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物 | CH4 | X | C3H8 | C4H10 | C5H12 |
沸点/℃ | -164 | -88.6 | -42.1 | -0.5 | -36.1 |
(1)“祥云”火炬中的燃料含有C3H8,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X=
;
(3)打火机的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打开开关)液体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上表中可做打火机燃料的是
;
(4)请你从表中找出一条规律
。
22.(08年南京)今年5月27日上午10点23分,著名排球运动员孙玥在南京鼓楼公园点燃了奥运圣火盆。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23.(08年烟台)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表面变暖及一些异常气候(如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雪灾)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形成的“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1)下列反应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填序号)。____________
①C+O2点燃 CO2
②CH4+2O2点燃 CO2+2H2O
③CaCO3+2HCl===CaCl2+H2O+CO2↑ ④石油+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⑤2NaHCO3△ Na2CO3+H2O+CO2↑
(2)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试判断,对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填序号)。
①CO2+2NaOH===Na2CO3+H2O
②6CO2+6H2O光照 C6H12O6+6O2
③CO2+H2O===H2CO3
(3)根据对(1)(2)的分析,你认为,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
24.(08年烟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1)下列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
①奥运场馆周围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②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③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④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2)北京奥运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墙体采用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它是乙烯一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化学式为(C2 H2F2)n],这种材料美观、耐用,可以使用15至20年。以下关于ETFE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属于有机物;②属于有机合成材料;③易溶于水,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④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稳定
(3)奥运“祥云”火炬的主材选用铝合金,燃料是丙烷(C3H8),火炬手持的部分使用橡胶皮革漆,手感舒适,仿佛与另一只手紧紧相握。请回答:燃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
,不污染环境;铝合金材质主要优点是
、
(答两条即可);橡胶皮革漆中的橡胶属
材料。
(4)5月8日,北京奥运会“祥云”特制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空气稀薄、大风等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燃烧,举世为之惊叹。普通火炬在珠峰恶劣气候条件下容易熄灭的原因是:
(答两条即可)。
25.(08年福州)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解决汽车事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一项课题。下列图是小梅同学收集到的相关图片:
(1)图8中的内容是《东南快报》的一则报道。
①报道中提到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福州汽车如果改用天然气作燃料,优点是
。
(2)图9是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图片。
①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
。(答一点)
②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08年福州)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 解释 |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②
。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27.(08年昆明)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
。
28.( 08年长春)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内放了少量水来吸收SO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仍残留一定量的SO2。围绕如何处理这些SO2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由此想到,选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SO2,效果会怎样?
【设计与实验】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对比实验(SO2不溶于植物油也不与其反应),如下图所示:
(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要先检查装置的 ① ;
(2)实验开始叫,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SO2的集气瓶;
(3)充分吸收SO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后进入两个集气瓶内植物油的体积。
【结论与解释】
(1)甲实验中,S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可用
③
来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
(2)乙实验中,SO2与NaoH发生反应最终生成NaHSO3;
(3)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碱性溶液比用水吸收SO2的效果
④
。
【拓展与迁移】
(1)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SO2,得到的(NH4)2SO3可用作化肥,但在实验室里吸收SO2,一般选用NaOH溶液而不选用氨水,主要是考虑 ⑤
性;
(2)在必须用煤作燃料的情况下.要减少SO2的排放,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⑥ ,
29.(08年河南)2008年5月12日,一列载有500t燃油的火车途经宝成铁路109隧道时起火。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口,并不停地向隧道里注水。由于方法得当,终于成功灭火。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30.(08年哈尔滨)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在图中用画图或文字表述的方式简单形象地表达“地球”的感受。
(2)这种现象可能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
(3)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8年苏州)
a. 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广大居民用上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作燃料。已知lkg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约为5.87×107J。试填空。
(1)参加上述反应的氧气和生我的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O2):v(CO2)=
▲
;
(2)若lkg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
5.57×107J(选填“>” 或“<”或“=”);
(3)16kg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至少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
kg。
b. 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乙醇的燃烧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C2H6O+3O2点燃 2CO2+ 3H2O
②aC2H6O+5O2点燃 2 CO2+ 2CO+6 H2O
试填空。
(1)反应②中的化学计量数a= ▲
;
(2)反应
▲
(选填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属于完全燃烧,产物无毒性。
(3)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②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
g。
参考答案
精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D
| D
| A
| C
| C
| B
| C
| A
| D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
|
A
| B
| A
| D
| C
| B
| D
|
|
|
|
18.(1)①可燃物
②
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要求顺序) (2)热量
混合物
(3)①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 氧气或空气
19.降温、隔绝空气
20.(1)用锅盖盖灭;(2)6HCl+2Al(OH)3=2AlCl3+6H2O;(3)增大;
21.(1) C3H8 + 5O2 3CO2+4H2O;(2) C2H6 ;(3) C4H10;(4)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物质的沸点越高
22.(1)可燃物
(2)O2(氧气或空气)(本题答案不分先后顺序)
23.(1)①②④ (2)② (3)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使用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植树造林
24 .(1)①②③ (2)①②④(3)CO2和H2O 质轻 抗腐蚀(或强度较大、硬度较大等) 有机高分子 (4)空气稀薄,氧气不充足易熄灭大风易吹散热量,使燃料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熄灭(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5.(1)①CH4 CH4+2O2点燃 CO2+2H2O②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或改善空气质量(2)①2H2O+O2点燃2H2O氢气在贮存、运输等方面还存在技术上的困难②2B+6H2O高温 2B(OH)2+3H2
26.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甲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或乙装置漏气等)
27.(1)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2)A.B C(3)图B(4)酸性
28.①气密性 ②SO2+H2O=H2SO3(只要写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本问就不得分)③pH试纸(或pH计)④好⑤挥发⑥用碱液吸收SO2(或使用脱硫煤、燃烧过程中脱硫、吸收燃烧产生的SO2)
29.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0.(1)画“汗珠”或“温度计”等或写“好热”、“救命”等(2)可能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或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3)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更多的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31.a.2:1
<
64
b. 2 ① 5.6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