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出师表》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0:0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出师表》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4分)
(1)崩殂( ) (2)菲薄( ) (3)陟罚臧否( )
(4)费祎( ) (5)斟酌( ) (6)倾颓也 ( )
(7)夙夜( ) (8)咨诹( )
2、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益州疲弊( ) (2)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
(3)俱为一体( ) (4)盖追先帝之殊遇 ( )
(5)不宜偏私( ) (6)此皆良实 ( )
(7)猥自枉屈( ) (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3、默写填空。(8分)
(1)诚宜 , , ,不宜 , , 。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然后实行, ,有所广益。
(4)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
(6)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5分)
(1)理清本文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5分)
(2)请简要概括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5分)
(3)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一下本文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5分)
5、问题探究。(16分)
(1)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其中哪一条建议最重要?为什么?(4分)
(2)课文第一段诸葛亮怎样分析蜀汉形势?他认为当前蜀汉不利因素是什么?有利因素是什么?(4分)
(3)第三段诸葛亮向后主推荐内外可用之人,他的理由是什么?(4分)
(4)第六段作者为什么要叙述自己生平?在叙述生平的过程中,作者强调了什么?(4分)
6、请简要介绍一下诸葛亮的有关情况。(3分)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
(1)中( ) (2)分( )
( ) ( )
(3)为( ) (4)都( )
( ) ( )
2、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晓畅军事 ( ) (2)以塞忠谏之路也 ( )
(3)使内外异法也( ) (4)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5)躬耕于南阳 ( ) (6)苟全性命于乱世 ( )
(7)至于斟酌损益( ) (8)察纳雅言 ( )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然后写出本字,并解释意思。(2分)
(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活用类型及其意思。(2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恢弘志士之气。
5、问题探究。(6分)
(1)你认为本文重点段是哪一自然段?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突出这个重点的?(3分)
(2)本文共九个自然段,几乎每一段作者都提到“先帝”和“陛下”,为什么?(3分)
6、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24分)
(一)(10分)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简要概括两个自然段的意思。(2分)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B、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盖:大概
C、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光:发扬光大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显示,表明
9、选段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避免“内外异法”?为什么要避免内外异法?(2分)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2分)
A、不适合胡乱地看不起别人,说话不恰当。
B、不适合胡乱地看不起别人,说话没有意义。
C、不应该随意地看不起自己,说话没有意义。
D、不应该随意地看不起自己,说话不恰当。
11、下面的叙述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在分析蜀国内外形势时,既指出了面临形势的严峻性,也指出了振兴国家的有利条件。
B、诸葛亮劝勉刘禅要继承先帝的遗志,并提出了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
C、诸葛亮劝勉刘禅的目的在于激励他去完成先帝未完成的统一全国的大业。
D、在劝勉刘禅时,诸葛亮先是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同时提出了谆谆告诫。
(二)(1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臣本布衣( ) (2)遂许先帝以驱驰( )
(3)庶竭驽钝( ) (4)攘除奸凶 ( )
13、选出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遂许先帝以驱驰
B、躬耕于南阳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C、受任于败军之际 吾欲之南海,何如?
D、故五月渡泸 彼竭我盈,故克之。
14、选文着重回顾了哪两件大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诸葛亮出师的目的是什么?(2分)
16、“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请摘录文中的相关句子来形容他当时的处境。(2分)
17、翻译句子。(2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8、请任意写出两件与诸葛亮有关的为了蜀国而竭尽全力的事。(2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0:06:59 | 只看该作者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辨析下列各组形似字,注音组词。(8分)

(1)侍( ) (2)弘( )

峙( ) 弦( )

(3)咨( ) (4)愚( )

咎( ) 寓( )

2、比较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5分)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吴广以为然 ( )

(2)以光先帝遗德 ( ) 以塞忠谏之路也 ( )

(3)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5)以讨贼兴复之效 (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

3、辨析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及意思。(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欲报之于陛下也

(3)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4)愿陛下亲之信之

4、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义和今义。(5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先判断下面文言文句式的类型,然后翻译句子。(2分)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课外拓展阅读。(26分)

(一)陈寿传(节选)(14分)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权威,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已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 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选自《晋书·陈寿传》)

6、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1)陈寿字承祚 ( ) (2)由是屡被谴黜 ( )

(3)撰《蜀相诸葛亮集》( ) (4)可觅千斛米见与( )

7、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师事同郡谯周( ) (2)由是屡被谴黜( )

(3)除佐著作郎 ( ) (4)诸葛瞻又轻寿( )

8、文中“坐是沈滞者累年”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 (2分)

9、原文评价陈寿说“其为时所重如此”的根据是什么?(2分)

10、对陈寿的为人你是持什么样的态度的?(3分)

11、结合一些历史学家的事迹,请你谈一谈你对陈寿给诸葛亮作传一事的看法。(3分)

(二)(12分)

①金银珠玉,世人所甚贵,及遇凶年则不及菽粟,何哉?事有先后,势有缓急也。平时富贵之家,求一珠玉犀象①玩好②器物,至发粟出帛,惟恐其不得,将以充其室夸耀于人以自乐者,皆是也。

②壬辰岁,余在大梁③时,城久被围,公私乏粮,米一升至银二两余,殍死者相望。人视金银如泥土,使用不计。士庶④之家,出其平日珠玉玩好,妆具环佩,锦绣衣衾,日陈于天津桥⑤市中,惟博鬻⑥升合米豆,以救朝夕。尝记余家一毳袍⑦,极致密鲜完,博米八斗,金钗易牛肉一肩,趣⑧售之。以是知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诚知其本也。古人云:“薪如桂,米如珠。”岂虚言哉!

【注】①犀象:指牛角和象牙。②玩好:供玩赏的珍品。③大梁:即开封。④士庶:士大夫和普通民众。⑤天津桥:在大梁城内。⑥鬻:yù,卖。⑦毳(cuì)袍:用鸟兽的细毛制作的衣服。⑧趣:同“促”,意思是赶紧。

1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殍死者相望 ( ) (2)日陈于天津桥市中( )

(3)尝记余家一毳袍( ) (4)岂虚言哉 ( )

1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或用法)及意思:(2分)

(1)世人所甚贵 ( )( )

(2)日陈于天津桥市中 ( )( )

14、辨析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的不同:(4分)

(1)将以充其室夸耀于人( ) 以救朝夕 ( )

(2)金钗易牛肉一肩 ( ) 此易耳 ( )

(3)及遇凶年则不及菽粟( )( )

(4)米一升至银二两余 ( ) 尝记余家一毳袍(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金银珠玉,世人所甚贵,及遇凶年则不及菽粟,何哉?

(2)以是知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诚知其本也。

1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要说明的道理。(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0:07:04 | 只看该作者

A 基础储备卷

1、(1)cú(2)fěi(3)zhì(4)yī(5)zhuó(6)tuí(7)sù(8)zōu 2、(1)指民力困乏(2)奋不顾身(3)一个整体(4)优待,厚遇(5)出于私情,偏袒一方(6)善良诚实(7)屈身俯就(8)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3、略(参见课文) 4、(1)第一部分(1—5段):谈治国的大计。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第二部分(6—7段):表述心志,先回顾自己辅佐先帝的战斗经历,后表达伐魏兴汉的决心。第三部分(8—9段):归纳主旨。明确指出出征者、留守者的职责,并突出了对后主本人的劝谏。(2)本文以十分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3)本文以议论为主,兼有叙事、抒情。因为本文是奏章,内容是陈述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以议论为主。而作者为了使刘禅知道开创基业的艰难,激励他以先帝为榜样在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与追随先帝的原因和以身相许的经过。同时,作者在议论和叙述中处处流露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表中的抒情和叙事的成分都是因“议”而发,同时又转过来加重了“议”的分量,有极强的说服力。5、(1)共三条,一是广开言路,二是赏罚分明,三是亲贤远佞,其中第三条最重要,因为不能做到第三点,那么一二两点根本就不可能实行。(2)他从蜀汉面临的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不利因素是“先帝崩殂,创业未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有利因素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等。(3)对内者“皆良实,志虑忠纯,先帝简拔”对外者“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先帝议之能,众议举为督”。(4)叙述生平是为了表示自己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强调自己出身卑微,突出先帝用人之明。6、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东汉末年,各地豪强纷起,战乱频繁,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但仍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出山为刘备效力。他向刘备想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方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吴抗魏,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有名的隆中对,从此,他成了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他任丞相。刘备死后,他一如既往,尽忠蜀汉,辅助后主刘禅,先后五次出兵伐魏,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统一大业,公元234年,病死五丈原,蜀汉自此每况愈下,公元263年终于为魏所灭。

B 综合提升卷

1、(1)zhōng,中国;zhòng,相中(2)fēn,分数;fèn,分外(3)wéi,作为;wèi,为了(4)dū,首都;dōu,都是 2、(1)通晓熟悉(2)忠心地进行规劝(3)内宫和外俯刑赏之法不同。(4)衰败,覆没(5)亲自耕种(6)苟且保全(7)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8)采纳正确的言论 3、(1)阙,同“缺”,过失,缺点(2)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4、(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发扬光大。5、(1)第五自然段,用对比方法突出要表达的意思,以期引起刘禅的高度重视。(2)反复提到先帝,是为了表明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报先帝的知遇之恩,也表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按先帝要求在做,以避朝内小人的议论,反复提到陛下,是表示对蜀汉的一片忠心。6、(1)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2)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4)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7、①论述当时的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②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8、B 9、凡事付有司论刑赏;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因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0、D 11、B(因为亲贤远佞的建议是在第五段提出的)12、(1)平民(2)奔走效劳(3)谦辞,比喻低下的才能(4)排除,铲除 13、D 14、三顾茅庐和临终托孤;知恩图报(受恩感激) 15、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7、(1)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2)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18、舌战群儒、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东和孙吴、病死五丈原等。(任意写出两个即可)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1、(1)fú,服侍;zhì,对峙(2)hóng,弘扬;xián,琴弦(3)zī,咨文;jiù,归咎(4)yú,愚蠢;yù,寓言 2、(1)然而;对,正确(2)用来,表目的;以致,表结果(3)对;到(4)充足;值得(5)功效;任务 3、(1)助词,的(2)代词,代指先帝的“殊遇”(3)代词,代指“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4)代词,代指“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4、(1)古义:扩大;今义:营业部门开业(2))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憎恨(3)古义:出身低微卑陋;今义:语言行为无耻(4)古义:因感动而激励;今义:有恩于己而感动(5)古义:流泪;今义:“涕”指鼻涕 5、(1)者……也,表原因判断。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2)倒装句,“是以”应是“以是”,“因为这个”的意思。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6、(1)zuò(2)chū(3)zhuàn(4)hú 7、(1)拜……为师(2)罢免,排挤(3)授职(4)轻视,看不起 8、“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乡党以为贬议”9、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已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10、开放性题,持肯定、否定态度均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肯定:他才华出众善于叙事,有良史之才。他面对专权的宦官,不曲意逢迎,清高正直;不肯为丁仪、丁有作传,仅是传闻,不可作为事实;对诸葛亮的评点可能是观点不同,不能算是故意贬低。否定:他多根据个人好恶处世为人。他善写史书,其实有才华,但为个人立传时索要报酬,过于贪小便宜;因为两代人与诸葛亮父子有仇怨纠葛,就在史书中贬低对方,行为很不光彩。11、答案不统一,只要言之有据即可。如:历史学家应该尊重史实,不能因为个人恩怨、个人得失而歪曲事实。司马迁尊重事实,敢于为李陵辩护,不因汉武帝加害自己而抹杀他的历史功绩;陈寿给诸葛亮作传时,掺杂一定私心,是错误的。12、(1)饿死的人(2)陈列、摆放(3)曾经(4)难道13、(1)形容词作动词;认为……贵,看重 (2)名词作状语,每日。14、(1)用来;而(来)(2)换取;容易(3)等到,到了;比得上(4)多,多余,剩余;我 15、(1)金银珠玉是世人十分看重的东西,但到了荒年却不及豆谷粮食。(2)因此明白圣明的君主看重五谷而看轻金玉。确实是懂得重农为立国之本。16、告诫统治者和世人重农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3: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