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结合插图出课题 | 同学们,今天我们读学《白杨》(板书) 1、大家请看课文中的图画,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铁路沿线的白杨树,谁能尝试说说一说 白杨树的形象怎么样?(理解“高大挺秀”) 2.、茫茫大戈壁有什么特点?(抓住“浑黄一体”,“没有山、水、人烟”等词句来理解) 分小组讨论:在无人烟的戈壁上,铁路旁,为什么有这些白杨树?在这荒凉的地方,白杨树为什么还生长的这样高大挺秀,说明什么? 3.、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1—3自然段,要读出对白杨树的喜爱、崇敬的感情。 | 学生尝试说一说 小组讨论 朗读1---3自然段 | 揭题激趣引入新课 | |
二..品读重点,研读课文第十四个自然段。 | 1、让我们先默读课文第十四自然段。 2、再指名学生朗读本节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个自然段里共有几句话?哪几个句子是爸爸 讲的话包含着什么意思? 3、点出重点句子,出示小黑板。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4、学生独立研读后全班交流各自理解意见及成果。 5、再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把爸爸话中有话含在的深情读出来。 | 默读课文 个别回答 品读 理解 感情朗读 | 品读重点句,理解爸爸的话的含义 | |
三、研读交流: | 先说你研究哪一句,再讲一讲研究的成果。重点挑一句话里研究边包含的意思。 1、第一句意: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一样做个正直、高尚的人。 2、第二句意: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他们,就到哪儿去工作、生活。 3、第三句意:爸爸希望孩子们到新疆后能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 | 研读交流 理解“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 掌握“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 |
四、畅所欲言 | 试一试用自己的语言怎样表达美。 举例:看看一棵棵白杨树,我想到了西部的开发者,为了让荒凉的大西北变成绿洲,他们毅然奔向那里,他们就是我心中的白杨。 在此时此刻,你想对白杨树及像白杨树一样的祖国建设者说些什么呢?以“我心中的白杨”为题,把心中的所思,所感写下来。 | 说说 谈谈所感 |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 |
五、放读感悟 | 放读课文最后一段话,说你对这段的理解。 1、提示:可用提问法让学生加以理解。如: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学起一丝微笑? 2、检查学生自学效果,让学生自谈感悟。 | 放读 自谈感悟 | 教师努力让学生感受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能更好的在读中感悟课文。 | |
六、总结课文,深化中心 | 1、课文表面写白杨树,课文仅仅写的是白杨树吗?课文赞扬了爸爸的什么精神? 2、 边疆建设者仅仅是爸爸一个人吗?赞扬爸爸实际就是赞扬什么人? 3、只有边疆有白杨吗?(生:不,我们也是小白杨。师:对,你们也是小白杨,我相信你们这些小白杨也一定会长成高大挺秀的大白杨,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 学生边回答 边复述课文 | 总结 且边说边指导学生练习填如下板书设计 | |
板书设计 | ||||
(借物) 喻(人) 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白杨树 (生命)力强 …… 爸爸 (建设)边疆 坚强(不屈) 无私(奉献) 小白杨 (茁壮成长) 孩子 (也正在成长)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