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旧知,创设问题情境 1、复习旧知 2、问题: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二、探究发现 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看看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1)25×22=(2)a3·a2=(3)5m·5n=(m、n都是正整数)四、例题讲解 例1: (1)x2·x5 (2)a·a6(3)2×24×23 (4)xm·x3m+1 例2: 已知2x=3,求2x+3的值? 五、巩固练习 1、课本P142练习 2、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六、本课小结 | 提问:an表示的意义什么? 与学生共同讨论运算次数等于什么? 提问:1014×103如何计算呢? 教师提示学生运用所学过的乘方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师请学生到黑板板演并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 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启发性设问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并加以板书。 教师板演第(1)小题,剩下的请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的逆运算,最后请学生思考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最后评讲。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请同学们谈一下有何新的收获和体会呢? | 学生回顾旧知回答:an表示n个a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做底数,n是指数 学生:运算次数=运算速度×工作时间,因此计算机工作103秒可进行1014×103次运算。 学生思考分析后: 1014×103=×(10×10×10)==1017 学生板演: (1)25×22=(2×2×2×2×2)×(2×2)=27 (2)a3·a2=(a·a·a)·(a·a)= a5 (3)5m·5n= 我们可以发现下列规律: (一)这三个式子都是底数相同的幂相乘. (二)相乘结果的底数与原来底数相同,指数是原来两个幂的指数的和. 学生: (2)解:a ·a6= a1+6= a7(3)解:2×24×23=21+4·23=25·23=25+3=28 (4)解:xm·x3m+1=xm+(3m+1)=x4m+1 学生: 解:2x+3=2x·23 =3×8=24 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学生到黑板板演课本P142练习 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应用这个性质时,我觉得应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才能运用这个性质;二是运用这个性质计算时一定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m、n是正整数). | 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做铺垫。 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认识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课程理念,同时也由此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同底数幂的乘法。 理解性质的形成过程,经历“特殊——一般”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获得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和科学意识,进一步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运算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让学生在掌握运算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它的逆应用。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15.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一、计算机运算次数:1014×103 计算1014×103=×(10×10×10)==1017 二、算一算,找规律 1.25×22=(2×2×2×2×2)×(2×2) ==27; 2.a3·a2=(a·a·a)·(a·a)=a·a·a·a·a=a5; 3.5m·5n=×==5m+n 三、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四、例题讲解:(由学生板演)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