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研讨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10 22:18
标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研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研讨
教材介绍:
第五单元时、分、秒”介绍
一、教学内容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主题图中新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
商场内钟表柜台的场景。
上学路上花费时间的计算。
学生的作息时间。
商场开门、关门时间。
火车晚点。
调查50米跑花的时间等。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
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练习十四第3题,第7题。
四、具体编排
(一)秒的认识
1.主题图
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
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教材直接说明要用“秒”来计量很短的时间,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钟表上的秒针。教材上呈现了商场里钟表柜台的情景,图中的大部分钟表上都有秒针,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下。
(2)接下来,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在这儿,有机械钟表,有电子钟表,还有秒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3.做一做(第61页)(感受时间的长短)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借助于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一年级认识的基本上都是时刻,在这儿逐渐渗透时间段的知识,为下面教学时间的计算做准备。
第1题,让学生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一方面可以建立1分钟的长度观念,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1分=60秒的关系。
第2题,1分钟能做什么,教材中列举了四个平时学生生活中1分钟活动的例子,并鼓励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如1分钟能从哪儿走到哪儿,1分钟能拍多少下皮球,游泳能游多远,等等。通过这些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能更真切地体验1分钟的长度。1秒比较短,学生不太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让他们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模仿着秒针的节奏念一下。
实际教学时,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二)简单的时间计算
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计算2时等于多少分时,由于还没学习这样的乘法,所以,学生用加法计算即可。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牢记。
2.例2(一般的计算)
(1)教材提供了学生从家出发去上学的情景图,利用钟面给出时间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计算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计算时,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看分针走过了多少格,也可以用算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可以直接数分针走过了多少小格,也可以用3×5计算。
(2)在这儿还只是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在补充练习时也不要出跨“时”的题目,如6时40分至7时20分是多少分。
3.做一做(第62页)
不要求学生用乘法来计算时、分、秒间的换算。
五、教学建议
和以前教学时间概念一样。
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
3.要加强对于一段时间的体验,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10 22:19
人教版三年级上《秒的认识》
佳木斯市第二十小学 邵黎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五单元第59—61页。
1、学习材料分析
《秒的认识》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初步学习了“学看钟表”,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快到几时”,已经知道了1时=60分。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看似简单,但由于“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建立“秒”的概念,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渡,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只是听说过秒,但却很少有会用到秒,孩子们对这个时间单位缺少系统、充分地认识,对于他们来讲“秒”是比较抽象的,体验也较少。因此,本课教学在设计上紧紧围绕“秒”的有关知识,以体验感知1秒、几秒、1分为主线,从“1秒”“、几秒”到“1分=60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本课主旨是尽可能地使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借助他们的直接经验及亲身体验感悟秒的意义,建立“分”与“秒”的时间观念。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估一估、做一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生活联想,引入新知
1、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能用倒计时?
师:我们在倒计时时,每数一个数用了多长时间?(1秒)
师:“秒”也是一个时间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哪根针是秒针?秒针长的怎样?
(1)秒针走1小格是几秒?(课件演示)
(2)秒针走1大格是几秒?(课件演示)
10秒走几个大格?20秒走几个大格?
(3)如果秒针要走10秒可以从几走到几?
(4)你想让秒针从几走到几?是多少秒?
(5)秒针走1圈是多少时间?(课件演示)请大家仔细观察当秒针走1圈时分针的变化。交流得出:1分=60秒
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钟面,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还知道1分=60秒。
2、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1)体验节奏
你们能用声音或动作把1秒1秒的节奏表示出来吗?
指生到前面做一做,全班跟着学。
(2)让我们跟着大屏幕上的秒针,用自己喜欢的声音、动作表示1秒
(3)找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屏幕打出1秒1秒的节奏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和动作表示出1秒,你感觉1秒钟怎么样?
计量较短的时间要用“秒”做时间单位。
问:想一想,1秒钟你能做什么?
(4)1秒虽然很短,但却能在各行各业中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课件演示不同行业中秒的重要)
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时间是1秒1秒累积起来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利用每一秒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来!
三、1分钟活动
师:同学们,1秒钟可能只是眨一下眼睛或是拍一下手,写一个数字,那60个1秒钟你能做些什么呢?
指名2个同学到前面分别跳绳、拍球,下面同学给他们计时。
给全班同学1分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谁在1分钟里做的事情效率最高!
师:同学们,只要注意力集中,不让时间偷偷溜走,我们就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四、巩固应用(课件演示)
1、选一选: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填空
人大约每天睡9( )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焖米饭大约需要40( )
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评一评:三年级50米赛跑名次
姓名
小强
小明
小涛
小鹏
成绩
11秒
8秒
9秒
10秒
3、火眼金睛:在短文中找出有问题的时间单位
我是个乖孩子。每天我总是早早起床,把语文书读20小时才吃早饭。我家就在学校旁边,所以只用了5小时就走进了教室。体育课上,我跑50米只用了8秒钟,全班第一名。放学后,我会抓紧时间写作业,一般1分钟就能做完。晚上,我经常会陪爷爷看30分钟的新闻联播。有时,我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钟很累,就说学校有趣的事让他开心。
五、全课总结
1、时间过得可真快呀,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送给同学们几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比分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希望同学们都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