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9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SSS”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1:3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2、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3、根据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1:3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1-20 11:35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二.提出问题。

三.探索研究。

四.解决问题。

五.练习提请高。

六.复习小结。

七.作业布置。




全等形、全等三角角形的概念,对应关系。

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至少需要多少个怎样的条件?

给定三条定长的线段a.b.c.用这三条线段分别画两个三角形,然后剪下来对照,发现什么问题,多做几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一)“SSS”。

练习提高:(一组五题)

复习小结:

1、说出你的收获,2、你学到哪些数学思想,3、你的困惑?

作业布置:习题23,选做:9.




学生大声回答


1个、2直、3…6个不等。

学生分组实验,场面非常热闹,有些画得不规范,教师适当指导。

结论:全等、都全等。“全等判定1,熟读,牢记。

学生认真练习,教师适当指导,完成后相互对照答案,最后教师点评。

一起复习小结









按学生的由浅入深认知规律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被动为主动学习。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复习引入              练习提高                复习小结

探索新知              练习提高                作业布置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活动较为积极主动,探索兴趣较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完成课堂作业,掌握得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1:35:0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由动手操作来归纳定理,环节要紧凑,不能出现松散状态。从教师而言,对学生提出的操作目标要明确,需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画图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图形全等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2、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画图的一般步骤并板书(这是课上我忽略的问题),使学生达成共识,对画图形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3、启发学生归纳公理的内容时,要给学生充分整和与思考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4、进行开放性教学的题目很多,但训练时要作到一点,就是针对一道题练透彻,不可盲目追求数量的多少。
5、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前让学生写出规范的方案为时尚早,先渗透这种意识还可以,不可急燥地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应逐步培养。
6、适当增大课堂教学密度,在课堂尽可能的完成书后练习题,并选择性地完成A组习题,以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总之,通过品味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要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要具有灵活性,要充分相信学生,教师不可越俎代庖,真正还学生为主人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1-5 19:24:24 | 只看该作者
6566466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22: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