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74|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免费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0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初中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免费下载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下载方法:右键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rar (133.41 KB, 下载次数: 484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11:46 | 只看该作者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己亥杂诗
一、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二、赏析:
《己亥杂诗》共315首。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二、分析《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2、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 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4、自读两次,抽若干人背。
三、课堂探讨:学生通读全部课文后,提问: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
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例如:望 弄清影 怒 聚 等等
四、堂上练习:完成下发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默写这首曲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11:40 | 只看该作者

劳山道士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2.        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3.        注意文中“乃”“其”“尔”等虚词,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意义及一些词类的活用。
重点难点:
本文叙事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方式,既使情节曲折离奇又喻教于事。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
二、导入课文
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劳山道士》。
三、简介作者和作品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
〈〈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
四、正课
1.        检查预习
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        朗读课文,试翻译。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词类活用:
请师之   月光辉室  诸门人环听奔走
“乃”字的用法:
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         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
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      乃以著掷月中
“而”的用法:
蓦然而踣                    不过早樵而暮归
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
3.        提问: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这则故事的呢?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开端(第一自然段):王生慕道,求师学法。
发展(二~四自然段):看师演法,师父教法。
结局(第五自然段):王生回家,演法失灵。
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这就是本文的线索。
4.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
明。
明确: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
5.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
可)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400~500字的议论文。

诗词五首
《观刈麦》教案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收集为《白氏长庆集》。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刈: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11:34 | 只看该作者

一、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
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
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
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
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
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刿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三、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三课时
一、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2.关于比照映衬
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3.关于详略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二、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干将莫邪》
一. 教学目标
  1. 在读懂文章、理解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2. 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中侠客的人物形象
  难点:正确理解文章情节中的怪异成分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
  由《大铁锤传》导入新课
  2新授《干将莫邪》
   (1) 介绍作者、出处
   (2) 读课文,理清情节
    用两个字概括文章情节――复仇
    思考问题:“仇”缘何而来?
         赤有没有能够亲手复仇?为什么?
         最终赤复仇有没有成功?如何成功?
   (3)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思考问题:你最欣赏文中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明确:主人公是文中最能够凸现文章主题的人物。
  3延伸阅读《李寄斩蛇》
   (1) 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 分析人物形象
    思考问题:这篇文章里有没有“侠”?如果有的话,是谁?为什么?
  4总结
  两篇文章中有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能代代相传?(明确:故事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5课外作业
  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铸剑》
  教后记:《干将莫邪》是一篇文言小说,我的设想是引导学生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这节课上下来,应该说基本完成了课前的教学设想。只是由于听课的老师比较多,我和学生都有些紧张,使得一些教学环节不够流畅,学生反应不如平时活跃,这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经验的欠缺。就教学步骤而言,我的这节课仍有很多需改进的地方,如果能在分析人物形象以后再引导学生对人物作出一些鉴赏评价,那就更充分的体现了阅读的三个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11:28 | 只看该作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理解   
 统编教材(人教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说它是经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课文叫“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教这一回之前,笔者已教读过两回,只要提起,便可如竹筒倒豆,一一背出。这段的有名,缘于其非同一般的励志作用。想来,大凡教过两回这篇课文的人,很难背不出来,倘若中学还读过,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四)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学设计
 文言文教学,许多人将逐字逐句的串译串讲奉为经典,奉为至尊,视若祖传秘方,不可逾越。我则认为,强调诵读,方为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
 我想,这篇名文的教学重点,如果定位于学生的诵读,而且是大声诵读,当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心理学教授吴忆峰先生曾讲过格律诗的背诵方法:先把第一二句大声读出来,然后合上书回忆;回忆不起来的地方再大声读,然后再合上书回忆;然后大声读三四句,然后再合上书回忆;再后是一至四句连起来一起背。这样反复下来,一首格律诗便背下来了。这是比较快捷、比较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其实我自己背书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没有像吴先生那样去总结罢了。
 笔者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难点则定位于“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学方法的定位是“诵读为主,学生为主,教师的引导、启发、辅导为辅”,目的是通过本文的教读,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我想,如果每课都能积累一点,若干年后,学生的语文功底肯定会大为扎实,语文素养也就会大大提高。
 三、我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以“发”“举”的意义解释引入
 上课前,我曾考虑过,以日本大和民族的忧患意识使日本的科技、经济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的事例导入,后来想想,这样一来可能时间会拉得较长,甚至会大大突破教学时间的安排。而文章首段的“于”字在该段中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这个字词放在引入内容中,是十分合适的;而“发”一词,也使人不敢轻视:首先,它在段中首句“于”字之前,它的位置,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其次,“发”的意思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与后五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因此,我上课时,先从“发”“举”两个词义该怎样解释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一开始就紧扣课文,激发学生思考,旨在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待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我又话锋一转:同学们表现不错。“发”“举”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找到答案。
 (二)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找疑难,老师辅导
 在这段时间里,我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文言文的学习因为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都要求学生预习,以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效率),找出自己的疑问,老师走下讲台,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随时给予辅导解答。
 2.让学生齐读课文
 (1)老师在读课文前明确读的要求:a.读准字音;b.读出停顿;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
 (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下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3.老师范读,尤其应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如读第2段:“……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为重读)
 4.再次让学生齐读全文
 读的环节相当重要,它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而放声朗读则是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使他们心无旁骛的最好方法。通过这几轮读,学生对全文的内容已基本上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为随后的“知”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三)教读第1段
 第1段的内容和写法前面已有分析,教读的程序是:
 1.指定让一个男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符合老师所提出的朗读要求,后进行评价。
 2.让全班男生读,读出排比句的气势,从中悟出文章列举6位名人的意图。
 3.让学生提问,引导启发学生解答。
 4.老师归纳性提问,引导学生抓本段重点。
 开头这段作者一下子列举了6位名人,是不是太多了?这6个人有些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渐渐明确:①他们出道之前都曾遭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吃过不少苦头;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好读易记;③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④给我们写作议论文提供了范例——概述。
 (四)教读第2段
 这一段是名句,反复地读、熟读成诵是重点,而熟读成诵了,就收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效。
 1.指名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后发表评论。
 2.全班女生读,依然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读出古文的美感。
 3.老师引导男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4.提问,培养发现问题(质疑)的能力。
 5.老师启发性板书:(附文后)
 解释:所有加点的字均为使动用法;下画线的词为通假字。
 6.让学生合上书本,看黑板,读出课文第2段,共二遍。
 7.老师擦掉板书,让学生背诵第2段。
 8.师:以后,每当我们在学习上、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困难,都要怎么样去做?(引导学生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
 (五)教读第3段
 教法同第2段,抓住从个人到国家、从小到大、以点到面的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去读、去思、去悟、去说,最后熟读成诵。(具体过程略)
 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陶醉其中,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悟到了读古文的美感,明白了:以后面对困难一定不能泄气,而要勇于面对,并设法克服;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国家,若要生存发展,都必须有忧患意识,适度的忧患意识;同时也渐渐懂得: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预习、自学,理解生字、难词。
2.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然后进行课文分析。
3.结合课文向学生进行在学习上也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战略)和正确的方法(战术)等思想教育。
4.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 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③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他主动为鲁庄公谋划。又亲临战场,协助鲁庄公指挥,为战胜齐国起了重大作用。但课文标题的中心词是“论”字,可见课文侧重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的看法,表现曹刿的战略思想,而不是侧重记叙长勺之战的战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复述课文大意。
解答疑问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本文有几条线索?
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第二课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11:22 | 只看该作者

2、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说说自己的感受。重点让学生描述出农家生活环境的安谧悠闲。
四、想想意境。
切换到故人举杯畅饮,谈笑风声的画面。背景放爽朗的笑声。
1、想象诗人和老朋友在谈论什么问题呢?家常话又有哪些呢?他们可能在说什么。
2、即兴表演”把酒话桑麻“。
指导表演:注意老朋友之间谈话的内容是有关农事,神态自然大方,语言淳朴自然,气氛融洽和谐。[注意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心理。]
准备表演:组织语言,酝酿情感。
即兴表演,及时评价。
五、悟悟情感。
再切换到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
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故人的心情。
六、即兴表演。让学生即兴表演这一场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再现出当年诗人和故人相聚的情景。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反思] 课上完之后,发现学生的表现能力是极高的,我们要给学生创设他们表现的空间,给他们保证表现的时间。特别是在表演这一环节,起初一组学生的表演并不出色,我请大家给他们提意见,都很中肯。然后再请一组上来的时候,就克服了先前的不足。基本进入了状态,进入了情境。因此我想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十分重要的。
再者关于诗歌的教学,我想不要什么花架子,就是让学生去读一读。开始我指名读,将近20名同学,大家是越读越有兴趣,在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要立即打住,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思和意韵。
游山西村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 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二、教    学    过    程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二)理解诗的意境:
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足”,“足够”。“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三)背诵这首诗。
渔家傲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69 -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 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词中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二、分析
渔家傲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②
衡阳雁去无留意。③
四面边声连角起,④
千嶂里,⑤
长烟落日孤城闭。⑥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⑦
羌管悠悠霜满地。⑧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上阕扣准“异”字,极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
  “雁去”紧承“秋来”,“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四面边声连声起”写四处回荡的音响。“千蟑里”点明“孤城”的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长烟”“落日”写“孤城”的景色;一个“闭”字写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气氛。这三句围绕着“孤城”描绘了一幅迥异于中原乡土的“塞下秋来”的荒凉画面。
  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句转入抒情。在羌笛悠悠、寒霜满地的边塞,人们夜不能寐,将军头发白了,战士流下思乡的眼泪。
  全词苍凉悲壮,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品评】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苏幕遮》的。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浣溪沙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 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 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 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 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 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 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 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 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二、注释
蕲水:今湖北浠水县。    子规:杜鹃鸟。
休将白发唱黄鸡:此句说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
三、赏析
一条小溪启迪了人生哲理。乐观旷达的性格,随遇而安的胸襟,合奏出一支追求生活、执着人生的青春曲。年少心暮之人,读此当汗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11:16 | 只看该作者

    (指导学生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这时用多媒体打出杜甫草堂凄冷的画面并配以二胡独奏《江河水》音乐。)
    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完后,教师指正解读并纠正字音。
    齐读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最后,教师进行范读。(要注意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2、研读赏析
    ⑴、赏析第一诗节
    设计问题①: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学生很快回答出来“怒号”。)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设计问题②:“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讨论明确:“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
    设计问题③: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后面还有“飞”—“洒” —“挂 ” —“飘转” —“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设计问题④: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讨论明确:“秋风破屋”(板书)
    (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语言,确定词语是否用的得当,这种阅读方法很好。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进一步强调朗读时要重点突出这些词语,注意体会其运用的妙处。)
    ⑵、赏析第二诗节  
    设计问题①:让学生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
    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设计问题②: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设计问题③:群童为何抱茅?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设计问题④:“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设计问题⑤: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讨论明确:“群童抱茅”(板书)
    设计问题⑥:如果在此时加上作者的动作、神态该怎么加?并体会其意境。(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回答异彩纷呈,课文分析达到一个小高潮。)
    ⑶、赏析第三诗节   
过渡问题: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下雨)
    设计问题①: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讨论明确:“夜雨湿屋”(板书)。
    设计问题②: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
    ⑷、赏析第四诗节  
    设计问题①: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回答:长夜沾湿何由彻?)
    设计问题②: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很自然引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设计问题③: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讨论明确:“祈求广厦”(板书)
    设计问题④: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板书)。
    小结:
    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象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这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然后启发学生,谁能再说出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另一篇杜甫描写安史之乱的诗《石壕吏》中的有关句子,进一步感受他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要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
    在此基础上,可再补充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例句。(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并向学生说明忧国忧民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三)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夜雨  湿屋
       群童抱茅                   秋风破屋
  
       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忧国忧民
    (四)课堂练习
    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用多媒体打出课堂练习内容。该作业以“奇思妙想”为主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感知的新情境,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活化了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要求学生课下进行专门的习作创作。)
    附学生习作两篇:
          (之一)
      镜头一:深秋季节,北风呼呼地刮,咆哮着,怒号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黄落叶。这时,有一位颓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刚下过雨的泥泞中。他右手拄着老树枝做的拐杖,左手里紧攥着几根茅草。他驼着背,头发散乱,脸上布满皱纹,皱纹很深,里面还夹着一些泥土,他的眼睛暗淡无光。
      镜头二:他看了看旁边那简陋的没有屋顶的破房子,又看了看小河对岸孩童们正抱着茅草往树林里钻,不由地进入了回忆。昨天晚上,天气很冷,忽然又刮起大风,刮倒了屋外的菜架子,刮得门窗铛铛作响,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忽然,狂风将屋顶上那薄薄的几层茅草卷了起来,刺骨的寒风挤进了屋子里,把孩子们冻得哇哇直哭。老人只好用薄的不能再薄,旧的不能再旧的硬“棉被”给孩子盖好。这时,绵绵秋雨下了起来,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全家人。他们能做得都做了,只有等待雨快点停。  
      镜头三:一阵凉风吹过,老人从回忆中醒来,他不断地叹息和摇头,脸上的皱纹更加紧锁着。一会儿他脸朝天空,自言道:“哎,像我们这样受苦受难的人还有多少,他们肯定比我们还惨!什么时候才能让每一个穷苦的人都住上风吹不破,雨打不漏的高楼大厦啊?如果真的能这样,我宁愿自己仍就在这里受罪!”
      镜头四:太阳即将下山了,夕阳的斜光折照在那间破屋子上,几只乌鸦在枯死的树上嘶哑地叫着。哎!老人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之二)
      镜头一:那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风象魔鬼似得号叫着,虽不象寒风那样刺骨,但也足以让人浑身颤栗了。就在这一天,年老的杜甫辛辛苦苦盖起来的小茅草屋,被风刮得不象样子,屋顶上的茅草都被刮走了。他托着瘦弱的身体,到处去捡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  
    但是村里的孩子比他抢先一步,抱着茅草跑进树林里。他只好上前去要:“好宝宝,把茅草还给我,爷爷给你们讲故事。”但那些孩子理也不理他,用眼瞟了他一下就跑了。气得老人浑身发抖,破口大嚷起来:“你们这帮小孩子,看我不找到你们家去——”,就这样累得他气喘吁吁,唇干舌燥,只好倚着那磨得很光滑的拐杖,暗自叹息着。
      镜头二:到了傍晚十分,风将近停了下来,但是天空乌云密布。本来就很昏暗的天空就显得更阴森了,雨也从天上倾泻下来。杜甫的老妻对他说:“孩子有病了,也没钱买药,这被子冷得象铁,叫孩子怎么睡啊!”他看了看孩子,那瘦小的脸上显得异常苍白,额头上冒出豆大的冷汗。这时雨越下越大,床头上已经没有干得地方了。
他独自倚在床头,心里也不知有什么感觉,自言自语道:“唉,都是安史之乱,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真恨不得把安禄山、史思明一刀给劈了!什么时候到处都能建起高楼大厦,天下的穷苦老百姓不受风吹雨打。如果真有那一天,即使是只有我的房子破漏,受冻而死,我也甘心情愿!唉,可眼下如何是好——”。
过故人庄
[教学背景] 这是一首看似平淡如水的诗歌,如果你细细品位会发现这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纯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和老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
[设计理念] 诗歌是有韵味的,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再加上本诗蕴涵着深远的意境美,完美的结构美,轻快的音乐美。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朗读之后去体会诗歌的纯朴自然,情深意浓。
[设计过程]
一、诗歌导入。请学生说一说,有哪些诗歌表现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深厚的。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导入课题。再背有关朋友情深的诗歌。
二、读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本诗歌平淡似水,如一幅淡雅的中国画,浅显易懂,但是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学之前首先要让学生读通诗歌,读熟诗歌。]
检查朗读情况。正音黍(shǔ)还(hái)
三、看看画面。
[轻音乐作为背景,出示画面:茂密的树林把整个村庄围绕,给人以静谧的感觉,隐隐约约的斜山在远处蜿蜒起伏……]
1、欣赏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6 06: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