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观摩课《曹冲称象》听课随感及评课稿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3-2 09:44
标题: 小学语文观摩课《曹冲称象》听课随感及评课稿资料
.听课 反思    前几天听了两节语文课,一节是《寒食》,一节是《曹冲称象》,一位是新教师,一位是老教师。

        都说教无定法,无论这位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目的只有一个,能让学生学会。这两位教师在教学上各有风格,大都采用了以读为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在上课过程中缺少对课堂纪律的组织,所以显得活而乱。

        先说这首古诗教学,当老师讲解诗意的时候,我觉得讲解的不够明了。“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她只从字面上理解:春天的长安城到处飞着花。而这里的花,不是指鲜花,而是春天到来,柳树和杨树上的花絮在春风的吹拂下,到处飞舞。“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不是老百姓家用不起蜡烛,而是寒食节禁止生火做饭,而那些王侯贵族家却点起了蜡烛。可见作者是采用了借古讽今的写法,讽刺了当时统治者的特权。真是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所以说方法如何,但知识不可讲解错。

       再说《曹冲称象》一课,重点是讲到了,但有点蜻蜓点水,不够突出,学生根本没有理解了曹冲称象的办法。尽管老师也演示了称象过程,但由于对电脑使用不熟练,效果没有出来。最后也没有总结课文。其实这篇课文应该很好理解,一个是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一个是比较官员与曹冲的办法,最后得出曹冲是个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孩子。就这么简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3-2 09:46
《曹冲称象》一文中,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根据课文交代:故事中的曹冲也才七岁,班里的学生也普遍是这个年龄,于是,我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情境,鼓励共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谈话导入,课题处质疑

常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我采用PPT形式,利用图片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称”,通过对“鸡”、“羊”、“牛”的互换,间接推出牛的重量。然后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古时候,没有今天的这么先进的科学技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甚至更重的东西却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的故事——《曹冲称象》。”接着我板书课题,这个导入,很快抓住了学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很踊跃,他们纷纷发言:“我想知道这个故事中讲谁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来称?最后真的称出来了吗?”我的导语也就成了学生的质疑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是成功的,我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目标。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钟课堂要质量

在教学《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我先指导孩子多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先……再……然后……”理解曹冲称象的几个步骤。其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强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这些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对这一难点基本上突破了,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读文质疑,合作解疑,课件突破难点

  阅读课的教学是语文科教学的重点,《称象》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然后,梳理学生的问题,循着学生的问题,逐个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四、不足之处,认真总结反思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一个道理。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但他们在生活中能否养成爱观察,思考的习惯呢?由于这节课安排了比较多的重点词语和口头表达训练,所以,在拓展的环节,我做得显然是仓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结合实际,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从课文中悟出的会更多。

我想:今后的每节课如果都能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备课、教学研究的话,那我的每节语文课都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希望在不断的练习中,实践中,我的语文课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