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预案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2-13 18:19
标题: 小学语文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预案
一、话别情,解诗题
1.导入送别:今天我们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⑴上课前,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答案就在诗题里。
【师】这是篆书“送”字,原来是指两个人打着伞送新娘出嫁,渐渐演变成送别的意
思。字的左半边,读“chuò”,是走走停停的意思。
⑵这一路走,一路停啊,你想起了哪一次送别?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⑶把这个“送”字放进诗题中,把你的感受也放进诗题中,齐读诗题。
2.诗的题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⑴诗题中的“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谢谢你的提醒。
⑵诗的题目中有两个表示地点的词,分别是——黄鹤楼和广陵。
黄鹤楼在哪?
广陵就是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你把题与诗联系起来了,从诗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好!
3.仔细看看这个“陵”字,这就是我们——铜陵的“陵”字。
⑴那我们可要写好这个字,写这个“陵”需要注意什么?
【生】“陵”字左小右大,右中间的撇点要小一点,最后写“折文”。
⑵伸出手,咱们一起写。
⑶打开作业单,把“陵”字写三遍。
⑷习字展示: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你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还有谁想展示?谁来评一评?你平时是怎么练字的?
【师】说得好!只要我们坚持一看二写三比较,每位同学都能写出一笔好字。
二、读古诗,初体会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打开课本,放出声音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学生自由练读】
2.朗读指导:
⑴谁能字正腔圆地读一读,读准字音。
⑵谁能有板有眼地读一读,读出节奏。【师】听出节奏了吗?
⑶谁能把诗的节奏读得再夸张些?   【师】画节奏线。节奏出来了,诗的味道就有了。
⑷就像这样读,一起来试一试。
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后三个字我来读。诗的题目一起读。
调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3.诗的韵味有了,情感也出来了。说说看,你感觉到了什么?
【预设】难过 伤心 孤独……
【师】这是你的感觉。
      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三、想画面,悟诗情
1.如果说文字是诗的外衣,那么情感就是诗的灵魂。【板书:情】读这首诗,有人读出了哀伤,有人读出了向往,有人读出了失落,有人读出了思念。这些复杂的情感都藏在诗里,可是诗中有 “情”字吗?那作者把他的“情”藏在哪儿了呢?
2.出示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读——


⑴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
①李白在哪儿送别孟浩然?在书上圈出“黄鹤楼”。
②为什么说“西辞”呢?谁能在把“黄鹤楼”和“扬州”放在地图上?
【师】你说说,“西辞”是怎么回事呢?
【生】黄鹤楼在西边,扬州在东边。“西辞”就是指孟浩然面向西边辞别了黄鹤楼。
【师】同学们,孟浩然面向西边辞别黄鹤楼,那就是在辞别黄鹤楼下的谁呀?
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名楼美景依然在,故人已到分别时。指名读——
                                      指名读——
③李白称孟浩然为故人,“故人”就是老朋友。他们究竟是怎样的老朋友呢?
【生】
【师】这才是李白心中的“故人”,是好友,是手足,是先生,更是知音知意知心人。
情到深处不忍别,离愁更苦。      一起读——
⑵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
①这难舍难分的送别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三月?在书上圈出“烟花”。
【师】“烟花”是什么意思?
【师】你心目中的“烟花三月”是怎样的?
【师】繁花似锦,草木葱茏,像烟,像雾,这“烟花三月”给你一种怎样的印象?
②想去看“烟花三月”吗?
【师】黄鹤楼下,长江两岸,春天勃然怒放。樱花开遍了山林,一簇簇,一丛丛,如
烟似雾,云蒸霞蔚。油菜花秀满了田野,杜鹃花染红了山坡。江边,桃红柳绿;
江上,雾霭迷蒙。这是花团锦簇的三月,这是诗情画意的春天。
③烟花三月美如画,你能美美地读吗?
【生】……  【师】真美呀!
【生】……  【师】听着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烟花三月。
黄鹤楼下花似海。老朋友,扬州更美!          女生读——
扬州城里柳如烟。孟夫子,一路顺风!          男生读——
两位诗人一路走一路说,走进满目青翠的春天里,走进一望无边的花海中。
这是诗意的送,这是浪漫的别。                一起读——
3.听到涛声了,看到小船了,孟浩然真的要走了。故人一别,千山万水相隔,没有手机电话,就是写封信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收到。此时的李白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望着,望着。出示第二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起读——
⑴李白站在江边,看到了什么?在书上圈一圈。
【生】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
【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
【生】
⑵我发现:大诗人也有出错的地方。你想想,大唐盛世,长江两岸应该是游人如织,千
  帆竞渡才对,怎么可能就一艘孤帆呢?【板书:孤帆】
【师】千帆过尽都不见,一心只为孟浩然。原来,这个“孤”字,并不全是眼前景,更
是一份依依不舍的情啊。                    指名读——
指名读——
⑶孤帆远影碧空尽。【板书:尽】“尽”是什么意思?
什么消失了?这些景物带着谁一起消失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2-13 18:19
此情此景,李白会想起很多事情,他也一定会想起曾经和孟浩然在一起的件件往事。
【生】他们曾经一起     ,曾经一起     ,曾经一起     ……
【师】多么美好的时光,可是,这美好也随着故人消失了。  指名读——
多么快乐的日子,可是,这快乐只能在记忆里重温了。指名读——
往事是一杯浓烈的酒,点点滴滴都是离愁。          一起读——
⑷孤帆远影消失了,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注意这个“唯”字,你读出了什么?
【生】时间长,注意力集中,情谊深。
【师】一个“唯”字,是长久地站立,是凝神的远望。李白在望着什么?
【板书:长江】
②我们也随着李白去望一望,静静地站起来,站起来。
船已经走了好一会儿,我还在江边站着,望着。           引读1——
船已经越来越远了,我还在一动不动地望着。             引读2——
船已经消失在碧水蓝天间,我还在望着滚滚长江流向天际。 引读3——
③李白啊李白,你看到的长江水仅仅是长江水吗?(不是)
那长江里流动的【板书:流】分明是你对孟浩然的(【生】不舍、思念、祝福、牵挂)
④一起读整首诗。【配乐】
4.一首诗读完,处处可见朋友间难舍难分的情意,诗中却没有一个“情”字。
看屏幕,读圈出的词:这些词都是写什么的?【板书:景】
【师】诗中没有“情”字,但情就藏在黄鹤楼边,藏在烟花三月时,藏在孤帆远影里,
藏在长江奔流中。原来所有的景里都藏着情啊。【板书:箭头】近代语言大师王国
维告诉我们,这就叫——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举意象,书别意
1.此刻,李白还站在江边,凝望远方。黄鹤楼还会引起诗人的注意吗?烟花三月还那么重要吗?孤帆、远影、碧空都消失了,唯见长江天际流。
2.滚滚长江水带着李白的心流向天际。李白会想起什么呢?拿出笔来写一写。
【学生练笔】
3.滔滔江水诉说着李白的情深义重,这份情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我们,一起背整首诗。
4.江水有情,水不尽,思念也不尽。很多送别诗都写到了“江水”。
诗人贾至说: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读——
诗人王维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读——
李白还说过: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读——
诗人们为什么喜欢用“江水”来写送别呢?
5.在这诗意的长江岸边,在这诗意的烟花三月,在这诗意的盛世唐朝,李白与孟浩然共谱了一曲诗意的送别。千百年过去了,黄鹤楼还在,烟花三月还在,诗人们还会回来吗?
6.布置作业:①背诵本首诗;
②搜集有关友情的送别诗;
③发挥想象,把古诗改编成小短文。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   尽
长江   流
景             情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