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关于学会赏识的议论文500字600字800字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27 15:54
标题:
关于学会赏识的议论文500字600字800字
关于学会赏识的议论文500字600字800字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有很多品质,而其中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就是“学会赏识”。
赏识,顾名思义就是欣赏、认识。班上的六十多个学生各具特色,而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赏识、肯定。作为大人的我们,却经常会用一些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另一些不太尽如人意的孩子。孰不知这种做法既没有为那些所谓优秀的孩子带来应有的动力,更会深深地伤害被教育孩子的心。这些孩子不但不会好好学习别人的长处,反而会与老师和家长处处作对,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而多数老师和家长面对这样的孩子时,总是在埋怨他不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致使恶性循环,使得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常听到一些同事和家长在抱怨:“唉,怎么说都不听,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我应该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我们不妨反过来想想,我们为什么就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呢?我们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知道了他的想法,我们又会怎么做呢?
通过几次班主任工作培训,加之阅读了一些优秀教师的专著,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每个教师去深思:我们到底该赏识孩子什么?该怎样赏识每一个孩子?
上学期的家长会上,我问家长们:“您觉得孩子的什么值得你赏识?”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聪明”,有的说“懂事”,有的说“孝顺”,也有的说“勤奋”……都是我们一致公认孩子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我又问:“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优点,您还赏识他么?”大家沉默了。这沉默代表什么呢?其实很多家长都做得比老师好,不管孩子成绩是否优异,也不管孩子是听话还是顽劣,他们都会尽心尽力地爱护孩子,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所以每个孩子在自己的父母面前都很自信,都很快乐。可作为老师,在我们的头脑中似乎有一把尺,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用这把尺子衡量每个孩子,能够达到我们认为的理想刻度的,当然会得到我们的欣赏。而达不到的那些孩子就会令我们心生厌恶,带着这样嫌弃的心情去面对这些孩子,不知道我们还有几个老师能做到赏识他们。
关于这个问题,我受到两次震撼。第一次是曾桂安校长带给我的,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一个新鲜的说法:要赏识孩子的失败,要无条件接受孩子的一切。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说法,但也是我能够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啊,我们真的总是在埋怨孩子的失败,似乎他们就不应该失败。这完全不合逻辑,谁不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走向成功的?难道我们自己不是么?可对孩子的失败,我们却采取了一种不正常的态度。曾校长说要看重学生的失败,赏识学生的失败,因为失败的孩子就是成功,如果鄙视失败,当然也就见不到他的孩子了。他举例说,每个正常的孩子都毫无例外地学会了走路和说话,因为在那个学习过程中,他一直都是在父母的赞赏声中度过的,虽然不断摔跤,却从来不缺乏自信。于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走向成功。从这里可以看出,面对孩子的失败,只要我们不断鼓励,使他保持自信,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不过多数老师的急功近利,源头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对升学率的太过追求,让老师和家长无所适从,只能拿分数来衡量孩子们,最可怜的就是这些学生了。
第二次是著名的学者余秋雨带给我的。这几天正在读他的几本书,很震撼,感受很多。他对文化的剖析,对学校教育、教育体制的分析,都令我耳目一新。他说文化的传承不在求同,而在存异。我们的教育是否也是这样呢?难道把孩子们培养得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就是好么?这些鲜活的生命就该绽放不一样的光彩,这些天真的孩子就该展示自己的特点。如果我们能允许存异,那我们的学生就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就能够像教孩子学走路的父母一样,给予他们每个人充分的鼓励和欣赏,这些充满自信的孩子当然会活得精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甚至全人类都会因这些光彩夺目的生命而五彩斑斓。
所以,“学会赏识”一定要先充分认识,给予理解,再用心欣赏,用爱呵护,和失败的孩子站在一起,带着他们继续前行,哪怕前面是悬崖、是峭壁,是更加艰辛的泥泞坎坷,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我将会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在新学期将赏识进行到底。也期待着各位同仁的支持与鼓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27 15:54
了解周弘的人,无不为他那伟大的父爱所震撼。正是这份感人至深的爱,趋使着周弘父女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使周弘先生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长为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在向前来取经的家长的热情介绍中,在家长、教师报告会上的激情演讲中,周弘对自己感悟到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最初的概括——教育孩子的奥秘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坚信孩子行!
一个“行”字,使周弘在教育理论上开始觉醒。他领悟到,教孩子说话、走路的心态、方法,好就好在一个“行”字上。因为绝对相信孩子“行”,所以家长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甚至欣赏享受这种差异、欣赏享受这种失败。在这种心态中,孩子个个都轻松快乐地学会了说话、走路。而孩子一旦长大了、上学了,望子成龙的家长开始了攀比,不承认差异、不允许失败,怀疑孩子不行,有的家长甚至信奉一个“打”字,或者一个“罚”字,或者一个“奖”字,从而走入了教育的误区。
在“行”的教育理念里,典型的教育语言是:太好了、你真捧、你能行。典型的教育动作是:竖大拇指、鼓掌、拍拍肩膀、握握手。赏识教育的形象标志便是拟人化的大拇指,大拇指里的孩子心灵舒展,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无数家长接受了“行”的理念,回归到了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中,捡回了宝藏,在教育上觉醒了。他们相信,自己也许不能成为天才,但一定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无数孩子重新得到了“行”的滋润,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在成长上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一个人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的、势不可挡的!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赏识导致成功,其本质是赏识导致和谐。没有和谐,说明没有真正的赏识;没有和谐,难以保证真正的成功。成功了,不一定和谐,和谐了,不可能不成功。
感受周弘在教育上五次飞跃的心路历程,我们不难理解,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她直指生命,强调生命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瑞清给赏识教育做这样的描述:
赏识教育是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捡回教育宝藏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两代人共同成长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日日赞叹生命、孩子天天快乐成长的教育;
……
学会赏识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赏识教育从学会赏识开始,到学会赏识结束。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27 15:55
赏识就会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和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近年来我学习赏识教育后,感悟很深,赏识教育让我走出教育误区,让我在教育事业中尝到了教育学生的甜头。
一、赏识学生给他们自信
自信,是一个成功的基础。然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这是因为有的教师总是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总是强调存在哪些不足。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教导完全正确。但仅仅看到自己的优点,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试想,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能取得成功吗?答案只有有一个:“不!”
那么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呢?我觉得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有为重要。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例如有些学生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强,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修理工,你能说他不成功吗?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每个学生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成绩有30分提高到50分再提高到60分,应该给以表扬。如果我们每次以100分来衡量,并对他们说出一些有伤自尊心的话,如“真蠢”、“真没用”、“笨死了”等,那他经历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如果动态地观察他却是进步、在前进。就拿我班的一个个女同学来说吧,我刚接手教她的时候,她性格有些孤僻,长着一张快嘴,常因为其他同学的一点小毛病就叽里呱啦的指责不停,读书时常因为拖音难听弄得同学们都嘲笑她,不喜欢她。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她能积极地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画画得很好,我在课堂上都给以了肯定,并在课后给她指出了不足,慢慢地,她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不再怕失败,害怕的是不能参加任何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刚开始,她由在班上积极参加各种朗读、讲故事、画画比赛等,终于在一次画画比赛中,她获得了一等奖。当她双手捧回这奖状时候,她2已经完全找回了自信,不在认为是差孩子,随之而来的上更大的能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暴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二、学会宽容真诚地善待学生
孩子在课堂上或因自卑、或因懒惰、或因等待,或因冲动心理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因此,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老师的眼睛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承认学生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学生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学生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课堂上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教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是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是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逆反心理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我们要建立起一着种全新的观念: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教育中,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以宽容态度作为自己的工作艺术,这样才深受孩子的敬佩和爱戴。
三、珍视学生的成功和失败
班集体的活动是班级的生命。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还有利于培养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所以我十分重视抓少先队阵地建设,组织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每次少先队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增强热爱班集体的良好情感,或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把赏识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或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例如在我校举行的第三十二界运动会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亲眼目睹了运动员奋力拼搏和啦啦队们疯狂呐喊鼓劲的激烈场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集体的荣耀。在这里充满荣耀氛围中,同学们欢喜欲狂,我趁热打铁以“发扬拼搏精神”为主题,开了个主题班会,同学们情绪高涨,誓言把这种“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除了赏识学生在活动中取得成功外,我还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所以我们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成功与失败,更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同学的每一个进步,加以鼓励,使学生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有了这样的感受,成功就不在话下,失败又怕什么?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自然能够勇往直前地攀登高峰。
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赏识,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信任。所以我们作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目前中国教育正处在改革的顶峰,让我们继续努力,坚持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坚信每个孩子的优点,“东边不亮,西边亮。”努力给在应试教育的紧箍咒下艰难跋涉的孩子一份赏识,一份真爱,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露,用教师爱的心雨去浇灌,让孩子们长成参天大树,朵朵芬芳的繁花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27 15:55
赏识就会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和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近年来我学习赏识教育后,感悟很深,赏识教育让我走出教育误区,让我在教育事业中尝到了教育学生的甜头。
一、赏识学生给他们自信
自信,是一个成功的基础。然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这是因为有的教师总是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总是强调存在哪些不足。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教导完全正确。但仅仅看到自己的优点,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试想,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能取得成功吗?答案只有有一个:“不!”
那么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呢?我觉得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有为重要。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例如有些学生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强,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修理工,你能说他不成功吗?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每个学生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成绩有30分提高到50分再提高到60分,应该给以表扬。如果我们每次以100分来衡量,并对他们说出一些有伤自尊心的话,如“真蠢”、“真没用”、“笨死了”等,那他经历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如果动态地观察他却是进步、在前进。就拿我班的一个个女同学来说吧,我刚接手教她的时候,她性格有些孤僻,长着一张快嘴,常因为其他同学的一点小毛病就叽里呱啦的指责不停,读书时常因为拖音难听弄得同学们都嘲笑她,不喜欢她。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她能积极地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画画得很好,我在课堂上都给以了肯定,并在课后给她指出了不足,慢慢地,她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不再怕失败,害怕的是不能参加任何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刚开始,她由在班上积极参加各种朗读、讲故事、画画比赛等,终于在一次画画比赛中,她获得了一等奖。当她双手捧回这奖状时候,她2已经完全找回了自信,不在认为是差孩子,随之而来的上更大的能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暴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二、学会宽容真诚地善待学生
孩子在课堂上或因自卑、或因懒惰、或因等待,或因冲动心理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因此,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老师的眼睛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承认学生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学生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学生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课堂上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教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是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是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逆反心理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我们要建立起一着种全新的观念: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教育中,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以宽容态度作为自己的工作艺术,这样才深受孩子的敬佩和爱戴。
三、珍视学生的成功和失败
班集体的活动是班级的生命。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还有利于培养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所以我十分重视抓少先队阵地建设,组织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每次少先队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增强热爱班集体的良好情感,或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把赏识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或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例如在我校举行的第三十二界运动会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亲眼目睹了运动员奋力拼搏和啦啦队们疯狂呐喊鼓劲的激烈场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集体的荣耀。在这里充满荣耀氛围中,同学们欢喜欲狂,我趁热打铁以“发扬拼搏精神”为主题,开了个主题班会,同学们情绪高涨,誓言把这种“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除了赏识学生在活动中取得成功外,我还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所以我们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成功与失败,更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同学的每一个进步,加以鼓励,使学生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有了这样的感受,成功就不在话下,失败又怕什么?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自然能够勇往直前地攀登高峰。
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赏识,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信任。所以我们作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目前中国教育正处在改革的顶峰,让我们继续努力,坚持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坚信每个孩子的优点,“东边不亮,西边亮。”努力给在应试教育的紧箍咒下艰难跋涉的孩子一份赏识,一份真爱,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露,用教师爱的心雨去浇灌,让孩子们长成参天大树,朵朵芬芳的繁花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27 15:55
学会赏识 赞美他人
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要咬紧舌头;当你想赞美别人的时候,你要随口说出。——题记
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别人,对别人进行赞赏、赞美别人,努力去挖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优点,有的多才多艺、有的乐于助人、有的文采极佳、还有的沉着冷静。。。。。。但是,大部分人往往只是看到别人不好的一面,而没有注意到对方好的一面。这样就只是注意了别人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人的优点。正所谓:每个人都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
同样都是一朵花,有的人看到的是花瓣的美丽,而有的人看到的却是花茎上附着的小蚂蚁。
为什么同时一件事物,在两种人的眼里相差却是那么大呢?原因就在于一种人喜欢赞美别人,而另一种人喜欢挑剔、批判别人。
有一则报道上面记录着一名记者所进行的调查:经常发现别人优点并欣赏的人往往出事积极乐观,有许多朋友,并且寿命比一般人长;而经常发现别人缺点,并加以指责的人。不但没有什么朋友,而且寿命要比一般人短。
闲着无事的时候,我经常随便翻一些书拿来解闷。我看到过一则这样的小故事:有一个邮递员,他在送信的途中被一块十分奇特的石头绊倒了,他并没有埋怨,而是决定将这个石头带回家,等到攒多了之后建一所房子。就这样,他每天在送信的路上,都会捡一些这样的石头带回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捡的石头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于是他白天送信,晚上砌房子。他的家人则在一旁欣赏,并给予鼓励。渐渐地,他终于建成了又壮观又美丽的宫殿,所有的人都惊叹这个年轻人的技艺。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对别人的成果进行鼓励往往不但会使别人心情舒畅而且还会令人干劲十足。我的妈妈也是这样,记得有一天快要吃饭的时候,我来到了妈妈旁边,刚想对妈妈说:妈妈!你长得好胖啊!可是话一到嘴边,我就想:妈妈会不会不高兴啊!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你做的饭真香!妈妈一听,高兴极了!对我说:好儿子!你还想吃什么,跟妈妈说,妈妈还给你做。
但是,在赞美、夸奖别人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附着在花茎上的小小蚂蚁。虽然他们对美丽的花瓣来说可能显得微不足道。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将其忽视,应用明亮的慧眼去发现,以乐观的态度去指正。
后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并欣赏他人优点的慧眼,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