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三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18
标题:
初三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
第一课、俄国向何处去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要点、实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导学重难点 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导学设计意图 1、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 2、学生自学,了解课文的大意 3、分子目对课文内容进行导学 4、通过对本文的学习,知道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与我国制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和图片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个性化设计一、
导入新课: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导入新课的学习。简介单元内容,板书课题:俄国向何处去 二、布置学生自学,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一)“二月革命” 1、革命前的形势分析革命前俄国的形式 2、二月革命什么是二月革命? 3、二月革命后的形势是怎样的? (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1、 十月革命的经过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三)“退一步、进两步” 1、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 2、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回顾加速一战束的事件,
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弄清本科的主要内容。 弄清二月革命的具体情况: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回答:二月革命后,在俄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一个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占领了战略要点,攻克了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认真看书,根据教材提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依据小字注解讨论、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回答。 谈谈学习后的感想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18
第二课、苏联的崛起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苏联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认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等问题。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和实施;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严重问题;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过程与方法 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培养学生运用共性与个性、原因与结果、发展与联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分析和评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关系原理,阐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导学重难点 重点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导学设计意图 1、由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学,了解课文的大意。 3、了解苏联建设的理想与取得的成就。 4、正确、全面的认识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利弊。 5、指导学生结合本国的国情谈谈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教具准备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大林照片;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关的图片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由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导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苏联的崛起 二、布置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一)理想与成就 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苏联主要制定了哪些政策? 2、请同学们读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同时,苏联还形成了什么体制? 2、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格式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3、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作为难点知道学生理解分析) 四、拓展训练: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影响?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回顾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看教材回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 看图,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结合教材回答: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学生看教材回答表现,并分析出特点:高度集中。 在老师指导下,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回答。中国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打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烙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才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完成作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18
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美、英、法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和矛盾;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影响。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随着各国实力的发展变化,战胜国之间、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
导学重难点 重点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难点 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导学设计意图 1、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3、指导理解记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具准备 世界地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 布置学生字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 (一)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的召开简介会议召开前的状况。 2、《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经过长时期激烈的争吵,1919年6月28日,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强调: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二)华盛顿会议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简介背景 2、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签订了《九国公约》。公约在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实际上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进入新课的学习。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依据小字内容,说出各国的参会目的 学生阅读、讨论教材内容,然后归纳《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看书,弄清什么是凡尔赛体系。 了解背景,记住时间、地点和操纵国。 正确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由于这一体系并没有解决列强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矛盾。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必然导致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新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而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19
第四课、“大危机”与“新政”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认识和理解美国悲剧的所在。 主备人 姚银华 辅备人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讲,都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懂得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的尖锐化。
导学重难点 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难点 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导学设计意图 1、由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学,了解课文大意。 3、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了解它的特点,认识它的影响。 4、客观公正的评价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教具准备 与本课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由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安排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新课(一)《美国的悲剧》 如何理解《美国的悲剧》这部作品?(强调作品的作者和地位。) (二)“黑色星期四”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2、这次危机从哪个国家开始?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这次危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三)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当选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其内容有几个方面? 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四、拓展训练: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罗斯福新政?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听老师介绍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知道的同学自己说说情况,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结合第一目的内容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相关的问题。 指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公正的评价罗斯福新政。 完成作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19
第六课、邪恶的轴心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法西斯暴行,认识什么叫邪恶的轴心。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及制造“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迫害犹太人的情况;了解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西方大国对意大利入侵埃的态度;了解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的灾难;了解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内因、外因的相互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注意世界历史的前后联系及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比较,培养学生纵向和横向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和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国家的斗争体现了它们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精神,这些斗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侵略推行的绥靖政策,使学生认识:这一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导学重难点 重点 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 难点 绥靖政策。
导学设计意图 1、由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法西斯的暴行。 3、结合法西斯的暴行看大国的绥靖政策。 4、指导学生分析绥靖政策可能会引发的后果。教具准备 法西斯暴行的图片和相关的文字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有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引出新课的学习。 二、布置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新课(一)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 1、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有哪些? 2、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标志和影响。 3、德国法西斯专政实行了哪些内外政策?(二)非洲之角的战火 1、这是意大利第二次侵略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为何总和埃塞俄比亚过不去? 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败的原因何在? 3、究竟什么是“绥靖政策”?主要推行者是谁?如何推行的?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呢?(三)愤怒的“格尔尼卡” 1、西班牙内战是怎样发生的?结果怎样? 2、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的原因是什么? 3、当德、意法西斯侵入西班牙后,西班牙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在对待德、意法西斯人侵西班牙的问题上,英、法等西方大国吃怎样的态度? 5、《格尔尼卡》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四)“死亡工厂” 1、指导学生回忆日本的侵华暴行。 2、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提示:1936年和1937年;两个协定:德意协定和《**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回顾美国是通过什么办法来摆脱经济危机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快速阅读教材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看图,结合老师的点拨,认识埃塞俄比亚在地理上的重要。分组讨论这一问题,然后得出结论。 阅读教材注释和小字部分了解回答。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阅读小字、插图,感受德意法西斯造成的痛苦和灾难,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操 回忆看过的影片、图书,控诉日本侵华过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谈谈感想 完成作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19
第七课、疯狂的战车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一步一步扩大的过程。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扩大的过程;慕尼黑阴谋和英法的“静坐战争”绥靖政策;德国突袭波兰、德军西线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概括,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后果;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不断扩大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它的扩大在客观上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导学重难点 重点 慕尼黑阴谋;苏德战争爆发 难点 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
导学设计意图 1、由法西斯的暴行和大国的绥靖政策导入新课的学习。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3、分析大战爆发的原因,看清大国自保的丑恶嘴脸。 4、弄清大战逐步扩大的过程。教具准备 影片《珍珠港》片段,相关的图片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由法西斯的暴行和大国的绥靖政策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布置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一)和平到来了吗? 1、简介德国违背规定的一系列做法和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2、英、法两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本无利害冲突,况且法国还是捷的同盟国,它们为什么与意大利一起支持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呢? 3、《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二)突袭波兰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英法宣而不战的奇怪现象为什么会出现? 2、二战全面爆发后西欧的战争状况是怎样的? 3、法国投降和英国遭受沉重打击说明什么问题? (三)“巴巴罗萨”计划 1、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2、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四)“虎!虎!虎!” 1、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2、美国对待战争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3、二战扩大到什么程度?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回顾法西斯的暴行和大国对暴行的态度,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结合老师的介绍,阅读第一目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细读课文,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结合地图,简述战争初期西欧的战况。 结合所学知识认识绥靖政策的害人害己的结局。 看教材,说说当时的情况和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看片段,了解轰炸的情况。 思考并回答。 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完成作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20
第八课、正义的胜利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德国投降;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雅尔塔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及苏德战场的胜利,英美开辟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导学重难点 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导学设计意图 1、由二战的逐步扩大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3、理解合作在重大事件上的重要作用。 4、掌握有转折意义的几次重大的战役,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 5、了解几次会议和各个法西斯国家投降的史实。 6对学生进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教育。教具准备 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由二战一步一步扩大的史实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布置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一)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2、该组织的建立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大战的转折 1、哪些战役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 2、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给学生分析斯大林格勒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三)“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1、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人物、决议、作用。(与战后的世界格局结合起来讲解) 3、德日法西斯的投降 4、二战给人类带来了那些影响? 四、拓展训练: 1、与一战相比,二战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2、二战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回顾二战时怎样一步一步扩大的,哪些大国相继被卷入了战争,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和教材第一目的内容,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教材内容,融入自己的观点,回答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裂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雅尔塔会议的重要性。 从灾难和推动科技的发展等方面理解二战的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谈谈感想 完成作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21
第十课、“冷战”与“热战”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铁幕”演说和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史实。通过阅读“每课一得”,掌握世界格局的概念培养分析和理解能力。通过比较北约和华约,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幕”演说主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知识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分析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两极格局的形成,初步认识“冷战”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世界和平的可贵。
导学重难点 重点 冷战”政策的表现 难点 “冷战”政策的实质及世界格局的变化导学设计意图 由二战导入,学生自主看书,小组讨论与教师分析结合来学习新课,最后引导学生反思。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复习导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课题。 二、设计问题:归纳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规模?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他战争的学习你认为战争应具备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方式?总结:以上是我们认识的流血、流汗又流泪的战争,然而还有一种战争,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战争,它是一种特殊的阵营对抗形式,这种对抗形式亘古未有,那是什么样的战争呢?
三、进行新课:“冷战”与“热战” (一)、“冷战”政策: 1、 背景:(1)美苏矛盾的初步体现(雅尔塔会议) 分析课题“冷战”概念理解分析举例说明“热战”理解自由回答交流分析 补充详解有“冷战”就有“热战”谁能解释一下?补充、明确概念启发引导启发分析,适当补充雅尔塔美苏矛盾初显(2)战后美国的形势: 2、表现(1)序幕:“铁幕”演说(2) 开始标志:(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1947年2、 发展:(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年军事政治集团 3、冷战的结束:1991年(二)局部“热战” 四、加强理解认识阅读、交流、归纳读图,对比分析形势阅读华约组织的建立及目的双方对抗的内容、特点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五、学 习总 结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1、回忆二战内容,表格归纳(从持续的时间、参战国、参战人口、作战区面积、动员武装力量等)自由回答, 各抒己见回答。 2、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3、看书,思考并回答什么是“冷战”? 4、自主阅读课文,思考: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讨论分析。 5、小组讨论分析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6、自学局部热战部分,了解相关内容。 7、指导学生反思,认识世界和平的可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21
第十一课、梦幻超级大国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战后美国发展状况及原因;知道爵士乐、好莱坞电影业是现代世界音乐和电影业的典型代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美国发展状况、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是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导学重难点 重点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原因、特点。 难点 能否从课本中的两张表格中获得较多的有效信息,并尝试分析原因。
导学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学生自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然后指出: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二战后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国际关系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结构。其中,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普遍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了解一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国家——美国。二、学生自主阅读。
三、讲授新课:(一)经济“巨无霸” 1.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提问: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强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提问:这一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什么?(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始终是经济、政治实力最强的国家。依靠这种特殊地位和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到处干预别国内政,并妄图“主持”国际事务,肆意践踏联合国宪章中的基本原则,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二)“世界警察” (学生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充分认识美国的称霸野心)(三)从爵士乐到摇滚(四)好莱坞四、本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1、 学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 2、学生迅速阅读全课内容。 3、思考然后回答问题: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5、学生自学“世界警察”部分,并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充分认识美国的称霸野心)。 6、自主看书,了解爵士乐、摇滚及好莱坞。 7、巩固记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21
第十二课、苏东的艰难探索
导学内容 大课题 两极下的竞争 课型 学时 共 5 学时 本节内容 苏东的艰难探索 第 3 学时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并尝试对其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知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进行改革,匈牙利改革一度成效显著。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分析能力和以史鉴今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对比教学法。尝试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同时期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改革进行一些比较,以有助于思考苏东改革存在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懂得社会主义发展、改革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挫折,只有实事求是、坚定不移,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导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改革,并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吸取经验和教训;明白实施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必然道路,改革必须实事求是、持之以恒。 难点 能够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做出客观的评价,认识到改革需要实事求是的必要性。
导学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自主阅读——问题讨论——知识巩固教具准备 有关同时期中国的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并思考: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哪个国家?(生回答后明确)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和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诞生了一些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你们能说出这些国家的名称吗?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需要探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道路,那么,这些苏**会主义国家探索发展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吗?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和困难?(出示课题,引入新课)(二)学生自主阅读。
(三)学习新课 一、 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 1、阅读指导 师:本目标题是“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小修小补”指什么?“小修小补”的背景如何?“小修小补”的内容有哪些?“小修小补”的结果怎样?你如何评价这种“小修小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讲解明确。 2.解释“苏东”的含义。 3.指导学生把握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标准:是否符合时代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符合民意民望;是否造福民众,惠及国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等等。二、“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教师提问,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四)联系比较拓展 1、请结合匈牙利改革的有关知识,联系我国的改革事业,谈谈我们从中可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2.为什么苏联的改革成效不大而匈牙利的改革成效比较显著?学生思考、表达后教师点拨:(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 回顾学过的知识回答老师的提问。 2、自主阅读全课内容。 3、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第一目,思考、整理赫鲁晓夫改革的有关内容,将整理的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 4、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阅读本目内容,思考、归纳、整理相关问题。 5、思考回答问题。 6、巩固记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22
第十三课、挑战两极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欧盟的形成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识图能力。简述日本在战后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了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以后在政治上的要求和表现。
过程与方法 运用表格归纳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直观地表现基础知识。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对比性的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当今社会,发展是主流之一,我国应当继续保持既定方针,把发展作为工作重心。
导学重难点 重点 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的形成过程及日本和西欧快速崛起的道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借鉴作用。 难点 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导学设计意图 自主阅读——表格归纳分析、讨论——巩固小结教具准备 《欧盟成员国示意图》图片。
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欧盟成员国示意图》图片,激发兴趣,了解西欧。自然地理概念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摩纳哥。国际政治概念上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二、新课学习: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了解欧联合的背景、目的,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形成过程:指导学生自己用表格的形式归纳欧走向联合的各阶段,直观地表现基本知识,出示1991年底《欧洲联盟条约》主要内容的资料让学生知道1993年,欧盟成立。想一想:如果你是欧盟主席你在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会注意做好哪些事情?教师补充出示《欧盟成员国示意图》,结合教材,学生思考:到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多少个?欧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出示《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组织讨论: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探究知识的能力。启发学生,结合我国的国情。引导学生看书:用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在政治上产生的要求及表现三、组织讨论:日本和西欧这两个新的力量中心的崛起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四、教师小节:五、巩固练习:1、课课练 2、说一说欧联盟成立的经过 1、观察示意图:知道自然地理概念包括5个国家;国际政治概念有24个国家 2、自主阅读 3、说出其目的是为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4、加深对欧盟的印象 5、学生整理欧走向联合的各阶段图表看书找出这三个组织在示意图上将这6个国家用笔标出来知道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 6、看书归纳欧共体作用阅书回答:25个;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等 7、观看图表,直观感觉归纳出五点因素: 8、分组讨论日本崛起的因素。 9、巩固练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22
第十四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进行的斗争。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印巴分治方案》和克什米尔问题,知道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了解印度民族振兴的概况。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概况,说出“非洲独立年”的由来以及各国独立后在发展社会经济道路上的探索。简述古巴独立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战前后地图的对比分析,了解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概况,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列表归纳亚非拉代表国家在争取国家独立、捍卫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懈努力的史实,提高归纳和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认识亚非拉各国在独立后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是摆脱殖民统治,真正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导学重难点 重点 印度独立运动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实。 难点 《印度独立法案》的实质和克什米尔问题的因果关系。导学设计意图 利用地图,通过阅读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转入新课 (二)问题导学,学习新课一、翱翔的“蓝孔雀”(板书) 1.提问:“蓝孔雀”指什么? 2.指导学生看《二战后初期亚洲国家独立形势图》。 3.提问:在这些独立的国家中,印度是英国在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那么英国为什么同意印度独立?难道它就心甘情愿地放弃这颗宝石吗?教师注意学生是否涉及到印度独立的背景、经过、发展、成就等几个方面。学生阅读思考归纳后,师生共同探讨以上问题。师补充:尼赫鲁家族在印度政坛执政的37年,为印度的国力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时间里,这只翱翔的“蓝孔雀”在经济、科技等方面蓬勃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亚洲各国的独立运动彻底摧毁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那么非洲各国的独立情况又是如何呢?二、“黑暗大陆”现曙光(板书)问:“黑暗大陆”说明了什么?(出示《二战后非洲国家独立进程图》)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历史地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北非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 2.按独立的先后顺序报出北非独立的国家。 3.第一个在黑非洲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 4.按顺序报出黑非洲先后独立的国家。 5.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有什么意义? 6.按地理方位看,非洲独立运动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按以下线索归纳整理非洲独立运动的进程。 (三)课堂小结。 1、 回顾二战的相关知识。 2、 学生结合第一目小字内容在图上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走上独立的大批亚洲国家。 3、 阅读本目,并整理学习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将遇到的问题首先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留下来提问。 4、 自主阅读,了解独立后的印度所取得的成就。 5、仔细阅读历史地图并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6、完成相关练习,巩固记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22
第十六课、告别“雅尔塔”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和探索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分析与思辨的能力。通过比较苏联与独联体的不同之处,提高从历史文件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苏联解体过程的分析,学会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格局的不同,引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思考,学会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结合当今的世界形势,认识世界格局的变化对各个国家发展造成的影响。
导学重难点 重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的过程。 难点 苏联解体的原因。导学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领,问题探讨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 导入新课二、新课探究(一)戈尔巴乔夫改革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时,苏联在经济、政治领域问题成堆,可以说他是在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时刻上台执政的,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呢?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提问: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苏联人民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有什么不同? 3.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哪些经验教训?师总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沉思、去探讨的地方。由于改革的失败,使得苏共的威信和影响力急剧下降,一些高级领导人宣布退党,反对党派纷纷成立。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1991年,强大的苏联解体。(二)苏联解体在指导学生列出解体进程的基础上分析“八一九事件”的实质。《阿拉木图宣言》的主要内容。补充: 1.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2.苏联解体对世界造成哪些影响?师总结:由于苏联长期社会动荡,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989年的下半年起,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发生了重大变化。三、 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 1、 自主阅读全课内容。 2、 看书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经济政治情况,然后介绍。 3、 讲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情况。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5、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苏东剧变”一目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列出苏联解体的进程表。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好。 6、分组讨论:为什么说独联体不是一个国家? 7、说说苏联的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23
第十七课、干戈不息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东战争的原因和中东和平的进程。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介入的三次地区性战争。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某一大国为所欲为、主宰世界建立单极霸权的企图已难以得逞了。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中东和平进程的资料,试分析中东战争的根源。收集有关科索沃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的背景材料。讨论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区性战争和恐怖主义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巨大威胁,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导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中东战争的原因和中东和平进程,知道科索沃战争。 难点 恐怖主义和地区性战争对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威胁。
导学设计意图 探讨(讨论)式。教师提供部分材料和学生收集材料,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讨学习。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由当今的中东局势导入。二、安排学生自主阅读。三、新课学习(一)和平路漫漫中东的和平问题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了,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发生了很多次战争,请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简要地说说历次中东战争的情况。 1、五次中东战争。那么,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呢? 2、中东战争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归纳后小结。中东地区的动荡,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世界各国都希望消除中东地区的不稳定。今天在国际力量的推动下,中东和平出现了一些曙光。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有哪些事件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呢? 3.中东和平进程的现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后归纳。(二)海湾战争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看到的材料,阅读教材“海湾战争”的内容,想一想,海湾危机的实质是什么?(三)“非接触性战争” 1、科索沃战争的特点:大规模空袭。 2.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归纳。美国在战争开始两个多月后为什么停止了对南联盟的轰炸? 3.科索沃战争的影响。(四)伊拉克战争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恐怖主义活动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威胁。四、小结: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不仅威胁着其他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我国也有着同样的威胁。五、课堂练习 1、让学生说说自己从电视上了解的中东局势。 2、自主阅读全课内容。 3、结合自己所搜集的材料简要说说历次中东战争。 4、分析中东动荡不安的原因。 5、了解中东和平进程的现状。 6、了解海湾危机的实质。 7、看书,思考:这一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战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爆发科索沃战争?从这一场战争中,我们有什么启示? 8、谈谈恐怖主义活动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威胁。 9、巩固练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23
第十九课、机遇与挑战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向,培养对历史问题归纳与整理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即有机遇又有挑战,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世界各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理解联合国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报刊杂志、看电视感知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分组讨论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设想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学生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趋势,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从而明确要适应未来社会,必须掌握过硬的知识本领这一道理。
导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 难点 如何结合现实、结合国情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及如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导学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联系现实生活,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如“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等。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阅读全课。 三、新课学习 (一) “走向全球化” 1、组织学生讨论 2、经济全球化趋势定义?。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不断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利也有弊。 (二) “应对全球性挑战” 学生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整理。 (三) “日不落的联合国”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有关联合国的知识点,简单了解。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请你做一个社会调查,问一问你的父母、亲戚、邻居或者其他人,想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回顾第三次科技革命、冷战后的国际局势。 2、自主阅读全课内容,整体感知。 3、阅读教材,讨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利弊?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4、讨论:“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哪些共同问题?如何积极应战? 5、阅读教材,了解有关联合国的知识。 6、做一个社会调查,问一问你的父母、亲戚、邻居或者其他人,想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2-4 22:23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0课举办“时事溯源”专栏
——学习与探究之四
学情分析
1.从心理发展特征来看,初三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其思维发展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而后者则逐步占主要地位。这时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初三学生已经能够进行符合逻辑要求的判断推理和论证,并且有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他们喜欢怀疑和争论,不轻信别人的结论,开始从自己的角度独立地看世界。
2.从知识积累来看,通过这半年的学习,学生对近现代国际关系已经有了基本了解;对各大国关系,国际格局,国家战略与恐怖主义的滋生,种族、民族冲突,宗教等问题有了深入探究的强烈愿望。青年学生关心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动向,渴望了解当前局势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从已有经验水平来看,经过三年的学习与探究,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学习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分工合作、搜集整理等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了解“9•11事件”的根源、在本世纪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未来世界发展的影响,探究恐怖主义的根源和危害。
2.在收集、分析相关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书面的、历史的语言表述成文。并通过此过程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历史的眼光透视现实问题,理解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道理。
3.通过充分准备,以“时事调查”的形式,师生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恐怖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培养现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养成关注国际、国内时事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形式。
2.设计本次活动说明,详细阐述活动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