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根据给出的信息,完成折线统计图;2.全班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三、巩固拓展:1.完成与例题匹配的“做一做”;2.实践活动:将本班4组的学生人数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来;四、课堂小结:1.学生谈自己的所得;2.教师作师生互动总结。 | 一、情境导入(出示相关信息,教师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学校近五年来学生流动情况统计表及折线统计图;(2).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与我们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学生由此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交流、总结,继而导入新课题——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二、教学新知识。出示教材110页例2,提问:陈东0~10岁的身高有什么变化?请根据给出的信息完成以下统计图。(学生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合作完成统计图的绘制;教师适当指导,启发、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讨论: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异同。(2)待学生讨论、汇报后,教师作总结: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突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四、巩固练习:(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111页“做一做”;(2)实践活动:将本班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在折线统计图上表示出来。(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并引导学生按要求完成。) 五、给学生布置作业:教材112页练习十九第1、2小题。 | 学生活动:(1)由教师的提示进行讨论、交流并汇报结果;(2)根据给出的信息,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3)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活动,并动手做相关的练习,巩固新学的知识。 | 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活动和课件的演示,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互助的重要性和集体的温暖。 | |
板书设计 | ||||
折线统计图 思考:陈东从出生到10岁身高有怎样的变化? 特点:能反映陈东0~10岁的身高及其变化的情况。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