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教研组讲座学习材料 小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15 23:51
标题: 小学语文教研组讲座学习材料 小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
几年来“语感”一词的“点击率”比较高,《课标》中也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什么是语感?不同的人在对语感研究 、探讨的过程中,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这里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就是 “语感”。其实,早在四 、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淑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后来又有人分别从语言学 、心理学、 教育学的角度来认识语感。我们认为王尚文先生对“什么是语感”的阐释精辟且全面。他说:“语感是一种言语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 理解能力、 判断能力和生成能力。”这就包括输出性(说写)语感和输入性(听读)语感两个方面,不同于以往那种只侧重于从输入性语感一个方面来对语感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语感是言语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通俗地说语感就是指用语言交流时所表现的对语言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它集中表现了言语表达者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把握能力。可见语感从本质上讲是言语表达者对语言的表现,是与语言共生存的,其表现因素主要包括语义、节奏、思维、辞藻、和心理五种。这就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教学实践中从上述五个方面进行单一或综合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口语表达、辞藻的运用等都有很大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认识语感的重要性? 80年代初,研究者只是把语感作为阅读感知的基础或阅读感知的一个因素来认识,也并未将其视为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予以重视。进入90年代以后,研究者对语感日益重视,以至于超越了阅读的范围,并且被有的研究者视为是言语能力的核心。认为“语感是实际上左右读 、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所有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抓住语感这一根本,语文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培养读、写、听、说等言语能力这一任务”。由此进一步提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鉴于研究者们对语感重要性的认识,他们创建了自己的培养模式,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不成熟。这就是语感研究及培养途径的现状。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15 23:51
由于对语感定义的模糊,很长时间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在“语感教学”的探索领域之间徘徊,因为广大教师认为高品质的语感的目标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难以实现。比如有人描述高品质的语感是会“不假思索地判断词语地好坏,句子地正误,表达地优劣,文气地畅滞,在需要表达时,就会如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笔端。”又有人认为:“一个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往往能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很多老师认为达到这种语感境界谈何容易?更何况对于小学生来说,则如阳春白雪难以企及。其实,语感培养如同乐感、美感的培养一样,并不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更不是只针对少数悟性高、禀赋好的学生而言的。而且由于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这样它比乐感、美感的培养就更具有了优势。现在用的最多的是“语感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对语言的材料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做出分析,判断。重点是分析语言意义的生成机制,分析语言在这里是怎样使用的。”并强调应以语感分析为辅,以言语实践为主。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却用繁琐分析和讲解,纠缠于课堂内容的训练,替代了学生的阅读领悟和言语实践。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学生个性和独特感受的做法使一篇篇生动 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变成了一堆干巴巴的符号。过分偏重“语感分析”,不但学生的语感能力得不到提高,怕是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失去了。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太过关注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延伸,而忽略了对语言本身的感悟。例如,有的教师在客堂上抛开书本,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谈从网上看到的资料、新闻,以作为对课堂内容的补充。这样学生投入读书的时间少了,对文章理解、品位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还有不少研究课在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时地以画面图解文字解读文本,取代品读、想象和思考。
总之,至今人们并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或是夸大了语感分析,忽略了言语实践;或是一味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而淡忘了对语言本身的品位。那么我们对此又是怎样认为的呢?又将有什么突破呢?这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语感训练要贯穿于听说读写教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15 23:51
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是和有序的训练分不开的,语感也不例外。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试验班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训练:首先是语言训练强化语感。举措之一是每周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读书交流激发语感。每次由学生自主推荐主持人,轮流担当,老师和其他同学作为现场观众。每名观众轮流上台,给其他人讲读自己本周阅读过的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则故事、笑话等,然后由主持人精典评说后再继续进行。每次读书交流学生都兴犹未尽,而且参与的热情极其高涨。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阅读的兴趣性,还激活了他们言语的表现欲,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对主持同学的现场驾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举措之二是口语交际训练语感。新教材改革后,变以往的“基础训练”为“积累应用”,其中“口语交际”是一大特色。在教学实际中,我非常重视“口语交际”,注重通过“口语交际”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如教学“怎样过六一”(《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教科书第十册》)口语交际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个学生动手设计一套庆祝“六一”的活动方案,方案要有实用性、易操作,又要有意义,且能让大家感受到节日的快乐。有的同学设计了文艺汇演方案;有的同学制定了“六一”献爱心活动;有的同学提出“六一”参与农忙体验活动;还有的同学要求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同学们说得条理清楚,言辞恳切,慷慨激昂。既激活了思维,又激发了情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动笔能力,长期训练语感岂能不好?!
其次是在诵读中体悟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的重要性。教学中我除采用朗读、默读、速度、浏览这几种常见读法外,还注重分角色读、对读、表演读,这三种集体参与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加强了相互间的合作,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涵情感走向的把握,增加了学生语感的体悟能力。例如对《宴子使楚》中宴子和楚王的表演读,同学们很容易体会到楚王的无礼、蛮横,宴子的能言善辩、维护自己人格和国家尊严的形象魅力。
第三是在练笔中积累语感。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深深体会到,语感的培养是于听说读写的训练相辅相成的。在练笔、写作中学生把积累的知识转化为文字,这既是文字组合的练习,又是语言逻辑规律运用。而且我要求学生练笔的内容比较广泛:可结合课文有感而发或就某个章节延伸开拓;也可评说班级的人或事;还可以写某种现象。

二、创设情境营造语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中适当情境的设置,对调动学生的心绪,满足学生的心理体验,训练某种能力的生成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如此,我常常借助于课堂情境的设置,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语感的生成能力。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时,当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向人们叙述了赛特凯达撕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和欢乐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巴西总统,在葬礼上,你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说了些什么?在学生答问时我给其配上音乐。让人心碎的音乐,深情的话语怎能不让人心荡漾呢?接着,就在学生心绪未定之时,我又继续“煽情”:同学们,如果你当时也在葬礼现场,目睹了当时的情形,你想对所有的人说些什么?大多同学说: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让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学生也从中受到了教育,丰富的想象在言语表现中得以实现。
更能体现学生智慧灵光的是我在教学《丰碑》一课时,当学生还沉浸在为失去这样一位军需处长时,我又“故伎重演”:现在请你们为军需处长的墓碑写上碑文,你们看怎么样?大家马上动笔,其中有三位同学这样写道:(王余同学)战士的榜样,胜利的原因,雪山途中这位烈士,克己奉公,将厚棉衣发给战友,自己却穿着破旧单薄单的衣服,最终因寒冷葬身于此,他就是我们的军需处长。
(陈配佩同学):
          悠悠岁月已逝去
          漫漫道路已走过
          亿起长征路艰难
           为了节俭厚棉衣
           军需处长把命丧
           不要误他太吝啬
           只是为保他人命……
(邱凡同学):这曾经是一位舍己为人、忠于职守,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生死之间徘徊,他毅然选择了死。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就是我们的军需处长。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15 23:52
这些碑文虽短,却很有感染力,把一位舍生忘死的红军干部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不啻于一篇抒情散文,一首优美的小诗。这种课堂情境的创设,学生情感的充分宣泄,营造了语感的生成能力。
三、知识积淀丰富语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圣贤之言所折射的不仅是锲而不舍的“老骥伏枥”之志,更是厚积薄发的内涵。我们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知识积淀内化的过程,知识积淀得越丰厚,越是能丰富语感,再加上有机的训练,主体言语表现能力就越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是从以下几点来完成知识积淀的:
1.是积累好词佳句。如果说语言是言语的物质外壳,那么字词则是言语的构成材料。字词掌握的越多,材料就越丰富,所以每上一课我都要学生收集一些词语,课上交流,课下整理,一学期下来就是满满一练习本子。
2.是勤耕耘常练笔。习作是复杂的思维能力训练,需要学生有较综合的知识。经常动笔首先有利于已积累的知识消化(应用);其次是有利于材料的占有、选择等;再次有利于语言的整理与安排;还有利于语言的逻辑训练。但这种练笔不是平时的命题作文,也不是自由写作,更不是即兴创作,即使反复训练学生也没有为难情绪。因为我总是让学生有感而发,哪怕是后进生也能写几句。如学完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以后,练笔的题目是《孩子被救上来以后》,水手们会怎么样想?船长呢?围观的人呢?孩子?大家又是怎样对待猴子的呢?你看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话说?《丰碑》一文教学后的碑文创作不也是这样吗?
3.是语法和修辞知识积淀。
小学阶段语法表现不是很明显,但像词义由语境的不同而活用,词性的感情色彩(褒贬等)还是经常出现的。特别是修辞: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屡见不鲜,而且它们对语感的丰富,语言的表现效果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知识的积淀不是水中月、镜中花,而是景上添花、点睛之笔。
4.是阅读和写作知识的积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标也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可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和写作知识是何等重要。比如“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就是要训练速度能力;还有“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写作知识如“按一定的顺序写”是要求作文时叙述要清楚,条理要明晰,而“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等既对阅读理解文章由很好的帮助,由是作文的常用方法。如课文《落花生》是借花生怎样做人,《白杨》则是借白杨树来赞颂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祖国建设者。以上这些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丰富语感都是相得益彰的。
四、语感培养方法例说   
  现将我的第一阶段的探索和在本班中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小结,以便广大同仁在教学实践
语言环境影响语感。 本地区地处皖中,虽属皖系方言区,但方言比较复杂,又是农村,所以日常用语缺少规范性。而班级的学生又来各个家庭,每个家庭的成员组成又不尽相同,因此,学生的言语素养,言语习惯,语言表达能力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平时交流都是方言土语,如果任其发展对语文教学,语感形成是十分不利的。但要让学生在短期内改变业已形成的言语习惯,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为了给班级营造一个规范的利于语感形成的和发展的环境,我首先从说话开始,全体同学从我做起“请说普通话”。(这里所说的“普通话”不光是语言的发音方面,还包括用词的规范性。)此举的目的是尽量让学生不用方言土语交流,多用书面语言,逐步规范日常用语,净化语言环境,从而促进语感的形成。要求学生不光读书,答问用普通话,课下交谈、玩耍也要用,乃至回家也讲普通话,而且让学生监督老师,以师为范,带头锤炼。这样从开始培养、自我约束、互相督促,到形成自觉,同学们经历了一个“艰苦”的过程。大概经过一学期的磨练,学生之间基本能较轻松地用普通话交流,而且大家说话自然,做到了说得顺口,听得入耳。有了良好得言语环境,学生交流多了,语言流畅了,语感增强了。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版。
   4、金振邦著:《文章解读的理论与方法》(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傅亚庶 李青苗主编:《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组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6、《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九、十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