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公开课《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想体会笔记评课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5 21:56
标题: 小学数学公开课《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想体会笔记评课记录
三年级数学  
分享到: 0        《分数的意义》听课随想

           周二,海门市骨干教师考核中樊老师和黄老师借我们班的孩子上了《分数的意义》一课,以下是我听了他们的课后的一些随想。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分两次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教学时他们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激活学生原有经验,为学习分数的意义提供支架。
    课始,通过精心设计的预习作业,通过简短的师生对话,摸清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找准了教学的现实起点。并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安排交流活动,在“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分数
    单位“1”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他们都从例题出发,通过充分的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更完善了,然后逐渐得出了分数的意义,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3.在反思中体会,在体会中明确概念。
    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练一练、猜一猜,为学生提供了高频率、多维度、深层面的体验,学生在学习时体验到了成就感,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在学生对分数形成了丰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及板书的引导,及时让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深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但个人认为,有一些地方还是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还显得不够深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5 21:57
《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想
   前天很有幸的到中坤农场学校听了送教下乡琼海教育界的陈老师为我们讲授的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收获很大,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授课老师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这一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教师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 《分数的意义》是小学阶段一节很重要的概念课。教学这一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授课老师在这堂课中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教师主要抓住了同样是1/4,由于单位“1“不同,实际上的情况也不相同,可都可以用1/4来表示。整个新课的学习,教师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分数的真正含 义。数学教学也真正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就在不经意间,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充分说明授课老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他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这节轻松的数学课,无疑为我们打开了“概念教学”的新“天窗”!这节课给我总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尤其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体现的较为突出。通过新老知识的比较引导学生说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5 21:58
听课记录----《分数的意义》  
听课记录:老师先和学生互动,制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气氛。

明确提出要求:当其他人回答问题时,要看这别人。积极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感知学情  
1、揭示课题——分数  
2、说分数,介绍分数。  
(1)谁来说一个分数?  
(2)介绍某个分数的知识。  
①意义 ②各部分名称  
3、分数的产生。  
(1)从课题中感悟分数的产生。  
(2)猜哪个分数最早产生。  
(3)介绍分数产生的过程。  
(二)、体验分数  
1、分实物,动手操作,产生分数  
(1)一个苹果 (2)1米长的毛线 (3)6个苹果 (4)10根小棒 (5)8颗糖  
2、交流分数  
(1)苹果 (突出 平均分)  
(2)毛线 产生多个分数  
(3)6个苹果片 突出一个整体  
(4)10根小棒 产生多个分数  
(5)8颗糖 产生多个分数  
3、概括分数的意义  
(1)概括单位“1” ①概括单位“1” ②找黑板上的单位“1” ③举例单位“1”  
(2)概括分数的意义 ①2人小组内交流分数的意义 ②举手回答分数的意义 ③感悟数学家说的分数的意义 ④体会分子和分母的意义  
(三)解决问题  
1、学生自主解答  
2、利用媒体反馈交流答案  
(四)学习方法的引导  
1、本课小结  
2、多种学习方式的引导。  
① 看书,看课本  
②看课外书,和同学一起讨论  
③上网学习  
④同学间相互交流  
(五)动脑筋回教室  
【评析】  
这堂数学课,较好地实践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的这一重要方式。  
动手实践。这堂课,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体验“分数的产生”时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苹果、毛线、10根小棒、8颗糖等实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在数学中除了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把10根小棒、8颗糖等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从而进行平均分。  
自主探索。实施"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堂课,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例如,在教学单位“1”时并没有把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在动手分苹果、小棒、糖的过程中感受单位“1”的真正含义。从课堂的学习氛围看出,学生的自主探索,确实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合作交流。例如,在“体验分数”时,老师让学生合作分实物产生分数,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交流中判断其他同学说的分数与所分的实物是否一致,学生在对与错之中掌握知识。这一堂课,学生的合作交流,有自由组合合作交流,有同桌合作探究,有小组合作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发言积极主动,讨论认真活跃,交流颇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搞花架子,流于形式。

老师的鼓励和赞美适时插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5 21:58
   听课笔记

四年级《分数的意义》

地点:浙江教育学院           类型:录像课       执教:丁杭缨

一、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分数的意义)

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分数,回忆一下,你已经知道分数的那些知识?

(分子、分母、分数线)分数是有这三部分组成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他告诉我们分数大概可以表示什么

(分数也可以写成小数)告诉我们分数可以和小数互化

(分数可以表示抽奖)分数可以应用在概率上

(分数可以跟因数和质数连在一起

二、新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

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

屏幕出示分数产生的图

3个结用3表示,(放大细节)剩下的这部分还是1吗?不是了,剩下的这部分要用什么来表示(二分之一)为什么这么想?

你猜一下古人怎么写二分之一?(下面一个2上面一个1,上面一个1下面一个1)想知道古代是怎么表示二分之一吗?(屏幕出示古中国、古埃及表示的方法)

2、在作业纸上用你的方法把四分之一表示出来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个数不一样,但是都可以平均分成4份)

为什么同样都是四分之一,每个分的一份个数不同?

(分的总数不同)

出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他称作单位1

请告诉我单位1可以指什么?

(1块蛋糕……)

在这幅图里单位1指什么(四个图一幅一幅指过来)

单位1还可以指什么?

(一碗饭、一个蛋糕、1支铅笔、10支铅笔、2个纽扣)

100颗纽扣,我们班级多少人?43,能看成单位1吗?

四年级多少人?200多个,可以看成单位1吗?

在这4幅图表示四分之一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他们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就是四分之一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叫做四分之一)

3、出示练习第7题说说他们具体的含义

第一幅图:一个人的头大概是身体长度的8个——把一个人的身高平均分成8份,头部的高度就是身体的1/8[LU1] .

第二幅图:把长江干流平均分成5份,这其中的3份被污染,这三份就是3/5。(没有污染的是几份。2/5,污染得多还是没污染的多?渗透环保教育)

第三幅图:把四海表层平均分成10人,其中有3份是盐,所以盐占的是3/10[LU2] 。

4、拿出练习纸,独立练一练

用分数表示空白部分。      









反馈:

第一幅图:3/5,还有没有不同,6/10,为什么又可以用3/5又可以用6/10

这两个分数大小一样,什么不一样?意义不一样

我对这几个分数很感兴趣
板书:

八分之三有(   )个八分之一

九分之五有(   )个九分之一

五分之三有(   )个五分之一

十分之六有(   )个十分之一

请看这边,我们发现什么

以前我们学过整数,它的计数单位有什么?

证书有整数的计数单位,分数也有,打开书,画一画,读一读,

明白了吗?读一读,

会找吗?

5、继续来下面的题(课件出示)





找一幅你认为最有挑战价值的图,用一分钟时间表示出他们的六分之五。

生画

反馈:

这幅图可以用六分之五表示,还可以用(十八分之十五)

他们大小一样,可是什么不一样?(计数单位)

看第一幅图,把线去掉,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十二分之十,我如果想用20分之几来表示,应该是20分之几?(课件分划出来)还可以用别的分数来表示吗?

他们的大小一样,但是计数单位不一样,意义不一样。

6、最后来出一个最简单的题目

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浙江,

浙江的面积占中国面积的多少?(大约是100分之一)

如果老师一定要求你说出一个具体的分数,你要查什么?

(中国的面积、浙江的面积)

自己回家查找。

三、总结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5 21:58
《分数的意义》评课

                 


今天听了汪老师上的一节“分数的意义”,让我收益量多,也不禁让我产生了一些想法。

五年级的教材对于我来说非常的陌生,于是,在听课之前翻阅了一些资料,自己也试着备了一下这节课。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汪老师在教授这块知识时,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一个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和举例来理解,在归纳后概括出单位“1”这个概念强调表示的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先动手,再归纳,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在听课前我查阅了许多资料,不竟然地发现有些老师想要清清楚楚、明白无误地将分数意义表达给学生,因此,往往将课堂练习的重点放在概念的描述上,不断地强调什么是“单位1”,通过系列练习让学生熟练地会说:“几分之几,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这样学生就真正理解了分数意义吗?这让我疑惑!

我认为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习的主人”色彩得以体现。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现代思想。

听完了这节课,让我有更深一层触动的是:教师问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记得汪老师在自学完“分数单位“的定义后问学生:分数是由什么组成?这个问题的提出让我楞了一下,再看看周围的学生,他们同样不理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时,一个学生说出了分数单位,才让我恍然大悟。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成败。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高度与深度,使学生真正达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要知道我们所教的教材内容各不相同,我们所教的学生也千差万别,课堂提问如何做到有效性,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视角去备课,不单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效提问,使数学课堂更生动,更有质量。这是每一个教师所应该关注的,也是身为年青教师的我,今后应该不断研究的方向。

听课使我不断地成长,也使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听课,能发现摈弃教学中的不足,有比较才有鉴别。同别人比较,对照检查,就会发现自己教学中需要弥补和改进的地方。只有看到不足,才能促人思变,激人奋进。听课,能促进教学创新创新是一切工作进步的动力。学习别人,认识不足,仅是改进教学的一个方面,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升华课堂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5 22:00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讲课教师:李老师

评课教师;四(2)数学

     曾读过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以人为本的教学预设,定会为师生的智慧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条件,定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机会。”本节课中,李老师富有生成空间的预设以及在生成中智慧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建构令人暗暗折服。

课堂伊始,李老师用游戏导入,轻松的让学生知道了“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指一些物体;用查预习,我争先的方式查1/4的表示意义,这句话就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各个层次的学生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有弹性的预设,让学生生成了很多精彩,教师引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走向清晰,也正是这样的过程,自然而又巧妙地诠释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

建议:这里1/4的表达方式多数学生用的是长方形纸,这里教师在安排预习时是否可以更细致一些,如:12个圆片的1/4、8根小棒的1/4、圆的1/4等,这样更能让学生再一次明白单位“1”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节省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来练习。

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习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现代思想。

由于李老师在教学中预设得巧妙,学生才有了自由发挥却不失灵性的空间,课堂上才会飞扬着学生学习的智慧和教师教学的智慧,从而让人享受着数学知识从生活化生成到数学化的过程。

    课堂结束很久了,但我依然沉浸在李老师的课堂中,品位与思考之余,我想,应该说李老师的课堂为我们找到了课堂预设的导航,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也会在预设中多下功夫,将直线性设计柔化为板块式的弹性设计,少去多余、繁杂的教学环节,争取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生成更多扎实、有效的数学化课堂!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5 22:00
《分数的意义》听课感受 (
1.注重自学。教师让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这种学习方法的渗透,把课堂教学向课前延伸,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确立探索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3.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感知的同时,体现个性、展示特色,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5 22:00
《分数的意义》的评课稿
听了陈雪芬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很有收获,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其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陈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在归纳后概括出单位“1”这个概念强调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所以加上“”。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陈老师通过图让学生体会、感悟,认识单位“1”,着重体会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情况。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陈老师的这节课在设计上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①理念新颖②练习层次分明③开放环节设计精致。

①理念新颖。老师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惯性,摒弃了以往“小步子”教学模式,大胆而科学地对教材重新组织,设计了较为开放的问题,提供了必需的学习材料,解放了学生探索的时空。通过师生问答活动,引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的情况,从而为抽象单位“1”做好了准备。

②练习层次分明。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做到了“百里挑一、以一当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别是相关的变式练习,对学生分数意义的建构起到了催化作用。

③开放环节设计精致。本节课是课例研究课,其研究主题是《分数的意义》一课如何运用和开发开放性习题。因此,本节课多次设计了开放性问题及环节,如:你们能不能利用8个苹果表示1/4?然后组内交流。2、组织学生利用三角形图探究它的1/3。3、组织学生探讨( )/(  )的意义。4、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等等。其中,你们能不能利用8个苹果表示1/4?这一环节是教材中的开放习题,教师加以了运用。其他环节是教师自己开放的开放性习题和问题。通过新老知识的比较引导学生说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习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给我总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尤其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体现的较为突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5 22:00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邢惠女

听了邬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很有收获,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邬老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时,就是从学生学情出发,短短的一句“1/2,你们认识吗?” 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通过课前学生查阅的资料,让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整个导入部分,教师对于知识结构的变革,缘于教师全新的课程理念,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如果说以往的概念教学,教师侧重于直观演示、通过举例让学生来理解定义,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学具来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使学生真正走近 “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邬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和举例来理解,在归纳后概括出单位“1”这个概念强调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所以加上“”。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邬老师通过图让学生体会、感悟,认识单位“1”,着重体会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情况。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先动手,再归纳,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节轻松的数学课,无疑为我们打开了“概念教学”的新“天窗”!

这节课给我总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尤其是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体现的较为突出,体现出了小班教学的特点。通过新老知识的比较引导学生说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9-5 22:01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安康市一小  三年级     胡万林


听了程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给我们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选准认知起点,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程老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时,就是从学生学情出发,短短的一句 “1/4,表示什么?”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什么? 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既找准了起点,又调动了积极性.导入部分,教师对于知识结构的变革,缘于教师全新的课程理念,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二.重直观感知,动手操作

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然而,分数毕竟是一种数,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常见,怎样让学生理解其意义。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程老师在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后,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1/4”,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同时引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一个整体的情况,从而为抽象单位“1”做好了准备。

《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程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和举例来理解,在归纳后概括出单位“1”这个概念强调表示的是一个整体。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程老师通过图让学生体会、感悟,认识单位“1”,着重体会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情况。紧接着引导学生找一找,想一想,动手圈一圈,写出找到的分数。整个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先动手,再归纳,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我认为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习的主人”色彩得以体现。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现代思想。

三、练习功能的成功转化

练习,不只是巩固,更要发展。程老师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丰富、发展、构建新的知识。通过几道有坡度的练习,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一般性认识变得更为全面、丰富、深刻,推动着知识的螺旋上升。几道练习,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过于抽象、枯燥、难懂的困难,使学生在有趣、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中,从更高层面上来认识和理解分数。
   总的来说,这堂课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体现了新理念,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