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短文两篇》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2-12 15:45
标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短文两篇》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短文两篇》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1.给下列 加点的字注音。(10分)
费祎( ) 窥视( ) 闼( ) 挑剔( ) 憩( )于此
2.解释下列 加点字 词的含义。(18分)
(1)上倚河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闼霞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坐窥井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娠于磊石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如艇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19分)
(1)《黄鹤楼》中描写站在楼上观赏到的壮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于园》中写“以空奇”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鹤楼》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代人,文章选自《_______》。
(4)《于园》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历史时期)的家,著有《_____________》等。
(5)“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人四友”是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7)“花中四君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翻译:为何一定要到濑乡的九根柱子,东阳的八咏楼,才可以观赏到应时的景物,遇会到神仙呢!
B.非显者利,则门钥不得出。
翻译:不是有地位的人去刺探,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C.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翻译:由于坡上栽种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D.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穷。
翻译: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2-12 15:45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费祎( ) 憩( ) 闼( ) 窥( ) 濑乡九柱( )
2.解释加点字词。(8分)
州城西南隅( ) 上倚河汉( )( )
遂以名楼( ) 高标 ( )
坐窥井邑( )( ) 四闼霞敞( )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4.找出文中介绍黄鹤楼命名由来的句子。(3分)
5.描写黄鹤楼外貌的语句有哪些?(3分)
6.本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请你回忆一下,再写一首关于黄鹤楼的诗句。(3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6分)
富人于五所园也( ) 非显者刺( )
缘坡植牡丹( ) 颓然碧穷( )
俱以假山显( ) 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6分)
①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②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10.作者写“磊石”抓住了“奇”的特点,请你说说“奇”在何处?(5分)
11.选文运用了空间的说明顺序,请你从文中找出标志顺序的词语。(4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2-12 15:45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刘禹锡的陋室
刘禹锡的陋室,坐落在安徽和县城内东北方向,以它为中心建成的公园面积约有百亩。这个新辟的公园,早在1000多年前曾是唐代和州刺史刘禹锡居室的所在地。据《和州志》载:明正德年间,州守黄公标和渭南薛祖学等先后在“陋室”的旧址上,修建了亭、楼、轩、池。清乾隆年间,知州宋思仁重建成一所小巧的园林。民国初年又一次修建,并由岭南金保福补书《陋室铭》碑。
今日的陋室公园仍然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建筑格局。既具有北方建筑浑厚的气魄,又兼有南方建筑秀丽的风格。
一走进陋室大街,放眼就能看到一堵长达300多米的青瓦披檐、空花漏窗的古式围墙,幽谧地关着一片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
我们走进公园大门,脚踏小巧院落,便是一道形似月牙的池沼。碧波粼粼的水面,明光如镜,清澈见底;杨柳盈岸,风光旖旎。这就是明代正德年间的遗迹“半月池”。池上架着一座造型古朴的拱桥,名叫“履仙桥”。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约600多米的环池路。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面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感念不忘。
沿环山路拾级而上,可见花木扶疏的小仙山,绿阴匝地,老树参天。这里的西山顶,有一连环古亭,名曰“江山一览亭”。亭边有一块飞来石,上书“览胜”。亭下有一条崎岖的石径,贯通着人工制成的仙人洞,洞长20多米。石洞北坡的峭壁上,刻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八个大字,形神颇近苏体。此山虽然不大,但亭、洞、摩崖互为生辉。举目东眺,是一片幽篁竹园;北眺,可见圆门庭,上书“万花谷”。
顺着东边山头攀藤而下,有一座扇形马头墙小庭院,簇拥着三幢九间清代建筑古屋,它就是名扬中外、属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刘禹锡陋室。这里松竹滴翠,绿草如茵,名人墨宝,历代遗物,触目皆是。内有陋室铭文碑石一座,仿柳字体,树立碑亭之中。
此行一游,览胜全景,目视绮丽,何其快哉!
1.从选文第二段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陋室公园的特点:_______、_______。(5分)
2.从文中找出表现游踪和方位的词语,并说说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陋室的。(5分)
3.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文中多用概数,例如:“300多米”、“600多米”、“20多米”等,其中的“多”能否去掉,为什么?(5分)
5.文章构思巧妙,处处以《陋室铭》的意境,来突出陋室公园的景物特征,请你说说文中所表现的景物的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10分)
6.本文的语言比较生动。请你找出2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加以品析。(20分)
A 基础储备卷
1.yī;kuī;tà;tì;qì 2.(1)银河;(2)门;(3)城乡;(4)水边停船之处;(5)妊娠,孕育;(6)小船;(5)笔墨纸砚;(6)琴棋书画;(7)梅兰竹菊
3.略 4. D(A中的“柱”应译为“屋宇”;B中的“刺”应译为“投名帖”;C中的“缘”应译为“沿着”“顺着”)
B 综合提升卷
1.yī;qì;tà;kuī;lài 2.角落;靠着;银河;命名;高耸的样子;看;城乡 ;门 3.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4.《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5.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6.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7.唐代崔颢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园:建筑园子;刺:投名帖;缘:沿着、顺着;颓然:舒坦;显:显扬、有名声;男女:诞生 9.①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②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10.奇在:实、空、幽阴深邃 11.前堂、后厅、卧房槛外、再后一水阁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1.浑厚 秀丽 2.游踪:一走进、走进、沿环山路拾级而上、顺着 方位词:陋室 大街、半月池、小仙山、刘禹锡陋室 文章采用由外到内,基点辐射的说明顺序。 3.列数字 例句(略) 4.不能,这里的概数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因为作者没有准确的数字或科学的依据,只能用概数,如改为确数则不符合事实。 5.幽谧 6.略
作者:
、天上一个人___
时间:
2013-4-13 19:02
谢谢,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