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 1、师拿出一叠卡片,指名回答:你有什么好办法 ,很快统计出有几张红有几张黄吗? 2、若是不许分类,老师很快将它一一亮相并收起,你还能很快统计出有几红几黄吗? | 学生可能会数漏数重,突出画“正”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 复习统计数据的方法,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准备。 | |
二、问题导入 | 课件出示: 身高120~129cm适合穿小号, 身高130~139cm适合穿中号 身高20~129cm适合穿小号, 你能很快确定自己穿什么型号的衣服吗? | 可以正确完成 | 让学生看到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使学生真正理解数段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 |
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 1、课件出示课文主题图,能解决问题吗? 2、出示梅峰小学鼓号队员身高记录单后问能一眼看出答案了吗? 3、应该怎样整理上面的数据?在小组里讨论。 4、同桌合作,整理数据, 听要求: (1)、同桌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整理数据。 (2)、看看哪些同学合作的好,整理的数据又快又准。 师:请拿出统计表一,现在开始。 5、展示学生作品,集体交流,鼓励统计方法的多样性,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逐步优化,突出 画“正”字的方法。 6、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 学生说出收集数据的方法后,——动手操作整理数据——作品展示集体交流——分析统计表中数据——解决问题 | 依次引出统计的四个环节: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渗透初步的统计观。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 |
四、效果测评 | 1、指导完成教材第页“想想做做” 2、结合习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3、说说你统计的结果,通过统计,你有什么体会。 | 通过分析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空气质量级别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的安排,是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需要和学习统计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
五、巩固总结 |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 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感到…… 我从同学身上学到了…… | ||
板书设计 | ||||
统计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不重复不遗漏) 分析数据 解决问题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