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 | 1、教师假扮聋哑人说话(哑语),问大家:“ 老师让大家帮什么忙呢?” 2、提问大家: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很多的声音,声音和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关于声音,你们有什么想知道或者想研究的问题呢? 3、引出课题 | 1、学生猜 2、学生讨论并提问 | 1、用大家不懂的哑语表达,激起学生兴趣,并认识到声音的重要性。 2、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回忆有关声音的想象及自己的问题。 | |
二、学习“倾听周围的声音”部分 | 1、请大家竖起耳朵,听听周围的声音,并且思考一下,这些声音是由哪些物体发出来的? 2、比较这些声音的不同。 3、出示课件,倾听声音。 4、让同学们也利用物体制造出声音。 5、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听了那么多声音,太慢一样吗?这些不一样的声音是用一种物体发出来的吗?你觉得声音的产生和物体有没有关系呢? 6、归纳总结: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7、做“听音游戏”,播放一段较为杂乱的声音录音。 8、教师将录音再放一遍,将音量开关从大到小变化,让学生说说听到声音有什么变化。 9、引出“音量”概念:声音有大有小,我们把它叫做音量。更加科学的描述音量的词叫做强弱。 10、让学生利用身边物体制造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11、学习“音高”概念:老师制造两个“啊”,一个低而强,一个高而弱。,引导学生发现声音有高低,指出概念“音高”。 12、同样的让学生利用身边物体制造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1、学生静听,并说出声音是由哪些物体发出的。 2、学生试着讨论不同之处。 5、学生思考讨论问题。 6、齐读 7、学生一边听音一边想象画面。 8、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得出结论:声音有时大有时小。) 9、学生读。 10、学生制造强弱音。。 11、学生恍然大悟。 12、学生制造高低音。 | 1、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分析现象。 3、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声音产生的不同效果印象。 7、为后面做铺垫。 10、理解“声音有强弱” 12、理解“声音有高低” | |
三、认识音叉 | 1、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引出“音叉”概念。 2、打开课本P45,认识不同音叉。 3、用相同的力击打两个音叉,让学生分辨高低。 4、再用不同的力击打同一个音叉,让学生发现变化。 | 1、 2、 3、学生判断并理解声音的高低。 4、学生判断并理解声音的强弱。 | 让学生弄清楚声音的强弱和高低的区别。 | |
四、制造声音 | 1、提问:刚才听了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不一样,那是不是其他同样的物体大小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呢? 2.教师组织活动:根据所给的器材用高、低、强、弱这些词来进行描述和记录所听到的声音。 | 1、学生积极思考 2、开始活动 | 通过具体的活动,激起学生分清“音量”“音高”两个概念。并总结出“同样的物体大小不一样,敲击的轻重不一样,声音的高低强弱都会不一样。” | |
五、课堂总结 | 1、谈收获说发现 2、激发兴趣 | 1、组成小组讨论交流 | 为后面的章节做兴趣引导 | |
板书设计 | ||||
第三单元 声音 第一课 听听声音 声音无所不在———离开声音将带来极大不便 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声音有强弱 声音有高低同样的物体大小不一样,敲击的轻重不一样,声音的高低强弱都会不一样。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