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将心比心心更宽》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9 15:35
标题: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将心比心心更宽》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将心比心心更宽》

作者及工作单位
韦进新   

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心更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个主题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的第二课。本单元是让同学之间做到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别人的难处,可能会有另外的发现。

学情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中还有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教学目标

   1、知道心胸开阔有益于身心健康,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对自己的成长有害。

2、培养学生心胸开阔、宽容的品质,能替别人着想,体谅别人的难处。

3、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开开心心每一天。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心胸开阔、宽容的品质,能替别人着想,体谅别人的难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9 15:36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9 15:36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谈启发,改编故事
活动二:学幽默,续编故事
活动三:制作“开心秘笈”
(三)总结,指导实践。

师:“对不起”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常用语,你最近在什么地方又听到过?在什么场合用过呢?
活动一:
(1) 简单介绍萧伯纳,讲述萧伯纳被自行车撞倒的故事并提问:你觉得萧伯纳是个什么样的人?
(2)引导学生要心胸开阔、对人宽容,能原谅别人的过失
(3) 出示教科书第9页的第一幅图。提问:你觉得男孩子的感受如何?女孩子应该怎样做会更好?
活动二:
(1)教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特别是当有人误会或是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时,你会怎么做呢?(2)出示教科书第10页的四幅图。(3)教师小结。
活动三:制作“开心秘笈”
(1)教师:“开开心心”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但生活中又难免有些不开心的事。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对待的?
(2)要开开心心每一天,你有什么办法?
1、课外继续寻找有关心胸开阔的名人名言,写在卡片上。
2、将卡片送给你的亲人、朋友,让大家开开心心每一天。

说说自己曾经在什么地方用这两句话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一:
(1)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萧伯纳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2)给这个故事续编结尾。
(3)先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活动二:
(1)学生自由发表看法。(2)学生针对这四种情境学学萧伯纳,也试着以幽默的态度处理故事中的人遇到的问题,续编故事的结尾。
活动三 :
(1)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不开心的事。主要侧重于被人误解的事、自己受到委屈的事、被人粗暴对待的事、自己的难处得不到理解的事,其他同学帮他(她)寻找解决的方法。
(2)把自己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的好办法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并写在备忘录中。

谈话,引导让学生自然进入课堂。
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活动,合作学习交流,呈现 “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堂主要形态。改变过去“事例”加“道理”的陈旧、滞后、说教式的旧貌。
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巩固知识,让理论指导实践,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说声没关系
心胸开阔      宽容待人
我能理解
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将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贯穿在课堂中,通过填写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而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9 15:36
教学反思

通过“将心比心心更宽”这一课的教学,觉得有秩序、有目标,有层次,有创意的、没有教育痕迹的活动最能吸引学生,也最能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多维目标。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中,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是对个别学生来说,特别是心胸不宽的学生来说,效果还不理想,这可能是教师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所致。我想,如果教学能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特殊的生活世界,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对本节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得认真改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