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一个六年级语文教师的工作日记
[打印本页]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39
标题:
一个六年级语文教师的工作日记
设立“语文角”
2008年11月2日 星期五 晴
今天阳光出来了,比昨天暖和多了。决心从今天开始写一点工作日记。
原来打算三四节测验的,教数学的老师要求我与她调课,于是改为下午才进行第四单元的测验。
那上午就只有一节课了,该干些什么好呢?要想想办法让整个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前的习惯和阅读的习惯。怎样实施好呢?
与同事聊了几句,然后想起那本《爱的教育》我只看了二十多页呢。应该尝试比学生读得更多更快些。于是就翻开来,刚好是十一月的,十一月二日的《万灵节》,是安利珂的母亲写给他的教育他感谢为孩子牺牲的人们的。后面的一篇是《我的朋友卡隆》,写得很生动,与将要学习的第五单元的习作很对应。后面的几篇也看了,有些都很适合进行朗读。于是终于想到具体的实施办法了。
第三节,上课了,学生在读着课文的一些段落,读到一些字眼就在那儿嘻嘻哈哈的。于是,我就乘着这节课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每天上语文课前要做的事。
在黑板的一角设了“语文角”,每天按学号,一名学生在早读前抄写一条名言,上课前大家全体进行朗读和背诵。另外,如果那天是学习新课的重点课文,那上课前的那一两分钟就进行背古诗活动,由班长指定题目,全体背诵。如果当天上的是独立阅读课或者复习课,那么就指定该星期正在阅读《爱的故事》的同学读出一个故事。其中一天可以自由选择读什么内容。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0
重写“读后感”
2008年11月9日 星期五 晴
上个星期五说写工作日记,谁知一忙起来,就什么也没干成了。今天才想起要写点什么下来。
上星期五让他们读了两篇文章《万灵节》和《我的朋友卡隆》,当时还算安静的,可不知他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了。可是从星期一到现在,那些学生,特别是班干部,还是没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至今还是不能主动地读书。
最可气的是,参加辅导的那些人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反而表现差了,成绩也差了。写的作业很马虎,听也听不进去。他们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听不进去,特别是作文,给他们讲了读后感的方法和十分具体的步骤,什么连很多语句也给他们说出来了,可是他们还是要坚持写故事,可惜的是他们的故事又不见得编得出来。第四单元的习作是这样,第四单元测验中的表现也是如此。
刚才选了张真华的读后感和廖东明的故事打印了出来,就只有这两篇像样些。看来等阵那两节不能再开新课了,先发第四单元试卷评讲一下,然后就规定他们写读后感。每人都要重写,除了张真华。
下午那节就让他们编故事。每人都要再写一次,廖东明就让他抄进他的正稿本。
下星期要抓紧时间再让他们重做第二单元的,同样是写读后感,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读后感是什么样的。现在很多人写读后感都是在把原来的文章重抄一遍。这一班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感情,没有真情实感。在读书的过程中那些无聊的玩笑就可以看出来。因此碰到要表达个人感受、要表达真实的感觉的时候他们根本是无动于衷的!于是当然也就写不出什么来了!这是班级的风气所影响和决定的。
但是,目前对他们再辅导的时间却又是少之又少的,新课需要赶进度,那部份学生整天参加辅导,而另一部份学生又把语文放在了数学和英语的后面,所以,难度很大。加上他们的智力,他们的学习习惯,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时间又只有半年多一点了。
怎样才能让他们在六年级的毕业考试中像一个六年级毕业生的样子呢?单是怎样才能让他们把字写端正、整齐,就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了。
这一班人真是很成问题。真的要花心思去给他们“省一省”和“补一补”。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0
“书香伴我行”读书征文投稿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晴
很快又差不多一个星期了。星期五那天就进行知识竞赛了。早上八点就考语文了。我十点左右要到显岗小学监考英语。今天与明天的音乐课问了小马拿来上语文,迟些再“还”给他们吧。
星期一上午指导学生重新编了故事写下来。下午让他们把那篇关于环保的读后感抄进了“正稿本”。昨天上午批改了,又看了他们的关于爱国的那篇读后感,分类给他们批改了,下午只有一节课了就让他们一部分人抄进正稿本,另一部分人自己修改后交给我检查了再抄。临下课发给他们同级老师出的那张关于阅读的练习卷。让他们课后完成,打算今天进行评讲。
今天的内容也是很多的。那位老师不尽早把练习出出来,昨天就拿来了两大张。
今早的两节进行评讲昨天发的那张卷。然后再发另一张给他们做,下午边评讲边做一些。
我自己要找时间把关于编故事的作文认真看看,然后再让他们把故事抄到正稿本里。
明天的两节课,还要讲评一下今天发的练习卷,还有就是让他们背诵一些该背诵的内容,把基础知识重新复习一下。
部分学生还要给他们讲一讲习作呢。
时间是十分紧迫的。不过,这些都不是“临急抱佛脚”可以的,同最主要的是靠他们的积累。就像张真华,听说我给她修改后的“交通安全”征文获得了一等奖了,那也得靠她自己的一些基础扎实,还有一些表达也可以,有一个“粗胚”在先。
对这个学生我是比较喜欢的。昨天又再帮她把《书香伴我行》这篇文章交到了“工青妇”那儿了。前几天用邮箱发过去了,不知道能否收到,昨天又多加了一篇我自己的,一起又把四篇稿子交上去了。
没有申报那个什么骨干老师,可是看到八人去申报了,觉得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十分不值。干脆把目标放在利用节假日收几个学生辅导半天时间他们的作文好了!不过得再过几个月时间,让儿子去了幼儿园就可以了。每个学期只辅导两个月,每期八次,每次一篇,一种类型。在开班前就预先声明。还要五人以上才开班,每班5-10人左右。
这样就既能够增加收入,也能够使学生有些收益了。
不过,想是这样想,只不知什么时候会实施起来。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1
一天写四篇作文?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早上我早读,让学生读了两课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一面》,就到时间了。这个单元本应要今周完成教学并测验的。可就是因为知识竞赛的准备小题大做,于是必须停了下来才能应付所给来的练习卷。原先我想不要他们做的了,后来想着还是全班做一做,当做期中的复习,也好补一补前面遗漏的知识。于是就停了下来。第五单元就还有 两课书和一篇作文呢。还要测验呢,足足慢了一个星期的课程了。
不过,那些去辅导的学生从第四单元的测验中我就看到他们普遍都退步了。他们每天成了学习的机械人,被塞满了各科的试卷和练习,脑袋中充斥的是各种各样的题海,根本没有了思维的空间去消化,去吸收。于是有时连基础知识也变得不巩固了。
今天还要进行最后的语文辅导。听说今天另一位老师又再报置他们四篇作文,简直荒唐之极。下午我集中他们讲一讲一些“尾巴”,评讲前面留下来的一些练习,那么就让他们读练习卷了,一些基础知识是需要复习的。让他们喘一口气,明天希望他们能考得好些,为我争一口气。
心中总是窝着一把火,有些心有不甘!
昨天傍晚很早就走了。儿子感冒好几天了,偶尔有些咳嗽,而鼻子的鼻涕多得很,鼻孔口总是粘粘糊糊的。前几天说给他吃“苦苦”,他还大声答应“好啊!”不知他是顺口还是确实自己不太舒服,愿意吃药呢。昨天早上喂他吃了一瓶“喉枣散”,他也没什么大意见,算顺利就吃完了。
今天早上看他就好多了。等阵回去再看看他有没有鼻涕吧。
不过,昨晚走之前还是把他们的关于编“环保故事”的作文发回给他们的,大部分人的故事基本似样了,就让他们抄到正稿本上,还有少部分人需要修改。还有几个没交作业的。
刚才第一节评讲了昨天发给他们的练习卷。下午那一节再“扫尾巴”,然后就让他们复习基础知识,读读书也好。那些参加辅导的学生连早读也取消很久了,他们大概连一些需要背诵的课文也忘记了吧。
那就让全班都来读一读书吧。
好了,想想下午怎样运用电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辅导的效率吧!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1
六年级中段知识抽测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晴
现在才早上八点多,一部分学生去了考试,而另一部分学生在上其他课程,所以有点儿空闲。
刚才看了六年级的“中段抽样调查”试卷了,大多题目都是考的平时教学上要抓的重点和难点,出题也出得相当灵活,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和他们的语文素养,不是靠“加班加点”就可以的。
作文写的是关于“童年生活的一件小事”。对于学生来说,要写出趣味可能不那么乐观,不过这也是考他们平时的积累。他们至少六年级了,有了学校生活的将近六年,如果反而连童年趣事也没有了那不是很可悲?
我自己班的学生上星期学了《少年闰土》这一课后,我曾要求他们把关于“管瓜刺猹”的一节结合第一自然段来加以改写,变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写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表现闰土的聪明能干,机智勇敢。我自己还写了下水文给他们,还给他们读了读。只不知他们领悟得如何,会不会举一反三,能学会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进行较细致的描写。另一位老师平时的“辅导”不知有没有给他们复这最基本的作文呢?
这也就是老师的“导向”了。这样加班加点的辅导真是“费时失事”的,宁愿扎扎实实地进行第五单元的教学,把“小伙伴”这篇作文写一写,还可以写出与小伙伴之间的趣事来呢。写小伙伴就可以用一件事来表现一个人,把那件事写好了,人也就写活了。现在只不过把写不伙伴变成写自己的事而已。出题目的老师确实很有技巧,他也检查了老师们有没有认真进行平时的教学,按进度去进行授课。
对于那种靠课外时间来堆砌的教学方法,是不适合现在的语文教学的了。语文教学也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当然也要讲求教学效果。可惜至今一些学校的领导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表扬老师就是“他是最迟走的一个……”,可气可笑!
学生语文考到九时五十五分,我呢,十点要到显岗小学去监考他们的英语。下午学生还要考数学。
明天星期六了,好好休息两天,下星期回来继续教学新课了。
今次抽测下星期一才由五年级的老师去集中改试卷。以往都是星期六改的。也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堆在星期六老师还有什么时间休息呢?平时已经够忙的了。下个星期六要去考什么“法律知识”的试呢,全部老师,我们则集中桃园小学。
还要抽时间看看关于第六单元教学的那只配套光盘,应该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与帮助的。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1
继续传阅《爱的故事》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多云
下午四点半了。上午去那所小学监考英语,见到他们的校园在修理之中,看上去比以前似乎大了些,但还是觉得“干巴巴”的,缺乏绿化与人文气息。上一年曾想过调动,今年刚开学的时候还有想过一下,现在对这个想法有些动摇了。到时才算,不理那么多,还是想方设法尽量做好目前的工作吧。
刚才有一节短课,不过只有大半学生,另一部分人还在考数学。把《有的人》讲了讲,让他们抓住重点词,把它背诵下来了。而很多学生(一些还是“中下生”)也很快就背出来了。下星期找一节举行一个小比赛,分组朗诵《有的人》。对于诗歌,我觉得进行这样的竞赛会收到比较良好的效果,况且这首诗的理解也不难,每一节诗都找出一对重点词进行对比就行了:死—活(总):骑—俯;刻—烧;不能—更好;摔垮—记住;烂—青;下场—抬举(分)。
布置了他们做练习册这一课题目,然后让他们写一篇日记。下星期开始要让学生自由选择,把现在一星期一篇的“日记”改为:A,一星期五至七篇;B,一星期一至三篇。这样分成两类,既照顾优生,也照顾中下生,不用因为催他们交日记本了才写来。
还有看了网上那篇《美丽的流动日记》,很想自己也尝试一下,只可惜不知道现在这批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还有能力怎样,迟些儿才开始。
之前开展的“语文角”活动,每天让学生按学号顺序每人抄一句名言出来,其他学生也每天记下来,读一读,作为课外的积累。同时也美化了教室,特别是在黑板一角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到今天已经轮到11号的学生了。
打算迟一些把抄名言改为抄古诗呢。说不定迟些还会变为抄成语,这样不知不觉他们能沉积一点儿下来,特别对于那些没有什么课外书的学生。
打算下个星期又再让他们传阅书籍。那《爱的故事》每周一个人,虽然有两本,还有个别自己买了,可还是有很大部分学生这个学期也不能看得到的。还有我从网上下载的一些“读后感”汇编也不知道传到哪儿了,不过我相信中下生还是没能看得到的。这次就把《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这本书给他们看,从后面的学号那儿传上去,让他们只阅读不动笔。因为那儿的很多文章也选得十分好,有爱,有美,很大气,很经典。希望能尽量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甚至希望个别学生能从优美的文字中得到良好的心理享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了,下班了,下星期再继续吧。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1
交通安全征文获奖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晴
从昨天开始就冷了不少,很大的北风,弱冷空气来了。今天虽然太阳出来了,但也是比较大的北风。
早上儿子还没从睡梦中醒来,就要把他抱起来了。穿好衣服背上他就出发了。放下儿子在妈那儿,就回学校。
回到学校吃了点那些看上去也没胃口的早餐,出来就是升旗仪式了。升旗后大队辅导员讲话,宣布“文明班”评比情况。然后主任讲话,公布交通安全征文和漫画比赛获奖情况。我班的一个同学得了一等奖,我也得到了一点“安慰”。后来还发了上个学期的育苗杯数学、全国英语还有区级计算机的比赛的奖品和奖金。接着校长讲话,在训那些乱涂乱画的现象,到上课时间过了十分钟,才停下来让学生进教室。下课休息一下的话,那么第一节课就只剩下十来二十分钟左右了。这就是我们学校,经常就是这样的,幸而我只有一天有第一节课。
星期六去进行了一部分的体检,心电图显示我“窦性心律不齐”。怪不得我经常觉得睡不着,而且总觉得心里闷闷的,不舒服。原来又再出现症状了呢。下一阶段更加要什么事也不管,让自己好起来好了。
刚才想上网看看这毛病有什么危害,上不了网。学校的设施常常就是不如人意的,二楼实验室的电脑是“瘫痪”了呢,前些天想用也用不了。
今天学校五年级的老师集中中心小学去改卷了,语文的老师上午就去了,数学与英语的下午才去。单是从改试卷就知道语文是多么的复杂,比起其他两科来讲。每次改试卷都要比另外的两科多用半天的时间呢。更加不用说平时的备课、教学和改作业了。甚至有个别学生对语文不喜欢就是每次做作业语文也要比其他科多用一些时间,抄要多些,写也要多些,“长篇大论”的。一个学生是这样,四十多个学生,语文老师改作业的时间也要比其他老师多费很多呢。不知当初为什么会说喜欢语文?
其实那时候可以有机会让我选择的吧?可惜我没有机会实习过,不知就里从一个非师范生成为了一个“小学”老师。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一定就不会走同一条路的了。走上这条路让我孤独地远离了心中所爱!虽然我也爱那些学生,觉得应该对他们尽责,特别是那一批跟了他们六年的学生。我确实是对他们付出过心血的,可是他们当时在成绩上也不一定尽如人意,这是受各种条件限制的。现在他们很多出来工作了吧?还有些应该读大学二年级了,听说有个别读着军医大什么的,还说高考时语文的作文十多二十分钟就写好了呢。可惜毕竟是小学的老师,虽然有六年的时间教育着他们,但会让他们想起或者看望的一定极少。
现在的学生,我也是在努力地教他们,不单单教他们知识,还指导他们的做人。但时间不多,最长只有一年的时间,急功近利些,提高他们的成绩才是对我最有“帮助”的,作为老师的痛苦就是这一点,要把希望寄托在学生的身上!而那么大的一群学生,他们其实又是各有特点的,语文的素质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除了老师的指导,还要看他们的灵性和他们的领悟。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2
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晴
昨天下午一点多我回到学校不久就知道语文成绩了。我们班15人有7人80分以上,最高分87分,最低分68.5。平均分78.55,三率和225.22。觉得应该算一般那种。
三点多四点就知道了英语的成绩,满分110的有四人,应该算好的。于是把语文和英语成绩合起来,满怀希望的。
五点过些,数学试卷终于拿回来了,一看,“满目苍凉”。我班一个平时很有希望的男学生数学只有五十多,邻班那个英语也满分的数学也只有五十多!能够达到总分工260以上的只有8人,有一个258.5分,很危险,不知入不入得了——奖励百分之三十的话我们必须有九个才够数。
到现在四点多了还没有消息,应该今早十一点进行一些分数统计的修改后就应该知道的啦,可能是那些领导见考得不好,不让我们知道罢了。
今天我早读。准时拿了录音机上去让学生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因为其中有分角色读的,大家都听得十分认真。后来读了“阅读链接”和“名言”,就到时间做广播操了。
刚才两节课,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上完了,还让学生做了一些十分基础的练习,并作了一些简单的评讲。
其中对重点句“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闷。”的理解,我采用这样的处理办法:鲁迅先生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他在想什么呢?写下来,然后读一读。当学生读的时候,我给他们读出前文,当他们读了自己所写的内容后,我给他们读出后面的“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我觉得这个环节学生写得很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少学生都能表达出这个意思:现实社会这样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今天救了车夫,可我一个人的力量又怎能么救得了那么多的劳苦大众呢?有个别学生还用上了“杯水车薪”这个词。
而进行段意概括和小标题的梳理的时候学生也很认真地进行修改。这课我事先专门出了一份表格,让学生进行段意的概括和小标题的概括练习,要求他们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完成。学生对概括小标题应该有了一些认识。
对了,昨天批阅了上星期的日记,发回去了。这个星期要求学生自由选择类别,A类写5至7篇,B类写1至篇日记,下星期一交来。这对培养优生应该有好处的,而且容易发现一些好的习作题材。
今天上午科组活动时间,听了本校老师的两节课,小孔的古诗阅读课《送元二使安西》和小韦的口语交际课《我想这样做》。对这两节课我都分别指出了他们的优点,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课例一应该着力于创设情景理解诗情,抓诗眼“使”,理解背景,理解感情,表演情景,感情朗诵。要使学生理解因为“使”,所以要到那样荒凉遥远的地方去,那儿不单路途遥远,还经常发生战乱。因为“使”所以能住上“客舍”,能“更尽”一杯酒。因为“使”,公务在身,不得不去,所以有“送”,有“劝”,有称“君”。因为“使”,他们从此可能相隔万里,或者无机会再见面,所以这是生死永诀,——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所以会悲从中来,要“劝君更尽一杯酒”……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一次比一次有深入的理解。
课例二,“表演后谈感受”的环节相当精彩,但应抓住这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展开,让学生分组表演残疾人和正常人,让表演残疾人的学生学习请求别人帮助,让“正常”的学生也学会怎样帮助残疾人和在他们面前得体地表述,不伤害残疾人的自尊心。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2
改写《少年闰土》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早上第一节没课,想了想这两天的安排,然后批阅了学生关于改写《少年闰土》的那篇习作。然后第二三节进行了第五单元的作文教学。把课本中的口语交际的内容定为这次习作的范围,规定学生写老师和同学。这样虽然题材变狭窄了,但更加容易把握。况且,这个学期,语数英三位老师都是新接这个班,而班里的同学又是由两个班分过来的,很多同学由不认识到认识。再有,班上新来了一个外地转来的同学,而她的学习又十分之好,一来到了就担任班干部……于是就由这点入手了。
上课了,首先让学生复习《少年闰土》,再由此小结出写新认识的一个人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回忆与那个新插班的同学见第一面的情况。接下来就说说她留给他们的印象,后来的事让自己对她有了什么不同的想法……不过,这个班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的习惯,课堂上吵吵闹闹的,不知如何交际。
没办法,让他们把习作写出来之后再让他们读作文好了,这样反而好些。于是第二节让他们写。看他们的兴致就有了,不知写得怎么样。
发下了“月夜管瓜“的草稿让他们抄正。
第四节原本有课的,402班,他们的语文老师要去了。于是有了一点空,谁知真的叫我写“抽测分析”。于是直用了一个小时,直到十二点才去吃饭。
刚才补充了一点,再打印了出来。
现在五点过了,校长在开会,不停地讲,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琐碎事要告诉我们。于是我边听边把刚才从网上找来的分类的古诗打印了出来,编辑成一本小册子。明天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的小册子我已经编辑了很多,单是这个学期,关于课外书的,关于读后感的,关于爱国故事的……都放到了教室里,只是忘记检查学生是否有爱护和进行认真的阅读。
星期五或者明天就分配好关于诗歌朗诵会和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让学生作准备。昨天已经写好了主持人的串词,并且想好了由哪些人去朗诵。接下来就是分头准备了。十四周星期二比赛。现在已经是第十二周的星期三了。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2
上网查找诗歌并编辑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晴
现在才是早上八点多。刚才早读,给学生复习了一下生字词等基础知识。原本第一节有课的,可是见到明天要外出参观什么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于是就把课调了,调为下午最后一节,这样就可以进行第五单元的测验了。况且这样明天的两节课就可以开始第六单元的学习了,留一些背诵的内容给学生星期六、日进行。这样就主动多了。否则下星期才一周时间要准备好那个“诗歌美文”朗诵会比赛就太匆忙了。
等阵到医院把未检查的项目完成。还要去照一份到香港签证的照片。
还要复习一下星期六要考的法律知识的内容,否则考得太差的话自己也不高兴。
还要再从网上找一些“新诗”和儿童诗,让学生多进行阅读。星期六日还要让他们出一份手抄报,每人一张,一大组合起来,订成一小本,加上封面,评一评哪组出得好。再全班合成一大本,进行展出。
等阵十一点左右的第四节有课,是四年级的。否则可以现在多做一些事才出去。现在出去了可到时又要赶回来就麻烦些。
看来现在先下载一些诗歌。
对了,还要想一想那些什么“优质课”。一月份学校要参加“优质学校”的评选,很多资料要准备,那天还多分给我一个任务,就是准备一节课,到时那些评委来听……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3
外出参观学习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到现在三点钟了,还“马不停蹄”的。
今天值日,早上七点半到了。然后利用早读和一二节空堂改了第五单元的测验卷。三四节上课,开始了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十一点三十五分放学,吃饭后回家带儿子,要喂他吃饭,与他玩了会儿。
一点二十分到校了。然后努力地把测验卷的分数算好,登记下来,再计了“三率”。一些具体的分析还没有做好。然后就对照之前一段时间进行的“分组设定目标”活动进行小结,表扬优秀和进步的同学,打印出来等会儿宣布。
这就到了三点多了。一会儿还有一节我的课。然后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向一间通过了佛山优质学校评估的学校取经,看看别人怎样整理资料,有用的话能够的话“借”些回来。
上课铃响了,上课去。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3
轻叩诗歌的大门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阴
昨天开始天阴了下来似的。今早日出时我照了一张相,只是“傻瓜机”来的,不知效果怎样。
一早就全体教师集中教导处开小会,说“佛山市优质学校”参评资料要这个星期四基本做好来。(星期五要带学生外出活动。)那么才几天时间,就要“交差”了。一二节看了一下学校本身积累的卫生资料,大多数是有的,只是还没有新的资料盒给来,还是先不管它,等有资料盒之后才放进去了。然后再看看哪些要补充的,这两天找一找。
第三节是语文课,让学生汇报他们收集了哪些课外的诗歌,竟然只有几个学生找得到课外的诗。很生气。看来学生的课外书储备远远不够,当然课外阅读也远远不够。于是就只好检查了一下他们背诵的情况,布置了一道书面的作业是试赏析《天净沙?秋》。不知他们能不能表达出一些感受来。
下午就让他们全面排练一下。即使还不能背诵或者有感情背诵,那就全面按照比赛时的程序进行读一读。只是个人朗诵部分,这班人极少的可能会“自告奋勇”,那就按我原先设想的进行“安排”吧。希望也有人能主动要求参与的啦。
还有那个什么“南海精神”的征文,星期五布置了,今天要收上来看看哪些可以改的,收集几篇交上去。
总之,这个星期肯定又是忙得很的!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3
到图书室阅读诗歌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晴
昨天和今天都挺冷的,虽然今天阳光灿烂,可是我穿了一件算厚的外衣的了,还是不时觉得有些冷。
昨天早上回来填好了那份申请赴港澳旅游的表,然后写了一点关于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方案。十点左右乘别人的车出桂城办证了。取到了号数42,等到十一点四十分才轮到,还算幸运,刚办了我们两个人的电脑系统又出问题了,一些还在等的上午已经取了号的人还要下午再来办呢。另外三个人办好了整个办公室就只我们这几个人了。交了钱就十二点了。回到学校十二点半,这才吃午饭。
下午第一节带学生上图书室查找关于诗歌的图书,摘抄诗歌。第二节进行朗诵回顾。
然后我把找出来的书目整理成一个表,方便记录我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决定每个星期抽出一节课来保证学生是在阅读的!
昨天还是老爸生日呢。晚上回到家都差不多六点了。什么都帮不上忙,只是自己喂儿子吃饭和给他洗澡了,然后才吃饭。
昨晚就发现咽喉很痛的了。今天早上回来后早读和第一节没课,到卫生站开了点药回来。利用第一节的一点空又写了“综合性学习”方案的一部分。
到第二三节就是六年级的课了。在上课前用电脑“写”好了关天一份征文的指导方法,原打算印出来每个学生一份的,时间紧迫,速印机又出了问题,于是只能口讲了。重点指导学生怎能样谈感受,三种精神不必面面俱到,只抓住其中一点来谈,伸发展开就可以的。只不知学生领悟得怎样。
第二节让他们写,我自己下面了一会儿,吃了药,还写了一阵方案。然后上去看他们征文写成怎能样。要求他们下午交上来。
第四节本来是四年级的课,那个班的英语老师反一部分学生叫去辅导英语书法了,于是今天就干脆让其他人下去活动好了。刚好六年二班是体育课,一部分女生在打篮球,见到他们整天就抱着球不会传出去,也不会上篮,就是乱打一气的,于是让她们停下来,教了她们几招。第一就是空中传球,第二是地上传球,第三是罚球。隐约听到她们其中有一个似乎在说:怎么老师什么也会的呢。当然啦,要不怎能被六七年前那批学生称为“女超人”呢。
吃过饭后见到张真华,于是叫她把我昨天剩下的那些图书目录继续输入电脑,把那张表格完成。然后自己回去带孩子了。
下午回来,她早就做好了。于是我就把桌面上的一又叠日记本批阅了。今个星期开始,我把学生分为三组A组的三十人左右,每星期要写5至7篇日记,B组十多人,每星期3天至5篇日记,C组几个人,每星期1至3篇日记。
等会儿再看看他们昨天交来的关于《天净沙?秋》的赏析,看会不会写,然后表扬朗读一些好的,供大家学习。一些别出色的输入电脑,然后指导他们积累下来,作为“手抄报”的资料也可以。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4
让学生学习赏析诗歌
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咽喉继续发炎,勉强出声,觉得自己的声音变得十分难听而刺耳。于是早读就让学生听第六单元的诗歌录音,反正“老师又要开小会”了。第一节课就尽量不讲了,让学生默写古诗和做填空题。第二节数学老师让我帮她上,她去体验。于是就继续让学生做填空,关于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天净沙?秋》的理解和赏析的。学生听到上语文,显得挺高兴的,这令我也觉得开心。他们上数学大概上怕了,每天作业多多,而且有时留下来很久还不能走,全班性的。这就“物极必反”,一些理解了的学生反而就厌烦了吧。
第三、四节就去整理那些迎接“市优质学校评估”的资料了。卫生与健康的资料经常要检查的,所以主管的副主任和之前负责这个部门的老师以前就“做”好了很多,于是我就借用了其中的一些,然后把自己本学期以来积累的一些分门别类按那里的要求整理了一下。十二点过了,才去吃饭。
下午花了一节多请另一个领导找出了这个学期我照的关于卫生与健康的照片,打印了出来,再放了进去,那么所差就无已了。还有一年级的“信”没有收回来。
另外,关于那个什么精神的征文,再看了一下今天交上来的,还是只有三几个学生写的读后感似样些,没办法了,修改了两篇,打印了出来交上去吧,原先想多交一些的还是不能了。
现在都四点半过了。明天要带学生外出活动,要集体剩车去,一个小时多些吧。等阵要去检查一下有多少药油、止血贴什么的,作个准备。那个主管的副主任外出听课去了,还有语文科组的两个老师。就是关于“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曾经问过我去不去,想到要在外过两晚,儿子还小,还从来未试过不与我睡的呢,所以没答应。另外,我们课本教参就有一只关于综合性学习的CD,我很早就想打开看看的了,可是学校的电脑是没有声音的,要我带回家去有时间看的话又挺难的,所以我就到现在还没有看呢。那些碟的水平还比现场的还高也说不定呢。
明天回家时记得带回去看看,就算是外出听课吧。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也是送别诗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一 晴
现在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正做着眼保健操,等阵要上课。
回忆一下过去的几天的情况,真是挺“难受”的。星期五那天就去一个农庄活动,根本没什么玩,老师只有五条小票,可玩一个项目一般要三条小票,所以只玩了一个感兴趣的就不能玩了,只能看动物表演。可那水平又十分低,破破烂烂的,还对那些动物呼呼喝喝,边打边骂的。那些动物就像人长时间上班一样的厌倦,一天要表演四次。我们看了差不多两次表演,就看到那只海狮还开心些,那些老虎和狮子最不耐烦,还有走钢丝的山羊,它第二次干脆“反抗”,从上面跳了下来。而我最难受的是嗓子根本出不了声,说话很辛苦。
星期六晚终于因为没电视看的原因打开了电脑,看了那只《综合性学习——叩开诗歌的大门》的碟。直看到十二点过了。不过没觉得怎样精彩。都是老师事先“设计”好而交待学生去按教案行事而“表演”的吧。缺少课堂的生成与老师的临场应变。
今天上午也没什么精神似的,还是不停口地咳。上午只有一节语文课,跟学生复习了一下“送别诗”,特意为单元测验做准备的。其中《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大家熟悉的送别诗。但我想跟学生说说宋朝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现在初二那批学生五年级时我们一起“读”出来的一首“送别诗”。
为什么这样说呢?单从诗题,就看出来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在(西湖边)净慈寺外送别林子方。到底送林子方到哪里呢?作者有什么感受呢?全诗表面上没有写一个字,而是笔锋一转,写起了西湖里的荷花和荷叶来。但又从这些荷花和荷叶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送别林子方的感觉:“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对送别林子方的祝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者在借景抒情:毕竟林子方是升官上任,送别的风光也与别的情景有所不同;祝您像接天的莲叶和映日的荷花一样兴旺,能得到皇上的重用,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
因为时间比较少,个别学生似乎有些想到了这一点,但还不能表达,于是我就简单给他们说了几句,他们也恍然大悟了。
下午去了妇检回来,就差不多又上课了。于是下午第二节就布置学生大组合作编“诗集”,这次以古诗为主。每人负责一页。先把上次的手抄报展示给他们看,表扬了一些出得好的,明确了好在哪里,给他们提了几条意见,希望下次改正。然后让他们大组确定主题,选出代表负责封面设计。于是分头准备。
明天下午测验先让他们做基础知识和加分部分。作文打算给他们讲一讲指导他们了再写,要不就这样让他们审题了就写他们可能根本写不出什么来。其实是要求把《游子吟》改为记叙文,但表达不够明确,而且要400字以上,这难度太大了。
现在要去看看大清洁搞得怎样了。学校进行墙壁翻新好几天了,今天要求大清洁。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4
诗歌知识竞赛
2008年12月4日 星期二 晴
去年的今天我休完了假回校上班的。这么快就一年了。
今早没有课,是科组活动的日子。也没搞什么活动,就是做资料,一些原先有的丢失了的又要补做回去。我也弄了一个多小时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吧。交上去了。
我负责的资料是需要别人给下来的,所以先不管了。
刚才把诗歌知识竞赛的内容出好了。下午抽一点时间出来,全班分组做一做,然后抢答。再布置学生每人出两道题,另一面写上姓名和答案。每天上课前那一两分钟班干部抽出一两张进行抢答,看谁答得对,答得快。
昨天收集编辑了一份《诗人的故事》给学生看了,刚才又编辑了一本《毛泽东诗词选及诗歌知识漫谈》,下午让学生阅读。
明天教学生“写”诗,先找找我以前自己写的一些“词”,把它们打印出来。再想想一些题目如果我来写话怎样写,举个例子给学生,再布置他们写,这样应该好一些吧。把他们的稿收上来后把一些可以改的改一改,打印出来,合编成集。
所有这些都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汇报材料,让他们在那节汇报课中进行展示。
下午测验第六单元的基础知识部分。作文还需要找时间来指导再写。
还有星期五的朗诵比赛也要再指导和准备。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5
我也试着写写诗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三 阴
刚才用了一个多小时,让学生排好了队伍,然后进行诗歌朗诵的排练。开始时学生还不熟悉,所以效果差些。经过反复几次的指导,学生熟悉多了,有了自信,于是整齐多了,效果也好了起来。明天再练一练。还有星期五上午再练一练,应该会不错的。
今天早上把昨天测验的卷子改好了,统计好了基础知识部分的分数。再发了给他们,让他们改正过来,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还有一节课,把预先打印出来的关于《游子吟》的几幅图贴出来,让学生展开想像,描述环境,还有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这才再让他们写测验卷上的作文。原打算到实验室上的,那可以放大图片,看得清楚些。 可是电脑打开不了,只有这样做了。
可是很多学生养成了做事拖拉的习惯,到放学了还有人没能完成这篇习作,只能让他们下午放学前交来。
明天让学生试着写写诗了。今天就看到了张真华的日记里,记录了她自己写的一首诗,还可以呢。我自己今早也写了三首,记录如下:
爸爸
爸爸
四肢趴下
拱成一座桥
我开着小车
没有从桥上走
从桥下开过去
YES
爸爸站起来
成了一棵大树
日出?日落
太阳出来了
红红的
还没有光芒
那是一张温和的笑脸
在向大地好奇地张望
太阳下山了
黄黄的
收起了光芒
那是一个巨大的蛋黄
给人们一顿丰富的晚餐
假如
假如今天不用上班
我可以好好地睡一大觉
假如有那么多的空闲
我带上一本书
背上一个行襄
痛痛快快地到外面游一游
假如我现在已经退休
我要完成那个没有实现的梦
写出几部小说回顾过去的经历
假如我现在还是孩子
我要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童年
高兴地学习 痛快地玩耍
而且总是保持不错的成绩
假如你们已经听懂了我的话
我就让你们好好地休息休息
作者:
红烛
时间:
2009-1-3 08:45
写综合性学习总结
2008年12月7日 星期五 晴
昨天似乎忙得很的,又得了一腔闲气。下午又大清洁。我前两天清好的卫生室原来在“扇灰”,乱得很。只能今天早读时再进行清理了。
以后不要与那些人再答话了,免得自己身体受损啦。昨天下午再去看了一次医生,还是气管炎呢。以前就有人跟我说,上课时大声说话,到老时很辛苦的。以后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上课也尽量小声些了,记住“莫生气”。
今天早上两节语文课,先派了第六单元的测验卷,再布置了今个星期的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综合性学习的总结,部分学生可以选“写活动过程的一件事”,告诉了他们方法后,发给他们一本书作为阅读材料,自由阅读。第二节就与他们去排练,进行朗诵表演。重新指导了几个个别朗诵的学生,特别是诵读古诗的两个学生。
下午三点进行比赛。不知情况怎样了,但准备了一段时间,我还是有信心的。
昨天下午抽空给学生进行了一个诗歌知识竞赛。短短的十来分钟的时间,但学生的兴致很好,情绪高涨。这样的一些小竞赛效果很好的,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复习巩固知识。
比赛结束五点多了,我觉得他们的表现特别是朗诵的感情比平时还差些。不过,得了一等奖,总算有些安慰。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