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17:1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初次真正意义上接触议论文,有好多文体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
  2、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议论文,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学生并不完全陌生;
  3、议论文语言风格与学生以前经常接触的记叙文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有些学生不太喜欢这种风格,这需要通过一定的语文活动与方法让学生真正走进议论文。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情境设计,着力提高思维品质。
  2.对话讨论。通过对话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3.语文活动。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异想天开”等活动,使创造性思维的命题不落空。
  三、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思路、设问句的作用。
  2.培养创造性思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芝加哥公牛队经纪人杰里.克劳斯说:“如果你有两个思想一致的人,就解雇一个。你要一个副本做什么?”
  他为什么这样说?
  “思想一致”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副本”,于创新不利。而创新是一个球队、一个企业、一个民族得以立足不败的保证。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那么怎么才能走一务独创的道路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心神沉浸在字里行间。
  请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标好段号,勾画出给自己启发、留下深刻印象、有疑问的语句。为进一步对话讨论作准备。
  A、字词积累
  汲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
  B反馈默读情况:说说阅读收获。
  问题设计:我的收获:文中的()句子,我的理解是()
  学生自由交流,并齐声朗读这些句子,让它们留在学生的让忆中。
  2)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喜好,创造自己的“格言”。
  3)回读课文,重新阅读,看有没有新的体会,并为下一个环节“对话”作准备。
  三、探究写法,理清思路
  1)语文活动设计:模拟“对话”栏目。
  对话主题: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创新思维的人?
  所用资料:课文。或者围绕话题紧密的资料,但不要求过多地拓展。
  四人小组他别扮演主持人、作者、观众。(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对话中,倾听学生的对话。可以适当给予引导。)
  2)明确本文思路
  在对话的基础上,交流明确本文思路。
  四、聚焦论证方法
  1)交流名言
  分享搜集到的资料,引入对论证方法的认识。
  2)聚焦论证方法
  问题设计:
  观点: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请选择一则名言作为论据,写一段文字来论证上述语段中的观点,然后小组交流。
  启迪学生,这就是道理论证。道理论证是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仅仅空讲道理,不足以使人信服。怎么办?人常说:事实胜于雄辩。那么还可以举例子来论证,叫举例论证。我们来交流查找的事例。
  材料展示:提示学生,这些材料分别证明了哪个观点。
  归纳明确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两种方法,并谈谈认识。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有疑难处教师可引导明确。
  五、语文活动:异想天开
  主题: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铅笔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学习用具,学生不陌生,有信心大胆发言,启发学生勇于做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六、板书设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思路 寻求第二种答案 道理论证
创造性思维要素 举例论证
任何人都会有创造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3: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