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座谈会纪要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4
标题: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座谈会纪要
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呼唤创新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座谈会纪要







时间:2008年11月3号



地点: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会场参会人员:



翟京华 北京西城区育民小学



刘学慧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张 红 北京市北京小学



王秀凤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



李 玲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刘 利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申春娟 北京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



黄丽梅 北京宣武区上斜街小学



刘 畅 北京石景山区六一小学



逄 静 北京崇文区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尹梅芝 北京石景山区教研室



陈先云 郑宇 王林 周国华 张沛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牛瑞雪 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上午主题:交流观摩活动的总体印象。



主持人郑宇:



很高兴大家来参加这个座谈会。我们都参加了江西南昌第一会场的听课活动,希望各位先从宏观的角度谈谈对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感受,再对自己感兴趣或印象深的课谈谈认识和体会。



陈先云:



本着平等参与、提高实效、共同发展的活动原则,全国小语会对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不断进行改革,得到了全国小语界同仁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同。2007年12月底,在北大附小召开了全国小语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方案,包括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评课标准、评奖办法等,并将此方案印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小语会参照执行。其中,允许上课老师自选年段,可以从自选5篇课文(精读、略读课文都可以选)中抽取1篇上现场课,我想这是观摩活动的一个进步,要求更加宽松。这也是历届观摩活动中,第一次有上课老师教学略读课文。



最近人教社小语论坛上对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讨论比较多,今天请大家来,也是想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希望大家重点谈谈此次观摩活动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借鉴,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李玲:



我的第一印象是所有的课都非常实在。以往老师要提前见学生,所以学生对课文很熟悉。这次则是比较自然的状态,学生有些错误或读不通顺的地方,正好展现了老师指导的过程。有三个方面的认识很深刻:1.词语教学更具针对性。例如,《湖滩上,有一对天鹅》一课,老师不但介绍“饮”的各种读音,还讲解了具体语境中读音的选择。尤其是“给老师饮水”的例子,能使学生印象深刻。2.《盘古开天地》一课中,老师让学生用成语来概括段意,并及时写在书的旁边,同时实现了概括段落意思和积累语言的目标。3.《小动物过冬》一课,课文中的三个好朋友常常在一起,语言时机出现的非常好。



这次阅读教学观摩课,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在教学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要只注意教案的完成情况。我们设计教学、进行授课、策划课件的真正目的是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才华。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对待学生,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关注语文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习惯、方法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



我有一个困惑:这次观摩课只安排第一课时,应该有哪些内容?与第二课的内容如何分配?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4
郑宇:



这个问题的提出特别有意义。第一课时基本的任务是什么,哪些内容可以灵活处理。比如,第一课时通常要完成:新课导入、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字词、整体感知课文,等等。哪些可以灵活机动,既可以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在第二课时,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讨论。但是一节课的教学容量是必须考虑的。观摩课往往又有别于日常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既要有一定的容量,还要上出新意,这对上课老师和他们的团队来说是一个挑战。



陈先云:



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堂上应该体现出一个完整的过程。以前的观摩课上,本该需要完成的任务,有的老师说在第一课时完成了,或者第二课时再来完成,这样在评课的时候非常困难,难以把握,后来只强调40分钟一个课时。我们在看课的时候,能否暂不考虑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呢,只界定在课前不接触学生、40分钟内有效的语文教学。



王秀凤:



我们参会的期望值很高,认为全国性的观摩活动课应该特别精彩和新颖。但听完第一节课后,觉得太常态了。但观摩课全部听完后,逐渐有个领会的过程,反而觉得这样的课有参考价值,有现实的意义,应该向常态课回归。重视听说读写,扎扎实实进行训练,这应该是语文教学今后一个研究方向。课前十分钟,教师与学生交流,铺垫材料,与学生拉近距离,大多比较成功。



陈先云:



从前观摩课的老师提前一天见学生,有的老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第二天上课非常得力;那些没有做充分准备工作的老师则比较被动,因此意见很大。后来改为课前十分钟见学生,但不得进入学习状态。



刘畅:



我感觉此次观摩活动有两个主要目的:第一,明确告诉大家如何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第二,怎么样教学生读书,提升阅读能力。尤其是听了台湾赵镜中教授的阅读教学策略讲座,更是豁然开朗。阅读教学策略是今后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



刘利:



总的感觉是,全国小语会举办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具有权威性。这次没有提前见学生,比较公平。课风非常朴实,手段平实,训练扎实。老师基本功过硬,教学技能、板书、语言表达等比前两届有很大飞跃。有进步的地方是:实现了向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非常重视品词析句;立足文本,适度拓展,教学资源使用比较恰当。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比如老师注重用语言引导学生感悟,如《七颗钻石》一课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老师通过语言将学生带到文本中去,如《圆明园的毁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老师的朗读中每一个学生都投入了感情。以前的语文课过度铺垫,人文性过强,但学生能力发展不扎实,此次观摩课普遍重视语言的品味与鉴赏;重视表情达意方法的体会;重视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体现了听说读写思的过程,如《老人与海鸥》一课中,老师用“饼干丁”、“工资”等一系列重点词语,激活学生的思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中,教师抓细节描写(表现在哪?说得太笼统,不清楚。),训练学生的说与思。另外角色置换不再轻易用了,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开国大典》,不是直接让学生想象充当其中的角色,而是想象作为旁观者的心情。不轻易联系生活实际,尤其是一些无法联系实际的神话的文章。教师们注重调动学生多元思维和理解。需要改进的地方:观摩课体现创新性不够,应该尝试更多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由于对学情了解不足,许多老师不敢放手去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平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多为初读课文,熟悉词句,疏通文意,但不会承载太多的要求。因此观摩课中第一课时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太明确。希望观摩活动结束后专家能给予一定的指导,引领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尹梅芝:



每次我都结合本区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我也感觉,本次活动意在常态教学,更真更实。我是高年级教研员,更关注高年级教学。本次大多数观摩课在年段目标的处理上比较合适,但有的课年段特点不太明显。很多课的开篇是要求学生看老师写课题。比如《城市的标识》,这其中并无难字,所以教师并不必带着学生写课题,教师应该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来导入。



我们发现,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比较滞后,这与教学是有关系的。教师问题的提出应该引发学生的思考。中、高年级的课难以区分。高年级在自主学习的突破上不是很大,应该培养学生运用一些方法解决问题。能够真正让学生去质疑的课还是不多。虽然是课前十分钟才见到学生,但上观摩课的教师应该想办法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有的课没有把握好前后单元之间的关系,如《开国大典》,只是就文本而言,学生很难体会到当时参加大典的人们喜悦心情。其实之前就有“勿忘国耻”的单元,本可以作为学习《开国大典》的教学资源,但教师并没有结合获得的资源,让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刘利:



这次观摩课请来了香港的郑思建老师,她的课学段特点体现得比较好,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她用了半节课的时间在画画,但这样做是否符合学科特点?这种方式我们是否可以借鉴?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5
郑宇:



阅读教学的方式本来就应该多样化,表达对文本内容理解的方式为什么不可以多样呢?低段儿童,他对文本的理解或感悟常常是心里明白,但嘴里说不太清楚,采用他们喜欢的绘画方式,把理解融入到画中,学生画的过程,就是表达理解的过程。学生画完后,再去读课文,确实感受到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此外,这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内地老师好象现在也忽视了。



个人感觉,香港的课在老师角色定位、在师生关系的把握方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很有启发的。有一个让我感动的小片段,老师在巡视小组绘画的时候,一个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画。”老师摸摸他的头,微笑着说:“那你可以指导其他同学画呀。”老师的机智、对学生的包容和尊重,在这个细节里真是得到充分的体现。



翟京华:



参加观摩活动,我们学到了好多东西。全国小语会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导向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此次观摩课,在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风格等诸方面都很真实、平实、朴实,实效性代替了表演性,常态课代替了作秀课,观摩课更像是平时上课。其实,平实不等于不精彩,好多课的表现都很精彩。课堂上师生关系有所改进,教师大段的独白少了,更能看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良好的教学质量应该体现在效果上,主要看学生是不是在语文学习方面有所得。从教学效果来看,中、低段显得强一些,高年段稍稍弱一点,我个人认为高年段课的问题大多出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上,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老人与海鸥》,这两篇课文的共性是沿着情感生发的脉络而来。《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教学设计、在情感的营造上是比较好的,但老师把力全部用在讲父子情,有点可惜。其实,我们将父亲的行为理解为一种信念的力量更为得当,教师做了颠覆性的平移,从而淡化了父亲行为了不起的根源。《老人与海鸥》一课中,正是因为老人爱海鸥如同爱儿女,所以海鸥才敬老人如敬亲人。教师先说海鸥如何纪念老人,而很略的带过老人对海鸥的所做所为,也就把课文的重点内容忽略了。



我们评课不能仅从教学设计入手,必须吃透文本,将教材用好,教法是为内容服务的,老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文本,但应该紧紧围绕文章的主旨,更不能背离文章的主旨。这次观摩课欠缺的地方表现为:发展语言的意识强于发展思维的意识,忽视了培养思维、质疑的能力。如《圆明园的毁灭》,老师可以从思想内容到表达方法很好地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叫毁灭,不叫毁坏?”“为什么要用很笔墨先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写毁灭要说不可估量的损失?”阅读内容的目标性强于表达的目标性,虽然很多老师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写一段话,但往往在即将下课的时候布置,看不到效果,也不容易落实。引导学生对文章表达方法的体会不到位。



许多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性尚不明确。高年段的第一课时应该是初读之后,对课文初步的感悟,整理思路。



陈先云:



《老人与海鸥》一课,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感情部分用力不够,有舍本逐末之感,可能是教师希望对文本内容的处理有所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对文本的正确把握。现在一些名师上课,对于文本的把握太高,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只是抓住三十几个小时的细节,却没有抓住文章的整体。第一会场上的课例,给我的感觉是高年级的课主要在文本的内容把握上出了问题。



黄丽梅:



教师非常重视朗读,是思维训练、激发情感相结合的朗读,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抓住租界里情景对话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重视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堂上重视引导学生感悟,如《花钟》一课中:什么样的花,如何开放,让学生从多方面感悟,并提供表达的机会。关注了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师生间的合作体现得很好,特别是香港的课体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大陆的课生生间的合作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缺乏同学之间的互评互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非常重视方法的指导,如《盘古开天地》一课,教师让学生用“开天辟地”的成语来概括大意,并让学生及时批注下来。



我认为存在的问题是:对单元主题的运用还不够,如《开国大典》并非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课文在单元主题中的作用。如何有机整合课内外的内容,如《圆明园的毁灭》,怎样真正寻找课外的资料,为勿忘国耻做好积淀。随文识字的方法多样灵活,但如何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不让情感打断,是今后需要研究的内容。



申春娟:



老师能够根据课文本身的语言特点进行正音、分析字形、认读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意等,不仅重视理解意思,而且重视激发情感。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师精彩有效的范读,提高了教学的实效。许多课堂设计巧妙,如《小动物过冬》,用一个词“商量”贯穿全文;《盘古开天地》课前谈话设计的反义词思考练习,有效地回应了课文中的反义词理解。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还给学生的问题权,还给学生的话语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努力的目标。



张红:



全国的语文老师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所以应该给所有的与会老师有一个方向性引领。我总的感觉是,这次观摩课体现了一种趋势:导向了真语文课、实语文课和语文训练课。语文训练的意识得到了重视,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去理解表达的效果。巧妙设计写话训练,阅读给写话奠定了感情基础,提示了习作的方法,也就提高了写话训练的效果。重视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如比较生字的偏旁,指导写字的方法,连写字的姿势、收拾文具等习惯也照顾到了。教师的评价语凸显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盘古开天地》告诉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是读书的好方法”、《花钟》告诉学生“读书要有疑,是读书的好习惯”、《老人与海鸥》告诉学生“在学习中要抓住关键词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好方法”等。



我的几点思考:有些课应该更实在些,可以注重一课一得,一节课不可能兼顾太多的学习目标。学生质疑能力培养还应更为凸显。有的课堂上,要么不让学生提问,要么让学生散着问,要么设好圈套让学生提问。最需要的是学生有自己真实想法的疑问,应该教学生质疑的方法。语言的评价和引导角度可以更多元,在情感评价之外应该有更具体的引导。



刘学慧:



这次观摩活动上课老师越来越重视语文基本功训练了,阅读理解更注重方法的引导,更注重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有两个思考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多留给学生一些沟通、表达的时机会。



郑宇:



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文本思想内容的体验感悟上,更应该关注文本的表达。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文章条理清楚,是一篇文学性的描写和说明性的表达有机结合的文章,表达方法上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不应该只让学生简单地体会、想象,在人文内涵的把握和文本表达的方式上,还应该让学生多做一些思考。



逄静:



这次观摩课有几点印象:教学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和读中运用;低年级的课堂,老师们能把“好理解”、“好记忆”、“好感悟”转化成“理解好”、“记忆好”、“感悟好”;注意了板书示范,如“小动物过冬”一课,在教“暖”字的时候,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视角,用左手书空,保持与学生一致的方向书写。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师教“惩处”的“惩”,加入了很多个人情感:“一撇愤,一撇怒,一竖恨,正义在哪里?正义在心中。”这样教写字的方法是否合适?好像学生没有记住,听课的老师都记住了。



周国华:



许多老师听到这里的时候都在笑。这是一个书写指导,当然可以有很多精彩的设计。但是所有精彩的设计,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和美观地写字,抛开这一点,设计都是没有价值的。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写字教学是否应该渗透情感?我觉得这个“惩”字的教学,对于教会学生写好字并没有正面的帮助作用。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5
翟京华:



作为一个课例来说,这个“惩”字的教法未尝不可,但是没有普遍的推广的意义。其实,学习过程本身是需要有情感投入的,否则无法学牢固。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想尽各种办法赋予知识情感的因素,所以记得牢。中国的文字本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所以教字的过程也是教文化,学生才记得深,也能产生对中国文字的情感。



陈先云:



我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很多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的时候,学生都变成了齐读,然后老师打断学生的读书。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想是读前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出了问题,要求提得较宽泛,或者要求不够清楚、明确。学习内容不同,提出的要求应该不一样;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怎样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应该引起老师们的注意。既然学生已经开始读书了,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打断学生。



现在强调尊重每一个学生,但提出一项学习活动时,照顾了个体,却浪费了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如学生读课文,有的老师要让全班大多数学生等一两个学生读完后,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所以在安排学习活动时,要考虑到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目标尽可能体现层次性,以解决“吃得好”与“吃得饱”的问题。



下午主题:讨论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讨论感兴趣的课例



陈先云:



有个现象不知老师们有没有注意,就是多篇课文的主题,老师都归结为“爱”,并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郑宇:



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独特的人文价值,有时教师并未将课文本身的内涵挖掘出来,因而用笼统的“爱”作为主题。所以教师对文本的钻研应更深入和个性化。



刘利:



教师授课时,可能考虑只挖掘到此层次还不够,希望进一步地升华课文主旨,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把主旨提升到整个人类共有的理念:父爱。



黄丽梅: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只落实到“父爱”的层面是不够的,也比较片面。作者本人希望唤起美国人对生活的信念。教师把握课文的时候需要结合时代背景。



郑宇:



身处困境的时候,不放弃就能创造奇迹。在我们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再来反思这篇课文,确实感受到课文有与众不同的价值观,需要教师提炼出来。



周国华:



其实《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重点就是介绍异域风情,让学生明白别样的生活方式。教师引入了“爱”的主题,显得过于拔高。



尹梅芝:



在编制教材过程中,课后思考练习题是否隐含了一些教学目标?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课后习题2。在这一课上,老师一开始就处理“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耽误了许多时间,但对课后思考练习题则未有效利用。许多老师更多地是在复现文本,但编者的意图更多的是让学生结合背景资料来思考:在我国的土地上,在我国的皇家园林中,为什么外国侵略者能够恣意妄为。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一种使命感,反思“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第3题,编者希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会思考,善于思考,更让学生体会描写的方法,但教师并未落实该目标。



郑宇:



课后思考练习题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汗水,它直接体现了编者意图,反映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助于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和把握。应该说,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十分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将每一道课后思考练习都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过,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确实发现有老师不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的现象,舍弃教材精彩的问题不用,用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太好。这一现象要引起重视。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改动课后思考练习。



当然,任何事情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建议老师要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也并不否认老师就不能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例如《燕子专列》一文的课后思考练习题,教材课后小练笔的设计是:“我想对小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改为:“如果你是小燕子,会对送行的人们说什么?”这种处理比较成功,扩展了要说的对象,不仅可以对小贝蒂说,还包括对其他千千万万的瑞士人说。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有辨证的态度。



王林:



课后思考习题是大处着眼,希望教师们用足。但教师使用时则拘泥于琐碎的问题,反而舍本逐末。另外,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带。有的学生提问很好,但是老师忽略了。带得太深又不适合学生的认知,因此需要把握好度。



陈先云:



课后分为思考题和练习题,这是编教材时的难点。从理解的角度,我们编时不能太多太碎。所以我们提出一些少而精的能够统领教学全过程的问题,希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目标都是以暗线的形式编排在课后思考练习题中,但是教师对课后思考练习题重视不够。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还需要明确单元的主旨,同时要解读单元导语。单元导语很有价值,既点明了本单元的训练点,也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凭借。教师需要将导语作为一种教学内容来引读它。



郑宇:



在进入单元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默看一下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的大致内容。方式可以多样,关键是教师要明确导语的指向。



王林:



单元导语既是提示老师,也是提示学生。但是让学生读了导语之后不一定领悟得很明确,还得靠老师在教学中渗透。



周国华:



我们认为,课后思考习题是教学目标的体现。除此之外,教材中其他的板块在某种程度上也代替了以前的“读写例话”。与以前的教材相比,教学点的出现不那么明显。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5
陈先云:



我还发现一些问题。如,现在的词语教学,年段特点不强,中高年级识字、学词缺少方法,而且很多教师都将词语分为几类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又出现了模式化的问题。这次观摩课很多老师的意识改变了,注重关注学生,注重教给学习方法。我感觉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略显生硬,存在概念化的现象。但是,老师们增强了这样的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有了这样的意识、坚持下去就不怕没有效果。



又如,老师们很重视课堂巡视的教学环节,从教学效果来看,往往流于形式。巡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发现问题,了解学情,如学生写话练习,可以通过巡视发现哪些学生写得好,好在哪里;共性的问题是什么,差生在这次学习中进步的地方在哪里,等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获得下一个教学环节评价交流所需要的信息。



此外,在这次观摩课上也存在很多老师们不把话讲完、话只说半句,让学生接的现象。我个人比较反感这种做法,觉得非常不妥。训练学生说通顺的话,说完整、连贯的话,说一段内容具体的话,是语文教学目标之所在。老师为什么不把话说完的依据是什么,起到什么效果,需要认真反思。



郑宇:



大家可以围绕自己印象比较深的课例谈谈各自的感受。



刘利:



阅读教学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不管是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应该从整体入手,首先理清脉络。比如《珍珠鸟》一课,教师尚未把握整篇课文,就直接切入第十三自然段,似乎有点不妥。每个年级都重视词汇词语的教学。但部分老师的词语教学读一遍即完成,既枯燥单调又没有落实。低年级应侧重音、形,而高年级应注意如何运用。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提倡以读促写,但教师抛开文本的语言,就比较不恰当,如《老人与海鸥》让学生写老人与海鸥幸福的画面;《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学生写文中的父亲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文本的描写已经很好了,没必要让学生再写。



周国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从课前导入到中间板块的设计都很碎,也看不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



郑宇:



事实上,对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训练,感觉普遍训练不扎实。如,《开国大典》一课,老师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然后就提出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这样的要求过高。学生可不可以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然后再进一步梳理提升呢?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只好自己给出答案。在概括了课文描述的几个场面后,其实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兴趣,选择相应的学生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但老师这个时候显示出较强的主导性,她认为第二个场面最好,就带着学生详述第二个场面,这样的处理非常生硬。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精彩的案例。如,《燕子专列》一课,一个学生问:



“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这个问题,拿笔圈画,再进行交流。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很清楚,但他几乎把第一段的内容全都说了一遍,老师说:“要是抓住重点词语,就会更简练了。找不到食物,这样的情境可以用哪两个词来形容?”学生说:“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老师说:“那你用上‘因为燕子……,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学生马上回答到:“因为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所以用专列来送。”大家看,这样的训练过程确实让学生得到了提高。



王林: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可以从抓住“毁灭”入手,问学生是否有毁灭的经验。要让学生起于悲愤,止于思考:为何会让侵略者烧杀掠夺。学生记不住圆明园的构造也没有关系,只要他们记住圆明园是何等的辉煌即可。



刘畅:



我认为诗歌、神话以及高年级的美文,比较适合用赏读的方式教学,并不适合用分析的方式来解读,否则美感全失。



刘学慧:



《盘古开天地》一开始出来是动画人物,引出神话,但是结尾并未呼应开头,没有点出神话的文体特点。



郑宇:



这节课其实有一个很好的生成点,就是在引导学生质疑的时候,一个学生问:“盘古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困惑,如果能结合这个问题,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神话故事,盘古是古代人民假象的创造天地的英雄,并不是真实的人物,这课确实就比较完美了。



尹梅芝:



《城市的标识》一课,老师用两排词语导入,但似乎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真正读透了课文,才能体会到词语的表达效果。



郑宇:



《城市的标识》文本较长,我认为教师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仍然非常薄弱,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太过细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张红:



我觉得《窗前的气球》这一课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没评上特等奖有些可惜。



尹梅芝:



我觉得《窗前的气球》没评上特等奖并不意外。这一课,教师对课堂组织不是很得力,问题设计有些是前后矛盾。如教师提问“谁指的是哪些人”,学生答得五花八门,教师并未给予有效引导。而且问题有点难度,有中年级化的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并不好回答。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5
陈先云:



全国小语会举办观摩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各地语文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也是每个省层层选拔新人、培养语文学科带头的人过程。这一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虽然没有让大家耳目一新的课,但教学的整体水平普遍提高,语文教学正在理性回归常态。值得肯定的是:



1.教学的目标意识、训练意识普遍加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凸显出来。



2.比较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



3.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体现了师生间的良好互动。



4.文本的意识加强。对文本的解读、把握、处理比较到位。



5.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都在力求创新。虽然创新力度不够,但仍在想方设法上出新意。



6.上课老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强。



当然,观摩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让我们去反思。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还存在着老师牵着学生走的痕迹;训练的意识有,但是还缺少训练的方法;重视词句教学,但是形式较单一;阅读教学的年段特点不明显;没有重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来独立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



阅读教学观摩课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也是在所难免的。语文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观摩活动得到全部解决。我们要看到阅读课的进步,看到每一节课的闪光点。我们需要取长补短、兼容并蓄。我们会坦然地面对语文界同仁的批评和帮助,全国小语会的大门时是敞开的,希望大家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整理:张沛审定:陈先云郑宇]



第二会场与会人员:



刘曼华 北京景山学校



盖燕惠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康馨洁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刘东燕 孔雪春耿春龙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尹永宾 姜彦华北京市朝阳区兴隆小学



吴 琳 北京市崇文区教研室



刘天华 北京市宣武区教研室



徐轶 王贺玲 张立霞 熊宁宁 王宁风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胡 晓 郭利萍 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主持人:徐轶



上午会议主题:交流观摩活动的总体印象;讨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作为小语界两年一次的盛会,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已经结束了。举办这个观摩活动的本意不是上几节课,推几个新星,活动的本质应该是推动各地语文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用观摩活动的形式,展示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阶段性的成果,作出一些方向性的引领,也引发一些有价值的讨论,从而为语文教学研究的良性发展把脉。今天请大家来,是观摩活动的自然延续,请大家就观摩活动的总体印象和观摩课的问题畅所欲言。



吴琳:



教学《猴王出世》的老师基本素质没有问题,课堂也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获特等奖呢?不清楚到底说它好,好在哪里;不好,又不好在哪里。



徐轶:



主要原因是略读课上成精读课了。人教网小语论坛上面有对这课的很多讨论,可以参见。该课得了最佳教学设计奖,没有得特等奖,评委和一些听课的老师意见出现分歧。为什么会有这种不一致,这是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看来略读课的教学会成为现阶段小语教研的热点话题。



吴琳:



有老师也觉得大会的组织形式有调整的空间,能否不评奖,而且取消大会之前的预备会,由各省市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准备,诸如不写字课堂要扣分的规定和限制能否取消。会议呈现与常态课不同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很多老师平时上前四十分钟不是这样上的。



徐轶:



各省市都有一两位小语会理事,每次大会的组织形式都是由大家讨论决定的。从以往每一届会议看下来,组织形式是一直在改进的。就目前而言,各省小语会还是希望保留评奖等级这种形式。



吴琳:



写字是否需要全国观摩课上来呈现?观摩大会如此宝贵的时机,应该多就大家可能困惑的问题展开交流。浙江的课上成这样,大家反倒觉得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中可以引出很多思考。如果大家都按一个模式中规中矩地上,讨论价值反而不是很大。



徐轶:



观摩课的事情,按照我的理解,这种形式天生带有负面影响。但还是希望老师可以尝试看淡奖项,看重课例设计和课堂导向,这样我们活动可能会有大的意义。会议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改进,有努力的空间。下一步的网络研讨也是这个意思。我们要通过网络把光盘提供给大家,让大家来讨论。通过类似的途径作对赛课这种形式作一些弥补。关于组织方式的事,我们讨论到这里了。



刘天华:



我想就课说一些自己的想法。《猴王出世》大家反响很大。很多老师说这篇文章在人教版教材中是比较有特点的。它是近代白话,处理的时候要切近孩子的阅读特点,而且要通过这篇文章把孩子领进名著的大门。我个人看这节课时,感受很深。这篇文章孩子读起来有点困难,老师设计很巧妙,利用了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来整理全文让学生理解,感受,非常好;抓的语言点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也不复杂。抓语言点是为感知内容服务的,语言点切近学生理解力很重要。“食草木”等四句话,“夜宿山崖之下”“我进去我进去”等语言表达形式,这些都抓得非常巧妙。作为阅读课的特点,这两点表现很突出。引起争议的地方在于语言点的处理方式。略读课文,要加强整体感知和整体感受。在略读课里,老师也可以重点突出学生的感受。略读也要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发现,在这方面,这节课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整体而言,这节课还是瑕不掩瑜,值得反复咀嚼和欣赏。



吴琳:



这节课是有整体感知的。老师围绕阅读提示,浏览全文,有交流,然后抓住一小段话,让学生感知语言。这样的处理层次感不错。第一个层次轻盈跳跃,第二层有板有眼,第三层非常有古诗文韵味,这些都是由学生自读自悟的。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语言,这样分析课文,能让人感知到语言的魅力。我觉得自己以后读名著,也会去寻找文本经典的有个性表达。这样的地方老师为什么不能讲?讲了才知道好在那里嘛。



刘曼华:



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确实具有导向性。现在课改实验已推进八年了,中间有经验也有问题。总结经验和研究问题一样重要。数学课标几乎是颠覆性的,大的问题都在重新进行调整。但语文课标不是这样的,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目标的设立以及彼此间的融合,综合素质的培养等等,这几个大的问题大家都还是肯定的。但如何贯彻是一个问题。现阶段应该是继承、发展、创新。语文教学改革要有继承,不能割断历史。天津的课语言训练很扎实,教会了孩子知识和方法,这就是继承、发展和创新。应该总结这些教学经验。全国这么多老师在实践,大家的集体智慧在哪里,创新在哪里?我想能够看到有特点的课,有发展的课。我不是评委,所以可以抛开评论性的东西。评课对评委、老师都有很多束缚的。得奖还是不得奖,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老师的创造性。拿出来的课都是大家集体的创意,很可能最后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另外,没有规矩也就没办法评定等级,但评课的条条框框对上课会有限制。全国性的观摩活动这样做也是没办法的。



《猴王出世》确实有很多新意。现在看不到光盘。记得老师有一个读经典应该如何如何的提法,对经典课文,应该引导孩子怎样去读。要让孩子有兴趣,要教会读的方法。从这点来说,这课真的很好。这节课归纳了一些规律,试图解决“如何读经典”,是其意义。名著选作课文,在有一定的深度的同时,也要教会一定的方法,但这不是在上精读课,而是略读课。我不赞成“引导学生寻求文本经典的表达方法”,比较赞成刚才刘天华老师说的要“透过这篇文章把孩子领进名著的大门”。另外,《黄鹤楼送别》也尝试教会方法。教会孩子读书方法很重要。从这点来说,老师的引导是不是太多了点,孩子自己去读是不是少了点。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三个维度目标统一的问题是总结了语文教学很多年的经验才提出来的,这是个方向。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都渗透了这种理念,好的老师能把这三种东西揉在一起,非常和谐地传递给学生。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很欣赏《生命生命》,三个维度融会贯穿得很好。



《黄鹤楼送别》是古诗的学习,它有两个特点:渲染兴趣和在词语和文章上面做充分铺垫,但后来读古诗的时间有点不够。《最后一头战象》是篇长文,两千多字。但这不是问题,学生的阅读量、智力发展,远远超过教材的设定,而且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长的文章。怎样引导孩子读长文章呢?老师是根据文章特点来处理文本的,他以事件为线索来,既有全篇又有重点,长文短教处理得很好。长文短教,也要教给学生读长文章的方法,《美丽的小兴安岭》我觉得不错。从字词句到段落,三年级这样讲是不是过浅、与学段要求不符合呢?我不这样认为。因人教版的三年级教材还有相当的识字任务,而且也是低中衔接的需要。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6
盖燕惠:



《秋天的怀念》在情感的生发方面层层推进。教师优美的语调感染了孩子,新表格简洁明确,我们能看到老师提升的过程。《生命生命》我也很有感触。我很欣赏中国画中留白的构思,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因为留白才能有学生智慧的生成。老师讲得很朴素,讲得话很精心。学生有大段空白来思考,是一种教学智慧。



刘曼华:



学生写了东西来回应,证明他们有所收获。



盖燕惠:



这篇课文放在小学,有一定难度。老师讲课讲得很精。密不透风的课让学生有多大的空间呢?香港老师没有精彩的生成,但是注重学生的发展。课堂可能平淡,但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会越来越高,我们可以从中学着稍微关注学生的生成,把学生推到前面去。



王贺玲:



香港的课特别自然朴实。老师在台下,学生在台上。大陆有些课则相反



盖燕惠:



语文素养不仅包括听说读写,还包括情感审美和文化。我们平时可能会更关注听说读写,但其实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应该有不同的设计。



康馨洁:



两岸四地的课我听过几次,这次又听到了香港的课。我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香港的老师长期这样上下来,孩子肯定有收获。他们以前上过特别精彩的课,如,交谈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在北大附小上的时候效果很好。激发起孩子的兴趣与我们不同。我们更多是导语的激情,对课前知识的调动。用不同的手段让孩子去认识、去学习课文。他们的老师激发兴趣方式不同。比如他们在学生走进文本后,再分组来读,把孩子们总结出来的东西展示给大家,还有这次“猜下面的情节”的老师。另外一点,大陆老师的密度更大,40分钟能给学生多少就全给学生。其实很多时候对学生有的关注太多,有的太少。包括《猴王出世》,孩子听下来,如果大部分孩子都觉得有提高,这节课就有效果,关键是孩子真正的收获。香港老师的课上完,孩子也都懂了。我希望大陆老师也能和香港老师那样真正和孩子去交流。



刘天华:



我同意康老师的意见。我们语文老师上课承载了太多的目标。读写迁移,读写结合,思想的提高等等。但每一个人的阅读体验差异很大,每个人感动的点不同,常态的阅读往往不是这样的。老师应交给孩子常态阅读、高效阅读的方式。香港阅读猜想、阅读概括、复述故事等,看似简单,但特别贴近孩子。这种阅读、表达在孩子生活中是特别常见的。语文学习的渠道是多样的,怎样把孩子的日常交流也纳入到孩子语文学习的正常轨道中来很重要。课上怎样去指导学生?课堂上学的东西怎样在平时自然而然地运用。我们缺少香港老师那样自然无痕。阅读猜想等很适合绘本类图书。不同的风格,目标也可能是不一样。关键是把学生带入阅读的大门。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6


徐轶:



我们的教学,课本毕竟只有那么薄。怎样指导孩子有效开展课外阅读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刘天华:



香港老师也是一节课的功夫,但学生读完了,也读懂了。怎样切近孩子实际,把他们领进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康馨洁:



孩子的表现则是放得开。有的课孩子比较紧张,更多跟着老师走。



盖燕惠:



这次观摩课老师的素质都很高。老师朗诵好,对教材挖掘深。很好处理了预设和生成。



徐轶:



这样一次活动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只能汲取有营养的部分,尽可能改进,也相信会越来越好。老师素质提高很快,这次显得特别明显,比如甘肃老师的表现。



郭利萍:



不能提前见学生,所以课前十分钟更见功力。一会场大陆的课,全都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这个现象也值得思考。课改之初,小组合作的形式非常多,是不是所有的课都不需要这种形式了。



刘天华:



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这次的课更突显工具性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背了四遍,你会觉得怎么背得那么有意义,毫不无聊。甚至包括写字,虽然有时也有打断文章的脉络的感觉。但穿插其中,绝大部分无可厚非。但有的很值得思考、探究,如《最后一头战象》,这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了主要内容和品细节两条线,两条线贯穿始终。阅读课上需要引导学生体会阅读方法,但怎样让方面的悟得和内容理解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让人觉得方法的引导很生硬很概念化呢?这是篇很悲壮的课文,文章情感情很浓烈,但老师的情感怎样自然融进去,而不显得装腔作势呢?有的文章,如《颐和园》,特别适合教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有的文章就适合把阅读方法的东西隐藏在最后。文章在教材中的定位也决定了文章该怎么上。《最后一头战象》在教材中不是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要求体会作者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怎么教,怎么用,很值得讨论。这次很多课例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很突出。方法的东西不是教给学生,而是让他们感受到的。



康馨洁:



我带来一个问题:第一课时应该怎么上,不同年段的课,要处理到什么程度?第二课时到底要上什么?有的老师觉得处理的不到位,有的把第二课时的移到了第一课时。



徐轶:



观摩课上老师会总体考虑这节课怎样出彩、上出特点,所以课就有点像压缩饼干,只把精彩的环节拿出来,我们很难说观摩课的第一课时就是我们日常教学的第一课时。我们只能学老师的设计思路,包括文本的解读,对孩子的引导。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6


刘天华:



观摩活动组织中的细节要求其实也很有导向性。以前的教案第二课时设计特别简单,这次第二课时要做什么是要求能清楚看出来的,这样能促使第一课时更真实更常态。



盖燕惠:



应该把语言训练和文本阅读有机融合起来。有时候在语言文字训练的时候把学生带开了,学生的情感就淡了。



郭利萍:



前四十分钟,我也听到一些困惑,比如该按常态课处理,还是压缩饼干式处理?会后我跟评委交流了一下看法。他们提出另外一个意见,不要把文本目标与课时目标混为一谈。评委评课是按前四十分钟评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样挺好。上海的徐根荣校长认为,目前教学都是一篇课文一节课上完,关键要学习老师对教材如何处理。



刘天华:



人教版教材大部分是主题组元,从不同角度来组织文章的。每篇文章承载着其特定的作用,要求落实的读写重点也不同。扩大阅读面是对的,但其承担的特殊作用如何体现呢?怎样体现这篇文章的价值呢?



吴琳:



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略读课精讲,精读课略讲,老师可以灵活处理,否则不符合课标理念。



徐轶:



老师有没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处理教材,调整教材?



吴琳:



教材只是例子。这种形式什么时候可以这样上,什么时候不可以,其他老师不能回去完全模仿。但《猴王出世》中老师这样处理完全是可以的。



徐轶:



我也在想该课的投票结果。评委里很多是理事、各省教研员,他们可能会更多地思考略读课文教学的导向。



王贺玲:



我个人认为《猴王出世》这节课比较好,以精读为由将它打入冷宫是不合理的,它带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到底是什么关系?略读课究竟要完成什么任务?承担怎样的教材功用?个性的东西如何发掘?光读几遍是没用的,还应该有一些思考。古代白话文小说特点,老师抓得很好。让孩子读、体会,感受语言的美和精炼。课文的两部分也处理很好,一段老师讲,一段学生自己总结,顺理成章地呈现出来的。读古代小说也好,学习这组的经典名著也好,首先要读懂它。读不仅是念出来,还要理解,体会词句。一下子提到表达方式,是不是过高?老师是不是过早提出语言表述方式?是不是拔高了要求?表法方法指的是现代的表达,而不是古代白话文的表达。



徐轶:



该课出彩的地方也很出彩,但前面的教学部分有漏洞,应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来呈现。学生课间确实读了四五遍吗?



刘天华:



主题组元,每篇文章的价值点不同。略读课文必须把点抓得特别准。虽说很困难,但必须实现。



王贺玲:



阅读课特别复杂。香港、台湾地区的教材不同,生字有专门课文解决,阅读就是单纯的阅读。但我们课文糅合在一起。理解内容,思维,情感,价值观,都由阅读课承担。阅读课怎么上得更好,在识字过程中教才能不影响思维的训练。《美丽的小兴安岭》出示的四个字,放入课文中就显得很生硬。当然这堂课也有很多好的地方。对程度差的孩子非常好,对程度高的孩子,还可以有别的方法来呈现。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6
郭利萍: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排略读课和精读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什么时候确定为略读课?老师的处理与教材定位有何不同?



徐轶: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精读、略读、浏览的要求。处理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我们希望在略读课上,孩子更多的是有机会进行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郭利萍:



是不是有两点意图:围绕主题拓展知识面,同时文章又有值得挖掘的教学点?



徐轶:



这个难讲。要根据学段目标来定,如读完文章发表自己的想法。略读在课标里提的高求比较低,如粗知文章大意等。安排略读的原因也是多角度、多侧面,一方面是丰富该单元的内容,另一方面,即使是迁移,迁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很多课密不透风,跟着其他人跑。孩子在课堂上难得说一句完整的话,只是答教师的下半句。孩子很难思考整体的问题,很少自己去概括总结。特别是高年级,应该让孩子自主读。



吴琳:



有一种现象:学生天天研究课文写了什么,但不知道课文怎么写。语文老师天天研究课文怎么教,但不知道教什么。



姜彦华:



关于课文的比较阅读。如学习了《窃读记》之后,再学习《我的长生果》。教学《钓鱼的启示》,我先让学生质疑。学生质疑时也会先看课文的阅读提示,学生的提问与课后提问还是比较吻合的。学生之间的提问比老师的提问,学生更爱回答。《落花生》的教学一上来就问你读懂了什么,没读懂什么,学生抓得很准。所以,我觉得前面那篇课文的学习很重要,要带学生深入学习。后面的文章让学生放手去学,孩子能比较快找到重点。人教版教材,一个单元教下来,第一篇讲好了,后面很好教。



王贺玲:



教材安排的略读课文,提倡精读和略读课文的比较学习。如《长生果》与《窃读记》,在比较中阅读是很好的方式,也是教材的编排意图。如三上和《陶罐和铁罐》与后面的略读课文,也是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刘天华:



不同的两篇文章,一起比较学习,学生收获就很大。如,都写鲁迅,《一面》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不同的人写的,写法很不一样,对比地读效果很好。



下午会议主题: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课例。



《猴王出世》



对于《猴王出世》争议很大,无法调和。两方的观点都很热烈。甚至有极端的看法,认为该课上得比精读还精读。



张立霞:



这堂课就具体教学设计来说,它有特色,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作为古代白话文,有语言自身的特点,老师意识到了,也通过几个点去抓了。老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深入。课的一开始两个问题抓得比较清楚。通过深读和简析,读得多,分析得少。很多地方比较有高度,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来用,有这样的意识。但有的地方抓得太过了。让孩子一遍一遍读那几句话。孩子读出了感觉,照老师的样子来读。有的语言点处理不够准确。“我进去,我进去”,体现的是猴子的语言风格,语速中可以看出猴子的顽劣,而不是孩子说的勇敢。“禽言兽语”孩子说是拟人,老师没有纠正,为的是把自己的课进行下去。还有一个需要探讨的是,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老师做得到位不到位的问题。从全文来看,古代白话文的特点不在于老师抓的那几句对仗工整的句子,而在于其他寻常语言中。老师通过读来让孩子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色,但应该偏向于课文中的平常语言。还有,孩子读了文章,除了那两个问题,还有其他问题,但老师没给孩子太多机会来提。“你读到了怎样的猴王”,孩子主要还是围绕老师提供的问题来思考。把握语言的特点,学的应该是现代白话文,而不是古代白话文,两者之间的过渡还解决不了,就抓住一些语言来体会表达特点,比较难。不如花时间先让孩子体会语言,以后读西游记会有更多的体会。总的来说,上出了特色,但并不那么完美。评委的评判其实很合适。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6
姜馨洁:



老师抓的是兴趣点,而不一定是有代表性的,激发兴趣应该更重要。



张立霞:



我认为第一段抓的比较好,但有虎头蛇尾之感。



盖燕惠:



课文作为古典白话文,且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放在略读课文中。既然作为略读课文,选它的目的不是在语言表达特色上有受益吗?老师抓的东西都是比较对仗的东西,以兴趣点来切入。既然是略读课文,是不是要整个疏通文意,能够对内容有个理解,需要下一番功夫。课有精彩之处,但作为略读课文,应该考虑教材的编排意图,考虑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过去提倡“依纲扣本”,这在任何时候都有现实指导意义。有的学生程度不是特别高,他听完这节课,收获在哪里呢?



张立霞:



在五下古典名著导读单元中,希望孩子读完这篇文章,有兴趣去读《西游记》,去读名著。分析猴王特点,的确是在引导孩子读书,老师带着孩子接着学习,但后面部分老师的指引还是有些偏。



徐轶:



对这节课能引起大家思考就很好,越有争议,就越有收获。



《黄鹤楼送别》



吴琳:



总的感觉,文包诗的样式,让人很舒服。老师的引导启发很细腻,很注重关注学生。“某学生读到最后一句时,读得特别慢。我来学他的样子来读这一句,慢一点,缓一点。”评价很巧妙,是对学生的指导。有的地方不太妥当,男老师上课时应该有阳刚之气。课前十分钟看功力,但老师话多露怯,老师上课风格也有点“油”。引入了其他的送别诗是有必要,但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诗是情诗,不太合适。



徐轶:



关于文包诗,一首古诗,给它限定一种情境,也许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具体情景,语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刘天华:



李白“把你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有很多背景的东西。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不是文包诗能解决的,应该有更多背景性的知识。我如果解读,会从孟浩然的诗歌入手。这篇文章,老师借助文章解决了诗意的问题,文的意境的营造又为诗的意境做好了铺垫。总的来说有点偏移,没体现既像兄弟又像兄长的情谊。这篇文章表达的不仅仅是送别和思念。



王贺玲:



很多地方处理得很巧妙。先读词,而且读词就能读出故事。文包诗设定特定的场景,限制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学习古诗,不提倡文包诗这种呈现的形式。



刘天华:



老师巧妙的地方在于,读词之前,整体感受已经完成了。依依惜别抓住了,再处理两组词。可见必须要定位了情感,才能把词读出情感。



张立霞:



我同意这个看法。关键是程度的问题,是内在的引导。这个老师处理得并不别扭,很合适。



姜馨洁:



老师在上课之前介绍李白和孟浩然的关系,对孩子理解文章的情感还是很有帮助的。



盖燕惠:



老师上课情感很饱满,处理教学资源也很好。老师的点评和引导都很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也有诗的感觉。



《最后一头战象》



刘天华:



我们上过这篇课文,而且以此为基础研究过长文短教的问题。我们上的是第二课时。几个大的板块要是抓住了,处理起来就比较方便。这一点上课老师做得很好。品细节也是长文短教的好方法。既然要品,就要品透了。老师抓了两个点:看到象鞍的时候;重返战场的时候。后者是全文高潮的地方,体现战象豪迈的地方,带着非同一般的情怀死去的,很壮烈,值得细细品。再回到第一课时的问题,如果抓事件,就可以把披象鞍的地方做足了,后面这个部分太重要了。这个地方不处理好,太可惜了,战象的形象没有办法树立起来。老师没有品透,想把两个地方都做了,结果都没做好,学生都浮在表面上。长文短教一定要舍得留,也舍得省,这样才能把文章的价值体现出来。需要之前做做功课,不做功课是体会不到的。我们要把课文放在教材中,放在单元中,看看哪些内容是不得不教的。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7
盖燕惠:



长文短教还是很有效的。四十分钟达到这个目的,还是很不错。老师能抓住两个问题拎起全文,还有多种形式的朗读。



刘天华:



长课文怎么概括也是教学一线最大的问题。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是个重要的问题,该老师抓事件是个很好的办法。《黄鹤楼送别》抓时间、地点、人物,也很好。《送你一束花》,谁送给谁,抓课题,也很好。低年级把握到什么火候,如《陶罐和铁罐》,老师让学生讲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这样要求就挺高的。从低年级渐次培养,要提示一些概括的方法,也可以有一个大致的序,不要一下子就希望学生能够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吴琳:



六年级的学生,课前一定要预习。所以老师上课时让学生先浏览,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这节课还有一点,引用课外资源较多。老师一开始说“作者是沈石溪,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老师还介绍了作者其他的几篇文章。



《秋天的怀念》



刘天华:



老师准备的表格很精心,很巧妙,给人印象太深刻了。说到阅读的方法,与理解相互融通,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典型。虽没说,但事实上就应该这样教。要透过语言去理解和感悟,去发现语言,以及语言背后深层的东西。让学生觉得读书要钻出去,就着文字去感悟。为什么母亲一次又一次提出要去看菊花,这是秋天的怀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课文本身很有哲理性,我们能感受到人生应该是怎样一个绚丽的人生。但是把这篇课文引到这么深的一个层次,教学设计密不透风,相互衔接贯穿也做得很细腻,学生要追着他跑,很辛苦。果子挂得很高,要够得着。有深度的文章的教学,听课的老师觉得特别好,但学生是否上得快快乐乐的,符合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很难说。可能可以考虑让环节再略微宽松点,张弛有度一些。



盖燕惠:



老师对教材的感悟很深,后面一层一层推的处理也可以看出老师的功力。原来的表格有些繁复,修改后的表格简化了很多,是可以把环节处理得宽松一点。



吴琳:



老师对生字的处理非常好。另外,抓住“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在进入情境,体会作者的自责和惭愧,之前的残暴,母亲内心的憔悴等,字字含情。老师的预设不错,老师引领的功夫也很厉害。



盖燕惠:



也有史铁生自身作品的魅力。我们自己去读的时候,也会品出很多东西。有锥心泣血的感觉,这是文字的魅力。文章中,菊花很不一样,这种深沉的悲伤的铺垫有其作用。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9 07:47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吴琳:



教学设计不错。但我在整理实录的时候,也觉得老师的语言不是很好,啰嗦的话比较多。



刘天华:



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巧妙利用文本的特点,很有实效性。这节课上不是整段引用资料,但资料都很有价值。文章分为两部分:叶老改文章和“我”去他家做客,老师利用这种特点把修改病句,修改符号,词语积累的训练与文章结合在一起,很好,一点也不觉得多余,也不影响我们感受叶老的平和与温暖。这节课也给我带来一些思考:这节课的重点情节,“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作者不是说“一张”是用错了,而是语境中用“一幅”更恰当,这不是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准确与否的问题。把文章分两部分的处理很好,但文章本身是两个事件,但不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事件,应该找出之间的联系。第二课时教学时可以分部分去做,但要有延续的脉络,脉没有断。



《月光启蒙》



刘天华:



这节课让我想到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的课上,学生的问题都是课外的,浅层的。但这节课,学生的问题很有深度,有思考的价值。如,“妈妈不识字,为什么是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不长五谷,只长歌谣?”从中可以看出,老师还是很有教学智慧的。课上不可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但可以留待课后或第二课时解决。第一课时教学应该让学生质疑,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虽然没有特别的设计手段,但效果很好,这一点值得思考。



这节课也让我很受启发,即如何处理好词语理解与课文内容理解的关系。词语与课文是有关联的,中间可以互相推知和理解。如“混沌”,同一个词在不同课文中的理解不同,通过后面的“豁然开朗”来理解“混沌”,“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是什么,这样词语与文意就互相融通了。“启蒙”这个词老师联系起来讲,也非常巧妙。这说明孤立地去理解一个词语不是好办法呀。



熊宁宁:



第一课时提出问题“读出课文后能否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点突兀。但整个课听起来非常舒服。课文很美,作者没有逐句分析,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受。



刘天华:



我觉得有点虎头蛇尾。歌谣讲的时间比较多,其实后面谜语和民谣不必都做完,但老师都讲了。课文的核心问题是“不识字的母亲为什么能为我们启蒙?”最后一个段落必须要抓住。老师最后也抓了,但根基不是很牢,张弛度不是特别够。



耿春龙:



听完这些课我们有点含糊,脑子里有很多问号。最大的问号是:以后的课怎么上?感觉这样的课堂,总是想追求本真,上常态精品课。但不知道上课老师是听从背后智囊团的设计才这样上或者是功力不够,上成那样?或者迫于评奖压力,所以呈现成那样?看一节课,怎么看?不过我感觉我们听课时不求划一,不据定规,要多看深层的细节的智慧的东西,还要多结合教材编写意图去看课。



徐轶:



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来交流,老师提了很多问题,包括困惑,这很好,这有助于我们梳理未来前行的方向。有不同看法时候怎么办,针锋相对时如何取舍?我个人特别不建议听权威怎么讲。权威很多,而权威之间意见也不一致,听谁的,不听谁的。这时更需要我们的老师学着自己去思考,保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几年的观摩课也见证了各地尤其西部老师的成长,我相信我们大家在且行且思的过程中,能对小语教学做更多的实事。



[整理:周国华 王宁风 审定:陈先云]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