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家教读本: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08
标题:
家教读本: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本书鼓励天下的家长们从平凡的家庭中培养不平凡的孩子,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手段。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08
泥土从未有惊天动地的表现,但它却是生命的基础。平凡是一种心态,它以谦逊的姿态,包容着生命的种种奇迹,无论绚烂还是朴素,都在泥土般的平凡中汲取营养,获得成长的动力。平凡的孩子是值得珍惜的。花儿未曾开放的时候,他们都很朴素,而那些枝叶异常华丽的植物,往往开不出美丽的花朵,结不出丰硕的果实。平凡不等于平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人生犹如马拉松,刚上路的孩子,你跑得不算最快,但谁敢说你不行?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09
“赢”这个词,看起来喜气洋洋,霸气十足,但实质上非常残酷。有“赢”就有“输”,赢不是单方面的状态,而是对立的结果、斗争的结果,所以它充满着硝烟味。这是一般人的感觉。
但是,这种感觉是建立在狭隘的认识之上的。
竞争确实存在,不可避免,但竞争的双方,难道就只是“我”和“别人”?我们常常只把竞争当成自己和别人之间的事,也就是自己和那些身外之人、身外之物、身外之事去斗争,但这些“身外”的东西,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恰恰不是人生最重要的。
我们往往只看见外部世界的斗争,而忘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其实,自己内心的对抗才真正是痛苦之源。说起来有点玄,其实也好理解。人生幸福与否并不是单纯(甚至不是“主要”)由外部的成功带来的。2006年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和谐社会指数监测报告”就说,北京家庭月收入5000-7000元组幸福感最强;7000元后出现下降,1.5万-2万元组幸福感更不确定,其平均幸福感分值与1000-1499元收入组相同。
我们通常所谓的成功,只是一种功利性的成功,职位高低、财富多寡,这些都有具体的指标,成功与否,一目了然。但内心的愉悦和宁静,却只有自己能够感受,外人难以窥破。难以窥破便无从评价,便处于边缘状态,便不被大众所尊崇。功利性的成功,更容易引起世人的艳羡,也就更容易成为炫耀的资本,受到高度重视。
痛苦的人往往惊天动地,幸福的人则默默无闻。
世俗的成功并不一定带来内心的宁静,人可能在与外人的搏斗中获胜,却未必能在自身的对抗中“赢”。有的人甚至输得很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明星、老板、博士、硕士之类自杀、出走、精神失常的,这些成功人士、天之骄子并没有因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而获得快乐,获得生命的价值感。这难道也算赢?
想起鲁鲁有一次说到学校开运动会,他没有报名,因为要班上前十名的同学才有资格报。我说:“你连前十名都没进,说明你不行。”他笑嘻嘻地说:“不是我不行,我还是跑得很快,只是还有比我跑得更快的。”他的神情不仅快乐,甚至还有点骄傲。
孩子为什么快乐?因为他单纯,他知足。有人比自己更行,并不证明自己不行。关键是自己肯定自己!一切的幸福,都要由自己来感受。
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一穷二白,更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杀或者疯掉。这两者都是极端,发生的概率都比较小,但假如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教育和抚养,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无论什么情况下,培养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快乐的孩子,永远比培养一个“优秀”的、“卓越”的孩子更重要。更何况,所谓的优秀和卓越,也只有真正正常、健康并且快乐的孩子,才能达到。
快乐的孩子才会赢,一方面快乐是自信的源泉,快乐的人有更强大的动力,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获得事业成功的基础。另一方面,快乐的人更容易解决各种心灵困扰,快乐给他们带来心灵的解放,带来人生的幸福,赢得更多的精神财富。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09
人的能量需要释放,释放得越彻底,越有一种快感。就像体育运动,当时累得筋疲力尽,过后却有一种难言的轻松和舒畅。
旧的能量不释放,新的能量就无法补充,久而久之,人就像一潭死水,散发出腐朽的味道。
电池在充电之前,最好是把电能用完,用得越干净,充电越充分,能量就更充足,寿命也更长。
所以,要想办法,让孩子把能量尽可能多地释放出来,尽情地玩耍、高强度地学习,都是途径之一。
懒懒散散是有害的。懒散的人并不快乐。人生必须张弛有度,有积蓄也有释放,有轻松也有刺激,才是惬意的。
“要快乐,也要赢”,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最终还是要统一。
一方面,只有快乐地学,才能学得好,才能赢。另一方面,只有赢,才能快乐,输家从来都是痛苦的。
快乐不仅是在一件事的过程中,也体现在结果上。比如登山,登的过程固然重要,固然让你看到风景,也体验了人生。但登上之后,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那种喜悦和畅快从每一个毛孔里喷涌而出的感觉,是只有登上了峰顶的人才能体会的。
这就是上天给我们的报答。你不会白辛苦!
明白了这一点,体会到这一点,对登上峰顶才会有真正的渴求,人生才会有巨大的动力。
当然,登山确实是个过程,其间蕴含着丰富的经历,没有这个过程的积累,也就没有登顶后的兴奋。
我读初中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去爬峨嵋山,看到很多朝山的香客,挎着包,背着伞,揣着干粮,一路走,一路拜。他们远道而来,有的走了数年,有的走了数月,最神速的也要好多天。风风雨雨走过来,名山大川的一草一木都铭记在心,当他们登上金顶,看见佛光的瞬间,内心会有怎样的震憾!
但是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再去爬峨嵋山时,已经有了索道,坐汽车上山,再乘缆车,一天之内轻松来回,除了看几个景点外,当年的神圣感、兴奋感、幸福感,都荡然无存。
结果是重要的,过程更重要,人生要幸福,必须有一点豁达才行。在这一点上,老子是最具智慧的,他把人生看得很透。
看透了人生,看透了世界,你就知道,没有什么唯一,万事都是相对的、可变的,所以不必太执著,顺应自然,既积极,又豁达,这才是通往幸福之路。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09
“世界上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把任何困难原封不动地搬走,也不是说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得到某个预期的结果。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人是非常渺小的,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达到某个目标,哪怕只是一个卑微的目标。但当你面对一个障碍的时候,只要你诚心诚意去突破,就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结果也许不是你当初所希望的,但障碍却因此而打破,不管怎么说,你越过了它。
水流想要冲破河床中石头的阻碍,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把石头冲开,要么自己积蓄起来。水只要不停地积蓄,高过了石头,便一越而过,障碍不攻自破。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水总是要流动的。
现在竞争确实很严酷,但也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是个正常人、健康人,没有会饿死的。只要有了这个底线,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以前我有个座右铭“驼子跛子也要结婚”,潜台词就是“何况我们这些正常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活人不会被尿憋死,所以不必杞人忧天,乌云遮不住太阳,太阳也灭不了乌云,世上没有绝对的事。
人生就像赛跑,淘汰制,永远是把跑得最快的拉出来再跑。所以永远是败的人多,胜的人少。胜是偶然,败是必然。没什么了不起!
奋斗目标要有,事情要尽量去做,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至于结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并不是说对收获漠不关心,而是既要承认世界上有我们不可控制的因素,又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间谚语说“天一半,地一半,麻雀还要吃一半。”说的是农事。一个农民,靠天吃饭,很难预料一年的收成,水灾、旱灾、虫灾,说不清哪天,也许一场灾难,眨眼之间,便将他终年的辛勤化为乌有。但是,不管他多么痛不欲生,第二年,他仍然要播种,因为他是农民。
农民知道天是不可战胜的,同时也知道天会对他有所赐,所以尽管未来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他还是会努力劳作。
培养孩子也像种地一样,谁也不敢保证必然会得到某种收获。我们只能尽量去做。过分焦虑,只能害人害已。孩子能考多少考多少,能走多远走多远。儿孙自有儿孙福,很多事情我们是代替不了的。家长过分的焦虑,不仅不能给孩子以力量,反而容易形成自卑、怯懦、暴躁、自私等等负面的性格,让他不敢面对现实。
世界上的事情,付出了努力,并不一定就能达到目标;但不付出努力,目标一定是达不到的。
还是要努力。努力就行了。
从容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0
一年级的时候,鲁鲁告诉我,有老师到班上选学小提琴的人,看了每个同学的手,“老师说我的手不行!”
我问他:“你想学小提琴吗?”
“老师都说了,我的手不行!”他并不正面回答。
我告诉他,别听老师的,什么手不行,只要不是爪手(像鸡爪子一样蜷曲,伸不开),你就可以学!
想学就可以学,别管手行不行。大多数学乐器的孩子,并不是想要当个演奏家,而只是出于对音乐的爱。与音乐关系最密切的是心,而不是手。手不是学音乐的前提,更不应该成为学音乐的障碍。
但鲁鲁还是拒绝学小提琴,不仅是小提琴,其他一切乐器,钢琴、电子琴、手风琴、古筝、二胡……总之,市面上所能见到的乐器班,通通拒绝。我也不强迫他,不学就不学呗。
直到二年级,偶尔看见架子鼓招生,我问他学不学架子鼓。他问架子鼓是怎么回事,我简单形容了一下。也许是被我“拿两根棍子,这里敲敲,那里敲敲”的叙述所吸引,他立刻就喜欢上了这种乐器,答应去试试。这一试就直到如今。每个星期天去上课,风雨无阻。从打橡胶盘子到上真鼓,从简单节奏到复杂乐曲,一路走来,四年级的时候,他开始登台表演,五年级拿到九级证书。至今,他还热爱着这门乐器。
当年,当他告诉我老师说他手不行的时候,我说,小提琴只是万千乐器中的一种,管乐、弦乐、打击乐,每一大类中又有无数小类,任何一种乐器,无论它多么完美,都不可能演奏所有的音色,更不可能演绎所有的音乐。音乐是一个太浩瀚太浩瀚的世界,里面有太多太多可选择的东西,总有一样适合你。
人生就是一首交响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旋律、自己的精彩。
你的手也许不是一双拉小提琴的手,但可能是一双打鼓的手、打球的手、画画的手、写字的手、做实验的手……多好的一双手啊,又灵巧,又有力,温暖敦厚,真是一双好手!
世界是如此广阔,人生有着无穷的可能性,永远不要说“不行”!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0
如果问班上同学或老师“李鲁是个怎样的人?”他们可能会说他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好,等等。但这仅仅只是一些外表的印象,评价此同学的话如果放在彼同学身上,往往也差别不大。但在我眼中,鲁鲁就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他善良、大度、聪明、幽默、多才多艺、大智若愚,他的一举一动都活灵活现,他在我心中就是一块无价之宝。
评价一个人,不同的着眼点得出的结论差别很大。
作为父母,我们把孩子从小养大,朝夕相处,别人看不到的,我们能看到,别人体会不到的,我们深有体会,孩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自己最清楚。
但很多家长却不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孩子,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反而把“大家”的评价置于自己的评价之上。
“大家”认为孩子不行,你就觉得他不行,“大家”认为好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就认为应该把他培养成什么样,“大家”表扬你的孩子,你就笑成一朵花,“大家”说你的孩子有毛病,你就对他大发雷霆。你为什么就不想一下,“大家”是不是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大家”的评价标准是不是真的合适?
那天和鲁鲁闲聊,说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据说这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一句格言,说明人大多是不被“大家”所理解的,都为此而苦闷彷徨,都需要从这句话中汲取力量。每个人都会受到误解,越优秀的人越与众不同,受到的误解就越多,所以要坚定,无论你是不是被“大家”所看好,都要相信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但同时网上又有另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坐车去吧!”听到这句话,鲁鲁哈哈大笑,说:“还是不要太傻,该坐车时就坐车!”确实,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但同时也不要钻牛角尖。识时务者为俊杰,很多时候,人应该审时度势,在前进中不断地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世界是动态的,人生是动态的,人的自我认识、人的奋斗目标都是动态的,不要一意孤行。
真正的虚怀若谷不是失去自我、人云亦云,而是既能把持自己,又能兼收并蓄。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难于达到,但值得追求。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0
我们往往将“喜欢读书”当成对一个孩子最好的赞语。其实,历史上很多伟人并不喜欢读书,比如汉高祖刘邦,发迹之前完全是个混混,整日东游西荡,不务正业,绝对不是青少年学习的好榜样。
另一个乱世英雄刘备,据《三国演义》的描写:“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可见也是个不读书的主。
诸葛亮是喜欢读书的,可以看成是读书人治国平天下的范例。但是他呕心沥血的结果,也不过是蜀国的老二,始终在刘备之下。
明朝的太祖朱元璋,放牛娃出身,没什么文化,就是后来夺取天下,有条件学习了,史书中也很少有关于他读书的记载。
皇帝中也有喜欢读书的,比如李煜、宋徽忠等,可以算是相当风雅,但最后却是亡国之君。
就算现在的比尔·盖茨,作为知识经济的代表,似乎应该是很爱读书的。但是实际上,他的财富也并不是刻苦读书读出来的,相反,以我们现在中国人的眼光看,他并不是很喜欢读书,大学都没毕业就退学了。
喜欢读书固然是好,但也不要把这当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上帝为每个人准备了不同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手段,天生我才必有用,多给孩子一些自由,他会成长得更好。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0
如果要我们反省一下,自己这一生幸福或不幸福的原因是什么?肯定,事业成败是个重要因素,另一个因素就是家庭。
我们的孩子也会长大,将来他的幸福也会受这两个因素影响。可是现在的家长往往只考虑事业成败的因素,一味强调学习,强调出人头地。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考上一个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挣了大钱,当了老板,就一定能幸福吗?
不错,事业成功是找到一个好伴侣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前不久一个北大的研究生出走了,至今生死不明。他出走的重要原因就是感情挫折。北大研究生,事业上应该是一片曙光,至少比一般人强多了,但是一般人能找到女朋友,他却找不到,一般人好好地生活着,他却生死不明。
将来我们的孩子也是要恋爱、要结婚的,现在他早恋,你可能心烦,因为影响了学习。但依我看,早恋总比将来找不到媳妇好,至少说明他对女孩子是有吸引力的。只要不过分,不危害他人,不影响学业,没什么大不了。
古代人十二三岁就谈婚论嫁了,十五六岁就自立门户,然后就是生儿育女,担起一家人生活的担子,他能不成熟吗?现在十多岁的孩子,除了学习和玩,还懂得了多少?
现在的孩子生理上的性成熟提前了,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成家立业的年龄却大大延后,这中间有如此漫长的暧昧期,青春不容易啊。
所以对孩子的性教育是必要的。
但是现在一说性教育,就想到生理介绍,仿佛只有讲清楚生殖器的构造才叫性教育。其实,不仅要让孩子知道生理的性,更要懂得心理的性、社会的性,为将来的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做好准备。
在这方面,什么样的人更有竞争力呢?事业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健康、人品、性格、才能等等。
孩子终究会长大的,你能想到他二十年以后是什么样子吗?他二十年以后对我们是埋怨还是感激?为了他一生的幸福,在督促他拼命读书之外,我们还应该给他些什么?我想,这一切都将在二十年后得到答案。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1
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作为个体的人,一生中受教育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
古代,一般人并不上学,但跟着父母劳动,到十多岁已经掌握了必备的生存技能。那时候,读书人是受人尊敬的,但不读书的人也不受歧视,因为那时的普通人在知识方面就只需要那么多。
现在不行了,科技越发达,人类越文明,知识就越重要,有知识的人也就越来越显出优势,人就不得不接受更多的教育。
以前小学生就很受人尊重了,可以记账,写个书信什么的。后来初中生才算文化人,可以当国家干部,吃皇粮。再后来,初中生多了,高中成了必须的学历。再后来,高中生也要上山下乡了,只有大学生可以直接端上铁饭碗。
刚粉碎“四人帮”那阵,大学生几乎就是青年精英的代名词,博士则只有耳闻,很少目睹的。
现在,大学本科已经成了基础教育,硕士、博士也遍街都是。
但是精英和大众总是有区别的,精英们要想和大众拉开距离,就只能再往上走,从“平常的大多数”中跳出来。现在的年轻人要想当精英,不读他个硕士、博士是不行的了,算一算,这一路读下来,真是半辈子都在上学。
这还只是教育体制内的常规阶梯,就算你不走这条路,一生还是离不了学习。现在是知识爆炸,逼着人不得不更新。在工作岗位上有各种培训,哪怕单位不组织,也得自学,不然就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大学只是给人一种知识体系,给人一种学习能力。我们这些当了家长的人,有多少还在靠学校的知识吃饭呢?年龄越大,离自己的专业越远,就算仍然从事着自己的专业,也不是课堂里的内容了。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千万不要把学习的目标就设定为考试,更不能为了考试而硬灌、硬压,正因为来日方长,才不能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败坏了学习的胃口,更不能因为学习而搞坏了身体,将来要学的东西多得很,年纪轻轻就学不动了,那还了得。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厌恶学习,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这多少与他们小时候受的应试教育有关。靠压力压出来的优秀,一旦压力消失,孩子就无所适从了。
不必把一时的得失看得太重,社会越发达,分工越细致,行业越丰富,人的发展空间就越大。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机会永远都有,只要自己努力,总会找到合适的位置。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1
一个在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得四项大奖的13岁女孩,在她学琴的童年时期,曾经3年挨了400多耳光。打她的是她父亲,目的是为了她好,逼她学琴,结果是她成功了。幸好是成功了,父亲也就没有被追究是否违法,反而到处传经送宝(尽管他送的宝也受到不少人置疑)。
许多教育孩子的故事都是在孩子终于获得某个胜利时戛然而止。这个胜利通常是获得某项比赛大奖,或者进入某个著名学府,或者得到著名人物的青睐。
这就像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成了王后。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但是以后呢?以后是漫长的一生!戴安娜当年嫁给查尔斯的时候,也是像灰姑娘变王后一样辉煌,让人羡慕。但是最后的结局呢?戴妃死了,王子又娶了老情人。任何浪漫和美妙都挡不住时间的侵蚀,一个人的一生,是要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才会正式落幕,其余时候都只不过是在行进之中,剧情的发展谁也不能预料。
家长处心积虑,孤注一掷,不惜牺牲孩子童年欢乐而换来的所谓成功,其实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也许在那一刻闪光灯放大了它的辉煌,鲜花放大了它的美丽,仿佛这就是成功了,家长就有资格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了。“未来”通常都会被展望得一片光明,仿佛未来必然就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但是且慢,世界上当初有两个超级大国,现在只剩了一个,哪有什么绝对的胜利!就一个人来说,一辈子的时间可能比一个国家的寿命还长,要经历太多的事,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漫长人生,还是要一天一天过的。
在瞬间的成功之后,更多的是琐碎的人生,不为人知,由你自己去过。
美国发生过一个中国的钢琴神童杀死恩师的事,后来法院判定这个神童是得了精神病,不用负法律责任。他的童年就是在十分严厉的教育下刻苦学琴度过的。当然,并不是所有这样的孩子都会精神分裂,但至少这是他得病的因素之一。
当年他也辉煌过,也让人羡慕。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为什么家长们还不警醒呢?说到底,我们太缺乏对人的尊重,对名利之类的东西还是看得太重。或许这又从反面说明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之恶劣,普通人生存的压力太大,人们不得不拼命奋斗。
人都是血肉之躯,人的痛苦和幸福都是有血有肉的,当我们把那些所谓崇高而伟大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时,我们实际上是剥夺了他对丰富多彩的生命的体验,剥夺了他对人生的选择权,剥夺了他的快乐和健康,是对他的囚禁和压迫,我们有这个权力吗?
一天,我把这个钢琴女孩的故事讲给鲁鲁听,我笑着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管教你。如果我也像那个爸爸一样,狠狠心,严厉点,说不定你现在也拿了一个冠军。拿不了冠军拿个亚军也好。拿不了亚军拿个季军也好。什么也拿不了,也比现在好吧?”
鲁鲁脱口而出:“我就是拿了冠军,也要把奖杯砸了!”
我的话,就是很多家长内心深处情不自禁的渴望。
儿子的话,却是孩子内心深处情不自禁的愤怒和反抗。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1
人的自信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必须通过成功!
成功才会有自信。孩子生下来就在学习,生下来就在努力,从活动自己的身体,从抓住一个东西,从学说话、学走路,每一个进步,都是对自己的肯定,成长的过程就是确立自信的可程。
付出努力是自信的前提,成功如果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就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自我肯定和赞许。同样,努力而总是失败,自信心也无从建立。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自信就是在不断的努力和成功中滋长。
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有自信的,他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本身就是无数次努力和成功的结果。自信心其实深埋在人性之中,几乎是一种本能。但随着孩子的长大,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参与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难免经受失败。
失败本身并不可怕,每一个孩子学走路的时候,都是摔过无数跤的,但那时候为什么没有影响到他的自信呢?因为我们大人的宽容。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人会苛求他。学步的孩子,即使走得晚一点,姿势差一点,大人仍然是疼爱的,呵护的,没有人会因此而将他归入另类,报以白眼。更重要的是,孩子终究能学会,每个孩子最终都能走路,他成功了,他必然能成功,这就是他力量的源泉,更是他继续上进的基础。
长大以后就不一样了,大人们渐渐不能容忍孩子摔跤,不能容忍他的落后。一方面是孩子的个人意识增强,对自己要求更高,而学习的东西更复杂,更不容易达到目标;另一方面是大人不宽容,将失败的压力加倍放大。这些就构成了一种可怕的环境,更可悲的是,他再也不是必然成功了,也许失败之后还是失败。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可能是一直不好,甚至越来越差。孩子在这样的境况下,还怎么可能像小时候那样,从容快乐地学步?
长大以后的学习就成了一种可怕的生涯。
这其实是个误区。孩子的失败并不是他无能,而是目标和能力没有匹配。如果他努力了而达不到目标,那就是失败,就是打击,就是对他自信心的扼杀。
我们为什么不把目标定低一点?
儿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成绩一直不好,学校年年举办学科竞赛,一年两次,他从没得过一次奖。看见别人拿着大红的奖状,儿子有点羞愧,我总是心平气和地说,没关系,你能够跟上,不是班上最差的,已经很不错了。儿子慢慢赶上来,学习越来越轻松,到三年级下期的时候,他终于拿到了一个数学的奖,其他科成绩也处于中上水平了。这在其他家长看来,也许只是个很平淡的表现,但我已经很满意,我对儿子说,人生犹如马拉松,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坚持到最后才是赢。我希望的不是最好,是越来越好。
每一步都有合适的目标,每一步都能获得成功,总趋势是越来越好,这样的人生才是踏实快乐的。
成功是人生的营养,没有成功的生活必然是畸形的。几乎所有问题儿童,都是正常秩序中的失败者,得不到正常的成功,他们只能从别的途径寻找肯定,比如沉溺游戏的少年,比如一些走歪门邪道甚至犯罪的孩子,那都是他们寻找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让他在那个方面获得成功吧。给他机会,给他宽容和鼓励,帮他得到成功——小小的成功,会把他带向更大的成功。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1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为什么呢?
一方面,名师之所以为名师,必有其过人之处,做名师之徒,得名师真传,自己也就变成高人了。
其二,名师通常占据着某个圈子的制高点,名师身边的人,也自然接近了圈子的核心,在圈子中占据了有利地形。
师徒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二者资源共享,彼此支撑,有了名师,哪怕徒弟天资一般,也很可能变成高徒了。
永远要和最强的人联系在一起。如果可能,选择一个在事业和生活上比较成功的人做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更好。
一个人不成功,必定是有原因的,在外部环境大致相当的条件下,成功与否主要由自身的素质决定。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他本人都是个失败者,他又怎样去指导别人成功呢?不仅是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传授,更糟的是,失败者的消极心态以及导致他失败的不良性格等,都有可能不知不觉地传染给学生。
固然,对什么是“成功”,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符合主流社会价值标准的成功,在另一些人眼里可能就是失败;一些人引以为豪的成功,另一些人可能会不屑一顾,任何一种标准都不可能取得所有人的共识。但只要我们并不希望孩子成为另类,希望他的成功是符合主流标准的成功,希望他的奋斗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相应的回报,那我们就必定要追求一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教育。
和一个老朋友聊起往事,她说有一天在公园遇到两个以前的学生,其中一个是王老师班上的,另一个是燕老师班上的。在谈到毕业这几年的感受时,王老师班上的那个说,很感谢王老师,当年教给他们许多很实际的东西,出去以后受益非浅。燕老师班上的那个说,燕老师当年教的都是风花雪月,当时觉得很浪漫,现在觉得受害不浅。
两个老师本来就属于不同类型,后来的命运也大相径庭。王老师调去教委,一路向上。燕老师则调到另外一个学校,后来婚变,再后来,还是不说了罢,反正很不幸。
两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因为学生在那个年龄阶段,处于那种位置和身份,必然会受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极大影响,这种影响很有可能是终身的。任何事情都很难说清绝对的对错,事物本来就是祸福相生,但是,一件事总有它的基调,大体上的好坏还是容易判断的。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都需要有积极的心态、理性的眼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是成功者的共同标志。
成功的人大同小异,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原因。作为家长,大多数时候并不能为孩子选择老师,但家长可以了解老师,多和老师沟通,在孩子和老师之间做一个中和剂,把一些不良的东西化解掉。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1
人在社会上生存,就是一个找位子的过程,你可以自己去早点,占位子;也可以有几个朋友,相互帮忙占位子;还可以让本领高强的人帮忙挑位子……不管怎么样,你只要进了场,总要有个立足之地,总会有个位子,前期的混乱过去之后,慢慢就固定了,几轮下来,基本上大家都有了老位子,都随遇而安了。只要有了固定的位子,纵使你偶尔去得晚了,那个位子还在,没有人动你的,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各就各位。
习惯造就秩序。所以,开一个好头,在竞争的初期,占一个好地形,巩固成老位子,以后就好办了。
记得鲁鲁刚上剑桥少儿英语时,每次总是坐在教室后排。后排还有两个男生。其他男生都坐在教室前面靠窗的位置,女生都坐在教室前部靠墙和讲台位置,唯有那两个男生,坐在教室最后,显得孤零零的。
鲁鲁是插班生,一去,就选择了他俩,跑去挨着他们坐。上了两次课,其中一个男生就不来了,后排就只剩了鲁鲁和另一个男生。这个男生成绩不太好,性格比较内向,上课很少发言。鲁鲁也是成绩差的,也不发言,他们俩便成了缩在角落里的一小撮,连下课都是他俩一起玩。
后来,鲁鲁慢慢适应了,上课能跟上了。我坚决让他换座位。他往前移到了教室中部,坐在女生的后面。虽然仍然是在后面,但和大部队已经没有明显的距离了。这样的状态一直保持到剑桥班结束。
刚上公共英语一级班时,他仍然是坐在后排。第一次是因为我们去晚了,只剩了最后一排有空位。那时候他口语极差,第一堂课正是口语课,老师抽他,问了几个最简单的问题,他竟答不出口,也许是太紧张,结结巴巴的,急得脸都红了。他一急就回头看我,眼光带着无奈和求助。教室的后面坐满了家长,别人的孩子都回答得很流畅,我当然觉得很没面子。但是当儿子回头看我时,我还是微笑着,轻轻点头,告诉他“没关系,我很满意”。第一堂课下来,他得了个棒棒糖,那是老师Ida给他的奖品,全班只有四颗。当时他就豪情万丈,因为老师说了,他进步很大。为此我永远感激Ida,她让鲁鲁第一次对英语有了信心。
第二节课,我们就去占位子。我们第一个到,挑了个教室中间靠窗的座位。我知道,他还没有信心坐前排。这一节课,又得了棒棒糖。
这连续两个棒棒糖,对他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的荣誉,上英语课因而成了一件很期待的事。
上了几次课后,鲁鲁进步明显。我告诉他,我们应该坐第一排,因为第一排离老师最近,听课听得最清楚,也最容易被老师注意,被抽问的机会最多。总之,第一排是最有利的位置,最好的学生就要坐前排。
我们特意去早点,占了一个前排的位子。后来,鲁鲁就一直坐前排了。坐得久了,位子都固定了,即使偶尔去晚了,那个位子还是空着,等他。
学习并非我们想的那样可怕,学习本身就有乐趣,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以让人更开朗、更自信。学习可以给人力量,因为学习让人具有更强的能力,让人可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自己也有了成就感,对未来更有把握和信心。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往往一件事能成为人生的转折点,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是自卑还是自信,决定着人生的基本态度,也决定着最终的成就。学英语,儿子有了坐前排的心态,无论最终学习成绩如何,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1
一些教育专家、社会名流总是指责那些对孩子要求太高的父母,说他们把自己实现不了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不公平。
其实,很多父母并非是想让孩子为自己争光,替自己实现未竞的理想,而是他自己在生活中吃了亏,认识到当年的欠缺和现在的恶果,才强调孩子的学习,不愿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这可以说来源于自己血的教训。这种心理,不是几个专家指责几句就能扭转得了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没有文化,没有文凭,就是要吃亏,铁的事实,摆在那里。
现在大学是扩招了,好像每个人都有上大学的希望,但人人都上了大学,大学也就不值钱了,花极大代价换来的大学文凭,却是个不值钱的玩艺儿,这就是现实。
事实上,大学教育已经大众化,但大众还对它保留着精英心态。
这就是一种矛盾。虽然上大学已经不是件太难的事,但竞争反而更剧烈。因为竞争的层面不是在上不上大学,而是在上什么样的大学。如果遍地都是大学生,要想成为精英,唯一的可能就是上一流大学,和普通大学拉开距离。大学教育的大众化,使保留着精英心态的人,将眼光只瞄准北大清华,大学之门反而变小了。
现在的孩子,并没有因为大学门槛的降低而变得轻松,因为他们必须在更高的层面上竞争——读名牌大学,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了国内的还有国外的……总之是人往高处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就算不考试了,还会有其他方式的竞争。生命本身就是竞争的产物,上亿个精子中,只有一个胜出者,得以和卵子结合。既然来到世上,只能迎接挑战,把竞争进行到底。
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不管现实合不合理,你就生活在现有的环境中,你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
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自己。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2
听朋友讲她陪儿子学习的事。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一,在彭老师处学奥数,每周一次,风雨无阻。每次去要倒一次车,走一站地,花一个多小时。上课的时间是晚上六点,四点过就得出发,上完课要十点才能到家。每周如此,长年如此。这还只是上课,还有回家以后的作业,辅导,讲解。开始她儿子跟不上,听不懂,孩子四年级才开始学,比起人家起步早的孩子,自然是差一些。但听不懂也要坚持听,回去再补,再赶,慢慢就跟上了,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现在,她儿子在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硬考上的,一分钱没交。
当我边听边赞叹的时候,她说:“那有什么,别人还有天津来学的,还有河北来学的,还有坐火车来的,每周一次,你想想,比起人家我这算得了什么?”
其实,这就是一种态度,当你带着孩子这样求学的时候,学习就成了一件不仅是重要,简直就是神圣的事情,孩子能不好好学?听朋友说,彭老师班上有十几个学生都考上了北京一流的重点中学。其实,这不仅要归功于彭老师教得好,这也是老师、家长、学生几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排除万难的求学精神,本身就蕴涵着巨大的力量。选择这种方式,并且坚持下来,就是凭着这一点,上天也会眷顾。
真的很感慨,几乎每个成绩好的孩子,他的家长,尤其是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孩子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间的竞争,你要想孩子将来好,你就得付出。付出越多,收获越大。既然我们鼓励孩子全力以赴去拼,你也得全力以赴,为他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你自己也得和他一起拼。
现在的孩子确实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那时的家长都不像现在这样付出,好像我们自然而然就长大了,不也挺好吗?可是那时的孩子都没有读课外班的,大家都只学那么多,都在同一个层面上,没有谁比谁优越很多的。现在不同了,别人都在学,你不学就要落后。没有谁想那么苦,但现实逼着你,没办法。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只能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奋斗,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前途。只有和孩子一起拼,每个家长都是这样过来的!
好在这样的辛苦并不是遥遥无期,朋友说,考上初中以后就好多了,孩子也懂事了,学校又那么好,想学坏都难。
真的,为了将来省心,现在多操点心是应该的,而且是合算的。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2
求学也是一种经历,求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很多东西,新老师、新同学、新方法、新环境……每一次的辛苦奔波,一路所看到的、想到的,克服种种艰难所得到的,其实都是一种重要的体验。这些体验,也许比老师讲课更重要,它不仅是增长见识,更是形成一种人生态度。
不管孩子将来做什么,都需要一种坚韧的性格,要成就任何一个事业,都必须经历艰难曲折。上一次课不容易,长年累月坚持上课更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孩子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平时经常挂在老师和家长嘴边的那些名人故事、那些励志语录,感悟到它们的真正含义。
现在的孩子,不像缺吃少穿的年代,对他们的磨砺不是来自于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是一种精神压力。也许,求学就是他们人生中最艰苦卓绝的一段经历。
当我们回忆人生的时候,往往会对那些苦难的经历一往情深,引以为豪,因为这里面蕴涵着一种力量。比之平淡而安逸的生活,苦难不仅是成长的钙质,还是智慧的来源。
辛苦一点没有什么,辛苦本身就会成为人生的财富。何况这不是刻意营造的苦难气氛,也不是谁把苦难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要,比起那种作秀似的“体验苦难”,或者是浪漫探险似的“寻找苦难”,这种求学的过程是真真实实的,因而更能成为血液中的东西,滋养一生。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2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不许分重点校、重点班,不许加时补课,甚至不许公布学生成绩。可以肯定,这又是废话!
考试本身是并无过错的,学习本来就需要有考试来检测,一考试就有成绩,有成绩就必然影响到自我评价,不让公布成绩,表面上看来是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其实是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助长他们自欺欺人。如果仅仅因为成绩被公布就受到伤害了,那这样的学生也未免太脆弱。将来到社会上,比这残酷的事多得很,比这严重的伤害到处都是,连这点伤害都承受不了,将来怎么活?
现实是残酷的,竞争不可避免,要竞争就有输赢,与其回避,不如让他们学会坚强。公布成绩没什么不可以,排名次也没什么了不起,要让孩子学会怎样去看待输赢,训练他们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校之所以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一个学校里之所以存在重点班,不是谁异想天开规定的,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结果。重点校、重点班的主要优势在于师资和生源,主要还是人的因素。人本来就有高下之分,社会对各种人的需求也不一样,非要把人力资源平均分配,且不说做不做得到,假如真的分平均了,好老师和差老师都教一样的学生,得到一样的待遇,好学生和差学生都在同样的条件下,接受同样的教育,那么对好老师、好学生又公平吗?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任何资源是真正能做到均衡配置的,哪怕是相对的均衡,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各种力量相互抗衡的结果,不是单方面人力可为的。东部沿海地区就是比西部发达,欧洲就是比非洲富裕,这种状况也许将来有一天可以改变,但是在今天,以你我之力,无论多么拼命,也是无法扭转的。教育部权力再大,也不可能把绝大多数优秀老师赶出大城市,赶到偏远山区,像“支教”这种事,都是短期的、有限的,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永远都会存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城区和郊区之间,条件好的城区和条件差的城区之间,差距永远存在。人往高处走,人才的流动永远遵循这条规律,你不可能倒着来。何况,高校本身就是资源配置极不均衡的,北大、清华和一般的非重点大学,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吗?高校就可以办名校、重点校,凭什么中小学要均衡?中小学孩子们的未来都不均衡,凭什么要他们现在必须均衡?如果一个孩子可以凭自己的努力进入更好的学习环境中,为什么不允许那个环境存在?
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等、行业间的不平等,那么要消除中小学中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就等于是痴人说梦!
要承认人与人是有差异的,这没什么可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劣势,也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正确的期望值,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一样了,学习并非是唯一的标准,考学也并非是唯一的出路,就算读了大学,也不是一定就有辉煌前途。现在大学几乎成了大众教育,将来的孩子恐怕大部分都能读上大学。这样的情况下,学什么,怎样学,确实是每一个家长都要认真考虑的。
我一直非常鼓励鲁鲁考重点学校,但同时我也不把这看成是唯一的目标,考得上当然好,考不上,他在我心目中同样优秀。但尽管如此,我还是会推动他努力去考,因为备考本身就是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而且那种拼搏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可以给他一种积极的力量。学了比不学好,今天比昨天好,人生在不断进步,我认为目的就达到了。
鲁鲁在班上成绩并不拔尖,从来没有考过第一,甚至很少进前十名。我常常对鲁鲁说,没有什么可怕的,就算考不上全班第一,就算考不上重点学校,就算考不上大学,也不会死人!天无绝人之路,你把架子鼓打好了,以后可以到乐队当个鼓手,或者像你们老师一样,教人家打鼓,也能挣钱。你画画学好了,可以去搞设计,搞创作,还可以当老师。当然,这些东西要能够达到混碗饭吃的程度,还必须得好好学。世界上路多得很,做生意、弄电脑,或者学门手艺,都能活命,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但要有这一技之长也是必须下工夫的,任何东西要学好都不容易,都必须努力,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2
说来说去,人还是偷不得懒的,这又反过来说明了刻苦学习的必要性,如果你现在并没有其他的方向,并没有更好的出路,作为学生,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只不过不要把学习这件事弄得太绝对。
中国的孩子苦,是中国的竞争环境所至,生存太难,机会太少,你不得不拼命。竞争是无处不有的,不在考分上竞争,就是别的事情上竞争。哪怕是在美国,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进哈佛,美国的孩子之所以压力小点,是因为他不进哈佛也可以找到工作,也可以有稳定的社会保障,不至于为生计发愁,还可以按自己的理想,去做一些千奇百怪的事。中国如果哪一天也达到了那样的发达程度,绝大多数公民都可以压力比较小地生活了,中国的孩子也会轻松。
所以“减负”在现阶段只是一个概念,“减负减负,后果自负。”这是现实所逼,作为家长,谁敢拿孩子去赌?减负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即使书包的重量减了,他人生的重量依然存在,你还得在其他方面加上去。
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非常残酷的社会,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要再对减负抱什么希望。我们能做的只是帮孩子选择更合理的人生道路,多和他沟通,给他精神的力量和支持。
这就是我作为一介平民的一点想法。孩子是雪花,飘到哪家是哪家。鲁鲁既然已经投生到我家,做了我的儿子,我给不了他更多的富贵,只能帮助他成长,让他拥有更强的力量,让他自己去争取幸福。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2
那天在谈到鲁鲁的一个小伙伴时,他评价说:“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自信,不敢去尝试,总觉得自己不行,学不好,考不过,不可能成功,所以不去试,结果就落后了。”
说这番话时,他已经忘了,就在半年前,他自己正是这样的人,别说参加公共英语考试,就是一般的英语班都不敢报,生怕学不走,生怕别人笑。
现在他可以笑傲英语了,这是基于他自己的努力。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已经完成了公共英语一级的学习和考试。不管结果如何,参加了,就是胜利。通过这几个月的努力,不仅英语水平提高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多了一种人生体验,他自己很自豪。
人最大的满足,就是经过艰难困苦之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奋斗虽然是苦的,但最终却能让人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体验到充实的快感。
那些探险者、攀岩者、极限运动者,为什么要将自己置于极度的危险之中?就因为他们在那种生死的边缘,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美丽。没有压力、没有奋斗的人生是苍白的,鲁鲁能那样评价他的朋友,说明他已经体会到了这一点。
那天考完出来,骑车在大路上,风迎面吹来,他说,特别高兴,特别畅快,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大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回家我把他贴在墙上的“拼了!!!”两个字揭下来,好好收藏。这次备考公一,是他成长阶段上的一个转折点,他突然就成熟了,有了自信,有了自豪,也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拼搏的快感,在精神上他开始强大了。这正是我一直想给他的。
人的成长总是有一些关键点,每个人的关键点不一样,也许是学习,也许是游戏,也许是朋友,也许是突发事件。人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些特殊的事情,这些事情能够引发心智的顿悟和飞跃。
我想,公共英语对鲁鲁来说,就有这样的意义。
我并不是只要给他一个分数,一本证书,是要给他一种激情,给他一种能力。幸福人生,只有充实的、上进的、奋斗的人,才可能真正拥有。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3
其实,一味地指责学习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这并不明智。孩子天然地都喜欢玩,人人都有逃避压力的本能,不单是孩子,大人也喜欢安逸闲适,没有谁是天生喜欢艰苦的,所谓的经风雨见世面,在艰难困苦中经受磨练,往往都是迫不得已。
只要有机会,孩子都会选择玩耍,选择轻松的道路。
但是轻松的路却未必走得通,更别说造就有所作为的人。
“有所作为”这个词已经有点老土了,不太人性化,我们可以换成“生存能力强”的人,或者“幸福”的人,都是一个意思。
有时候,整天让孩子轻松地玩,他并没有特别幸福的感觉,反而是在克服困难之后,得到他想得到的,那一刻最快乐。
没有压力,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甚至培养不出健康的人、正常的人。来之不易,才有刺激,没有痛苦,也体验不到幸福。夏天热极了的时候,喝一口凉水就爽到极点,不是凉水有多大魔力,而是你太热了。
我们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竞争比现在激烈,压力比现在的孩子大,复习也很苦,但我从来不觉得那是一种折磨,反而觉得那是我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我一生中最苦的一段时间,是在业余体校练篮球的时候,也就十二三岁,住校,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有时两周才能回家一次,星期天也要训练,累得那真是死去活来。但直到现在,我最经常回忆的,感到最快乐、最引以为豪的,正是那段日子。
现在的孩子,已经是衣食无忧,在物质生活上已经没有太多的痛苦,在体力上也无需有很大付出,但不能说他们就没有吃苦,最大的磨练是来自精神,最大的苦就是学习。在我们这一辈人的成长中,吃苦给了我们精神的钙质,这是人生重要的资本。不吃一点苦,人是极有可能软化的。所以,只要那苦还不至于达到败坏孩子胃口的程度,还不至于成了孩子的恶梦,吃一点苦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当然,一切都要适度,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承受能力也不一样,对一个孩子有好处的苦,放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就可能把他毁了。但是说实在话,学校很难适度地对待不同的孩子。学校本来就是大机器时代的产物,是批量生产人力资源的地方,现在都是大班教学,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只能照顾大多数,步调一致往前走。所以不可能让你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出左脚就出左脚,想出右脚就出右脚,哪怕老师的口令听起来不太悦耳,你还是只能跟着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学校教育不可能适合每个人的特点,各人的心情就只能自己去调节了。很多工作只能家长自己去做,经常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和学校沟通,帮助孩子去适应。埋怨没有用,现状就是如此,只能做好吃苦的打算,怀着感恩的心情,吸取苦中的营养,以苦为乐,只能这样。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3
称了一下,鲁鲁的书包有13斤重。每个孩子都一样,书包里可以说琳琅满目:课本、作业本、练习册、字典、文具盒,还有一瓶够喝一天的水,无论怎么减都减不下来,没有13斤,也有12斤。
儿子就天天背着这13斤的书包去上学。这学期我没用自行车载他了,而是陪他走着去,因为他每天的运动时间太少,早上这十多分钟就当负重行军。儿子很高兴,因为他可以边走边玩了。每天,在我不断的催促声中,一路走,一路玩,或者甩着悠悠球,或者对着路边的石子踢几脚,或者捡根树枝见什么抽什么,这样走到学校,头上已经热气腾腾。
放学回来就更管不了他了,现在是他自己回家。约上几个同学,一路走,一路玩,一刻钟的路程,通常要走一个小时。整整一个小时,几个男孩在一起,手不停,脚不住,嘴里还要发声,弯腰踢腿,追追打打,所有这一切,都是背着这个13斤的书包进行的,你说他累不累?
不累!每天如此,从来没喊过累,我要去接他,他还不干,怕我影响他玩!
孩子就是这样,只要好玩,他就什么都不顾了,累也感觉不到了。孩子的承受力其实是很强的,关键是要他有兴趣,他愿意承受就能承受。
我们经常说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其实,压力的产生,往往并不是学习的量太大,而是太枯燥。孩子不感兴趣,他不愿意学,我们又要强迫他学,双方的精力很多都用在这种对抗上。
老师布置的作业真的太多吗?同样的作业,有的孩子晚上八点就做完了,有的孩子却要做到11点。为什么?他没专心做。写几个字玩一会笔,家长催促起来,再写几个字;要不就是总写错,涂了改,改了涂;要不干脆坐在那里发呆,心思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家长心里肯定很着急,埋怨他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他为什么不集中?因为他不喜欢,看到作业就烦!家长不妨去观察一下,分析一下,和孩子聊聊,为什么会烦。也许是因为孩子累了;也许是因为作业太难,总是做不好,总是受挫折,就失去信心和兴趣了;有时是因为家庭环境的问题,如果大人在一边看电视,看得热火朝天,却要求孩子专心地写作业,他能办到吗?
要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够对症下药。
玩是孩子的天性,学习是孩子的天职,这两者都是需要的,但是两者的比重随着孩子的长大,会不断变化。越到高年级,孩子玩的时间越少,这也是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怎样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玩转到学习上,让孩子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这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3
虽然我们说要有远大理想,但理想谈论过多,就会沦为废话。
看科教频道一个戒酒的节目,医生说,有个“24小时戒酒法”,成功率很高。主要原则就是三句话:“多往后看,少往前看,只想今天。”
“我已经戒酒五天了,我真了不起!我今天没有喝酒,我成功了!”如此一天一天坚持下去,目标就渐渐达成。
想想很有道理。
过多地展望未来,不是流于空想,就是陷入迷茫。人生有限,人力有限,“未来”属于我们不可左右的范围,“过去”和“现在”才是可以感觉和把握的。
孩子的理性还没有成熟,他很多时候是凭着本能在生活。给他谈太遥远的事,犹如画饼充饥,并不能真的起到营养作用。还不如给他一个实实在在的饼,啃几口再说。任何远大理想都要和现实结合起来,和他每天的生活结合起来。理想的光辉就闪现在每一次作业、每一次练习当中。
凡事多往后看,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成功中获取信心,每天都从现在做起,未来自然就在其中了。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3
昨天听王老师讲她把儿子送进清华附中的事迹。在我们眼中,她儿子已经够优秀了:二胡拉到九级(十级到顶),每天练40分钟,几年如一日,就这一条已经很了不起了,有二胡的全国二等奖,书法的海淀区二等奖,公共英语一级证书,还有个相当于市“三好”的“红领巾奖章”,就这五个东西已经足以让我们羡慕了,可她儿子还觉得自卑。而且看来自卑也是有道理的,他考清华附中的音乐特长生就没考上。一个九级的孩子,还考不上初中的特长生,恐怖!后来又参加普通考生的文化课考试,经过五轮淘汰,有面试、口试、电脑答题、综合素质考试等,直到二千多人只剩下几百,最后一轮才是传说中的奥数和作文。她儿子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如愿以偿。她说,北京这几个市重点校,基本上都是二千多报名,最后录二百多。敢于去报这些学校的,都不是平庸之辈,都是作了至少一两年准备的,有的甚至从一年级就开始打算了,能够在这些孩子中十里挑一冒出来,真是不简单。
听人家这些过来人的亲身经历,冒了一身冷汗。心里思量,咱家鲁鲁从来不是那种刻苦学习的料,不像人家,自尊心特强,受点刺激就知道发奋图强。鲁鲁也不是特机灵、特可爱的那种,能够面带微笑,又自信又乐观又团结奋进,能以一整套合乎主流价值观的语言,与考官应对如流,没准儿第一轮面试就淘汰了。
倒吸几口冷气之后,虚火退了,心里倒也踏实。咱家儿子,自然是要上进的,但我不会因为要上进而把他逼疯。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考得上是他的福,考不上也是他的福,人生就这几十年,该干吗干吗,顺其自然吧,还是那句话,天无绝人之路。
不过,从王老师的讲述中,也得到一些鼓舞。据她说,前几轮的考试中,尤其是电脑答题那一关,出的题是天南地北的,什么都有,尤其是历史、地理以及一些生活常识,你是没办法复习的,全靠平时积累。这倒是鲁鲁的长项。鲁鲁喜欢看书,平时贪玩,玩的过程中倒也积累了不少乱七八糟的知识,没准儿能用上呢。
看来,考试也在进步,死啃书本是不行的,题海战术也并非百战百胜啊。这样一想,又略感安慰。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3
“六一”儿童节,鲁鲁终于上台表演了。
拿到节目单,我才知道为什么学校会如此慎重地审查节目。当初报名报了几次,学校都建议再找几个演奏不同乐器的孩子一起排一个节目。可是短时间之内怎么可能找到几个合适的孩子来组成一个临时乐队呢?何况从未合作过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排出一个好节目?更何况这件事不是由老师而是由我这样一个家长来牵头。思来想去,还是只能独奏。一般人心目中,鼓只能打节奏,因而也只能作为伴奏出现,想像不出架子鼓怎样独奏。我去学校反复解释,又准备好了伴奏带,希望老师能听一听实际的效果。还好,负责这次活动的徐主任亲自到我们家里来听了鲁鲁演奏(因为架子鼓太不方便搬运),才拍了板。
一看节目单,我就理解了,要上一个独奏节目确实太难。一共15个节目,有教师、退休职工、管乐队、跆拳道队、学校舞蹈队等,都是集体表演,器乐独奏只有鲁鲁一个。
演出之前是表彰大会,其他有节目的孩子都在外面抓紧时间作最后的排练,我问鲁鲁:“你要不要练一下?”
他说:“不用了。”
“要不要再看一下谱?”
“不用了。”
“万一忘了呢?”
“那有什么,随便打几个四连音就敷过去了。”好像他根本没当回事。
说实在话,我都替他紧张。学校借的一个部队学校的大礼堂,上下两层,黑压压地坐了一二千人,舞台上灯光一打,自己一个人,独仃仃地坐在中间,下面是漆黑一片,想起来脚都发抖。
快轮到他的时候,我们把鼓搬到了后台。原计划是拉上幕,我们把鼓摆好,等鲁鲁坐定,再拉开幕。也许是时间紧张,主任突然告诉我,不拉幕了,这个舞蹈一完,直接把乐器搬上去,坐下就打。我告诉鲁鲁:“拿好你的鼓棒,自己端一个凳子,坐在大鼓前面,就别动了,我们把鼓摆在你周围,你根据自己的位置调一下。”幸好,事先架子鼓老师已有预料,教了我们这一招。舞蹈一完,几个人七手八脚把鼓和镲子搬上去,一共是五个鼓三个镲,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摆,上去就全部堆在大鼓周围。鲁鲁端坐中央,把小军鼓摆在面前,我赶紧把其他几个鼓和镲摆好,鲁鲁又稍稍调了一下,就示意可以了。音乐骤然响起,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开头的管乐高亢嘹亮,全场情绪一下子沸腾了,鲁鲁的鼓点一起,强烈的节奏顿时就有了一种震撼的感觉。我看见徐主任笑着对他旁边的老师说:“怎么样!不错吧!”
整首歌一气呵成,中间有一个地方,鼓槌相互碰撞,顿了一下,鲁鲁并没有慌,马上调整过来,一气打完,最后结束的那一镲,完全盖了,和零点乐队的原版带完全吻合,一丝不差,结束得非常完美!我相信,全场除了我,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感觉到中间那个失误。
打完了,鲁鲁还坐着不动,呆了几秒钟,才站起来,走到台前,鞠了一躬,然后下台。他最后这个动作,让我特别感动,平时鲁鲁比较腼腆,见人也不爱打招呼,人多的场合说话就要脸红。我原以为在这样一个大场合,又是生平第一次,很可能会慌慌张张。没想到他是如此的大方、沉稳,鞠躬的动作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
表演结束后,把鼓放回少年宫,又出去吃饭。一路上鲁鲁特别兴奋:“我一鸣惊人啊!我一鸣惊人啊!”我说:“真是不容易,为了上你这个节目,我跑了三趟学校,两趟少年宫,又联系车给你搬运,人家主任还亲自到家里来听,真是不容易,你练了两年半,每个星期天都要去上课,今天终于上台了,非常成功,一鸣惊人!确实啊,要相信自己!”
今天,对于鲁鲁来说很有意义。
机会是自己争取的。我真为儿子感到骄傲!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3
那天,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说寒夜里有不少流浪者到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店里睡觉,感觉“比家还方便”。立刻想起两年前的一件事。也是冬天,也是很冷,我和鲁鲁去一家拉面馆吃饭。门外有个乞丐,很老了,寒风中他衣衫单薄,佝偻着腰,他想进店里来,又不太敢的样子,一直在门口张望。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是经理,走过去对他大声喝斥,老人转身走了。
当时我和鲁鲁都看到这一幕,鲁鲁突然恨恨地骂了声:“法西斯!”我很惊讶地望着他,他就埋下头吃面,不看我,也不说话。我知道他骂的是那个经理。前几天刚看了本“二战”的书,我们还讨论过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事。
我说:“还算不上法西斯。他只不过缺少同情心,太自私、太冷漠了。”
“那怎么才算法西斯?”鲁鲁问。
“以强凌弱,残暴,屠杀,剥夺人的自由和尊严,甚至连生命都要剥夺。”
“哦。”鲁鲁应了一声,就不再说话。
也许他在思考,我没有追问,也不知道他思考的结果。但现在想来,当年的法西斯之所以得逞,不正是因为有太多的冷漠和自私存在吗?自私和冷漠就是法西斯的帮凶,就是暴政的根基之一。
鲁鲁有一种天生的善良。记得四岁多的时候,刚来北京,还没买车,进城都是坐公交。每次都要在北太平庄倒车。车站附近有许多乞丐,寒冷的冬天,他们匍匐在路边,远远望去像一堆一堆的烂棉絮。那天我牵着他的手,匆匆穿行在这些棉絮堆中,我急着去赶车,没有多看。突然,感觉到鲁鲁的手拽了一下。他停下来了,看着面前的一堆烂棉絮,而这堆烂棉絮里正有一张脸探出来,也看着他。那是一个老人,满脸皱纹,又红又黑,一串鼻涕正在淌下来。鲁鲁说:“我想给他一块钱。”我拉了他一把,“走吧!车要来了!”一边走,一边说:“谁知道是不是真乞丐呢?”走了十多米,感觉到鲁鲁的手越来越沉,终于他又拽我一下,我停下来,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我,说:“我还是想给他一元钱。”我突然一下就惭愧了,摸着鲁鲁的头,心里有一种说不尽的爱。他跑回去在老人面前的口袋里放了一元钱,才安心地坐车去了。
那天,当他对我说“我还是想给他一元钱”时,他的眼光是如此的纯真、悲悯,让我惭愧。我们这代人,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内心已经变得坚硬了,在坚强的同时,失去了温暖,常常以理性的名义蔑视人性,陷入迷途而不自知。
儿子的纯真让我觉悟。同时我也更珍惜他的善心,珍惜世间所有的善意。
最近,鲁鲁的架子鼓班得了个奖,是一个学生慈善组织的捐书活动颁发的。那个组织非常小,参加者都是孩子,颁奖的也是孩子,很不具有权威性,但王老师给我们展示时却显得非常自豪。我说应该贴出来,他说准备去买个镜框来挂。真是一件好事。
现在儿子已经养成习惯,每天早晨扔垃圾的时候,会把塑料瓶、旧报纸之类另外装在一个袋子里,放在垃圾桶外面,方便拾荒的人捡。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做人最重要的不是做个强人,而是做个好人。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4
鲁鲁天性善良,有时让大人也吃惊和惭愧。
还是在他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做晚饭,他爸说鱿鱼炒得不好吃,茭白也太淡。见我不说话,他就问鲁鲁:“你说是老爸炒的菜好吃还是老妈炒的菜好吃?”
鲁鲁看了我们一眼:“都好吃。”
“那你说今天这个茭白是不是难吃呢?”
鲁鲁看了看我,说:“我觉得还不错,要是下次再多放点盐,就更好吃了。”
我一下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抱着儿子一阵狂摇:“你怎么这么懂事啊?!”
鲁鲁笑得更乖了:“我怕说不好吃你会生气。”
不仅感动,而且惭愧了。其实我很小气,但我实在是幸福的,就连儿子都在呵护我。每当我不高兴的时候,鲁鲁总会敏感地察觉到,不停地无话找话,逗我开心。有时候心情实在太恶劣,讲笑话也难以奏效,他就会使出杀手锏,拿一本书来问我题。我不得不给他讲题,讲着讲着心情就平静了,直到我脸色终于缓和,他才嘿嘿地笑着问:“老妈,你现在没生气了吧?”
鲁鲁也常常有犯倔的时候,也会惹我生气,但只要是我真的生气,他就会难过,就会一直来逗我,直到我们好好谈过之后,真的互相谅解为止。很多时候,他听话不是因为怕我,而是因为爱,是不愿让我生气和伤心。
在现实的生活中,是我在呵护他,吃饭、穿衣、睡觉、上学,是我在照顾他,他需要我的帮助,而在精神上,却常常是鲁鲁在呵护我,安慰我。
一年级的时候,我有一次剥柚子,指甲受了伤,给他洗澡时,水一冲就痛。我刚说“有点痛”,他拿起我的手指吹了吹:“你别洗了。”说完就自己洗起来。
鲁鲁的温柔厚道是一种天性,任何人和他在一起都会受到感染。
他一边洗澡,一边给我说:“现在我有点喜欢扫地了,我在班上经常扫。”
我问:“是老师分配你扫的还是你自己主动扫的?”
“有时是分配的,有时是自己扫的。我看见教室外面脏了,别人不愿意扫,我就去扫了。”
“那老师表扬你没有呢?”
“有时候表扬了,有时候没表扬。”
“哦,扫地是做好事,古时候修桥补路都叫积德,积德的人,这辈子寿命会更长,下辈子福气会更好。像扫地这种事,就和修桥补路一样,是为了大家好,也是为自己积德,就算老师没表扬,也挺好的。”
摸着儿子胖呼呼的脸,真的觉得他是个好孩子,很好很好的孩子!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29 17:14
上海一个中科院的博士跳楼死了。父母公布了他的遗书。全文异常冷静,看来是早有准备的。可是在全文中,连一本书、两瓶酒、衣物、CD等等都想到了如何处置,就是没有想到父母,全文没有一个字提到父母,这样的冷静真有点让人恐怖。
一个人活着并不只是为了自己,有感情,有责任的人,才能结结实实地活下去,因为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压力,往往支撑着人活下去的,就是爱和责任。
大家都探讨大学生、硕士、博士自杀的原因,很多人归咎于压力太大。其实,每个阶层的人都有压力,高学历的人压力并不见得比下层人大,下层人面临着揭不开锅的压力,面临着孩子没钱上学、父母没钱看病的压力,压力不大吗?但是他们没有自杀。高学历的人,压力不是来自社会,而是来自内心。自杀,往往不是因为境遇太差,而是自身太敏感、太脆弱,同时也是太自私、太没有责任感。
这个博士在中学时代是一个公认的好学生,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可是这样的好学生,对社会、对家人、对自己,又有什么用呢?
意志品质的培养,爱的教育,责任感的教育,是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3
人类的各种活动,有的是简单重复,有的是创造性的。创造性工作的价值高于简单重复劳动。
同为创造性工作,价值也有高低之分,越是具有思想性,越是接近形而上,价值越高。
爱因斯坦和牛顿之所以是巨人,并不在于他们生产出了什么实用的产品,而是他们的头脑里产生了伟大的思想,使整个人类的认识水平前进了一大步。
伟大的君王、伟大的企业家,看起来好像是物质世界的主宰,但深究起来,他们真正的伟大之处,还是在于他们对自己所掌控的世界有着精深认识,由此而采取了正确的措施,从而对世界发生了巨大作用。权力同样是智慧的结果。
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有思想。《老子》短短五千言,便能流传几千年,影响世世代代的人类,这才是真的伟大,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教育问题上,智慧的开启远比传授知识重要。“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过去要不得,现在要不得,将来还是要不得的。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3
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这很重要。人生是否成功,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评判者,标准就在自己心里。同样是网络高手,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理想就是要成为一个网络高手,你一坐在电脑前就感到充实,感到生命有意义,那么你就是成功的。但假如你一坐在电脑前就有一种堕落感,你不认为这是你应该过的生活,但却无力自拔,网络仿佛是麻醉剂,给你一时的兴奋,然后陷你于更大的空虚,如果你是这样的状态,那么你的技艺再高,也只是个失败者。
人对待自己的家庭,对待自己的职业,对待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标准都只有一个——它是不是你想要的!
我们无权安排孩子的未来,也无权干涉别人的选择,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标,他只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是幸福的。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3
经常问鲁鲁:“你喜欢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他说不知道。
其实我并不真的想得到答案。在他还这么小的时候,即使他回答你将来想当老板,当明星,当科学家,也不一定真的就是他内心的冲动,就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但我还是要那么问,只是希望他思考,尽管没有结论,但他想了,他就会感觉到生活是有目标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是有所期待和有所结果的。“将来”不是一个茫然的虚空的概念,将来有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要做,也有许多实实在在的欢喜回报给你。
没有目标的人生,终究是场悲剧。
前年和一个著名的少年大学生接触过,当时他正在读大一。明显感到他有种迷茫,不知道将来做什么,也没有激情和动力。后来听说他出事了,被学校劝退。我一点也不吃惊。
如果把考上一所好学校作为唯一的目标,那么考上那天,也就是目标终结的一天,下一步又该怎样走呢?他必然会迷茫。迷茫之后如果能够重新找到方向,那还算好,如果找不到,有的人就此失去动力,甚至由此而沉沦。
我们外人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常常是以他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比较“数字化”的指标来看的。但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判断,却更为复杂。他常常是拿已经获得的和希望获得的去比,这之间如果落差太大,就会觉得失败。所以,“希望获得的”是一个人成就感和快乐度的最重要的指标。
希望,就是人生的目标,指引着人的行动,衡量着人的成败,影响着人的心情,可以说是人生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让孩子有什么样的希望,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对他的一生至关重要。
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而中小学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不仅要考出好分数,还要学会怎样做人,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虚浮无聊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要做怎样的人,知道自己这一生的方向。
有目标才可能有理想,有信仰,有目标的人生才是有力量的,那是人生更高级的阶段。
这话听起来很玄,其实也很简单,每天孩子都在对周围的事物进行着价值判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对他产生影响。我常对鲁鲁说,人生就像马拉松,路长得很。现在跑在后面,不可怕,将来机会还很多;现在跑在前面,也不可喜,因为路还很长,后面的考验还有很多。不管现在是输是赢,努力地跑,向着正确的方向跑,这就够了,目标终会达到。
勤奋努力是一种价值观,宽容豁达也是一种价值观。要承认世界充满竞争,也要看到人生的温情和美丽。能享受最高贵的生活,也能承受最大的苦难。始终以一种善意去对待自己,对待世界,生活就总能往好的方面发展。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4
我一直喜欢文科。小学的时候,数学很糟,一度落到全班倒数的地步。直到五年级,遇到成老师,才发生了逆转,我突然飞跃,奇迹般地成了尖子。
但这次转折并没有改变我的本质。到初中,我的数学又一般化了,在班上只能算中等。直到初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已经临近毕业,才突然发力,又是奇迹般地名列前茅。
进了重点中学,因为是全市唯一的重点学校,学生是全市的精华,竞争非常大。我进去时的成绩是第100多名,属于中等。此后,一直是中等,拼了命也是中等。直到高二的最后一个学期,文理分科,我选了自己擅长的文科,远离数理化,才又突然一跃,再次成为尖子。
这一点毫不奇怪,语文从来就是我的长项。小时候写作文,几乎每次都要被老师拿到班上念,我的作文几乎成了全班的模版。那时的人本来就很机械,我这样开头“当前,国内外形势一片大好……”全班就都“当前,国内外形势……”;我写“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全班都变成“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后来我改成“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全班也变成了“冉冉升起”。
但是,尽管作文写得好,语文课却是我头痛的。我很害怕上课发言,总是不能正确地分段,不能准确地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语文考试也常常不是第一。我从来不是个好学生。
但这并不妨碍我的爱好。我喜欢语文,并不是语文课本上的那种语文,而是“汉语言文学”意义上的语文。更甚至于,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对广义的“文科”的兴趣,尽管所有这些年的考试让我沉沉浮浮,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到我人生的总体走向,我最终还是成了一个专门写作的人。
是的,不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也不是研究文科的人,而是用汉语进行创作的人,写作已经成了我的生活方式,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由我的本质所决定的。我的人生注定会远离考试,远离那种评价体系。尽管数学可以突击成为尖子,语文也可以拿到全市乃至全专区第一,但我本质上不属于这种价值体系,不擅长这种奋斗方式,我注定会远离它,走我自己的路。事实上,大学本科一毕业,我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考试,以至于我的最高职称至今也只是个“助理教师”,连个中级职称都没有。幸好我从来不需要手持一大把证书去找工作,幸好我一直活得不错。
儿孙自有儿孙福啊。当年,父亲很为我担心,高二文理分科时,他就执意要我报理科。那时的形势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文科常被讥为“瘟科”,毕业分配的前景也颇不明朗。父亲说,报理科,将来考个医学院,医生是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一辈子都有保障。现在看来,父亲很英明。但我却对他说,我不想学医,我这人本来性格就孤僻,自己心情都不好,还要每天看病人,听人说这里痛那里痛,我不烦死了?父亲还想坚持,但母亲比较温和,说还是要尊重我本人。于是我顺利地学了文科,后来读了中文系。
中文系读到二年级时,父亲和我谈,我那个学校牌子不硬,希望我考个研究生,考到名校去。我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我不想做一个研究别人的人,我想让别人来研究我!”那是个文艺复兴的年代,人人都激情澎湃。现在看来,我的话说得不严密,但在那样的语境中,还是清楚地表达了我的理想,画出了一个人生的箭头。父亲也就不再多说。
后来,我确实在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前进,虽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一直在向目标靠近。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甚至,我觉得很幸运。芸芸众生,有多少人能按自己的意愿生存呢?我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我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够了。
人生的走向,不是外力所能改变的,我们天然地就会往某个方向走。人生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去除那些与我们天性相抵触的东西,渐渐走到本性所指的地方。不管你走了多少路,最终你会发现,那个方向、那个结果,其实在多年前就已经向你呈现了,你只不过是在曲曲折折地接近它。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4
家长的许多心血,其实都是白费。我们决定不了孩子的未来,顺应天意,顺应自然,顺应孩子本身的成长,平和一些,可能更好。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4
我认识一个孩子,原本在子弟校读书,成绩还不错。他舅舅在北京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教书,初二的时候,就把他弄去了重点校,还交了几万块钱。但原本不错的他,到了新学校,距离就出来了,越学越困难,最后实在跟不走,只好转回来。
原学校不收,做了好多工作,又花了钱,终于收了。但子弟校的进度比重点校慢一点,这孩子已经学过,就不再认真听讲。而且他还发现老师讲错了,还大胆指出来。结果被老师狠狠训了,从此日子很难过。
渐渐在原学校也待不下去了,他妈妈一气之下让他去读了职高,学修汽车。
学了一年,他实在不喜欢修汽车,求他妈妈:“我还是回去读书吧,我要好好学了。”
又花钱去学日本财经。这个专业他还喜欢。学了三年,毕业后在一家著名的通讯公司找了个工作。
孩子工作很努力,有一次日本客人来咨询,他用日语很热情周到地解答,客户很满意,回去写了封感谢信,他也受到公司表扬。他很珍惜现在的岗位,公司也重视他,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是一个母亲和孩子在现行教育制度下痛苦挣扎的故事,几经挫折和调整,最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很多人之所以一条道走到黑,往往是因为自己没有自信,没有目标,不知道要往哪里走,只能盲目地随大流。但世界上每一条河最终都能找到方向,都能形成自己的河道,以自己的方式流向大海。人生其实就是一条河,在不断的曲折中,寻找出路,最终殊途同归。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4
放学接鲁鲁时,一个女生来告状,说鲁鲁骂她二愣子。
这学期鲁鲁已经是第二次因为类似的事情被告状了。
以前鲁鲁一直是乖娃娃形象,老实,内向,胆小,我一直怕他被人欺负。这学期突然就变了,顽皮,强硬,有了欺负别人的举动。
一路上我批评鲁鲁,他却很不服气,说别人也骂过他,他就是要骂回来,骂得赢就骂,打得赢就打,反正就这样。“明天我还要骂她,她有本事就来骂我!”
我还管不住了!
他眼里含着泪,心里不服气,嘴是一直铁硬着,气狠狠的,说到最后,扔给我一句话:“你又不了解,你来掺和什么?!”
我一时真还无话可说。
是啊,我确实不了解,突然感到自己的无力。儿子确实大了,不再是个小男孩,有点男人的味道了。
男人都好斗,都有暴力倾向,男人的规则和女人不一样。我是女人,我并不了解男人的世界,不了解他们的活动,不了解他们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我没有发言权。
一个雄性的世界,天然就是由冲突和力量构成,充满着粗野和残酷。
儿子正在迈向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
在我自己的成长期,我是没有遇到类似困惑的,我绝不会因为攻击行为而受到批评。女生的困惑和男生不一样。
我没有再批评他,一路和他闲聊。他说,这段时间好像很想打架,久了不打就有点不舒服。我吓了一跳,问他是怎么打的。他说就是和同学推来推去,用脚踹,你踹我,我踹你,虽然有点痛,但是觉得很刺激。他说话的神情,真的是很兴奋,当讲到如何把对方逼到角落里去踹时,简直有点手舞足蹈,眼睛都在放光。
我突然想起电视里的动物世界,一些年轻的动物彼此追逐着,冲撞着,在打斗中玩耍,在玩耍中成长。它们似乎有着无限的精力,无限的灵巧,以及无限的欲望——当他们不再躲在窝里,等着母兽给它们带回食物,当它们冲向原野,开始这种冲撞和打斗的时候,它们就不再是幼兽,青春期来了。
再过二十天,鲁鲁就满九岁了。
他的个性中,已经有了争斗欲,或许这就是一个雄性的本能,阳刚之气正是始于此。这是件好事,只是他还不懂得控制自己。我只能告诉他一些很原则的道理,我说:“你长大了,有力量了。力量要令人尊敬,不要令人讨厌。”
其实,人生的原则很多,我所赞赏的未必都正确。就算是正确的,儿子也未必听得进去。人生的智慧不是听来的,要靠自己感悟。往往是自己经历了,才能懂一些事。我们谁又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呢?
儿子长大了,他会有自己的世界,我们做父母的,不管在岸上如何着急,如何大喊大叫,在水中游泳的是他自己,我们起不了多大作用。
想想我们自己当年是如何对待父母的苦口婆心,就会明白我们的孩子也不会全听我们的。我们因为不听老人言,是吃了很多亏,但不是也走过来了吗?失败是必要的,吃苦是必要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必要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痛也是一种感受,你不能只要阳光不要寒风。
所以我不打算过多地教训他。
儿子,正在向青春迈进的儿子,他应该自己走。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5
余学红来玩,说到孩子的教育。她买了好几本书,都是写女生的,比如哈佛女孩,还有个北大状元,都是女孩。我们俩一聊,发现好多抛头露面的优秀少年都是女孩,比如作文得奖的、出版日记的、热心公益事业的、独自周游全国的……好多原本是男孩擅长的事,风头也被女孩抢了。在班上,女生也比男生受宠,因为女生更听话,更成熟,女生更符合老师和家长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女孩更像好孩子,所以女孩成了所有孩子的榜样。
但是男孩毕竟和女孩不同,男孩又需要怎样的榜样呢?我们如何用适合男孩的方式教育男孩?
细想之下,觉得男孩很可悲。现在的教育机构,无论幼儿园、中小学,还是各类课外培训班,都是女老师的地盘,男老师数量极少,形不成气候。家庭里主要也是母亲在管孩子。整个成长阶段,男孩一直在女性的包围之下,一直被女性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所左右,最后终于长大了,成人了,社会却要求他们像个男人,去战斗,去负起生活的重担。
环境会给每个人打上烙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不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是随着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的。当别人认为你是重量级的人物时,他的态度谦卑,你就不知不觉气宇轩昂,而当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无足轻重,你自己要么畏缩,要么激愤,都难有大度雍容的感觉。
男孩从小受女性管制,头上不仅有女家长、女老师,甚至还有女同学。班上的“三好生”大多是女生,班干部也大多是女生,事实上形成了女生管男生的态势。男生天性贪玩,又普遍比女生晚熟,在班上不如女生听话、懂事,成绩不如女生,纪律不如女生,必然是听的表扬少,得的批评多,在老师那里不得势。这一切使得男生成了班上的“弱势群体”。
世界原本是阴阳和谐的,但在女性教育者占绝对优势的教育体系中,价值标准更倾向于女性,使得男生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这样一种状态下,男生会形成怎样的自我评价?他们的阳刚之气从何而来?他们的自尊、自强、自信又靠什么去形成?
男孩,他是未来的男人,如果我们希望男人更像男人,就必须从小开始塑造。
老师是不可选择的,家庭教育却可以改善。在家里我们可以多给孩子一些阳刚的东西,母亲就不要再唠唠叨叨了,不要过分溺爱,也不要过分严格,让他有机会自己决断,自己负责。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多一些社会生活,让孩子在与同伴、与社会的接触中,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去发展自己的男性气质。
此外,父亲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教育中。在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中,父亲是不可替代的,他象征着一种权威和价值标准,不仅给孩子安全感,更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有父亲存在,这件事本身就是孩子力量的源泉,能和父亲在一起,无形中就受到了熏染,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父亲的重视,这使得亲情更温暖、更实在,也让他对自己有了更积极的评价。
男人和女人,性格不同,对世界的着眼点不同,行为的方式也不一样。让男孩接触父亲,就是接触男性的思维、男性的方式,就是在完善孩子的人格,让他更好地成为男人。
父亲们大多都很忙,但忙不是理由,只要心里真正重视,再忙也能抽出时间,多和孩子待一会儿。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5
带鲁鲁游了清华,突然就没有神秘感了,突然就破了神话,也不再那么强烈地想要鲁鲁上个名校什么的了。我自己当年没有考上名校,内心始终有一种遗憾,有一个打不开的结。今天当我走在清华的校园里时,我感到自己并没有激动,也没有自卑,我对这里感到熟悉而平易,突然之间,那个死结就瓦解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并没有绝对的尊卑,虽然我的起点不高,但经过这二十年的努力,我已经获得了自信,可以坦然地面对当年的偶像。所有的尊严其实都来自自己,心灵的力量并不完全和所谓的成就、地位有关。
我眼前的清华园里走着各色各样的人,和我平时周围的人没有两样,看着他们,突然感到人生是那样丰富,读书只是万千出路中的一条,何况在某一个学校读书,更只是人生无数种可能性中的一种。
上帝指给我们很多路,每一条都是好的。人之所以没有走到天堂,不是路不通,而是没有走到底。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5
下午停电,教室里没有空调,天气又特别热,放学的时候,鲁鲁告诉我,有个同学中暑了,中途去厕所呕吐。
想想也是啊,这大热天,我们大人在家吹着空调,什么都不做,还热得心烦,孩子从一点半到五点,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却坐在那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学英语,一学就是三个半小时。
鲁鲁还没放学,下一个班的孩子就已经来等着了,很多人手里提着一个口袋,装着面包、火腿肠之类。他们是从五点半到八点的,中途饿了,只有吃点这些。一个家长说,她以前是在楼下的饭店里先订好饭,等课间休息时就把孩子带下去吃。但是孩子也不好好吃,现在改成这些零食。
看着这些浑身汗透,提着个食品口袋,气喘吁吁赶来上课的孩子,你能说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能说现在的孩子不能吃苦?!
孩子真是不容易啊,这大热的天。我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感受,真得感谢鲁鲁的好身体,壮实也是优势,在这样的重压下,顶住就是一切,身体是第一的。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5
有人向我推荐说,网上有篇报道,一个曾经的黑道老大,改邪归正后,做起了挽救边缘青少年的工作。他的方法有点另类,除了感化瓦解外,还用黑社会的那一套,用金钱拉拢、意识控制和武力恐吓,还真让一些问题少年老老实实了。“所以,教育不光是要有你们强调的爱和尊重,有时候也要用武力,要用非常的手段,不要太书呆子气了!”他说。
爱和尊重就是书呆子气吗?我细看了那篇报道,这些方法虽然上不了大雅之堂,但确实行之有效。但行之有效的原因不是这些方法本身有多好,而是它使用的对象正好适合。因为它们所针对的并不是普通孩子,而是问题少年,是已经中了毒的人,十全大补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以毒攻毒。
治病总是要对症下药,同样一张方子,并不适合所有的病人。那些黑道之道,都是迫不得已,何况它们长久的功效还有待时间的验证。我们总说防患于未然,与其让孩子中了毒再去解毒,不如让孩子早预防,免中毒,正常地成长,正常地长大。
想来那些问题少年的家长,一定很苦恼,但这往往是自作自受。孩子之所以成了这样,家长要负主要责任。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只不过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立刻显现出来,也不是很简单地显现,我们常常就看不清。
最重要的不是解毒,而是预防中毒。成长是不可逆的过程,等到问题出现再去解决,已经晚了。需要用“金钱拉拢、意识控制和武力恐吓”来解决的病根,说不定就同样是“金钱拉拢、意识控制和武力恐吓”所造成的,事情到了以毒攻毒的地步,说明已经中毒很深。
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还是要呵护,要理解,要给他们充分的尊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把好的东西从小根植在孩子心中,让它们成为习惯,成为天性,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孩子人品端正,家长也就用不着成天为矫正孩子的品行而烦恼了。
人身上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必须从小树立的,根子歪了,一辈子都长不正。
从某种意义来说,孩子可能是上帝的礼物,也可能是上帝的惩罚,可能带给我们极大的幸福,也可能带给我们极大的痛苦,我们能得到什么,就看自己怎么做了。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5
放学时问鲁鲁:“今天有没有考试?”他说:“没有。”
“什么考试都没有吗?”我又问了一句。他还是说没有,一脸的坦然,我相信是真的。
回家才翻到一张数学试卷,只有62分。我震惊了。
不是震惊于分数低,而是震惊于他的说谎,震惊于他那一脸的坦然。
什么时候他需要说谎了?无比的心痛。
这一段时间他考试都不太理想,我们有些着急,脸色也不太好看了。我想他是压力太大,昨天一个82分就听了我们半天教训,今天不仅没有长进,反而又退了20分,他怎么敢告诉我们呢?只有说谎。
孩子的说谎都是大人逼出来的。为了把这个谎说圆,他不得不装出一脸的坦然。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老师还要叫签字,到时候又怎么应付呢?可见这个谎包含着多么大的风险,多么大的难度,但是他都宁肯说谎,可见压力是多么的大。
人都有自卫的本能,当一件事的后果严重到不能承受的地步,他就只有选择逃避。道德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说谎更接近人的本性。
我们往往把诚实看成是品德问题,其实,诚实同时还是个能力问题。有能力承受,就可以坦白直言。当孩子还小时,他不可能对抗暴跳如雷的父母,只有等他长大了,比你更强了,才可以直面你的指责。但到了那时,通过说谎逃避压力也许已经成为习惯,他纵使敢于面对你,却不敢面对社会上比他更强的力量,说谎也许就真的成了一生的问题,让人鄙视又同情。
从某种角度来说,诚实并不全是诚实者的美德,说谎也并不全是说谎者的罪过,说谎的人是可怜的。诚实要由宽容造就,诚实是一朵娇嫩的花,不可能开放在高压之下。
我们总在说,现在的社会缺少真正的男子汉。但是男子汉是怎样炼成的呢?越是高压的地方、暴力的地方,越容易产生道德危机,越容易造就懦弱和虚伪。生存环境越是严酷,人就越是需要自保。
一个孩子说谎,内心常常是恐惧无助的,说谎恰恰证明了他的弱小。要让孩子敢于说真话,就不能让他面对不可承受的后果,相反还要让他得到奖励。只有说真话能得到好报,说真话成为一件合算的事,他才能真正习惯说真话。
什么时候孩子可以不必说谎了,可以真正掌握局面了,他才是自由的,强大的。
当一个人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做的事,我负责!”这就是力量的表现。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0 12:25
鲁鲁班上又丢东西了,这次丢的可不是小东西,是100块钱!这个学期,鲁鲁已经丢了三本书,都是在班上丢的,还有同学丢了计算器,不过比起100块钱来,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这仿佛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我小时候,也是三四年级,班上也是出了小偷。整个过程是这样,在一段时间内,班上总是丢东西,橡皮、铅笔之类。终于有一天,老师发现了破绽,就在课间操的短短十几分钟时间内,做操的同学一回来就发现东西丢了,不止一个同学的东西。而当时没去做课间操的只有一个女生,她好像是生病请假。于是就搜她书包,果然发现了赃物。又把她叫到办公室去问,她承认了,以前几次都是她偷的。虽然搜书包和问的过程都是在办公室进行的,事后老师在班上宣布已经破案,也没有点她的名,而且老师还特别提醒大家,不要歧视这个同学,人都会犯错误,改正了就是好同学。但这些话等于没说,同学们自有一套信息传递的方式,自有一套价值标准。班上所有人都知道了,小偷就是她,她就是小偷!不可能不歧视。很长一段时间,她被孤立了。在这之前,虽然她的成绩一般,但因为性格开朗,体育也好,还很会打架,所以在平时的游戏中很抢手,很多场合下,她还是一个核心人物。
一个人要赢得尊敬很难,但要获得鄙视却太容易了。出事后,她基本上就成了边缘人。课间大家都闹成一团,只有她郁郁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放学以后,我们也不叫她一起回家了。同学若有什么新奇玩意儿拿出来炫耀,若是有她在场,就会警惕地盯她一眼,把东西小心地收起来。她本来成绩就不好,现在更不好。第二个学期,她留级了。
此后她这个人似乎就蒸发了,不在一个班了,我们更是懒得关心。没再听说她偷东西,也没听说她打架,也不知道她成绩好不好。细想一下,这几十年中,就是以前的老邻居、老同学,似乎都从来没有提起过她,不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
真是不值,就为了几块橡皮、几支铅笔!但是对于那时候的孩子来说,这几块橡皮、几支铅笔不也是像火种一样,点燃着心里的熊熊欲望吗?我也是曾经很羡慕别人的东西,甚至也产生过那样的念头。但是我终究克制住了,没有伸手。也许我那时候之所以没有犯错,并不是因为正直,而是害怕。人的成长被许多因素左右,就像化学反应,哪一种元素多一点、少一点,出来的结果就是两样。
一失足成千古恨,为什么要失那一足?是什么决定着人失足还是不失足?
这似乎是有规律性的,都是三四年级的孩子,都是些小玩意儿。也许这时候的孩子自我意识强了,占有欲也强了,还有了一些手段和能力,而且竟然也有了胆量。但同时,理智还不发达,也没有牢固的道德观。这时候的班级越来越像个社会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开始显现。可怕的是,小偷小摸的得手,会增强自信,多次得手,胆量就会越来越大,本来就不牢固的道德观,可能就会往我们不希望的方向发育。事情如果不能止于萌芽状态,就很可能茁壮到不可收拾。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很多事,每一步都是关键的。同样的人,就在这每一步的差别上,渐渐分化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层。
令人叹息啊。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7
鲁鲁有个小朋友,他父亲是开公司的,经常出差,他母亲也很忙,有时也出差。父母都出差时,家里竟只留下他一人,他得自己上下学,自己睡觉,自己做作业,自己做饭……他说做饭很简单,就是煮饺子,按他妈妈交待的煮多长时间就行了。我问:“没人管你,你就可以整天玩游戏、看电视了?”他说不,做一会儿作业自己就睡了。他的成绩居然还不错,中等。作为一个十岁的孩子,真是不简单!
很感慨。咱们的孩子操碎了心,也不见得强多少,人家的孩子,撒手让他自己长,不也挺好吗?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明显比一般孩子强,社会知识也非常丰富,经常带同学出去玩,几乎全是他找地方,而且全是他埋单。
关于埋单这一点,鲁鲁说了一些情况,让我有些担忧。他的有钱在班上是出了名的,不少人盯着他的钱。他已经丢过很多次钱了,数额都不小,有一次他就亲眼看见一个同学把手伸到他书包里,他质问他干什么,那同学说:“没干什么,看一看。”事情也就过了。除了偷他的钱,还有不少人向他借钱、要钱,有的态度还很强硬。
他是中途转学来的,刚来时不认识同学,很可能正是因为用钱上的慷慨,让他结交了同学,改善了当时的处境,他就从中得到经验,认识到了钱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钱确实能发挥作用,但要适可而止,金钱并不能买来真正的友谊,更不能买到真正的尊重,反而容易诱发别人的贪婪和觊觎。现在他们还是小学生,相对来说还比较单纯,但随着年龄增长,同学也会分化,到了初中、高中,同学中什么人都有,现在就成为一些同学搞钱的目标,将来会怎样?
以前认为他总是随身带着很多钱,而且花钱如流水,肯定家里是大款,把钱不当钱。和他聊过后才知道,他带很多钱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太忙,有时候必须把几天的生活费都一次给他,让他自己料理,于是他身上就有了“巨款”。
我还没和他父母交流过,只是凭着对他有限的一点了解,给了他一些建议:即使父母一次给一大笔钱,也不要都带在身上,计划一下,带上够一天用的就行了;叫父母不要给你百元大钞,经常让人看到你出手就是一百一百的,容易让人对你有不好的想法,说不定还危及自己和家里的安全;最好是给十张十元的,你把它分别放在隐蔽的地方,用多少取多少;慷慨是好品质,但也要适度。
他是个不错的孩子,很有礼貌,也很有活力,这样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竞争力是很强的。但同时,也有一些正统教育所难于引导的因素,让他的未来有一些让人担忧之处。我发现,他现在就已经习惯消费了,经常和同学一道买零食,买游戏碟,到外面花钱玩游戏,不远的路程也打车……现在类似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事业有成,经济条件优越的父母,却不得不面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这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吧。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7
鲁鲁非要去买零食,我不同意。鲁鲁说:“我有钱,我用自己的钱买!”
我说:“你自己的钱也不能乱用!”
他说:“我自己的钱,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我一下哑口无言。
听起来不顺耳,但想一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是一样吗?刚挣钱时,父母苦口婆心教导你要节约,要积蓄一点,要为将来着想,可是我们何尝又听进去过?只有自己也人到中年,到了养家糊口的年龄,也有了经济的重压,才知道了节俭,知道了为将来打算。
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到了需要负责的时候,才会有责任感。对于孩子而言,让他考虑将来,往往是父母的一厢情愿,是不现实的说教,只有他自己确实感觉到了生存的压力,感觉到了确实有个“未来”存在,他才会对自己对社会负起责任来。
从这种意义来说,富家子弟的所谓苦难教育,大多数只能满足好奇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点浪漫而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因为有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力,经济的匮乏,激发了孩子的潜能,逼迫他去计算每一个铜板,炼出了当家理财的硬功夫。
富人既然已经脱离了通常意义上的“苦难”,再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就不合时宜了。但这并不等于富人的孩子就不需要理想,不需要责任。富人也有富人的难处,富人也有富人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也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让孩子了解真实的情况,知道家庭的处境以及自己肩上的责任。
让孩子了解生活的真相,感受生活的压力,不要让他永远生活在童话之中,这一点无论对于何种家境的孩子,都是重要的。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7
星期六上午,到少年宫接了鲁鲁回来,身体很不舒服,到家就让鲁鲁自己做作业。
鲁鲁却不高兴,一屁股坐在地上,懒洋洋的,一副心烦意乱的样子,嘴里嘟囔着:“小孩为什么都要做作业啊?”
我说:“鲁鲁,今天我有点不舒服,我去躺一会儿。等会儿你把菜洗了,中午煮点面条吃。”
鲁鲁瞪大了眼睛,“我不会做!我从来没煮过面!要我做就只有吃方便面!”
我说:“方便面只剩一包了,你看是你上街去买呢,还是我们俩当中有一个人不吃?”
两个方案好像都不妥。
他沉默着。
“还是我来做吧。老妈什么时候让你饿过肚子?”我说,“哪怕我再不舒服,还是会忍着,把饭做给你们吃的。你说这么多年了,我难道天天都很舒服,天天都很愿意做饭?我也有不想做的时候,但是我必须做,这是我的责任。让儿子挨饿,那还算什么妈妈?你看我每天都坐在电脑那里写,你以为都是我很想写的?有好多东西我根本不想写,但是还是得写!不写就没饭吃,这是我的工作!你看家里吃的、用的、玩的,每天都在用钱,我和你爸都必须工作,必须挣钱,这是我们的责任!”
鲁鲁望着我,不吭声。
“你问我小孩为什么都要做作业,因为那是你的责任,就像我必须工作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你现在还小,你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要养活你的孩子,就像现在我们养你一样。你必须学习,就是这样!”
鲁鲁不声不响地站起来,走到书桌边,做作业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这是天经地义的。我经常会对鲁鲁说:“现在,你去写作业,我去写稿,我们都开始工作了。”从小就将他置于“工作”的状态,就是要让他意识到,学习不只是为了一个考试成绩,它确确实实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是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
人都有惰性,都喜欢安逸的生活,如果有可能,都宁愿逃避责任。所以,要让人负起责任来,多多少少有些强制的成分,对孩子来说,甚至有点残酷。
但这是必须的。
人们说现在的孩子像草莓,外表色彩鲜亮,内里绵软苍白;晃眼一看,疙疙瘩瘩,仿佛很有个性,其实碰不得,一压就烂。这样的孩子将来能做什么?
给孩子一些压力,让他看到生活的艰辛,让他学会承受,让他逐渐坚强起来,这才是真正对他好。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8
我经常对儿子说,以后我老了,要靠你来养。倒并不是真的想要依靠他,而是要让他有一份责任感,有一份男子汉的气概,让他知道感恩,明白生命的意义。
人是彼此依赖,彼此支撑的,没有谁能横空出世,独立存在。今天他依赖于我们的抚养,受惠于我们的付出,明天我们也会依赖他,他又会对他的孩子付出。每个人都承受着别人的恩情,每个人也都要为别人付出,这是一种责任。
现在的孩子很多没有责任感,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责任的强调不够。很多时候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只让他享福,不让他吃苦,有苦都自己咽了。家长承受的压力很大,孩子却没有感觉。
看到过一个报道,一位单亲家庭的母亲,艰难地抚养着儿子,从来是自己吃菜,儿子吃肉,自己吃叶帮,儿子吃菜心。后来儿子上了高中,有一天母亲买了虾,当她把做好的虾端上桌时,突然想起自己还从来没有吃过虾,她想尝一下。她破天荒地夹起一只送进自己嘴里,不想旁边的儿子却对她大吼一声:“那是我的!”母亲流泪了。
那位儿子没良心,那位母亲也不明智。孩子没有理由太特殊,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员,家庭的艰辛为什么不能让他一起承担?
以前的人劳动,假如几个人一起抬石头,如果其中一个人擅自松手,力量就会失去平衡,很可能大家都会遭殃。在共同的困境中,每个人都有责任。一个家里也是一样,石头要大家抬,每个人都来分担,每个人都不能撒手。
我会经常和鲁鲁讨论家里的各种事情,讨论我们的困境,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担心,等等,也分享我们的成功和喜悦。我们在谈论这些的过程中,他不仅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知道了金钱来之不易,知道了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代价,纵然是大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也要努力才有收获。
我在和一位朋友谈到这个问题时,她很担心如果儿子知道了家里的底细,会不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会不会滋生浮躁和虚荣。因为她家经济条件很好。
从网上看到,有一位家贫的母亲,怕孩子知道了家里的真实状况会压力太大,影响学习,所以自己再难也独自承受,不让孩子知道。
富不能让孩子知道,穷也不能让孩子知道,那孩子还能知道些什么呢?
无论富还是穷,都是生活的真实,孩子迟早都会面对的。如果他不能够从自己最信任的父母那里了解生活的真实,学会对待这些的态度,他的成长就缺失了重要的一环,当他将来独立面对的时候,你又能放心吗?
其实,关键不在于事实本身,而在于家长谈论这个事实的态度。如果自己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财富,让孩子看到努力奋斗会有怎样的结果,也看到社会自有其残酷一面,让他对可能面临的挫折有所准备,那么无论贫富对孩子不都是一种激励吗?如果家长本身就以炫耀、虚荣的心态对待财富,或者对贫寒家境一味唠叨,怨天尤人,那么,你就是不给孩子说出真实的家底,富孩子一样的容易骄纵奢糜,穷孩子一样的容易自卑偏激。
让孩子参与一些大人的事情,只要大人把握好分寸,调整好心态,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8
下午去批发冰棍,人家问要白味的还是果味的,鲁鲁说:“随便。”人家就拿了白味的。鲁鲁却不满意,他心里其实是想要果味的,我们又回去换。
晚上做饭时,我问他想吃红烧排骨还是蒜苔炒肉,他说:“随便。”
我对鲁鲁说:“以后你最好不要说‘随便’。经常说‘随便’就等于没主见。人家征求你的意见,是尊重你,也是给你一个表达自己愿望的机会,每次你都说随便,问了也白问,人家干脆就不问了,你也就没有机会了,等于失去发言权。权力是要自己争取的,要学会表达意见,要学会发号施令,要习惯用明确的语气表示自己的态度,要什么,不要什么,大声地说出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就弱,你不指挥人,就要被人指挥,不要永远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转。什么都让人家做主,你自己就无足轻重了。要养成习惯,不要一张口就说‘随便’。”
鲁鲁生性豁达,宽容、善良、温和,这是他的优点。但豁达者常常不够精明,善良者常常被人操纵,温和的同时也要学会果决,刚柔相济才是上品。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8
从报上看到一个北大的研究生,因为压力太大,对前途绝望,竟然离校出走,生死不明,害得他爹妈从大老远的乡下跑来,满京城找。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普通人可能很难理解,一个北大的研究生,那么优秀,那么优越,在中国的13亿人里,有几个能上北大,而且是研究生?几乎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了!可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羡慕、令人仰望的年轻人,为什么偏偏对前途没有信心,竟至于沮丧到那一步?
不光是这个研究生的出走,在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这些全国一流的大学里,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博士生,悲观绝望的并不鲜见,出走还算好的,有人甚至直接就跳楼,一了百了。曾经北大就有三个月里连续三人自杀的记录。
越是名校学生,越是压力巨大,其实这是正常的。
因为他们背负着太重的期望。正因为他们的优秀,所以他们更害怕平庸,害怕让家人和社会失望,这是所有优秀者的共同心病。
然而,人的优秀总是相对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如果遍山都是老虎了,不光猴子称不了霸王,就是真正的老虎,也可能沦为普通动物。
优秀的人,总想进入更优秀的环境,在更高的层面上与人竞争。视野广了,看得多了,也许就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虽身处高位,但坐标系变了,参照物变了,你高,还有比你更高的,你优秀,还有比你更优秀的,比来比去,反而更自卑。
人总是在与环境的相对关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总是在比较中认识自己。买东西为什么要货比三家?因为不比分不出优劣。人也一样,比多了,优劣就出来了。所以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在什么样的坐标系里,以什么为参照物来比,这非常重要,决定着你对自己的认识。
孩子在中小学时,目标很单纯,就是考上大学。但考上大学之后,人生展现出广阔的空间,社会也显示出它的复杂性。他知道了,成功并不是单纯以成绩来衡量,世界太浩大,他无所适从。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很容易陷入精神空虚。而就业的压力,择偶的压力,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等等,更容易让他产生严重的挫折感。
越优秀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就更容易与现实产生落差。越优秀的人,家人的期望越高,越不容易放下包袱。
所以,越优秀的人,越要有平和的心态。这一点要从小抓起。
一味地鼓励孩子奋斗,把考名校、出国、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当成人生的唯一目标;一味地强调学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味地追求卓越,忽视人格的健全,这样的孩子,就算成绩再好,也未见得能有美好人生。
考上大学,考上名校,只是占据了有利的社会地位,获得了优质的社会资源,但之后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人永远要有一颗平常心。有上进心是好的,但万事过了度就会变质。孩子不要太争强好胜,尽自己的努力,达到能达到的高度,就够了。有一颗平常心,就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就会感恩和同情,就会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恨和不满,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绝望了。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8
考重点学校很多有面试环节,据说很重要,但与其临阵磨枪,去演练诸如怎样敲门,怎样落座,怎样微笑应答之类的技巧,不如平时就教孩子怎样为人,培养一种淡定的人生态度。
对人若有尊敬心,又不惧怕,自然不卑不亢,举手投足都会得体。
我们住处的单元铁门都有弹簧,打开后一松手,铁门就会自动弹回关上。常有年轻人在前面走,打开了铁门,你紧跟其后,刚到门前,他手一松,门“砰”地一声,在你鼻子面前关上了。当然这只是一件小事,并非什么违法乱纪,但你心里却会不舒服。鲁鲁从来不会这样,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有人走在他后面,他都会耐心地将门撑着,直到后面的人通过以后才松手(尽管有些人通过之后并不向他说谢谢)。这就是修养,就是尊敬心的体现。礼貌首先源自善良,有善意才有尊敬,一切都源于本性。
小事会显露出人的本质。善良者,自会有微笑露出,坦荡者,自会举止沉着。面对考官,你的素养其实是无法掩藏的——如若能够掩藏,面试也就失去意义了。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面试故事:某著名企业面试时淘汰了大批貌似优秀者,后来有一个比较平凡的人,也被淘汰了,就在他礼貌地离开时,发现地上掉了个别针,他弯腰拾起来,放回桌上。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主考官告诉他:“你被录用了!”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浅显,但并不容易做到。因为主考官不会每一次都出同样的题,每一次都扔一个别针在地上。
礼貌的本质是表达一种敬意和善意,而不是为了什么增强竞争力。如果你想通过礼貌得到什么好处,那你一开始就想歪了。
真正得体的言行是从内到外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一种技术。过于强调礼貌的实用价值,从功利的目的去培养仪态举止,只能得到一个虚假的外壳,一戳就破,结果还是达不到实用的目的。
好人确实是有好报的,只要你确实是个好人。
现在的励志书,大量流行的观点,都过于功利,过于技术性,本末倒置。
礼貌确实能增强竞争力,但这不是源于你笑的技术有多高,而是你表现出的气度和修养,表现出为人的善意,说明你是值得信赖,值得交往的,说明你具有亲和力,善于协作,这正是现代企业、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不礼貌的人,人们常常会婉转地说他“不懂事”。不懂事并不完全出自单纯,而是因为太自大。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当然就感受不到别人的存在,也就理解不了外部世界的道理,也就不可能有得体的举动。
善解人意是种美德,通达世事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人品,需要一颗包容的心。礼貌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不是学几句礼貌用语就能做好的。人的素质和修养会体现在言行的每一个细节上,装是装不出来的,更装不长久。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8
家长们往往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就大发雷霆,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孩子的固执会有什么恶果,而是因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蔑视。
孩子怎么就不能顶嘴了?顶嘴意味着他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好事,说明他在独立思考。
创造来自于批判,人人都想自己的孩子有创造性,但当孩子批判的锋芒指向你时,你就受不了了。
我经常对儿子说,不要太听我的话,世界上无论谁的话都不能全听。人无完人,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任何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判断力也是有限的,没有绝对正确的人。而且人都有自己的目的,有自己认识事物的立场,出发点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别人的观点未必就适合你。迁就别人,常常会失去自己,久而久之就没有主见,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了。
儿子向来很听我的,但这并不令我欣慰。我珍惜他那份尊敬和信任,但也希望他明白,即使是亲近如我、信任如我的人,也是不能盲目听信的。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孩子顶嘴的时候,不要去压制,权威不是用暴力可以捍卫的。你有理就去和孩子辩,如果你辩不赢却硬要孩子执行,那你就是耍横了,和暴君、和流氓有什么区别?当然,孩子如果辩输了,他也得服从,那时候他的“服”,才是真正的口服心服。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9
二年级暑假,我几乎是说破嘴皮,鲁鲁才同意去学乒乓球。也许是因为比较胖,他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对一切体育运动都有点惧怕。
送到训练场,我想看他练,他不干,挥手要我走,不然就不开始。我只好走了。
接他的时候,提前了一点去。看见还没下课,有的孩子在练球,有的则在一边捡球。鲁鲁是捡球的,拿着个网抄子到处捞。他捞得很专心,满脸绯红,汗水成排地往下淌。教练把他叫过来,介绍了一下训练的情况,第一天,原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主要练挥拍。
说话间一个女孩提了一包冰棍上来,每个孩子发一个,鲁鲁也领到一个,一群孩子大大小小的十几个,都放下球拍,热热闹闹地吃起冰棍来。我问教练:“您买的?”教练笑着说:“太热了,凉快凉快!”
突然非常感动,想起我在体校的情景,教练帮我们吃粗粮,把白米饭让给我们的情景。教练姓杨,个子很高,瘦削、严肃,单眼皮,训练场上,当他发狠盯着你的时候,很让人害怕。他也会训人,有时还会拿球砸。但只要一下课,他就仿佛成了慈祥无比的老母鸡,把我们护在翼下。他检查我们的作业,带我们去看电影,晚上坐在体育场的台阶上,给我们讲故事,讲他在省队时的趣事,讲当年八一队如何以一分之差夺冠……后来我已经离开体校,有一次在路上遇到杨老师,他还很关心地问了我很多情况,我们已经道别以后,他又叫回我,送给我一张明信片。
体校中的师生关系和一般学校里的很不一样,这也是我为什么非要让鲁鲁学一点体育的原因之一。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学体育的经历,真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一些非常强烈的感受,如果没有在运动队中待过,是无法体会的。那种汗水浇灌出来的快乐,那种情绪和体能充分宣泄的快乐,那种充满着成就感、自豪感的快乐,只有体育才能给予。就像今天,训练完了,大汗淋漓,教练给每一个孩子买根冰棍,那种轻松和愉悦,确实是难以形容的。
我问鲁鲁:“好玩吗?”
“好玩。”
“明天还来吗?”
“来。”
“你看,多可惜啊,去年就让你来,你不来,昨天让你来还害怕,有什么好怕的?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好不好呢?游泳你试了一下,还是害怕,咱们不去就是了。乒乓球试了一下,很好,就继续练,要敢于去试,不然很多机会就错过了。”
回来一直为那一根冰棍感动。
为什么在体校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氛围,为什么一般学校就没有呢?鲁鲁读过那么多幼儿园和学校,为什么就没有一个老师会给孩子们买根冰棍呢?
学校真的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学校孩子只是一个产品,流水线上的产品。老师们拼命想打造的不过是尖子生,最高荣誉就是自己班上出了个状元。教材是程式化的,课程是统一的,一个老师讲,几十个同学听,听完回家做统一的作业,老师有多少时候会和学生有心灵的沟通呢?更谈不上情感的交流了。
运动队却是手工作坊,教练必须手把手地教,必须有语言的交流,甚至是肢体的接触。每个人的体能和技巧都不一样,不可能有统一的进度,每个学生实际上都是个性化产品。教练和学生的感情不一样,就像手工打制的作品,每一件都是心血的结晶,每一件都倾注着感情。
只接受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远远不够,就算成绩再优秀也是残缺的。必须经历这种一对一的训练,才能让孩子体会到不一样的师生关系,这对培养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
不仅是体育,艺术教育也是个性化的手工操作。鲁鲁学架子鼓,师生关系也很融洽,气氛也很快乐,鲁鲁也很喜欢。
人生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孩子成长的道路,真不止读书一条。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9
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快乐,是因为学习负担太重,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
现在的人,在生活方式上与过去很不相同,看上去五光十色,其实很单调。记得我们小时候,每到夏夜,大家都到院坝里乘凉,单位经常组织篮球赛、乒乓球赛、台球赛,弄得热火朝天,附近的各个单位还轮流着放露天电影,孩子们吃完饭就端上凳子去占座位,通常是先放《新闻简报》,再放故事片。故事片只有那几部,翻来覆去地看,已经烂熟,每到精彩之处,台下的人预先就把台词一股脑儿抖出来,然后看银幕上的人一本正经地重复,台下哄堂大笑,很有一股快意。现在的孩子往往是找不到别的孩子玩,而我们那时候,多的是小伙伴。吃完饭便跑出门,打游击、抓特务,听大人讲故事,或者围坐在屋外的水泥地上打牌、下棋,或者躺在光滑的洗衣台上看星星。记得我们那排平房前面,是一块狭长的水泥地,为了方便孩子们坐卧,每天晚饭前,父母们就把自家门前的地面用水冲干净,到吃完饭后,水也干了,热也散了,地面上光溜溜、凉悠悠的,舒服极了。
那时候的生活单纯却又丰富,小孩子戴眼镜的极少。现在的生活看起来丰富,实际上单调,街上有很多灯红酒绿,酒吧、网吧、夜总会、洗浴中心,但都不适合孩子,就连看上去很健康的健身房,也不是孩子们待的地方。夜色也越来越有恐怖的味道,家长也再不敢像过去的父母,任由孩子们自己到处乱蹿。结果,剩下的娱乐,也就只有电视和电脑了。难怪现在的孩子肺活量越来越小,体重越来越大,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
谈到近视,鲁鲁曾说,你不要以为戴眼镜的成绩就好,都是玩游戏玩的!确实,鲁鲁的小伙伴们,只要聚在一起,再也不是像过去的男孩子,满地打滚,到处乱钻,唯恐天下不乱。现在的男孩都是干干净净的,聚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玩游戏,大人赶都赶不出屋。我在电脑里安了一个软件“网络爸爸”,设定40分钟便待机,蓝屏,强制孩子离开电脑,休息15分钟。结果他们回到客厅,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如果我不强力驱赶,他们很少会主动下楼去活动活动,尽管家里篮球、足球、羽毛球,什么都有。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户外活动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他们越来越愿意待在屋里,在虚拟世界寻找乐趣。
这一代孩子的身体素质差,还有心理素质上的种种问题,并不单是学习负担重造成的,而是整个人类生活方式变迁的结果。
在漫长的寒暑假里,如果不报培训班,鲁鲁并没有玩得很痛快,反而,很多时候是无聊得慌。首先是缺少玩伴,小朋友们并不容易约到,有的去姥姥家了,有的出门旅行了,有的因为父母上班而被寄放在小饭桌,有的要上培训班,总之锣齐鼓不齐。在没有伙伴的时间里,他其实只有很少的时间用于学习,大部分时间是消磨在电脑、电视上了,如果不让他玩游戏,他就只有这里晃晃,那里晃晃,百无聊奈,唉声叹气。
反而是在有课的日子,我们急匆匆吃完饭,各自骑上自行车,往上课的地方赶。大约骑20分钟,他喜欢骑车的感觉,一路兴致勃勃。但如果没有特定的目标,纯粹骑车玩或者为了锻炼,在恶劣的天气里,他也是不愿意出门的,我也坚持不了。正因为有课要上,必须出门,这来回的骑车也就有了意义,同时也有了乐趣。
上课的过程也是快乐的。老师亲切幽默,教室里常常传来笑声。我因为懒得来回折腾,经常是带一本书,坐在院里的苹果树下读,等他一起回家。课间会有一次较长的休息,孩子们通常会到外面的小店里买点饮料、零食之类,先是聚在一起吃,人人手里都有东西,然后在院里玩一会儿,男孩子打闹、攀爬,女孩子则站在一边说笑。
这样的景象,在我看来是比待在家里更健康、更快乐的。所以,不管他在学习上收获多少,“学习”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他少年生活中值得回忆的篇章。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9
学习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可怕,反而是快乐的源泉之一。压力会让人有一种兴奋、刺激的感觉,生活因而变得充实了。而学习最终是会有收获的,当效果终于显现,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觉到自己是个强者,这对他的人生来说,意义又是何等重大。幸福其实也是可以从压力中产生的,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万事都有度,太轻和太重都是有害的,生命中有不能承受的重,也有不能承受的轻,关键是适可而止。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9
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父母想让她学舞蹈,她不干,说太累。表面上看,好像是这个女孩怕吃苦,性格有问题,但实际上却有更深的原因。我问她母亲,她还没有开始跳舞,怎么就会觉得累呢?累这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她母亲说,在幼儿园跳过,就觉得累。难怪,病根其实在幼儿园。
跳舞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所有的艺术和体育活动,都带有娱乐性质,都应该是能给人乐趣的。可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据她妈妈说,平时很爱美,买了新衣服会对着镜子照半天,“六一”儿童节化了妆,到晚上睡觉也舍不得擦掉,这样一个女孩,为什么会对舞蹈这种美的艺术害怕呢?就因为太累。
累的感受超过了美的感受,超过了娱乐的感受,这不能不说是幼儿园的极大失败,甚至是一种罪过,因为它扼杀了孩子对这种艺术的好感,扼杀了孩子学习这种艺术的热情,更扼杀了孩子在这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其实,不光是艺术和体育,所有的学习都是包含着乐趣的,阅读有乐趣,数学有乐趣,做物理、化学实验有乐趣,观察生物的习性有乐趣,了解宇宙奥秘有乐趣……可以说,一切认识世界的活动都是有乐趣的,上帝赋予我们这样的禀性,让我们在乐趣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认识世界、认识真理,人类文明的进步才有了最根本的动力。
很多时候,累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是因为厌倦,是一种心理现象。有些事,你身体上很累,却乐此不疲;有些事,你没有付出多少,却难以承受,心累。
现在家长和学校都过于功利,很多原本有乐趣的学习,被搞得很痛苦,成了孩子的恶梦、家长的负担。孩子们成天唉声叹气地学着,为一个写在纸上的分数而努力。这不是等于和上帝作对?这样的学习是不能持久的。就算家长、老师通力合作,终于逼出了100分,那也只是一种被动的、表面的成绩,是以牺牲乐趣为代价的。这个代价的严重后果也许一时表现不出来,但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它所扼杀的可能就是孩子对于学习知识、探索真理、认识世界的积极态度,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呢?
有时候看儿子的作文,看他小小年纪就为分数而烦恼,我也觉得很沉重,而那些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充满着想象的作文,却让我看到生命力的迸发,我的心情也因此而愉悦了。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39
[我的烦恼]
我想考一百
我的烦恼有很多。
我最大的烦恼是考试考不好,每次都考不了一百分。妈妈说我不努力,我也很沮丧,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考得那么好。妈妈对我有信心,我觉得我一定要努力,争取考到一百分。
2004-11-25
(三年级)
[我的希望]
我希望有枝神笔
我希望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要给全家,
画一些果树,
种在客厅。
妈妈再也不会因为要吃水果
还要去超市买。
有了这些果树,
既能节省钱,
又能呼吸新鲜空气。
2005-6-24
(三年级)
[我的想像]
大树和小鸟离不开
在一座山的山顶上生长着一棵大树。白天,小鸟在大树的枝头上打闹,大树成了它们欢乐的游乐园。晚上,小鸟在大树上睡觉,枝叶挡住了风雨,大树成了它们舒适的宾馆。大树生虫了,小鸟把虫子吃光,小鸟成了大树的医生。小鸟的粪便落在大树下面的土里,成了大树丰富的营养。
大树和小鸟谁也离不开谁。
2004-10
(三年级)
[我的观察]
蜘蛛真聪明
在我家门前的草丛里有一只蜘蛛,这只蜘蛛行动很敏捷,力量很大。但是它的蜘蛛网却很小。
有一次,我抓了一只蚂蚁扔到蜘蛛网上。蚂蚁被蜘蛛发现了,蜘蛛飞快地爬过去把蚂蚁吃掉了。
还有一次,我不想去抓蚂蚁了,这时,我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拔一根草,轻轻地放在蜘蛛网上抖动。蜘蛛上当了,一下子爬出来,吓了我一跳。第二次蜘蛛没有上当,我弄了很久它都没出来。最后,我把它的网给弄坏了。过了一天,它又把网补好了。
蜘蛛真聪明。
2005-6-9
(三年级)
[我的爱好]
我喜欢画画
我喜欢画画,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学习画儿童画。二年级开始学国画,每次我都准时去。我经常画各种各样的物体,好玩极了。我会画火车、飞机、船、鸟、猫头鹰、天鹅、柳树、蜜蜂、仙人掌、鸡冠花、茶壶……画画给了我乐趣,也给了我自信。我还想学画更多的东西。
2004-9-29
(三年级)
[我的发明]
多功能铅笔
我的发明是多功能铅笔,它有三种用处,比如说,你在写作业的时候忽然停电了,你就可以用笔头上面的灯照亮;比如说,考试的时候马上就要收了,可是你还没有写完,忽然你写错了,你就可以用笔中间的那个电动橡皮把它擦干净;还有,你在考试时你的笔写粗了,你就可以用笔头里面的那个刀片把笔削尖。
2004-12-18
(三年级)
杀蚊玻璃
我想创造出一种杀蚊玻璃。夏天,这种玻璃可以把5米以内的蚊子电死,而且这种电流电力很小,不会伤人,只能把昆虫电死。我觉得这种玻璃安装在1——6楼比较合适,因为蚊子一般只能飞到6楼,所以6楼以上不用安装这种玻璃。
2005-7-12
(四年级)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40
四年级刚开始上奥数时,鲁鲁经常走神,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后来刚上公共英语时,也是同样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他跟不上。孩子的接受能力如果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就会听不懂,继而烦躁、恐惧、逃避、拒绝,转而去想其他的事情,“走神”就发生了。
听不懂,跟不上,不适应教学的方式和强度,这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
一般学校都是大班教学,几十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状态各不相同,能力强而又态度好的学生总是只占少数,而老师要照顾的是大多数同学,其教学强度必然偏小,节奏难免松驰。
小班的奥数和英语,也未必都是强度大的。上奥数和英语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是为了升学,有的是为了学知识,有的是随大流,有的仅仅只是为了周末有个去处……不一样的学习目的,导致不一样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便很不一样。
同样,教小班的老师也未必都是精英,也有滥竽充数者,每个老师对课堂的影响力和把握度也是不同的。
老师和学生目标越高、素质越好的班,教学强度就越大。一个从来没有经过高强度训练的孩子,如果突然进入这样的班,就像没有运动基础的普通人,突然进了专业运动队,很难跟上正规训练。
人长期处于松驰状态,整个身心机能都处于比较平缓的水平,要把潜能都调动起来,必须要有一段高强度的训练。开始阶段总是很苦的,但只要坚持下来,慢慢跟上了,人就上了一个台阶。但也有始终跟不上的,那就说明确实不能适应,强度确实超过了自己的极限,就只能调整训练计划,逐步提高。不管是魔鬼式训练,还是渐进式提高,都不是能够轻松达标的。强大的心肺功能和强健的肌肉骨骼,躺在床上是不能够自动生成的,懒散舒适,不一定利于健康,经常累得汗流浃背,身体反而更好。孩子学习能力的增强,也必须有这样一个劳累的过程。
事实上,这也并不是多可怕的事,鲁鲁通过一两个月的学习,基本上就适应了。现在他虽然算不上是最优秀的,但他已经不惧怕高强度的上课,已经能够适应大容量的信息了。
适当增加学习的强度,孩子不会累死,反而会更健康,精神状态会更积极。我不认为孩子懒懒散散地窝在家中,就有多快乐,无所事事的人,往往是无聊的。
我们不应该把上课看成苦差事,总觉得额外的学习是在折磨孩子,其实,孩子们下棋、打牌、玩电脑,不都是一种智力游戏吗?为什么不能把奥数、英语也当成一种游戏呢?数学游戏、语言游戏本来就是游戏中的两个大类,上课的过程其实也是有乐趣的,当孩子能够掌握一些新的知识,能够解决一个很难的问题,他那瞬间的兴奋和刺激,那种成就感,和游戏里的升级、过关又有什么区别呢?
学习的快感往往是被我们用压力摧毁掉的。不要老是把分数挂在嘴边,不要太介意考试成绩,用游戏的精神去对待学习,孩子就能快乐地赢。
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但在方法上要丰富多彩。所以我特别看重老师的能力,一个老师能否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是孩子们是否喜欢这门课的关键。每次给鲁鲁报课外班,要问他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你喜不喜欢这门课?你喜不喜欢这个老师?”只有喜欢,才能学得好。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永远是最关键的因素。老师的学识、修养、性格,以及孩子和这个老师的缘分,都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有了好老师,孩子的兴趣问题、方法问题、知识结构和学习进度问题,他都可以帮你解决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孩子的福分,寻找一个好老师,也是家长重要的职责。如果那个好老师已经在你面前,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珍惜。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40
鲁鲁做奥数,不会。问我,我也不会。我们捣鼓了半天,一无所成,我几乎要崩溃。但鲁鲁突然说了一句话,“虽然挺难的,但是很好玩。”这让我很感动,看他乐呵呵的样子,我说:“有你这句话,我所有的郁闷全消了!”
哪怕做不出来,只要他觉得好玩,不厌倦,不丧气,这就让我感到极大的安慰。现在不会做不要紧,将来有的是机会,现在他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就为将来作好了铺垫。
学习就是个态度问题。在不喜欢奥数的人眼里,那些稀奇古怪的奥数题就像变态狂,专门虐待人的智力。但换一个角度,不要把它当成变态狂,而是把它当成老顽童,变着法子和你逗乐、搞怪,那奥数就成了游戏,它的趣味性就超过了它的竞赛性质,学习也就变成了一件好玩的事。
学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爱上它。爱上就能学好。
那天我问鲁鲁,语、数、外三科中,最喜欢哪科。他答英语。这让我有点意外,以前他是最怕英语的。问他为什么,他说觉得英语有意思,那些单词好像有磁力,他一看见单词,就想知道是什么意思。“我是指那些没有背过的。”他特别补充了一句。
这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所有人学英语,单词是最难过的一关,就是因为背单词太单调。鲁鲁却觉得有磁力,他这是真正有感觉了!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学习不再是件苦差事,他会有滋有味学到底。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40
早上,一边吃饭,一边听英语磁带。
鲁鲁说:“以前老师发了一张表,让回家读课文,读了就打勾,交上去。好多同学都读了,现在不发表了,好多同学又不读了。”
我说:“你呢?”
“我正好相反。”
确实,一二年级的时候,鲁鲁最头痛的就是英语,完全没有兴趣,也不想学。我也不逼他,不想学就不学,每次都要临到考试之前了,才复习一下。好在那时学得简单,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竟也考得不错。老师有一次对我说:“李鲁挺聪明,平时单元测验都差得很,期末的时候一下工夫,每次都还不错。”我把这话告诉了儿子,并且有意夸大其词,“英语老师很欣赏你啊,说你很聪明,很有潜力,只要一努力,马上就上去了。”也许就是从那一天起,儿子突然就有了信心,也有了兴趣。上课不再怕回答问题了,回家也不再烦背单词了,课文也能读得通了,到了期末,成绩自然提高,信心就更大了,从此进入良性循环。
现在,老师不发表格了,也不布置作业,他自己却能主动学习。我知道,我再也不必为他的英语操心了。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本事再大也不能代替,(何况,家长的本事也是有限的,比如英语,很多时候我就已经没有能力辅导他了。)最终还得靠他自己。父母所能做的,只能是激发出孩子的潜能,把他的热情调动起来,让他自己干劲十足地学。
孩子的学习态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当他还没有进入状态的时候,不要着急。孩子也是有自尊心、有上进心的,谁都不想落后,在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如果连大人都稳不起了,心烦意乱的,孩子就更是不知所措。状态的转变需要契机,也要有天时、地利、人和。也许有时候就仅仅是因为孩子年龄太小,那就耐心地等他长大,等他成熟一些了,状态自然会好转;也许有时是因为孩子不适合某个老师,老师也是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方法,有的孩子适合,有的孩子不适合。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孩子还不可能选择老师,遇上谁就是谁,所以只能加强沟通,让老师多了解孩子,让孩子尽量去适应老师;也可能是家庭环境对孩子不利,家长或过于暴躁,或过于严格,或过于溺爱,以及家里过于喧闹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状态。
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家长更要有耐心,孩子越是怕学习,越不要逼他,把他仅有的一点自信都吓跑了。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像呵护一棵幼苗一样,再大的树也是一寸一寸长起来的,急也没用,水浇得太多,反而会淹死。
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力,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让他自己成长。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40
有一次我骂鲁鲁:“不争气!就知道玩!”鲁鲁委屈地说:“哪个小孩不喜欢玩嘛,我就没看见过一个不喜欢的。”
是啊,真要有那么一个,反而吓人。
玩是孩子的天性,大人要扭转孩子的天性,让他喜欢我们认为正经的事,比玩还喜欢,那得费多大的力气?几乎不可能。
所以,学习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强制性,只是强制的程度和方法有区别。
孩子不可能理性地思考未来,而家长却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很多时候家长就只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管不管孩子并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管。
最高的境界当然是把大人的意志和孩子的兴趣结合起来,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但是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很难,需要高超的技艺和大量的精力。做不到最好,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至少不要让学习成为恶梦,不要毁了孩子的胃口。
说到胃口,学习还真和吃饭一样。
首先要让孩子有欲望。平时我不让鲁鲁吃麦当劳,但生日或儿童节可以例外,所以生日之前的好几个月,他都处于盼望之中。生日那天,真的可以吃了,你可以想像他的兴奋程度。
学习上某些大目标,你不能把它整成压力,而要搞成诱惑,就像生日吃麦当劳一样。鲁鲁刚学架子鼓时,我告诉他,你学了这个东西,可以自己打着玩,可以在班上表演,可以参加乐队,开演唱会,出唱片。他还真听进去了,说:“至少以后还可以像我们老师一样,教别人打鼓挣钱。”
学到一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外公要来北京了,你到时候要打一首完整的歌给他听。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个目标被不断强化:外公要来了,打哪首歌呢?要不要放伴奏带?把耳机调试调试?打熟没有?外公要来了!
在家里能打给客人听了。六一儿童节在学校表演一下吧!刚开始他很紧张,不愿意。我就经常和他谈论一些问题。班上还有哪些学乐器的?上次他们表演了些什么?你打哪首歌有把握?这么大一堆鼓,怎么带去?穿哪件衣服?伴奏怎么办?会不会把同学耳朵震聋?总之,你不断地用各种问题和他讨论,渐渐地,这个表演就活起来了,不再是一件枯燥的吓人的事,而是让他感到刺激和兴奋。
学习是要有目标的。这个目标也许刚开始孩子并不接受。没关系,经常和他谈论,慢慢就接受了。不仅接受了,还慢慢在向那个目标接近。等到终于达到目标那一天,他一定会有成就感。不管最终完成得怎样,最重要的是保持他的欲望,走向下一个目标。今年鲁鲁生日就没有吃上麦当劳的凤香堡,人家不生产了。没关系,明年生日再来吃,没准儿还有更好的。
胃口的保持不仅要有美味来吊胃口,而且平常的一日三餐也要有节制。
不能灌得太饱。孩子已经学得很累了,脑子已经麻木了,你还要使劲往里灌,能灌进去吗?我看鲁鲁做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时候,一定是他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的时候。有时晚上已经做到很晚,眼睛已经睁不开了,还硬撑着做。虽然我可以想出一些办法给他提神,但写十个字就要错五个,半天才写得完一行,继续写下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情况,我通常就不让他做了,干脆去睡。鲁鲁还是比较幸运的,遇到一个通情达理的班主任,我会给她写个条子,说明是什么原因没有完成作业,她就不追究了。
过多的学习是败坏孩子胃口的最大原因。但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就是如此,孩子不可能逃离这个制度,家长就只能多操点心,想办法变通变通,调和调和。
让菜单多变点花样,也是办法之一。如果你每天都是做一大盆白菜炖肉,虽然营养有了,热量也够,但孩子总会反胃的。同样一天三顿饭,不妨多变一些形式,让孩子乐于接受。
英语是花时间比较多的事,我自己英语不好,没法深入浅出地辅导鲁鲁,就只能想一些小办法,比如每天早餐的时候,给他按下录音机,让他洗脸吃饭都在磁带的伴奏下进行。每次他玩电脑之前,都让他先玩一会儿英语。这一点还真得感谢他们英语老师,把教学用的多媒体光盘复制给学生。内容都是和课文有关的,很详细,很生动,还有各种游戏,挺好玩。经常玩玩英语游戏,课本的听和读就不成问题了。然后有时间再听写或背诵。鲁鲁以前最头疼的就是英语,现在他英语是各门功课中比较好的。其实也没花多少时间,就靠这些小花样,日积月累。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40
总之,想到孩子的辛苦,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压力,尽量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41
突然发现,儿子的英语我已经无法辅导,当他叽里哇啦地读出课文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他读的什么。
固然,我可以查字典,我也可以结结巴巴地读出声来,但是毕竟,我已经不如儿子熟练了。
这就像他当初学架子鼓时的情形。当他还在橡胶盘子上打节奏的时候,“一二一二”,我比他打得准。那时候我和他一起上课,他经常是打几段就回头看我一下,看我是不是在微笑着点头。
没有我的点头,他就心神不定。父母的鼓励是孩子最好的动力。那时候我告诉他,我们一起学,等你学到高级,我也学到高级了,以后我们一起参加一个乐队,你打累了我打,我打累了你打。或者多配一套鼓,我们可以二重奏,多酷——太合算了,咱们交一份学费,两个人学,太合算了!
那时候他的目标就是要超过我。为了打压我,他不惜霸占家里的鼓,一听我敲,马上就扑过来抢走我的鼓槌,自己打。
其实,战胜我太容易了。没过多久,我就不再陪他上课,我的技艺也就只是停留在“一二一二”的阶段,他却在进步。现在他已经可以打风格不同的歌曲,看他戴着耳机,和着CD的音乐狂打不止,我知道,他已经不需要我的鼓励了。
他是如此热爱音乐,有时候做作业做累了,他会说:“我想去打一会儿鼓,振奋振奋精神。”而很多时候,我不得不阻止他,因为怕影响别人休息。
热爱一件事,首先是因为它给你带来快乐。过程是愉悦的,结果是令人兴奋的,他凭什么不热爱?所有的学习都应该如此。
我不知道那些被家长硬逼着每天练琴,每年考级的孩子,他们对音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那天晚上,鲁鲁一直喋喋不休地给我讲科学课上做实验,接电线什么的。学生分成了很多组,他们组是几个男生,用一种方法接,赢了。又换了种方法,“啪的一下,亮了!”又赢了。儿子讲述的时候,兴奋得满脸通红,“好想再做实验哦!好想再做实验哦!”他一直在念叨。
我告诉他,以后学物理,会有很多有趣的实验,这让他向往不已。
其实在知识上,我们并不比孩子占多少优势,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就是鼓励他,让他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鲁鲁的英语在四年级之前是十分糟糕的。他性格内敛,人多的场合不敢开口,英语让他感到狼狈,感到失败和自卑,因而他讨厌这门课。我从来不曾责备他,也没给他报任何英语班,那种旨在考级的英语课程,简直从来就没有考虑过。
“不想学就不学。”我先是这样安慰他,然后在闲暇的时候,我们背几个单词,学几句最简单的句子。然后就是反复听写这几个单词、这几个句子。很快他就弄得滚瓜烂熟了,每次都得100分,每次都给他一个热烈的拥抱,“真了不起,英语天才耶!”
然后还是这几个单词,还是这几个句子,还是100分,还是热烈的拥抱,还是那句话:“真了不起,英语天才耶!”
儿子就有点云里雾里了,真把自己当成了天才。
然后天才就开始发威,要学更多的单词,更多的句子,向我挑战。
当然,我是经常失败的,很多单词我确实读不准,被他纠正过来,很多句子我也理解困难,只能和儿子一起查字典,一起研究答案。并非我真的弱智到那种程度,四年级的英语借助字典还是很容易搞懂的,但我必须做出那种吃力的态势,让儿子有机会帮助我,有机会展示他的能力。最后,我逐渐退出了辅导者的角色。
现在,给儿子听写单词,我只读中文,他自己读出英文,再写出来。我说:“我已经没法辅导你了,只能起个精神作用。你回家是没地方问的,只能在课堂上全部搞懂。”
我没法辅导他了,这并不是坏事。学习是自己的事,他必须自己学习。孩子脱离我们扶持的过程,就是他自己逐渐强壮、逐渐独立的过程,对父母的依赖越小,自己的责任就越重,我们反而可以放心了。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41
有人质疑国家强制学英语的合理性、合法性。其实,在中国,被强制学习的岂止英语,相比之下,英语只是一种语言工具,对自己多多少少还算有用。
当然,强制终归是不好的,学什么,不学什么,都应该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你想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才是你要不要学英语的理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学英语的气氛远没有现在浓厚。我一个朋友的母亲,突然联系上了一个美国亲戚,到美国去了。自从她去了美国,家里两个孩子都拼命学英语。姐姐是老师,有一定基础,弟弟是个工人,平时根本不读书,但还是恶补。后来两姐弟都被弄出去了。
有用自然就会学。不想学的人,多半是认为它无用。
对某些人来说,英语确实是无用的。尽管我们在与国际接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接轨,有的人可能终身不会和老外搭上一次话,终身也不会阅读一次英文书,对他们来说,与其花大量时间学无用的英语,不如掌握一门有用的本事。
那么,“有用的”本事是什么样的本事呢?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世界越来越趋向于采用共同的标准、共同的语言,而这个共同的语言就是英语。英语已经是世界语,渗透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政治、经济、文化、娱乐,可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以及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在这种语言的影响之下。
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文化,是思想和知识的载体。人生有许多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进入新世界的钥匙,少学一种语言,就少了一把钥匙,那道门以及门里的世界,就永远向你关闭了。
不懂英语,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人。这种趋势在未来的岁月中将越演越烈。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大家都说要扭转强制学英语的现状,那么,如果真的可以不学英语了,英语不再是必修课、必考课,是否所有的学校还会设置英语?还会保持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这样一来,很可能英语又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大量平民子女因为得不到优质的英语教学资源,掌握不了这门重要的工具,在生存竞争上又处于劣势了。这对平民子女来说,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英语已经是世界语,这是个现实。要想在个人发展上有更大空间,就必须学好英语。即使是汉学家,不懂英语也是跛脚的,即使你想研究中国历史,也能从英文资料中得到极大好处,这一点,真正有见识的人会有同感。
既然如此,国家强制学英语,实际上是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机会。如果英语变成可学可不学的东西,只怕大量下层民众会在这个问题上吃亏,只不过他们自己不一定意识到而已。
现在的问题不是太强调,而是强调不够,真要做到了“从娃娃抓起”,社会上真要有了英语环境,孩子们的学习也就不会这样吃力了。
香港、台湾、新加坡,民众的英语水平普遍比我们高,虽然他们很重视英语,却并没有学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没有被废弃,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我们保持得好。
对现实的争论一时难有结果,对个人来说,更重要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学,而是怎样学。落实到自己身上,每天坚持听十分钟磁带,背十分钟单词,也就二十分钟,只要坚持下去,你就可以和别人拉开距离了。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41
人其实都只能在某个特定的圈层里生活,比如皇帝,假如把他投入劳动人民中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怕活得很惨。同样,把一个劳苦大众弄到皇帝的宝座上,只怕他坐不了几天,宫廷里杀机四伏,能不能保住小命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人要安分。这个“分”,就是你的能力,你的背景。当然,“安分”并不是让你不要梦想,不要奋斗,不去改变自己的处境,而是要你脚踏实地,立足于自身这个圈层,积蓄足够的能量,看清圈子的缺口,从最有利的地形突围。
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价值,也都有自己的门槛,我们所谓的人生理想,其实就是进入更高的圈层,跻身社会等级的高端。
现在不少人批判英语过热,英语为什么热?不是中国人天生就爱大着舌头说话,而是利益使然。因为大众看清了形势,身处自己这个无权无钱的阶层,凭空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只有学好英语才能当白领,拿高薪,做海龟,进外企,才最有可能进入上层阶级,名利双收。
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的确是不需要英语的,但下层人民的理想生活却很需要英语,他们自己这一辈子已经不可能脱胎换骨,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自己的子子孙孙都不要再混在下层的圈子里了。
他们要奋斗,要奋斗就必须学英语。谁叫美国是世界老大呢!谁叫英语所代表的是一个强势世界!人家强势,你不得不服。
学英语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形势所逼,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对他们未来的耕耘,是他们的梦想之所在。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个人如此,民族如此,国家如此,一切社会力量,其实都是势利眼。
作为这种势利眼的产物,中国的教育制度就将外语(主要是英语)放在了一个实际上的至尊地位: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硕士、博士,长达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唯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工作以后,很多领域的职称评定还将英语作为必考科目!这就意味着,英语不学好,你接受大学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权利,以及工作以后职称晋升的权利,都有可能被剥夺。
这就是现实。不管它是否合理合法,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只能面对。
看世界形势,美国在短期内不可能衰落,英语世界在短期内还将保持强势,中国虽然当不了世界老大,但也不会放弃与国际接轨。所以,英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只可能越来越高,英语在教育中的分量,只可能越来越重,英语在个人前途上的重要性——你就自己去掂量吧!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1-31 11:41
要不要读奥数班?这是个问题。
尽管专家们一再呼吁给奥数降温,教委也取消了官方的小学奥数竞赛,但我还是打算给儿子报奥数班。
专家说得有理,我承认。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因为,学校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已经成了资源配置最不均衡的行业之一。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生,都集中在重点学校,如果你考不上重点,就意味着得不到最好的教育资源,你的发展就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你就吃了大亏。重点和非重点之间,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非常大。人与人之间天资原本没有太大差异,然而差异巨大的成长环境,却可能使人的命运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教育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有关部门一方面在批评择校风,一方面又用倾斜政策来扶持重点学校,致使重点学校越来越豪华,与普通学校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弊病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我们要抨击,要为建立更公正合理的社会而奋斗。另一方面,在我们无力改变社会现状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尽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跻身于更好的环境。
说起来很自私,很势利,没法摆到台面上来说,所以专家和官员都只讲大道理,不提自己的孩子。但我们是平民百姓,我们就算是胸怀全世界,也只能管得了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现实。只要学校间的巨大差异还存在,只要重点学校录取学生的标准不变,家长们就一定会用这种标准训练孩子,武装孩子,使之成为合乎重点学校要求的学生。这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
话又说回来,绝对公平的事是不存在的,绝对平衡的教育环境也不可能出现。人与人不同,校与校不同,即使今天的标准变了,明天还会有新的标准出现,孩子们又会以新的标准武装自己。明天的孩子即使不学奥数,还会学其他,竞争是永远存在的。
所以,在现阶段,当所有重点学校都把数学和英语作为入学考试最重要的项目,所有重点学校的入学考试都必然包括超过教学大纲的奥数题,那么,送你的孩子去奥数班、英语班,那就是明智的、必须的。否则你就只有不和他玩,什么重点不重点,少来那一套!这倒也是一种选择。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2-4 18:55
儿子在学架子鼓,每次两节课,一个半小时。有一段时间他练羽毛球,每次两小时,有十来个孩子,运动量很大,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羽毛球和架子鼓都在星期天下午。中午吃过饭就出发,去政法大学打羽毛球,打完马上赶到少年宫学鼓,衣服都没时间换。打完鼓已经五点半,衣服也干了,背上一层白花花的盐。开始我们还担心他受不了,但实际上,他没有一次不是生龙活虎的,看不出一点疲惫和厌倦,反而每次都像过节一样盼着打球。
孩子的精力几乎是无限的,关键是要他喜欢。有时候觉得,一味地声讨兴趣班,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减负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仅仅为了学生的书包轻几斤,学生玩的时间多几小时。书包轻了,并不一定素质就高了,玩的时间多了,也不一定身心就更健康,精神就更愉快。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淡化教育的功利思想,把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帮助他拥有在未来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如果上兴趣班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为什么不可以呢?
从儿子上的这几个兴趣班来看(有艺体类的,也有学习类的),他其实都很喜欢,哪怕是最受讨伐的奥数,他也学得津津有味。之所以这样,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心态比较平和,从来没有给他提太高的要求。他遇到的奥数老师都很和气,儿子喜欢,回家也没有让他做很多的奥数题,也没有让他去参加什么竞赛,他就把学奥数当成玩儿了。这样也许他不会在奥数方面有多大的成就,但最起码,保住了他对于数学的兴趣,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人的一生实在太长,学习的路也是刚刚开始,谁能预料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喜欢学,一直学,这就很好了。
朋友的孩子钢琴考到七级,原来打算考重点中学加分的,后来听说钢琴的加分取消了,孩子立刻就不学了。她那孩子,据她说,学琴全是敲出来的,琴上全是斑斑点点,哭的。
儿子学架子鼓,从来没有哭过,现在想让他停,他也不干。这一点让我感到欣慰。
该声讨的不是兴趣班本身,而是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威逼利诱,强迫孩子按家长和老师的意愿学。
现在很多家长聚在一起就感叹,“孩子太累了,成天这班那班的,都没有时间玩。”其实,这就是个态度问题,上兴趣班何尝不是一种玩,甚至是比一个人待在家里更愉快的玩。“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求知本身就蕴涵着乐趣,不然谁还会去学习呢?人类也就不会进步了。
只要孩子愿意学,报班就报班吧,多学一点没有害处。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2-4 18:55
上高价培训班就像一场赌博,投入能不能得到回报,只有参与才知道。对于一个班的评价,贵不贵,值不值,适不适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其实,现在已经没有不花钱的培训了,如果想在学校教育之外再增加一点额外的学习,除了自学,都必须花钱。以前学校还有一些课外班,是由老师担任的,可以让孩子在课外活动时间发展自己的专长,多学一点东西。但现在,学校有专长的老师很多都在外面的培训机构任课,校内的课外活动很多也是学校和外面的培训机构联办,也是要收费的了。这个社会就是个金钱社会,万事都必须花钱。
看报上说,北大办了个写作培训班,讲课的都是博导级和作家级的,绝对大腕儿,8天收4900元,计划招100人,结果只招到了28个。这要是放在以前,绝对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现在,不稀罕了。一是“大师”在外面露脸太多,物以多为贱;二来学生们参加的班也多了,经济上和时间上都没有太多的宽裕。北大的班尚且如此,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就更是竞争激烈。一到寒暑假前夕,鲁鲁他们校门口都会站满发传单的人,都是招收各种学员的。培训班要想办出名气,办出规模,确实不易。
既然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培训班,到底选哪家?一般的家长都只能随大流,就像进饭馆吃饭,如果不熟悉情况,就只能瞅见哪家人多就进哪家。进人多的饭馆,至少不会吃大亏。人多的店,说明它质量稳定,价格合理,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每天的流量大,一般也难得有剩菜剩饭,菜品也是比较新鲜的。
但进人多的店,要想占到大便宜也是不可能的。人多,你就很难成为贵客,独享尊荣;人多,可能服务也比较粗糙,你就必须耐着性子;人多,必定是大众口味,难以满足特殊需要。
其实,进哪家店吃饭,也是一场赌博,真正的效果,只有吃完之后才知道。
选择哪家饭店,也是很能看出一个人性格的。有的人今天吃东家,明天吃西家,今天点这个菜,明天点那个菜,一双筷子拈遍东西南北,一张嘴巴吃遍酸甜苦辣;也有的人,他就是认准那一家,今天是这家,明天还是这家,连点的菜都是一样的。他们各有优劣。
任何事情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对待培训班,如何选择培训班,最终还是个性格问题。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2-4 18:56
现在养大一个孩子真是太贵了。当然,单纯从饲养的角度看,要喂饱,养大,似乎也不难,但若把教育的因素考虑进去,成本就非常复杂了。以北京的价格,如果把奥数、英语、作文都学了,再加上个艺体之类的项目,一个月光花在孩子校外学习上的钱就得好几百。这几乎是最基本的开销,再稍微多学一点,也就上千了。如果请的是名师,上的是名校,学的又是费钱的行当,比如钢琴、小提琴之类,那就更是惊人。
穷人的孩子可怜啊。上一辈人穷,下一辈人完全可能继续穷,因为教育越来越昂贵,穷人的孩子机会越来越少。
所以,量力而行,精选科目,是选择课外班第一件要做的事。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花了钱要达到什么效果。这就涉及到孩子的人生规划了。参加这些班,是为了增加才艺,还是为了将来考学?是为了打扎实基础,还是为了拓展、提高?是为了玩,还是为了参赛?孩子在哪方面有特长、有兴趣?家庭的经济实力能承受多少?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既然要学,就不能不考虑长远,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扎堆,心血来潮地随便报个班。
其次是选学校。现在从事各种培训的校外机构很多,资料满天飞,如何选择呢?首先是广泛收集信息,不要草率决定。先从资料上进行比较,师资、课程、硬件、价格、承诺等,仔细对比研究。然后实地考察,看看管理是不是正规,人气是不是兴旺。一定要试听,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是否喜欢,是否适应,看看实际的效果再作决定。
选了学校还要选老师。不管是哪个机构办的学校,最终上课的是具体的某个人,所以,选择到哪里学习,不仅要选择有品牌,口碑好的学校,而且还要选择具体的老师。一个好老师是无价之宝,一旦选定了,哪怕价格贵一点,路程远一点,都是值得的。
经常换老师的班是不能去读的,因为教学的系统性、老师的责任感都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也很难保证。
最后是家长之间的交流,口碑往往比广告资料更准确、更丰富。有机会就多和周围的家长聊一聊,你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2-4 18:56
鲁鲁报了几个课外班,我经常会在教室旁听,一方面了解老师的教学,一方面了解孩子的状况,也便于课后应付孩子的提问。
经常旁听,就看出来了,每个课外班的孩子,学习的状态是非常不同的。
有的孩子早早就跑去占座位,有的孩子则总是迟到。一般来说,坐在前排的上课反应都比较积极,成绩也好一些。喜欢坐在后排角落里的,很多状态都不理想,要么不声不响心不在焉,要么玩东西、说话、吃零食,甚至捣乱。
有一次听英语课,几个男生一直讲话,打闹,其中一个还踹另一个的桌子,好像让他还什么东西,把那个男生骂哭了。上课的黄老师很生气,严厉批评:“你们到这里来,不是来混时间的!不是来浪费你父母的钱!知道达尔文吗?知不知道进化论?适者生存!没有本事,就要被淘汰!”好家伙,连达尔文都搬出来了!孩子们真还给镇住了。
我很欣赏黄老师的严肃认真。这种课外辅导班,管理相对松懈,学生良莠不齐,课程并非必修,每个人的目标和目的都不一样,不严肃一点,教学很容易流于形式,那就真是浪费家长的钱了。而这种班的价格都不菲,浪费就不是一点点。
读这种班,家长的经济压力其实是很大的。但家长付出很多,孩子却不一定理解。如果家长仅仅是把孩子扔进辅导班了事,以为有了老师,就可以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那最后可能真是浪费钱。学习不是往瓶子里灌水,灌多少就装多少,再好的老师,再好的学校,最终,知识都要孩子自己吸收。
也有的家长本来就没报什么期望,就仅仅是让孩子周末有个待的地方。说实在话,可以待的地方很多,比辅导班更有趣,真是用不着花钱让孩子受那罪。没有积极的心态就不可能学好,总是学不好,总是被批评,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好。
我真的希望家长们都能抽时间去听听课,坐在教室里,真真实实地感受一下,对孩子,对老师,对辅导班,你才真正知道是怎么回事。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2-4 18:56
孩子一到四五岁,很多家长就开始考虑要不要学乐器了。
学乐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旦确定要学,你就要作好准备,经济上、精力上都要有极大的付出。
首先是买乐器,乐器便宜的几百,中等的几千,贵的上万。一般人会选择中等的,音质不会太难听,看上去不是太刺眼,用起来还行,价格也还合适。既然买了乐器,也就有了投资,就不会轻易停下来了,不然就是浪费。往下学,花钱如流水。课时费,初学的时候,学的人多,教得也简单,收费也便宜,一节课少则二三十,多则八九十,一周一次,似乎还可以承受。学到后来,大课变成了小课,老师变成了名师,钱自然也涨上去了。当然,到了这时,孩子学得也有些水平了,家长更是舍不得停下,再贵也得硬着头皮上。就这样一直学下去,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到了后来,考级、表演、参赛,都是花钱的事,只不过这时的家长已经麻木,脑袋都进去了,还在乎耳朵?花再多钱也只能认了!
再说精力上的投入。每次上课的接送就不必说了,很多学琴的孩子,上一次课要跑半个城,路上就要耗费几个小时。初学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能力差,几乎都需要家长陪着,家长实际上成了家庭教师,不仅要帮孩子记谱,还要和孩子一起听,你先学会,回家再指导他。慢慢孩子长大一些了,也有了基础,领悟力也强了,不再需要家长陪学。但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回家以后怎么保证足够的练习呢?只能家长督促。很多时候,在练琴的问题上,孩子和家长之间仿佛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每天都在斗。
所以学乐器,真的是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父母总是对孩子抱着最美好的希望,看见人家的孩子背着乐器去上课,学着学着,就能演奏曲子了,自己的孩子也不笨,凭什么呀?不甘心,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一门,增加点艺术细胞,也增强点竞争力。但真学起来了,才知道不容易,能坚持下来的人实在不多。
我认识一些学琴的孩子,钢琴买了放在家里,弹了几次就厌烦了,开始家长还逼着学,后来逼也逼不出来了,实在学不下去,钢琴就成了一架摆设。当初花了那么多钱,现在连碰都不碰一下,让家长看着就烦。
所以学不学乐器,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愿望,要孩子真正喜欢。
话又说回来,孩子往往并不真正知道自己的喜欢。也许当时他确实是很喜欢,吵着闹着要学琴,但是学不了几次,热情消失了,兴趣转移了,他确实不喜欢了,孩子的天性就是如此,也怪不得他。
如果已经发现孩子不喜欢了,那又怎么办呢?要么果断地停下,不要再花冤枉钱。要么鼓励他,激发兴趣,用意志去坚持。一个事情做久了,做熟了,也会产生感情,哪怕不是很喜欢,坚持学下去,慢慢也会找到乐趣。
关键是家长的心态、家长的期望值。学音乐确实是需要天赋的,以前我在这个问题上体会不深,鲁鲁学架子鼓后,因为经常去看他上课,就越来越有感受。同一个班的学生,起点是一样的,课程是一样的,但是打出来的感觉确实就不一样,越往后学,差异越大。所以,孩子学琴,家长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这很重要,如果只是培养素质,作为娱乐,那还好办,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什么时候都可以停,也不一定非要学到什么程度。如果是为了将来在音乐上有所发展,或者是为了考级,为择校加分,那孩子就苦了,家长也苦了。
练琴没有不苦的,不管有没有兴趣,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每个孩子,每个家长,在报名的时候,在第一次摸乐器的时候,就应该有所准备。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2-4 18:56
鲁鲁班上的朱雨航学习了短短三个月,就通过了公共英语一级考试,而且成绩很高。拿到证书不久,他妈妈打来电话,说这个老师马上要开一个班,如果我们要报名,周四就去参加测试。
没想到还要测试,我还真有点紧张,因为鲁鲁的基础我心里有数。周四的晚上,从六点半测到八点半,鲁鲁的卷子很不理想,几乎是参加的孩子里最差的,他自己也很沮丧,出来什么话也没说,拉起我就走了。晚上十一点过,培训班的负责人王老师打电话来,通知星期天中午上课。我知道鲁鲁可以上了。
第二天,我还没来得及告诉鲁鲁,他就上学去了。后来下了点雨,降温了,中午放学的时候,我去给鲁鲁送衣服。看见他排在队伍里,一蹦一蹦,很高兴的样子,还是他的同学先发现我,昨天一同去参加测试的几个孩子一下就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阿姨,李鲁考上了吗?李鲁考上了吗?”如果说在此之前我对鲁鲁是否去上这个班还三心二意的话,那么在看到他同学眼里那股热切的瞬间,我就完全决定了。我说:“考上了!”那几个同学和鲁鲁搂成一团,大声嚷嚷着:“考上了!考上了!”追追打打地向小饭桌跑去。
那天我特别有感受,当看到他们因为鲁鲁“考上了”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激动和喜悦。学习可以成为一种磁场,把孩子们集聚起来,因为他们都读同一个课外班,他们似乎就成了一个团体,他们之间也就有了特别的亲密。这时候我也突然理解了鲁鲁曾经说过的话。有一次我问鲁鲁,报这些课外班好不好。他说好,可以学知识,还可以交朋友。当时就感慨万端。
他们那一声“考上了”的欢呼,还让我感到一种胜利的喜悦,感到一种自豪。学习本身所具有的挑战性,能给孩子们一种刺激,学习所取得的成绩,更能给他们成就感,给他们以鼓舞和力量。学习本身就是最好的游戏。
报课外班是没有错的,只不过要适度,要掌握孩子的承受力,最重要的还要孩子自己喜欢。每个孩子不一样。那天第一次上课,算是试听,听过了再正式决定报不报名。所有孩子都很兴奋,唯有一个孩子,他妈妈中途休息的时候在院子里给他谈了半天,他就是不开心的样子,还哭了,回教室以后也一直闷闷不乐。可能他就不愿意学。不愿意学就不要强迫。鲁鲁也是四年级以后才对英语有了点兴趣,才开始愿意报课外班的。虽然比有些孩子晚了点,但我不后悔,也许正是因为我比较尊重他,才没有破坏他的欲望,没有让他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就已经厌倦了。
作者:
天涯
时间:
2009-2-6 11:50
去上英语课
前几天,妈妈给我报了个公共英语的课外班,我很高兴。
今天下午,我就去三街小学上英语课。我到的时候已经上课了,我急忙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老师发给我一本绿色的书、两份钉好的资料,便开始上课了。老师先自我介绍,说:“我叫李昕媛,英文名字叫Ida,有人叫我‘挨打’。”我和其它同学听了之后,便哈哈大笑。
老师又教我们语法,又教我们绕口令、对话练习等等,最后快要下课的时候,老师说:“今天学得好的同学有奖品!”是什么奖品呢?我不断地观察老师的手,老师把一个小奖品从口袋里掏出来,给了一个同学,我看见了,原来是棒棒糖!最后,也给了我一个,还说:“你表现得很好,你可以做得更好!”全班一共只有四个人得到了棒棒糖,我非常高兴。
后来爸爸为了奖励我,请我吃了一顿饭。学习看来真能给我带来很多快乐。
2006-5-21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