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数学观摩课《认识物体》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0:2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  一年级《认识物体》课堂实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二五团一小(833203)   张亚琴
课题: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P34—35相关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正确分辨,直观感知其特征。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重 难 点: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直观感知其特征,体验“面在体上”。
教    具:图片、立体图形实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了一些图形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生:(高兴地说) 想
师: 这些图形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它们就藏在这些礼物当中,老师想看一下哪位同学的眼睛最亮,能快速的发现它们。
(贴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拼出的小车图、房子图和小鸡图)
生: (积极举手发言)我发现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 你的眼睛真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图形”
(师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设计意图:由各种拼图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自然地引入新知识的教学。)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师: 看到同学们这么棒,这些图形朋友又想和同学们玩一个捉迷藏的小游戏,你们想玩吗?
生: (高兴)想
师: 它们呀!就藏在各个物体的各个面上,每个小组都有一些物体,你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把它们找出来吗?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好吗?
(生兴奋地开始活动)(活动1:5分钟)
师:哪位同学想说一说呢?(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1: 我在这个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生2; 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3: 我在三棱体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4: 我在圆柱体上找到了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并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面在体上”)
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师:  找的真准,送给你们每人一颗智慧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家,而这些图形朋友的家就在这些物体上,你们能有办法把它们从家中“请”出来,并把它们的“模样”单独地留在纸上吗?四人小组说说看。(生积极探索,各抒己见)
师:谁想说?
生1:我可以用印的方法。将长方体的一面用力在印泥上一按,再在纸上一按,就可以印出一个长方形来。
生2: 我可以用画的方法。将正方形的一面固定在纸上,用铅笔沿着边画一周就可以将正方形画在纸上。
生3: 我可以用折的方法。用纸将圆柱体的一个面包起来,用力一捏,纸上就可以出现一个圆的印子,然后用剪刀沿着印子剪下来。(师补充“先折后剪)
生4: 我可以用量的方法。用直尺量出其中一个面各边的长度,再在纸上画出来。(师补充“先量后画)
师: 同学们的方法真好。现在就让我们用这些方法把这些图形朋友从它们的家中“请”出来吧!但是一张纸上只能请一位图形朋友好吗?开始吧!(生开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活动3:1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印一印、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积极合作主义精神。)
3.游戏调节,师生互动
师:同学们请了这么多图形朋友,老师这里也请了几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地“呼唤”出它们的名字好吗?(师展示图形)
生:(生大声地呼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贴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正确的呼唤出它们的名字。现在老师这里任意的指一个图形朋友看一看你请下来了没有,如果你请下来了,请你把它高高的举起。(师随意的指图形,生正确地举起)(活动4:2分钟)
师:真棒!鉴于同学们优秀的表现,老师给每个小组奖励一颗智慧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当中,进一步巩固新知)
4.独立思考,观察特征
师:机会又来了,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它们,现在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从这几位图形朋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思考片刻,踊跃发言)(活动5:5分钟)
生1:我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圆没有边。(师补充圆只有一条弯曲的边,并带有手势绕圆一周)
生2:我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3:我发现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而且长方形是上下两条边相等,和左右两条边相等。……
师: 说得真好!送给你们每人一颗智慧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游戏活动,巩固新知
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聪明,这些图形朋友又想和同学们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摸图形”。老师这里先邀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玩,哪位小朋友愿意呢?(生踊跃举手)
师: 请某某同学上来,请闭眼,(并将学生的双手放到学具盒上)请摸三角形。(学生快速摸出)
师; 老师也想摸,让老师也摸一摸吧!
生;(笑着说)好,(同上)请摸圆。(师也快速地摸出)
师: 同学们想玩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0:26:56 | 只看该作者
生:(兴奋地说)想!(活动6:3分钟)
师: 同学们刚才的游戏好玩吗?
生:(笑着大声地喊出)好玩!
师:看样子真的是很好玩,这样吧,老师把这些图形送给同学们,下课后你可以和同桌或者找自己的好朋友再来玩一玩好吗?
生:(高兴并大声地喊出)好!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自身的合作和交流中进一步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小结,并在生活中寻找图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还有他们的特点。……
师:说得真好!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图形,你能说一说吗?(生热情高涨地说)(活动7:5分钟)
生1:桌子的面是长方形
生2:黑板的面是长方形
生3:电棒的两个面是圆
生4:窗户下面的那块玻璃是正方形。……
师: 生活中这样的图形多的很,回家后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说一说好吗?
生:(大声的说)好!
师: 得到智慧星的同学和小组请把你们的智慧星高高的举起,真棒!很多同学都拿到了智慧星。实际上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表现的都不错,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你们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喜欢数学。)

课后反思
《认识物体》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在这一节课上,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够正确辨认这些图形。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印一印、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面在体上”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把握以下三大层次:1.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和知识的应用。首先我创设了三副由这些图形拼组出来的拼图朋友来吸引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发现这些图形。紧接着有设计了和图形朋友做游戏的环节,很自然地进入了知识的教学这一环节。在这个环节上,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问题:1.注重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知识。3.活动能够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第一个活动是捉迷藏,我让学生从桌上物体的面上把这四种图形找出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面在体上”,而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兴趣,从小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的意识和习惯。接着由设计了“请图形”这个游戏环节,让学生想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到纸上,学生们积极思考,开展讨论,想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并从印一印、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积极合作主义精神,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接着我又设计了观察图形的特点和“摸图形”这两个环节,使学生在自身的合作和交流中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在情感态度上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本节课在学生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同时,我就让他们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找一找,这样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描绘我们的生活空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从而喜欢数学。
总之,本节课我注重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力求把课堂变为儿童游戏的乐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0: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