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教研课《狐狸与乌鸦》评课稿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0-26 18:45
标题:
小学语文教研课《狐狸与乌鸦》评课稿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嘴里的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故事简短有 趣,通过狐狸三次对乌鸦的问候和奉承,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
其中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1、课堂结构的安排较紧凑、合理,每个环节紧密相扣,自然顺畅。
2、抓对话,谈感悟。在把握狐狸和乌鸦特点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上官老师紧紧围绕狐狸的三次对话,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抓住“亲爱的”、“您”、“赔着笑脸”等词语让学生感悟狐狸的虚伪和狡猾。让学生从狐狸说话的称谓、语气、内容等方面相互交流,深入探讨。接着,在学生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上官老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情境表演,加深对故事中角色的认识。建议方老师在讲解和提问时放慢语速,留给学生一个思索的空间,在思考中感悟、接受;指导朗读狐狸的对话时最好出示提示语,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入境入情地朗读和感悟。
3、启发想像主动探究。《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的结尾含蓄深刻,为学生思维的拓展留有广阔的空间。教学中,上官老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大胆想象,延伸课文,设计了续编故事:《乌鸦再得到一块肉之后……》,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既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时空,也让学生的想像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当然,课堂是一个不完美的艺术,我个人觉得这节课有两点商榷一下: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0-26 18:46
1、对于童话故事,学生很感兴趣,低年级学生表现欲强,如果能让大部分甚至所有学生演一演“眼珠一转”“一溜烟”等等,学生将会在演的过程中走近文本,了解其语言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
2、文中有两幅插图,如果充分利用,效果将会更好。第一幅图,上官老师在课件上帮助学生理解第一自然段,乌鸦在树上,狐狸在树下,乌鸦叼着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效果很好。第二幅图的运用就欠缺了,这幅图表现的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让学生观察狐狸的乌鸦的表情:狐狸得意地看着乌鸦,叼起肉走了;乌鸦后悔地站在树枝上。此时,教师再追问一句:“乌鸦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然会站在乌鸦的立场上说出故事所要说明的道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学生说完之后,这时教师再总结故事的寓意,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