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怎样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呢? 2、播放课件: 工人利用斜面轻松地把油桶搬上卡车 3、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二、斜面有什么作用 1、是不是所有的斜面都可以省力呢? 2、你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证明? 3、在实验中力的大小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4、(出示弹簧秤)谁能说说怎样使用弹簧秤? 5、组织学生小组内思考材料的使用方法。 6、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①、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木块搭成) ②、夹子拿来做什么?(夹物体,以便提升) ③、单单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 ④、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 ⑤、实验只做一次够吗?为什么? 7、实验怎样做已经知道了,在做实验之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拉?怎样读数? ①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 (教师必要时可以演示) ②拉动方向需与斜面平行。 ③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斜面的作用 8、介绍填写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9、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进行汇总) 1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师:是什么因素使得省力大小不同呢? 学生推测:坡度大小不同 师:推测一下斜面坡度与省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推测,师板书学生的推测:坡度越小越省力。 2、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3、交流实验计划 4、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①、在实验中,什么条件一定要不同? ②、(教师出示木块和木板)就用这木块和木板,你能搭出几种坡度不同的斜面? ③、在实验中,什么条件一定要相同? (实验方法、控制量与不变量,统一规定坡度的大中小。) 5、分组实验并记录 6、汇报实验,分析实验数据。 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 这些实验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坡度越小越省力) 7、师:你认为什么情况下最省力?什么情况下最费力?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四、总结规律: 1、斜面有什么作用?
斜面的作用
斜面 省力
坡度 大 费力
坡度 小 省力
2、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 五、应用拓展 1、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2、江河上的大桥、公路上的立交桥,为了使大船、车辆能从桥下通过,通常桥面都修得很高。地面的车辆怎样爬上那么高的桥面呢?利用了什么原理? 3、在山区,汽车是怎样从山脚开上山顶的?为什么盘山公路要在山腰上绕来绕去?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