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优秀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0-5 10:45
标题: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节,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可以根据它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又可以为今后研究不等式,二次三项式,二次函数,二次曲线等奠定基础,并且用它可以解决许多其它综合性问题。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渗透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运用。
教学关键: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其逆定理使用条件的透彻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并对 的作用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 作用,它是前面知识的深化与总结。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学生对分类讨论、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已经有所接触。所以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对教材的分析,以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和技能:

 1、感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产生的过程;

 2、能运用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和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

 3、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

2、加深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0-5 10:46
四、教学策略: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为了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按照“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设计,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和体验获取知识过程的时间,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具体如下:

序号
教师
学生
1
设置悬念 引发兴趣
争先恐后,欲解疑团
2
设计练习,创设情境
动手解题,亲身感知
3
启发引导,发现结论
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4
引导学生,理论验证
阅读理解,自学教材
5
揭示定理内涵
加深认识理解
6
应用定理,解决问题
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7
归纳小结
整体把握
8
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五、教学流程: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怎么解一元二次方程,对吗?那么,现在章老师这儿还有一手绝活,就是:我随便拿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我不用具体地去解它,就能很快知道它的根的大致情况,不信呀!同学们可以随便地出两个题考考我。
【学生】会争先恐后地编题考老师。
【说明】这样设计,能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后面发现结论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
<>设置练习,创设情境。
【教师】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我的绝活是怎么回事吧?那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公式法解,以下三个一元二次方程;你们会很快发现我的奥秘。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投影仪打出)
    (注: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位上做)
【学生】都在积极解答,寻找其中的奥秘。
【说明】这样设计,使学生亲身感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变“老师教”为“自己钻”,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引导,发现结论: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方程的解题过程,可以发现:在把系数代入求根公式之前,每题都是先确定了abc的值,然后求出它的值——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生】会初步说出 的作用是:它能决定方程是否可解。
【教师】(1)由此可见:在解
起着重要的作用,显然我们可以根据 的值的符号来判断   的根的情况,因此,我们把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读作delta,它是希腊字母)来表示,即△= 。我们说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还会遇到: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一个数学式子的情况,同学们要逐渐适应这一点,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3)通过解这三个方程,同学们可以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
况有哪几种,谁能总结出来?
【学生】由于前面作了铺垫,所以学生很快可以答出结论。
【说明】:这样设计(1)是为了让学生明白: 的值的符号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根的判别式概念。(2)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分析与概括能力并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体验自己发现结论的成功乐趣。
<>引导学生,理论验证:
     【教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果真有三种吗?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9的内容,书上从理论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解释。
     
【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会很认真地去看书,寻找答案。
【说明】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养成严格论证问题的习惯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
<>揭示定理:
【教师】(1)由此我们就得出了关于
     若△>0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若△ =0 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若△<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2)我们说:这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成立,即有如下的逆定理:
     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0
     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则△=0
     若方程没有实数根,          则△<0
3)定理与逆定理的用途不同
     
定理的用途是:在不解方程的情况下,根据△值的符号,用定理来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逆定理的用途是:在已知方程根的情况下,用逆定理来确定△值的符号,进而可求出系数中某些字母的取值范围。
4)注意运用定理和逆定理时,必须把所给的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后方可使用。
【说明】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用数学语言来阐述发现的结论,如何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及加深学生对两个定理的认识,为定理及逆定理的正确运用做好铺垫。
重中之重
  <>应用定理,解决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个定理的应用。
    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用投影仪打出)
         
     分析;要判别方程根的情况,根据定理可知;就是要确定△值的符号,
    4)补充了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补充此题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此类题中△值的符号的判断方法,             也为今后解综合性问题打好基础。在练习中作了相应地补充。
  
分析:我先提出两个问题:
1)是谁决定了方程有无实数根?
    2)现在要证方程无实数根,只要证明什么就行了?
      2是补充的一个用定理证明的题目,它含有字母系数,它的证明实际与例1的第(4)的解法类似,但学生易于出错,往往错用逆定理来证。
     注意;例1,例2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结:(1)关于运用根的判别式定理来判断: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一般步骤以及关于△变形的一些经验,从而使学生真正搞清搞透。
小结(1)关于运用根的判别式定理来判断: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一般步骤是:
①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计算△;
②用配方法等将△变形,使之符号明朗化后,判断△的符号。
③根据根的判别式定理,写出结论。
2)注意关于△的变形;一般情况下,△由配方或因式分解后能变形成
等形式;那么△的符号就明朗了,即可判断其符号。
学生练习;
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学以致
【说明】以上例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知识运用迁移及巩固的机会,同时也为了吸引和调动全班同学参与到积极动脑,各抒己见的活跃气氛中来,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做以上练习时,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位上做;板演后如果发现有错或有其他解法,下面同学可主动上去纠正或写出自己的不同解法,然后教师进行讲评。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假设方程有实根,然后根据根的判别式的逆定理,得出△≥0,再由△≥0解这个不等式,从而求出a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a的正整数解。
注意:本思考题是我补充的一个用逆定理来解决的问题,以巩固逆定理的运用方法,本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师只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最后让学生自己完成。
<>归纳小结
【教师】(1)今天我们是在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学习了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它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所以必须牢固掌握好它。
2)注意根的判别式定理与逆定理的使用区别:一般当已知△值的符号时,使用定理;当已知方程根的情况时,使用逆定理。
  
判别式的情况
△>0
△=0
△<0
【说明】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它在教材中的地位,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的内容;
  2、不解方程判定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说明】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学生能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自由的发展空间。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