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对教学评价怎么正确引导有效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12 22:03
标题: 对教学评价怎么正确引导有效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对教学评价怎么正确引导有效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教学评价是优化常态课堂教学重要因素,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优化课堂评价的前提,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关注学习情感的有效性,重视课后师生教与学的反思,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课堂上引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机制,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使课堂教学十分的有效。
一、课题阐述——课堂评价为什么要引导学生参与
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评定者。由于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所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师生授受的传统讲授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向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成了课堂评价改革的关键。为此,我们提出“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优化课堂教学”这一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有着四大优势:
1.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
课堂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和结果对师生的行为给予价值判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意见,得以及时反馈,因势利导。所以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是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潜力发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
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主人后,教师不再拥有评价的“专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3.参与评价是知识学习的一种更优化手段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所以,知识的获得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一种积极的过程。这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显然还受学生强烈的认知需求的驱使。
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议论,这是“检查知识是否恰当”,也是对学习的改进和补充,也就是“旧知识的改造”。同学之间经过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这也就是“新知识的获得”。
由此可见,学生参与评价正是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从评价他人到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一种积极的过程。”这较之以往的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参与评价是学生的一种优化的学习手段。
4.改变传统课堂单一的学习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教师的评价,而学生只是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这种只有教师评议,大部分学生当观众和听众的单向传递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交往。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上这种单一的师生授受关系,它给课堂学习注入了全新的元素和动力,这就是来自同龄人的启发和互动。
在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不再只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反馈老师引导的平行双线型的学习,而是来自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学生个体智慧的碰撞和信息的交流,这是一个强大的网络化的学习体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不是教师个人的备课所得,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集体智慧的整合。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也不仅仅只是知识,而是人际交往、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二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所以在实验的初始阶段,我们尽量采用实物演示、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以这些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在学生初步尝试评价的时候,我们要求教师多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发言流利、声音响亮的同学给予表扬,由此建立起他们评价的信心。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评价的方法后,我们多采用小组竞赛、对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2.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机会
(1)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师生问答的环节里,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努力改变这种状态,要求教师每节课至少给予学生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评价。
(2)教师要学会“倾听”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在小组内、在班里有了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奇谈怪论”。如果在这时候,我们以教师的权威去压制这些“奇谈怪论”,以自己的标准答案来做最终的评价,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好奇、探究、创造的内在动力的减退,最终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样一来,即使是课堂上有了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时间,可学生也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只能成为流于形式的一句空话。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少“讲”多“听。教师只有学会倾听学生的评价意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3.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就必须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评价的方向,点拨他们评价的方法和要领。我们主要采取三方面做法教会学生评价的方法:
(1)建立课堂评价的常规
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全新的事物,建立一套完整的课堂评价常规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参与评价的步骤。课堂评价常规包括“听”、“想”、“评”、“听”四个环节。“听”是指听清楚对方的发言,这是做好评价的前提。“想”是根据别人发言内容进行思考,组织好评价的语言。“评”也就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的“听”是虚心地倾听别人的反馈意见。课堂上建立了评价常规,学生评价的内容就更具体充实,更具有针对性。
(2)掌握评价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评价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果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划分,有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小组评价、对组评价、全班评价、师生评价等六种评价形式。
我们除了教会学生掌握以上课堂评价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外,还通过自己的实践,大胆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科特色结合起来,创造出多种新的评价方式。如语文学科的识字评价、朗读评价、作文评价。
(3)让学生掌握评价的语式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如果只让学生使用“好”、“对”“错了”等简单的词汇进行评价,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导评价的深入。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看法十原因”的评价语式。这样的评价语式不仅让学生讲清楚他的看法,还通过陈述原因清晰地展现出思维过程。
三、研究实践
1.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课堂上评价意见的交流活跃,不仅改变了原来课堂上的沉闷气氛,激活了整个课堂教学,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逻辑思维也得到发展。其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表现为:
(1)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
我们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让学生彼此交流议论,来推动学习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所想,所说,所议,所评,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焦点,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智慧的挑战,也成为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在这时,学习不再是烦琐的分析,机械的讲解,而变成了受学生强烈的认知需求驱使下的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动学习。
(2)促进了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生参与评价,能更好地燃点起思维的火花,激发起参与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发表评价意见促进了自己分析事物、推理判断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分析别人语言表述的完整性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在与别人交流议论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思路,触发了灵感,启迪了思维的创新。
(3)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控,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参与课堂的评价,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评价意见及时反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互评、自评等多项活动中,有效地把课堂上“不懂”、“不会”的问题逐一解决,提高教学效率。
2.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的评价,激活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交往的能力,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互相合作与竞争,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尤其促进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品质,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在新型的人际关系与学习交往中得到和谐的发展。这是因为:
首先,学生参与评价后,不再是“在教师刺激下的积极应答者”。在这样的课堂上,单一的教师中心己不存在了,学生也从单纯的“听”、“答”角色中走出来,充当了“问”者、“论”者、“思”者、“评”者等角色,还承担了组织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共同活动的任务。他们不仅听教师说,还听同学评,甚至自己也参与评价,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变动的,师生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而学生就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中获得独立自主的人格发展。其次,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评价,共同讨论,他们团结合作,坦诚交往,互相帮助,欢乐共处。他们在这共同学习的新型人际交往关系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也学会了合作,并在合作中发展。最后,学生参与了评价,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集体中的每个人也都有机会听取意见,认识自我。学生在评价中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乐于接纳别人的意见,敢于对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学习中进行自我矫正,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明确学习目标、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设多种可能,这样的预设才富有成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出现不曾预料的精彩。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