投入。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要让学生感动,首先要教师感动。”教师不仅是教学思想品德课设计的执行者,更应做情感投入的参与者,必须先进入角色,把课文中的情感迁移到自己身上,融合,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感情,然后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变化丰富的表情和恰到如处的手势,把情感表现出来,传感给学生,使之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掌握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心灵的“主动权”“制高点”,才能以自己真挚纯真的情感拔动学生的心弦,做到“两心相通、三情共鸣”,即“教师、学生心相通教材、教师、学生情共鸣”。如: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六上)这课时,教师可根课后要求设计这样导入:先让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录像片段,看完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怀着痛恨的心情,用低沉缓慢的声音读书上的开头语,由于教师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由此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暴行的痛恨。
(二)抑扬学生之情,齐头并进育情。
学生道德认识的感知,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此,要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感官,通过对图文的学习、观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联想对比,心理换位思考,或角色表演,动手操作等,齐头并进,孕育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全面感知和理解道德形象。如上例教师在揭题之后,就领着学生去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感受图文中的义蕴,让学生认真读读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戎秀英的口述,同时根据录像片段,展开想象、体会、感受日本侵略者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4-1 12:28
三、感化──情之深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形式和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这是个包含服从、同化、内化等多种阶段的过程,全体越是积极主动,情感体验越深,则内化就越快,越易取得成功,通过感知、感动教学环节后,学生对课文中阐述的道理已经明确,道德情感的体验已有一定的基础,但这远远不够,还无法与道德行为相链接,只是个初级的道德情感,还需要上升到更高级的情感即伦理性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在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学生主体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了深刻认识后而产生的。教学时怎样促成道德内化的最终完成,感化、升华到伦理性的道德情感必须做到:
1、要推进认知与情感互动的过程中,由具体到抽象,由典型到一般,提示道德形象的社会意义,道德人物的行为、业绩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性深度后实现。如:在教学《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三下)这课时,可以设计“假如我来做父母”活动,先按书上所示的情境为例,让学生先演一演:如果孩子努力学做了一件事,作为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会对孩子说些什么话?等等,激发起学生情感体验后,再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事例进行分析,如吃鱼是总是把鱼肉里的刺挑尽后再给孩子吃,而孩子却不卖父母的仗,孩子做错了事父母生气等,通过转换角色表演,理解父母的心。像这样让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联结,既使认识有一定深度,又使情感体验达到了伦理性的高度。
2、实现主体自我教育评价,让学生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人与事物与境的道德情感意义做出正确评价,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促进道德认识内化,使道德知识化为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力量,从而实现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教学时可以联系学生思想品德实际和社会实际,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明辨是非,也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自我评价。如:在教学《向“谁”学》这课时,可设置由易到难的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放学回家路上,发现两个同学在公路上追逐,你会怎么办?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哪些地方是正确的行为,哪些表现是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向谁学习?这样自我评价就逐渐由添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向全面发展。
总之,思想品德课应遵循学生道德认识的规律,抓住一切机会,捕捉各种情感体验信息,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