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 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牧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蒙古族歌曲个性和感情色彩,培养学生热爱 2.祖国河山的情感。3.学会演唱蒙古族民歌《牧歌》。 4.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和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 重点: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 难点:结合音乐启发学生参与表演及创作。 教学准备 钢琴 蒙古族服装 马头琴 | ||
教 学 过 程 | ||
师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
进 入 新 课 | 师:有一首歌曲自创作之初,就成为草原人民的最爱,因为它唱出了草原人民的心声,现在我就用即兴舞蹈的形式将这首歌曲介绍给同学们! (播放歌曲《天堂》片段,老师即兴舞蹈)。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所听的歌曲是什么歌曲?演唱者又是谁?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回答(略) 师:为了表达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腾格尔的这首歌曲是用了哪个民族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 生:是蒙古族。 师:腾格尔出生在绚丽的大草原呼伦贝尔,家乡的山水、草木、歌舞是腾格尔心目中的天堂,也是草原上所有蒙古族人民的天堂。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四单元: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之民歌《牧歌》,让大家去聆听大草原的蒙古歌曲,感受祖国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魅力。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欣赏视频音乐《牧歌》(板书),然后分析判断这首歌曲是属于蒙古族民歌中的哪个调?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播放视频音乐) 生:是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歌曲,主要是用马头琴演奏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蒙古族民歌大体可以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旋律形态,长调民歌的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有独特的装饰音,而短调民歌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蒙古族民歌的演奏乐器主要是马头琴(展示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历史上较为悠久的一种弓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音色柔和浑厚,婉转、悠远,独具特色,它融汇着牧人的喜怒哀乐,融汇着牧人的希望和期冀, 也成为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乐器。 师:用马头琴演奏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其音色。 1、采用听唱法和自学的方法学习歌曲。 2、老师弹奏旋律,学生试唱歌词,注意引导学生唱准歌曲的节奏(引导学生划节拍掌握两拍半的节奏,纠正错误,直到唱会为止)。 3、在钢琴的伴奏声中,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齐唱。 师:请同学们现在分析一下歌曲《牧歌》是由几个乐句构成?并总结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生:歌曲由两个乐句构成,通常短小精悍。 师:嗯!答得很好,那么这两个乐句在旋律上有什么不同呢? 生:前面一个乐句在音域上要高一些,后一个乐句要低一些。 师:让我们再来念念歌词怎么样? 比较两句:诶,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 生:(可以让学生自动起来回答)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第一句:蓝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绿草羊群音也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学生回答后老师要进行鼓励,提高其积极性))。 4、老师教学生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全体学生在马头琴伴奏下,一边用蒙古族舞蹈动作一边有感情地齐唱歌曲一遍,并体会歌曲的意境。 5、以多种形式练习歌曲。(可分男女声部,可配合肢体动作)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喜欢这个民族和他的音乐吗?生:喜欢! 师:好!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发挥你们的想象,结合本歌曲创作一 段蒙古族舞蹈(穿上已经准备好的蒙古族服饰边唱边跳,也可以一组唱一组跳)、或赞美蒙古族及大草原的歌词、诗歌、一幅画,几分钟后请把你们的创作展示给大家(分成小组进行,每一组创作一种形式)。 生: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老师在旁边引导,学生展示后要对其鼓励)。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对草原上蒙古族民歌有了的一些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也使我们对我国的少数民族了解更深入了一步。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我们相信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会更相处得更融洽,民族会更团结。 | 这种导入方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渴望了解蒙古族音乐的愿望。 提问式导入新课题,为后面的授课做铺垫。 听前提问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从哪些方面去听,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和马头琴的音色,以及认识马头琴的外观形状,加深其印象。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音乐视听能力。并提高师生的合作能力和配合程度。 在学唱歌曲时,尽管淡化识谱学习,以降低学习对乐谱的畏惧感,这样学生就摆脱了牵的绳索。 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解决要问的问题。 提高师生默契度并体会歌曲的意境。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能力及自信心。 通过小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各族人民。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