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练习题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1-5 08:27
标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练习题资料
【重点讲解】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发展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科技成果主要有:1961年制造出1.2万吨水压机,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4年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1983年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1亿次的计算机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1984年我国首次发射定点卫星同步实验通信卫星成功,1985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1988年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2003年我国“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从“两弹一星”成功到载人航天事业所经历的成功历程,反映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载录了一个在历史大跨越中自信与豪迈,印证了一个伟大正在实现伟大腾飞的光辉历程。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二是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三是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它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民族独立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发展是民族独立和国际地位提高的有力保障;科技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环境、国家政策关系密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难点分析】
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认识科技进步的重大作用:一是从经济常识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财政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靠科学,科学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这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当今国际经济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二是从哲学常识看,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家尊重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等事实,都是认识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三是从政治常识看,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运用到经济建设中去,促进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
【学法导航】
明确把握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
学习习本课要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新中国科技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是第一阶段,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建立科研机构,建立科学研究体系。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虽然遭受严重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阶段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有:第一颗导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育成等。
第三阶段是1978年“文革”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新的春天。1985年,在科学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指导下,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热点追踪】
2013年到海南航天主题公园可观火箭发射
2011年10月27日,记者从海南航天主题公园项目建设单位获悉,该项目征地及拆迁补偿工作正在进行中,还有一些遗留问题尚待解决,规划设计工作正按原计划进行。预计于2013年航天发射场具备发射条件后完成主题公园一期建设,并投入运营。主题公园总投资约30亿元。
作为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核心配套项目,我国乃至亚洲首个航天主题公园海南航天主题公园于去年12月初在文昌市东郊镇奠基建设。为了更好地服务好项目建设,去年11月文昌成立了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项目指挥部,全方位服务好项目建设,抽调近100名干部组成征地工作队,全面开展征地工作。
海南航天主题公园将容科普教育、航天旅游、商业开发为一体,主要功能包括航天科普和科技展示、航天主题娱乐、发射场参观、实时观看火箭发射。将建设地球、月球、火星和太阳四大展示游览区,以及发射场内部参观区、现场发射观看区、中国太空营、太空植物园、主题商业区和酒店等配套设施。
建成后的中国太空营拥有航天飞船训练模拟器、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模拟现场、航天空间站任务训练模拟器、航天空间站指挥控制中心模拟现场、失重水槽、航天指挥测控中心模拟现场、航天员野外救生设备、舱外航天服、航天食品等,将成为集科学、启迪和教育性于一体的航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中国青少年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学习航天精神、领略航天文化的第二课堂。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1-5 08:27
【同步训练】
1.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飞船搭载“长征火箭”顺利升空,实现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梦想。下列有关我国火箭研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发展的重点
B.是国家863计划实施后取得的成就
C.是借助于苏联的援助研制成功的
D.火箭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2.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为
①电子计算机 ②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③人造地球卫星 ④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3.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籼型杂交水稻广泛种植
C.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D.火炬计划和211工程启动
4.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实现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梦想,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辉煌。下列成就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天成功
5.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6.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东方红”乐曲响彻全球。然而为这颗卫星倾注了全部心血的赵九章先生却未能等到这一刻,无端受到诬陷迫害的他,早在一年半以前已经含冤去世。不少科学家是在“牛棚”中听到“东方红”乐曲的。据此判断,“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的年代应该是在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80年
7.“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在世界领先
8.方寸烟标可以见证航天历史,下面三枚烟标告诉我们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C.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火箭发射成功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二: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三:“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请回答:
(1)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
(2)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技术发展迅速,试简要分析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3)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1956 年《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江泽民指出: “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
请回答:
(1)20 世纪 50~70 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2)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
(3)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1 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三出现的原因及其对它的认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1-5 08:28
【提示与答案】
1.A 1963年我国制定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其中安排了人造卫星的研制。
2.C ①1946年,②19世纪中叶,③1957年,④1973年
3.B
4.B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5.C 6.C 7. B 8.B
9.(1)原子弹、杂交水稻、航天技术。原子弹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杂交水稻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载人航天飞船上天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有助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扩大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空间;促进高科技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促进太空探险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等;但频繁的卫星发射也造成了许多“太空垃圾”,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3)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政党,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作为中国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10.(1)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原因:当时美苏是核武器大国,中美处于敌对状态,苏联也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中国,这些都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2)方向变化: 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原因:国内:①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②改革开放不断深人;③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美、中、苏关系缓和;③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3)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战略:科教兴国。成绩:“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神舟”6号飞船“两人多天”飞行任务圆满完成、神舟七号三名航天员随船进入太空,并开展太空行走。(4)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二,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的。认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作者简介:王笑开,毕业于井冈山大学历史教育专业,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15年,在《江西教育科研》《考试报》《中学生学习报》《少年智力开发报》《中学生导报》《素质教育报》《高考天地》等1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80余篇。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