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景 复习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三、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 三、巩固练习 | 1、口算:(出示卡片,) 2、 你会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吗?48×4 =192 评讲板演题,回忆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观察这幅图,从中你们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这些问题该怎样列式? 1、你能用竖式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2、全班汇报。教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师:竖式中积的百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4? 3、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观察、比较。 师: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归纳小结。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解决提出的问题。 课本想想做做第1--5题 | 学生抢答,并说口算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自主计算汇报方法。 学生观察讨论,提出问题: (1)小华家到体育场一共有多少米? (2)大生家到体育场一共有多少米? (3)两家相距多少米?...... 学生口头列式:4 ×152= 4 ×248= 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先独立尝试解决,在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解决的方法。全班交流算法。 讨论:积的十位上应该写几并向百位进几?“19”是怎样算出来的?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这里的“9”表示什么含义,是怎样算出来的? 小组内讨论、交流,看谁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汇报。 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小组内讨论、交流做题方法,再汇报。 | 知旧的复习回忆,对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思考方法起到一定的迁移和渗透作用。 问题的提出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思考,学生更有兴趣去尝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 联系以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说说自己的发现,在旧知与新知之间建立了联系,是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方法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 练习既巩固了例题中学到的计算方法,又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了一个台阶。 | |
板书设计 | ||||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4×152=608(米) 4×248=992(米) 1 5 2 2 4 8 × 4 × 4 6 0 8 9 9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时,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上;哪一位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