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秋季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2:0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秋季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         命题及考试情况分析:(难易程度、知识覆盖面等)
本次考试内容包括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和思想品德上册。题型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试题质量非常高。这次试题中历史与社会内容部分,主要检测学生对于史前时代、文明时代和农耕文明时代的知识点;而思品主要考查思想品德课中“善良和责任”等知识点。
本次试题整体上难度还是比较难的,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点并不是通过简单的选择题和问答题的方式来考查,而是通过把知识点与材料的结合来考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大部分题目灵活性还是比较强的。本次考试的试题中,开放性的题目有两三道,考查学生的开创和拓新思维能力。
二、         考试情况分析:
总体上来看,高分的并不是很多的,明显低于上个学期;而低分的比较多,学生成绩悬殊比较大。
试卷中学生做得不足的方面及原因。
1)题目难度高,题型灵活,覆盖面广,而我们平时只抓考点,教材挖得不细。
2)教学任务紧,本次考试基本上没有复习时间,学生缺少巩固和综合训练。
3)平时时间抓得不紧,特别是对学差生的关注不够。
4)选择题失分很多,全年级只有几个人得满分,特别是思想品
德选择题失分很多。说明平时缺少针对性训练,指导学生看书不够,知识点抓得不细,考点研究不够。
5)少数同学考试态度不端正,试卷明显看出是敷衍完成,甚至在卷面上乱涂乱画。
三、从考试中感到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课后学习不够,较懒惰,课上讲了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总掌握不好。做为老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该记的、背的,必须要求学生背。
(2)学生的理解能力远低于我们的想象,我们认为容易理解的部分,学生缺比较容易混淆。
(3)本次考试最大的失误在没有组织有效的复习,所以学生近期学过的内容掌握较好,而对于旧知识遗忘较多。
(4)每个班都有个别成绩远远偏离平均水平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障碍。所以,要对学生加强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四、今后在教学中采取的改进措施:
(1)抓好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对于教学大纲规定的识记部分记好过关。
(2)专项突破,对于容易混淆的部分,作专门讲解与练习。
(3)每节新课前对所学部分内容进行复习,期末考试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复习。
(4)重点关注少数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2:05:46 | 只看该作者
本次考试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以及对材料分析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用简单的基础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此次试卷难度适中,考点覆盖面广。第一题的选择题侧重于考查课本的第一二单元的基础知识。试卷的大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且注重全本书知识的链接

一.成绩统计分析


从此表可以看出,走读班和住宿班成绩存在较大差距。应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上效率。

二、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

1、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全面、覆盖面宽,立意高远。

2、选择题共计40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3、非选择题共计60分。本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等,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表现在:

⑴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观点不明、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大量存在。

⑵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张冠李戴,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如,第三大题的材料分析题,文中考到的是五四运动,而有的学生不认真审题,看到运动就想到新文化运动,因此整个题目都答错,十分严重。

(3)对知识点的链接能力较差,缺乏对历史知识系统的把握。比如第四大题考的就是近代中国两次反侵略战争,主要就是第一单元的甲午中日战争和第四单元的侵华战争,学生的答题思路只局限在图片当中不能联系到整个战争体系。

三、由试卷所想到的

1.课堂上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对重点知识,人点问题扎扎实实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过,灵活运用。

2.认真研究教参,并根据每个班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为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和考试的要求,有计划的长期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知识迁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能力等。

四、改进方向

1.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自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3.曾强差生的学习兴趣

4.继续加强培优力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2:05:52 | 只看该作者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综合能力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比较适中。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三个班,平均67.2分,在十二家学校联考中居第一,较期中考试有较大进步。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增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读图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如综合分析题34题,对材料一的两幅图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不能由汉阳铁厂想到洋务运动。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如34题第二问,戊戌变法起到的作用?很多学生回答的是内容,这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特别是6、8、11、13、21错误率高、材料题31(4),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扎实,没有真正地理解,只是死记硬背。

四、改进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3、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4、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5、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2:05:58 | 只看该作者
一、试卷评价

试题本着有利于基础教育为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人才与劳动力的水平测试,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四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读史明智题、问答题。四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4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其他题占5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四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7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一般,及格率84.6%。原因有两点:一是今年改为闭卷考试,在历史教学中重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稍低。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

三、关于教研教改的理性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校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15: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