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6、7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8-23 17:22
标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6、7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0至5的认识及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为下节课的6、7的加减法的教学和学习打好基础,也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论。

2.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才一个多月进行的知识教学,这时的学生对学习生活充满新鲜、好奇。

学生在这部分知识在生活实践和幼儿园已经有了接触,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学生年龄小,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老师、同伴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这些学习常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

由于年龄特点,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虽然在幼儿园和平时的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练习使学生体会6、7的基数含义。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数感,建立6、7的概念。会读、写6和7。

教学难点:

6、7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8-23 17:23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23 17:24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老师,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宝宝也想来跟大家见个面,大家欢迎他们吗?
(用提问的方式依次出示:2,1,0,3, 5,4)
1后边的数是谁?2前边的数是谁?表示没有的数谁? 4的相邻数是谁?两个两个数2下来数谁?
师:这些数字宝宝来的太急了,都没有按照顺序走,大家能不能给他们排排队啊?

据老师的提问分别说出各个数。

学生给数排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后,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然后再读一读。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提问方式,学把数字拟人化,学生有兴趣。
复习数序,并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读一读。

二、导入新课

边出示主题图边提问:还有两个数字宝宝看见大家都来了,也争着抢着来跟大家见面,他们早就藏在我们的这幅图里了,请大家找找图上哪些物品可以用他们来表示。

学生在教学图中找今天学习的数字宝宝。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生兴趣。

三、探究新知

(一)教学数数。
1.引导学生自学第42页的主题图。自学提示: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
①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②还可以怎样数?
③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④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
2.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一)自学教材42页的主题图。
1.看图,汇报结果。
2.自由回答。
3.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4.同桌互相从1数到7。

给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培养其自学能力。

(二)教学认数
1.学生自学42页的点子图,数数有多少个?
2.用6跟小棒摆六边形
谁能象老师这样用7跟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二)学生自主数,汇报结果。
1.分别摆6个圆片,摆7个三角片,并数一数。
2.用7根小棒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用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培养学生思维空间并加深6和7的认识。

(三)教学数序
1.(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2.(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  )、(  ),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3. 谁能从1正数到7,从7倒数到1?

齐数1、2、3、4、5。
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指名数,拍手数。

学生自己发现7的顺序,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比较大小的教学
1.出示点子图,学生先数5个,然后你有什么方法知道后边的两幅点子图分别是多少?
2.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
3.板书:5○6   6○7。

5比6小,6比7小。
填符号:5 6  67。

设计说明:学生操作,自己总结谁比谁大,谁比谁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序数
1.从左数第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
2.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听了妈妈的话,掉到了一天大鱼后,做事就更认真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小猫和他的伙伴相约到小河边进行钓鱼比赛。有些小猫很认真,有的小猫就一会玩玩这,一会玩玩那……那大家想知道他们钓鱼的结果吗?
3.今天的钓鱼比赛谁是冠军,谁是最后一名?
4.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5.谁能象老师这样提问?

请7名学生到前面,回答老师的提问。
……
听故事,培养学生做事情一心一意的习惯。
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找同学回答。

以故事的形式教学本课的教学难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写数
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写在书上。


四、巩固测评

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
1.    练习七第1至2题。
2.    完成练习七第三题。
重点指导分清右边6只熊猫表示的是 有6只,左边第7只熊猫是1只。

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全班订正

在独立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全文总结

今天咱们学习了6和7的认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6,7表示的物体个数的例子特别多,下课后我们就去学校里找一找,但是粗心的小朋友可看不到它!

下课后学生去学校操场上找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

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并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观察的习惯。

板书设计

6和7的认识
                    0、1、2、3、4、5、(  )、(  )
                           5 6  6 7
小猫钓鱼图(分别有0到7条鱼的鱼缸。)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的表现如何?可以得几颗星?涂一涂
积极发言:☆☆☆☆☆
认真学习:☆☆☆☆☆
倾听别人的发言:☆☆☆☆☆
学到了很多知识:☆☆☆☆☆

教学反思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8-23 17:23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6、7的认识”时,创设了很多情境,引导同学们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起6、7的数概念。同时,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获取学好数学的信心。

首先,我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把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字宝宝,用提问的方法请出来。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接下来,让学生在情景图中找找我们学习的数字,培养学习一一对应数数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6和7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别拿出6、7根小棒,在课桌上任意摆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6、7的组成过程。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跟同桌一起摆出了各种漂亮的图案。这项活动不仅让学生从图抽象到了数,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体会到了用数学的乐趣。

在区分基数和序数时,我首先给学生讲解《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受到做事情要一心一意的教育。然后通过小猫钓到鱼的只数,教师提问,学习基数和序数,然后让学生根据像老师一样提问加深巩固基数和序数知识。这样,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区分了几和第几的意义,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同时,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通过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了认识数的乐趣。

      课后,我认真思考,其实在这个环节,我可以利用课堂上现有资源,即限定在某一排的同学中,(其他同学观察)从左数第几个同学站起来,从右数几个同学站起来;从右数第几个同学把手举起来,从左数几个同学把手举起来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把这个重点突破。达到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的目的。

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改进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但是发现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有部分愿意说的学生说不完,而没学会的学生不张嘴的两级分化现象。在后边的教学中对这些“后进生”多鼓励、关注他们的需要,提起他们学生数学的兴趣,以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上这节课时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教师把鱼缸的图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数数有多少条鱼学生,够不到黑板,教师弯腰把学生抱起……这个动作虽然很小,但是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这些个温暖的动作,让学生建立起对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但是本节课的教学,因为害怕学生的参差不齐,所以在上一一对应数数、比较大小时还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耽误时间比较多,而在难点:基数和序数的教学时有写虎头蛇尾。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