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三、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四、全课小结 | 新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带领同学们到商场看看有关商品的包装问题,让学生说一说 “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用这种样式进行包装呢”这一情境, 活动一:观察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教师演示,提出问题:体积有没有变化?表面积有没有变化?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原来一共有12个面,拼成后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课件出示数据: 活动二: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演示操作,提出问题: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引导完成填表,组织交流发现的规律。 活动三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分组拼一拼,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发现,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表面积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都有一定的规律。揭示课题:表面积的变化。看看谁能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很快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题目: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大多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开展一个拼装小方块的实践活动把10小方块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先在小组里拼一拼,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包装方法 通过这课的研究和探讨,我们不仅发现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将数学和生活仅仅的连在了一起。愿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 | 引发思考 (一)、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指一指,想一想、说一说,体会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体验到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 猜想,操作探究,交流讨论,验证发现。 学生可能的发现: 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 2、拼一次少两个面。 3、拼得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二)、学生可能发现的规律: 1、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小。 2、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小,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大 (三)、学生 可能的发现: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3、可能出现几种摆法,就请同学们再在小组里拼一拼,比一比,说一说,然后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 | 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同时结合思维活动,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二)、通过学生把几个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思考,进一步发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初步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把关注点落到找寻规律上,能把表格中的数据综合起来看。通过这些引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培养。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者再带着学生到表格中再次体验规律,让规律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发现。 (三)、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了解三种拼法,增强体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观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中,提高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数学思考。 这一环节“拼拼说说”,是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学生前面的规律体验深刻,学生才能灵活运用。 | |
板书设计 | ||||
活动一的规律: 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 2、拼一次少两个面。 3、拼得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活动二的规律: 1、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小。 2、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小,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大 活动三的规律: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活动四的结果说明: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减少越多;两两相拼的次数多,减少的面积也多。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