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叫乐乐。乐乐特别喜欢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评】情境似乎是一个鸡肋,弃之可惜,留之累赘,这可能是很多老师共同的感觉。老师没有花更多的功夫创设一个更为精巧的情境,而是简单一两句话引出贯穿全课的“乐乐”,更以“喜欢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点出了本节课的精髓所在。可以说曹老师将情境简单化、直接化了,不必对此急于肯定或否定,不妨作为教师的一种尝试。但是要看到对于所谓的“数学眼光”如何去看,看了如何分析,如何解决,如何形成策略,在后面的情境中老师没有很好地串连起来进行渗透。
二. 导入新课, 自主探索.
今天他会遇到什么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首先,他来到图书馆,遇见了图书馆管理员王老师。(课件展示,同时有配音叙述题目内容)
师:请你用自己的话叙述乐乐知道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知道了图书馆有民间故事书185本。民间故事书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问题是“还剩多少本?”
【评】这里老师是借助课件来直接告诉学生题目的内容,有必要吗?我持反对意见。(这次活动,我没有更多的插手,因为我更想看到三位老师不同角度的探索与尝试)这样,学生丧失了对题目自行观察、发现、理解的过程,而对题目的理解和把握对于本节课的两步应用题(还是说应用题吧)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是学生尝试解决的基础,只有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对于已知条件和问题,也有老师反映究竟能不能讲,我认为完全可以讲,新课标的推行,有它的先进性,但是并不是对以往教学的全盘否定,数学固有的程式还是可以应用的。
师:我们知道了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那么我们要想求出还剩多少本,该怎样解决?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1:用185减去36等于146本,再用149减去52等于97本。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第一步你先算出了什么?
生:我想上午被借出36本后还剩多少本?所以先算出185-36,再用上午借出后剩下的去减下午又借出的,就能求出问题.
师:你说的真完整,太棒了!
(板书)方法一:185-36=149(本)
149-52=97(本)
师:还有其它的做法吗?
生1:用36加52等于88本,再用185减去88等于97本。
生2:我想先算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的,再用原来的减去一共借出的就是剩下多少本.
(板书)方法二:36+52=88(本)
185-88=97(本)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还剩多少本?”你选择哪种方法都对。解法一是先算出上午借36本后还剩多少本?第二种解法是先算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多少本,在用原来的减去一共借出的就是剩下的。把你选择的方法再对同桌说一说,请说清楚你想的过程。
【评】现在敢讲应用题的极少,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现在一般要求学生自己探索,不提倡老师给予过多的指导,而学生对一些题目解决(列式、计算)没问题,但牵扯到说说道理就束手无策了,老师又不敢讲,就不好进行了,加上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易或不能掌握,如何处理就是一个难题。就这节课而已,学生主要说的只是怎样算的,求的是什么,对“什么这样求”缺乏认识,教师可能是追求课堂效果的缘故,就着学生的发言,没有深究就进行下面的教学了,除了发言的学生,其他的是否都理解、掌握了,老师没有照顾了。这样的内容怎样处理呢?我和几位老师交流过:老师在讲授的时候,喜欢应用分析法,即由问题到条件的推导,因为这样做思路明确,老师讲起来比较顺手;而学生的思考则更偏重综合法,即从已知条件推想可以计算什么,这大概是由学生直观思维强,抽象思维弱决定的吧。(我不是心理学专家,仅仅是个人的猜测而已)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结合题意的理解进行呢?在带着学生进行理解题意的时候,师生通过对题目意思的表述,让大家都认识到,上午被借出36本,就是从185本里借出(拿走、去掉、减去……)36本,就要从185里减去36,这里得到的是借出36本后剩下的;同样下午又借出(拿走、去掉、减去……)52本,要用同样的方法从149本里减去52本……其实这里不就蕴涵了“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用减法”的数量关系吗。同样的学生在表述、理解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可以求一共借出多少本时,不也蕴涵的“一部分加另一部分等于整体”的数量关系吗?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解决策略是不是更有利于自我知识的构建呢?由此最终上升到我们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观察,正确理解,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抽象性的解决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