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新课 | 1.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一块馒头,想办法让它长毛,你们做了吗? 2.提问:你们知道馒头上长的是什么吗? 3.小结:同学们都知道是馒头长毛就是馒头发霉了,那么,霉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板书课题:馒头发霉了) |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准备情况。 学生回答 | 调动学生对已有的对霉的认识 | |
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品上的霉 | 1.出示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填表。 2.小结:霉也是一种微生物。霉有多种颜色,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 | 学生充分观察后,填写表格,进行集体交流。 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相互补充。 | 利用放大镜、显微镜进一步认识观察霉。 | |
三、组织学生阅读资料——《霉的功与过》 | 1.谈话:关于霉,大家或许还想知道更多。那就请你们阅读教材第9页上的资料。 2.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拓宽对霉菌的了解。 3.提问: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了? 4.谈话:同学们对霉菌有了一定的了解,关于霉,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一起研究呢? 5.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大家都想研究霉菌产生的条件这一问题,课后我们就一起去探究霉产生的条件。 | 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上的资料。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组内交流问题,集体汇报,选择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 | 进一步了解有关霉菌的知识并进行交流 | |
板书设计 | ||||
3.馒头发霉了 霉的生长条件: 温度 湿度 阳光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