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充分利用变式。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高的经验是:垂直于地面的线。于是,在画高时学生通常会出现把它画得和水平线垂直的现象。(如下图) 显然,学生没有理解数学上的高的意义。如何消除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的负面影响呢?我觉得可以采用变式,促使学生在“变”中寻求“不变”。所谓“变式”,就是指教师不断更换命题中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但应保留好对象中的本质因素,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在这里,我们可以不断变换三角形底的位置,打破学生的视觉定势,并引导学生利用高的概念进行判断、检验,这样学生就能深刻领会高的本质属性了。在图形教学、规律教学中,采用变式教学,往往可以帮助学生突破狭隘的认识,建构起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3.突破思维定势。 生活经验往往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思考,获得高于生活的数学理解。在教学中,我曾经设计过这样一题:小明外出旅游的日期是连续的五天,日期数之和为65。他外出旅游的是哪几天?学生几乎清一色地运用65÷5=13,进而得出小明外出旅游的日期: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学生这样解答事出有因,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关注的连续的几天往往限于同一个月之中。如何消除这一负效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呢?我采用了不断追问的方法:除了同一个月之中的情况,有没有可能是一个月的结尾与另一个月的开头呢?月尾只能是几天,月头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终于打开思路,获得了富有创意的答案:29日、30日、1日、2日、3日这五天。 二、负效知识经验:在思辨中解构 许多数学知识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有些时候可以使得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但有些时候却使得知识间发生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仔细辨析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获得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 1.询问,思维悄悄显现。 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才有可能听到最真切的声音,洞察学生思维的脉络。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口算》时,一个孩子这样口算:36÷12=33,64÷16=44,70÷35=22。根据经验,第一题错误的原因很容易理解,但后面两题却怎么也想不通。于是,我问她:“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算后面两题的吗?”她惭愧地低下了头:“我是从个位算起的,4除以6不够除,向十位借2,变成24除以6所以得4;再来看十位,十位上的6被借去2还有4,用4除以1就等于4。最后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就等于44。”哦,原来如此! 学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在哪里呢?我极力搜索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原来,她把减法与除法进行了简单的拼接,造成了很有“特色”的一种错误。由于准确把握了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负效经验,所以矫正起来思路就比较明晰了。 2.争鸣,真理越辩越明。 小学生好胜心强,让他们展开争论往往能暴露思维,为自己的教学找到抓手。譬如,一根铁丝,第一次剪去它的4/7,第二次剪去4/7米。两次剪去的长度相比较,哪一次剪去的长? 因为书本上出现过类似的题目(两根铁丝,第一根剪去它的4/7,第二根剪去4/7米。两次剪去的长度相比较,哪一次剪去的长?),多数学生受先前经验的影响,认为无法比较。但真的是这样吗,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在争辩中发现,原先的比较是建立在两根铁丝基础之上的,必须考虑铁丝的长度是1米、大于1米,还是小于1米;而现在则与铁丝的长短无关,第一次剪去了铁丝的4/7,第二次最多最多也只能剪这根铁丝的3/7。通过争辩,数学冰冷的美丽化作了学生火热的思考,他们在回溯经验的同时延伸经验、扩展经验,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水平逐步提高。 3.对比,本质逐渐凸显。 一段篱笆长24米,用它靠一面墙围一块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地,面积最大是多少? 许多学生都这样解答:24÷3=8(米),8×8=64(平方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显然,学生受到了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当周长相等的时候,围成正方形的面积最大。但是,学生已有经验中的“围”必须是围成一个封闭图形。那么,我们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呢?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逐一列举长和宽,进而在比较中发现当长是12米、宽是6米时面积最大;其次,可以将墙看成一面镜子,这样镜外与镜内的长方形就“围”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是48米,只有当它围成正方形时,镜外长方形的面积才最大。在这里,我们一方面通过列举,让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另一方面通过构造封闭图形,对下面两图进行观照,使学生对“当周长相等时,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负效思维经验:在深化中突破 每个人认识事物都有自己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往往根深蒂固,有时甚至会阻滞人们认知的进程。作为儿童,他们往往习惯于孤立地认识事物,而很少探求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往往偏向静态地对事物展开研究,而不能用动态的、变化的视角来观照知识;往往喜欢寻求确定性的解答,而对开放性的知识显得茫然。教师应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打破认知局限。 1.从散点思维到立体思维。 所谓散点思维,就是对问题的认识是零碎的,未能从整体的角度把握问题。这样的思维经验,容易造成他们思考问题简单片面,影响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改进散点思维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并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获得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将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个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结论在记忆中仅有短促的可怜的寿命。” 曾经听过六年级《确定位置》一课,教师在课尾对与本课相联系的内容进行了回顾梳理,使零散的珠子被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从一年级的排队(第几个)到二年级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再到五年级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及本课的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最后再对初中相关的知识进行简单渗透。学生经过教师寥寥数语点拨之后,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一条线上一个点的确定,一个面上一个点的确定,一个体上一个点的确定。这是一种纵向的知识结构化。另外一种是横向的知识结构化,即关注邻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譬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就有必要弄清这一知识点与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现同一性。 2.从静态思维到动态思维。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平面的、静态的,而世界是立体的、变化的。以静止对待运动,往往会无所适从。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突破静态的思维经验,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处理,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配套练习中有这样一题:三角形的一条边是8厘米,另一条边是5厘米,它的第三条边必须小于( )厘米,必须大于( )厘米。学生都是根据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但错误较多,且理解起来感到有很多困难。后来,我这样教:先把两条边连起来,让其中一条短边绕着稍长边的一端进行运动。首先用铅笔进行演示,然后逐渐在黑板上抽象成下图: 固定的水平方向的边8厘米长,不断运动的边5厘米长,随着它的运动,第三条边(虚线所示的边)也在不停地运动。当5厘米的边运动到和8厘米的边重合时,如果同向,虚线边长为3厘米;如果不同向,虚线边长为13厘米,而只有这样时,这三条边重合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所以上面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即这条边必须在3厘米至13厘米之间。 3.从闭合思维到开放思维。 曾经有人给中国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 问船长几岁?其中有92.5%的学生给出了75 -32 =43岁的答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来是学生的闭合思维经验在作怪。学生习惯于确定性的知识,喜欢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而遇到答案多元、需要多维度思考的问题时,便显得茫然无措。怎么预防这一负效经验的生成呢?数学教材中的不少习题是封闭性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使其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认识小数》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果就教材教教材,那么学生就会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而不能往深处探究。我在教学中分了三个层次:首先,是基于新知的适度强化,让学生完成这样的练习,有助于他们理解“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零点几”这一结论。其次,实现由形写数到由数画形的转变。根据图形写小数是比较形象直观的,而根据小数画图形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必须植根于学生对小数意义的清晰理解。对不同画法的比较归纳,则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小数的本质,去除形式上的干扰。另外,从对涂色部分的关注到对空白部分的分析,对于学生而言是思维的跨越,但教师适时的点拨启发,比较自然地进行了辩证思想的渗透。最后,提供一个空白的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涂,自己写小数,有益于他们发散思维的培养。 总之,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已有的经验,弄清哪些经验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哪些经验可能阻碍学生能力的增长。采用适当的的教学策略,使得正效经验成为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负效经验成为新知学习的类比性材料,促进学生学习的拓展和深化。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